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是一個集城市濕地、農(nóng)耕濕地、文化濕地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區(qū)西部,與西湖、西泠并稱杭州“三西”。
其規(guī)劃總面積11.5平方千米,濕地內(nèi)河流總長100多千米,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等水域,生態(tài)資源豐富,自然景觀幽雅,文化積淀深厚,分為東部濕地生態(tài)保護培育區(qū)、中部濕地生態(tài)旅游休閑區(qū)和西部濕地生態(tài)景觀封育區(qū)。2009年11月03日,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12年1月10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2017年12月,被評選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歷史沿革
遠古雛形
在四、五千年前,西溪的低濕之地,如受天目山春夏洪水的沖流,此處被淹沒便成了湖泊,而干旱之時,濕地也就出現(xiàn)。濕地隨隱隨現(xiàn)的現(xiàn)象,因此可以把它稱為雛形階段。從東漢熹平元年(172年)建造南湖算起,到唐末五代為止,大約有一千多年時間,是西溪濕地形成期。
宋元發(fā)展
到了宋元時期,在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朝廷正式在此建置西溪鎮(zhèn),這是西溪進入新階段的開始,這也說明了西溪是個千年古鎮(zhèn)。明清時期,西溪兩岸的社會經(jīng)濟與文化,得到了多方面的進展,養(yǎng)魚育蠶、種竹培筍與茶葉果蔬等農(nóng)副業(yè)得到發(fā)展,成為郊區(qū)農(nóng)業(yè)的特色。
民國萎縮
民國后,濕地日漸萎縮。到了20世紀五十年代,西溪地域多個鄉(xiāng)鎮(zhèn)的建立,工廠企業(yè)的發(fā)展,使西溪濕地范圍逐漸縮小。
地理環(huán)境
位置境域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區(qū)西部,橫跨西湖區(qū)與余杭區(qū)兩區(qū),離杭州主城區(qū)武林門只有6公里,距西湖僅5公里。公園總面積約為11.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河流總長100多公里,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等水域,其間水道如巷、河汊如網(wǎng),魚塘櫛比、諸島棋布;陸地綠化率在85%以上,土壤主要有紅壤、巖性土和水稻土3個土類,其中以紅壤和水稻土分布最為廣泛。
氣候特點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17℃,年平均相對濕度78%,年平均降水量1399mm,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較長,四季分明。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西溪濕地有維管植物254種,隸屬于204屬91科。其中蕨類植物8科9屬9種;裸子植物4科6屬7種;雙子葉植物67科146屬184種;單子葉植物12科43屬54種。以禾本科、菊科、豆科和薔薇科占主要地位。植物種類豐富多樣, 但缺乏特有屬、種。常見的有狗尾草、狼尾草、狗牙根、牛膝、柿、樸、早園竹、海州常山、忍冬、野薔薇、苦楝 、構(gòu)樹等。
動物資源
昆蟲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的昆蟲標本有480種,分屬于15目、133科、 417屬,其中鱗翅目種數(shù)最多,其他各目種數(shù)依此為鞘翅目、半翅目、 蜻蜓目、同翅目、膜翅目、直翅目、雙翅目、等翅目、脈翅目、 螳螂目、蜚蠊目、革翅目、竹節(jié)蟲目和纓翅目。鱗翅目有34個科,種類最多的是螟蛾科(28種)、夜蛾科(25種)、天蛾科(13種)和燈蛾科(13種),是鱗翅目中的優(yōu)勢科。其它各主要目中占優(yōu)勢的科有蜻蜓目:蜻科(11種);鞘翅目:天?疲15種)、葉甲科(14種)、瓢蟲科(10種)。
兩棲類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有兩棲類1目4科10種,即中華蟾蜍、彈琴水蛙、澤陸蛙、黑斑側(cè)褶蛙、金線側(cè)褶蛙、鎮(zhèn)海林蛙、斑腿樹蛙、大樹蛙、小弧斑姬蛙和飾紋姬蛙。古北界種類3種,東洋界種類7種,其中華中區(qū)種類3種,華中華南區(qū)種類4種。所記錄的10種兩棲類中,大樹蛙屬于西溪濕地罕見種類,數(shù)量稀少,屬于浙江省重點保護動物;彈琴水蛙、黑斑側(cè)褶蛙、斑腿樹蛙、鎮(zhèn)海林蛙和小弧斑姬蛙具有一定的數(shù)量,屬于偶見種類;而中華蟾蜍、澤陸蛙、金線側(cè)褶蛙和飾紋姬蛙數(shù)量較多,屬于常見種類,也是西溪濕地兩棲類中的優(yōu)勢種。
爬行類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有爬行類3目8科15種,其中黑眉錦蛇屬于浙江省重點保護動物。古北界和東洋界廣布種6種,東洋界種類8種,其中華中區(qū)種類2種,華中華南區(qū)種類6種。其中,北草蜥、紅點錦蛇、黑眉錦蛇、赤鏈華游蛇和烏梢蛇屬于西溪濕地的常見種類,是西溪濕地爬行類的優(yōu)勢種;多疣壁虎、鉛山壁虎、中國石龍子、蝘蜓、赤鏈蛇、王錦蛇和蝮蛇屬于偶見種類;中華鱉為罕見種類。
鳥類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有鳥類15目41科126種,其中有松雀鷹、雀鷹、普通⒑祧饋?燕隼、游隼、褐翅鴉鵑和斑頭鵂鶹等8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構(gòu)成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的鳥類以留鳥為主,有57種,占45.2%;其是夏候鳥和冬候鳥,均為29種,各占23%;旅鳥最少,只有11種,占8.8%。 其中濕地水鳥28種,占22.2%,其中鸊鷉科1種,鷺科10種,鴨科3種,秧雞科5種,水雉科1種,鷸科4種,翠鳥科4種。
獸類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有獸類5目7科14種,分別是遠東刺猬、大臭鼩、灰麝鼩、東亞伏翼、黃鼬、鼬獾、狗獾、豬獾、赤腹松鼠、黑線姬鼠、黃胸鼠、華南兔。
魚類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有魚類45種,隸屬 6目14科35屬,其中10種魚類為人工養(yǎng)殖品種。在所有魚類中,鯉形目種類最多,有30種,占總數(shù)的66.7%。鱸形目次之,有8種,占總數(shù)的17.8%。鲇形目再次之,4種,占總數(shù)的8.9%。鰻鱺目、鳉形目和合鰓目最少,各1種,各占總數(shù)的2.2%。 在鯉形目中,鯉科28種,鰍科2種。由此可見,西溪國家濕地公園魚類種類以鯉形目魚類占絕對優(yōu)勢。而在鯉形目中,鯉科魚類種類又占絕對優(yōu)勢,鰍科魚類種類較少。
主要景點
綜述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有“三堤十景”,三堤分別是福堤、綠堤、壽堤,十景分別是秋蘆飛雪、火柿映波、龍舟勝會、蓮灘鷺影、洪園余韻、蒹葭泛月、漁村煙雨、曲水尋梅、高莊晨跡、河渚聽曲。
福堤
福堤全長2300米,寬7米,總面積約0.8平方公里,位于蔣村港的西面、深潭口港的東面,南接天目山路,北連文二西路,自南向北貫穿了整個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以生態(tài)為基調(diào)、科普特色的文化長堤,沿途串聯(lián)了高莊、交蘆庵、曲水庵、河渚街、洪鐘別業(yè)等西溪二期主要景點,中間串起六座“!弊謽,分別名為元福橋、永福橋、慶福橋、向福橋、廣福橋、全福橋。
綠堤
綠堤是一條東西向的長堤,全長1600米,寬7米,兩側(cè)多接魚塘,魚塘基上植被豐富,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景觀優(yōu)美。在綠堤的東部和城市相接的區(qū)域就坐落著“一帶四區(qū)”西溪濕地植物園——綠堤濕地植物群落展示帶和包家埭水生植物群落展示區(qū)、西側(cè)水生花園展示區(qū)、東側(cè)水生花園展示區(qū)、濕地經(jīng)濟植物展示區(qū)。綠堤穿越了西溪的核心保護區(qū),自西向東串起了濕地生態(tài)植物園和濕地生態(tài)主要科研科普項目等,是西溪的一條生態(tài)堤。
壽堤
壽堤位西溪濕地三期內(nèi),與五常港并行,南北走向,全長約3600米,寬4.5米,是西溪濕地中最長的一條堤。南起五常大道濕地三期入口處,北至文二西路南側(cè)的水上巴士碼頭,兩岸縱橫交錯的水域,百年的樹木碼頭,形成自然天成的生態(tài)景色。將龍舌環(huán)綠、慈航送子、龍舟勝會、洪園隱秀、幔港尋幽、橋亭思母、柿林秋色、村埭田園等西溪美景串珠成鏈。
泊蓭
泊蓭位于秋雪庵的南面,明末清初錢塘人鄒孝直(名師績)的莊園。蘆葦叢生,野趣盎然,從高處遠遠望去,整片莊園似仙島泊于水上,因此得名。其中自在堂、空明軒兩組建筑與拈花舫前后呼應(yīng),由南向北分別構(gòu)成三個空間。
煙水漁莊
煙水漁莊位于煙水庵的南部,是西溪農(nóng)耕漁事文化展示、游客休閑、餐飲的中心。借鑒了清代文人陳文述《秋雪漁莊》的詩歌意境,取柳煙、炊煙、水煙三煙之妙,因此得名。此景點有桑蠶絲綢故事、婚姻民俗、西溪人家等展覽館,展現(xiàn)水鄉(xiāng)民居的地方特色和居民質(zhì)樸的農(nóng)耕文化。
深潭口
深潭口又名深潭港,據(jù)《南漳子》記載:“深潭口,非舟不渡;聞有龍,深潭不可測!币虼说妹,是西溪主要的民俗文化展示中心。西溪龍舟勝會每年都在此舉行。
河渚街
河渚是杭州西溪濕地的一處古地名,在西溪濕地國家公園的東北部,主要入口在西溪濕地的福堤,距離西溪濕地福堤文二路入口四百米左右。河渚是西溪濕地的一處古地名,在西溪東北;謴(fù)的河渚街是一條以休閑、商貿(mào)集市、觀光旅游為一體的民俗商業(yè)街,展示西溪特有的民俗文化和西溪物產(chǎn)等?稍诓桊^品茗,在商鋪購買西溪小花籃、藍印花布、西溪米酒、糕團、古蕩盤柿、竹筍、西溪魚制品等土特產(chǎn),在蔣相公祠堂瞻仰賑濟扶貧、樂善好施的蔣氏三兄弟,在古戲臺欣賞越劇表演,在龍舟展示館參觀西溪龍舟發(fā)展史,欣賞工匠的龍舟雕刻和模型制作。
洪鐘別業(yè)
洪鐘別業(yè)位于高莊旁,明代成化年間刑部尚書洪鐘(字宜之)晚年退隱回籍時,在西溪建造的別業(yè)。別業(yè)內(nèi)由宅院(三瑞堂、歸艤居、香雪堂、沁芳樓等)和書院(竹清山房、清平山堂、蘿蔭閣、抱月軒等)等建筑組合而成。
高莊
高莊又名西溪山莊,俗稱西莊。始建于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至康熙三年(1664年)之間,是清代文人高士奇(1645年-1704年)的山莊別業(yè),具有典型的明末清中期前宅后園的官宅特點。莊內(nèi)由高宅、竹窗、捻花書屋、桐蔭堂、蕉園詩社等建筑組成。
梅竹山莊
梅竹山莊為清錢塘文人章黼(字次白)(約1777年-1857年)的山莊別業(yè),他在莊外種植大量梅花與翠竹,其又人性高潔,自比梅竹,又好讀書、擅字畫,常邀朋喚友至此吟詩作畫,因此得名。梅竹山莊主要有“梅竹吾廬”、“萱暉堂”、“虛閣”三個主體建筑,為西溪主要的賞梅區(qū)域。
西溪梅墅
西溪梅墅位于公園的東南片,毗鄰西溪精華區(qū)域“秋雪庵”保護區(qū),是一組田園農(nóng)舍風格的建筑,主要有西溪梅墅、香雪屋、探春亭、共山小筑等。主體建筑為木板面,土坯墻;屋頂作懸山頂,高低錯落有致,體形參差變化。景點以田園農(nóng)舍為載體,以梅文化為內(nèi)涵,以曠達開遠的環(huán)境美為特色,為西溪主要的賞梅區(qū)域。
西溪水閣
西溪水閣位于西溪梅竹休閑區(qū)內(nèi),是一組文人別業(yè)式建筑,居所臨水而建,是自古文人墨客在西溪隱居藏書之地。水閣由兩組建筑組成,東為“擁書樓”,西為“藍溪書屋”。水閣的墻面,下部山墻為夯土墻,上部為露出梁架的編竹夾泥墻,鄉(xiāng)居氣息濃郁。
秋雪庵
秋雪庵位于西溪河渚濕地最熱心的水域,始建于宋淳熙(1174年-1189年)年間,初名“大圣庵”。明末西溪沈氏兄弟重整建筑,延請名僧住持庵堂;明末陳繼儒取唐人“秋雪蒙釣船”詩意題為“秋雪庵”。民國時期經(jīng)南潯名士周慶云(字夢坡)重修,是全國詩詞研究基地,也是西溪重要的寺庵之一。秋雪庵為兩進庭院布局結(jié)構(gòu),第一進院落中的建筑以佛教文化為主要功能;第二進院落中至民國初年加設(shè)兩浙詞人祠堂,供奉千余詞人名錄,門前鋪有石板步道。
蓮花灘觀鳥區(qū)
蓮花灘觀鳥區(qū)位于蓮花灘區(qū)域,面積約35公頃。整體水域比較淺,局部為深水區(qū),生長著茂密的水生植物,適合涉禽類的水鳥生活。觀鳥區(qū)內(nèi)遍布小島、游步道、林地,為西溪濕地涉禽鳥類的主要棲息地,是西溪涉禽類水鳥的主要觀賞區(qū)。
杭州濕地植物園
杭州濕地植物園總占地約55公頃,有4個主廳,分別為序廳、濕地與人類廳、中國廳和西溪廳,展示了西溪特色的基塘系統(tǒng)、河流、灘渚等生態(tài)多樣性中的濕地植物;其內(nèi)容包含了全國范圍內(nèi)水生、濕生植物的收集、栽培和展覽、休閑游覽、科研科普教育、水生植物的配植示范和引種繁育。
開發(fā)建設(shè)
基礎(chǔ)建設(shè)
2003年,杭州市委、市政府開始對西溪濕地進行綜合保護。
2005年,西溪濕地期建成并正式開園,并被國家林業(yè)局批準為首個國家濕地公園。
2006年,西溪濕地啟動二期綜合保護工程。
2007年,西溪濕地二期有限開園,同時,西溪三期工程開工建設(shè)。
2008年9月,西溪濕地綜合保護工程三期有限開園。
品牌建設(shè)
2017年9月8日,根據(jù)《國家濕地旅游示范基地》行業(yè)標準,經(jīng)各省推薦和全國旅游資源規(guī)劃開發(fā)質(zhì)量評定委員會專家組評定,確定為首批10家國家濕地旅游示范基地。
2017年12月,入選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景區(qū)布局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在空間布局上可歸納為“三區(qū)、一廊、三帶”。
“三區(qū)”是指東部東起紫金港路綠帶西側(cè),南起沿山河,北至文新路延伸段,中部的界線為千斤漾至包家塘港(蔣村港),總面積約2.70平方公里,基本是魚塘濕地,有少量河港,區(qū)內(nèi)旅游資源極少,實行完全封閉;西部東起長家灘港,南起五常大道,西至繞城公路綠地東側(cè),北至新開河,總面積約2.80平方公里。該區(qū)也屬魚塘濕地,河港較少,歷史人文旅游資源也不多,實現(xiàn)一定年限的全封閉保護,營造原始濕生沼澤地;中部東起千斤漾至包家塘港,南起沿山河,北至文新路延伸段,西部的界線北段起自繞城公路綠化帶東側(cè)、向南折至年家港(新開河)、朝天幕港,再往南至長家灘,總面積約5.90平方公里,除魚塘濕地外,河網(wǎng)稠密,濕地自然景觀最為明顯,且歷史人文遺址較多,為濕地生態(tài)旅游休閑區(qū)。
“一廊”是一條50米寬的多層式綠色景觀長廊將環(huán)繞保護區(qū),由常綠高喬木、低喬木、灌木、草本植物、水邊植物五個層次組成。
“三帶”指的是紫金港路“都市林陰風情帶”、沿山河“濱水濕地景觀帶”、五常港“運河田園風光帶”。
作用價值
西溪濕地是杭州綠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濕地能夠調(diào)節(jié)大氣環(huán)境,濕地內(nèi)的豐富的動植物群落,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氣;同時它還能吸收有害氣體,達到凈化空氣的作用,應(yīng)對城市空氣污染問題,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氣候條件。
西溪濕地還是一個典型的多樣化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復(fù)雜多樣的植物群落,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是鳥類、兩棲類動物的繁殖、棲息、遷徙、越冬的場所,對于提高城市物種多樣性有重要的作用。
文化活動
人文歷史
清雍正《西湖志》載:”西溪,在西湖北山之陰,由寶石山背陸行,繞秦亭山,沿山十八里,為宋時葷路,抵留下……,水道由松木場進古蕩,溪流淺狹,不容巨舟。自古蕩以后,并稱西溪。曲水彎環(huán)、群山四繞,名園古剎,前后踵接,又多蘆汀沙淑“。西溪在歷史上書寫過輝煌燦爛的華彩樂章,曾有廟108座,寺院60多處,塢18個,橋18座,名泉18處,還有50多處名人別墅及諸多名人古墓。
相傳戰(zhàn)國時荀子曾耕讀于西溪,至南宋,宋高宗曾欲在此建皇城,后至鳳凰山,遂定皇城址于此山。當時有大臣上奏,西溪如何定奪,趙構(gòu)思忖良久,口勃“西溪且留下”,此地也就有了“留下”的名稱。清代康熙和乾隆二帝也曾游歷西溪并留下御詩數(shù)篇。文人墨客或游覽或賞景或雅集或隱居不計其數(shù),如蘇軾、米帶、秦觀、唐寅、張岱、厲鵲、黃賓虹、馬一浮、郁達夫、徐志摩、于右任、夏承熹等等,都為西溪留下了燴灸人口的千古詩文、書畫,杭州人施耐庵更以西溪為背景地,寫下了傳世名著《水滸傳》。它還有一個兩浙詞人祠堂,奉祀著自唐張志和以下1044位歷代著名詞人。
《詩經(jīng)》的“風、雅、頌”可以喻作西溪風光的自然樸野、名人雅士的川流不息、民俗文化的燦若星辰。“劃龍舟吉祥慶豐年,觀龍舟吉利保平安”,蔣村龍舟盛會是杭州西溪濕地一項傳統(tǒng)的民俗活動,它始于唐,興盛于南宋,其名御封于乾隆游江南之時。
宣傳活動
2021年4月22日是第52個世界地球日。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在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舉行主場活動,重溫15年前習近平同志給杭州市崇文實驗學!袄钏墓庵嘘牎钡幕匦啪,展示全省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新成就,展望新時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藍圖 。
旅游信息
門票信息
成人門票:80元/人 電瓶船成人票:60/人
半價門票:40元/人 電瓶船半價票:30元/人
IC卡補差價票:10元/人
交通路線
公交線路
K506:武林門北--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余杭
K193:黃龍公交中心站--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石馬
K310:駱家莊--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石馬
Y13:西溪國家濕地公園-靈隱
觀光1號線:黃龍旅游集散中心--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自駕線路
南京、鎮(zhèn)江、無錫、湖州方向游客:
寧杭高速方向至西溪西區(qū)——寧杭高速至杭州繞城西線,繞12五常出口下沿訪溪路往南1公里即到西區(qū)洪園入口。
上海、蘇州、嘉興方向游客:
滬杭高速方向至西溪西區(qū)——滬杭高速至杭州繞城北線,然后轉(zhuǎn)繞城西線,繞12五常出口下沿訪溪路往南1公里即到西區(qū)洪園入口。
金華、衢州方向游客:
杭、金、衢高速方向至西溪西區(qū)——杭、金、衢高速至杭州繞城南線,然后轉(zhuǎn)繞城西線,繞11B留下出口下,往天目山路市區(qū)方向行至五常大道即到西區(qū)龍舌嘴入口。
寧波、紹興方向:
杭甬高速方向至西溪西區(qū)——滬杭甬高速至繞城北線,然后轉(zhuǎn)至繞城西線,繞12五常出口下,沿訪溪路往南1公里即到西區(qū)洪園入口。
黃山、臨安方向:
杭徽高速方向至西溪西區(qū)——杭徽高速繞11B留下出口下,往天目山路市區(qū)方向行至五常大道即到西區(qū)龍舌嘴入口。
富陽、千島湖方向:
杭千高速方向至西溪西區(qū)——杭千高速方向至杭州繞城西線,繞11B留下出口下,往天目山路市區(qū)方向行至五常大道即到西區(qū)龍舌嘴入口。
杭州主城區(qū)私家車線路:
文二西路至繞城五常入口往南沿訪溪路直行1公里即到西區(qū)洪園入口;天目山路行至五常大道即到西區(qū)龍舌嘴入口。城南可通過萬松嶺隧道、玉皇山隧道、九曜山隧道、五老峰隧道、吉慶山隧道、靈溪隧道到達西溪西區(qū)。
搖櫓船游線
A、一期范圍內(nèi)的游線
周家村、梅竹山莊、秋雪庵、煙水漁莊、深潭口
B、二期范圍內(nèi)的游線
河渚街、蔣村集市
乘船點:周家村主碼頭、河渚街碼頭
搖櫓船價格:100元/小時/船(6人/船,含兒童)
電瓶船游線
周家村→經(jīng)百家溇 →煙水漁莊→經(jīng)朝天暮漾生態(tài)修復(fù)區(qū)→至深潭口
經(jīng)秋雪庵、西溪梅墅、西溪水閣→至茭蘆田莊→經(jīng)沿山河→返回周家村
購票點:各碼頭均可購票
沿途?浚褐芗掖、煙水漁莊、深潭口、西溪梅墅(僅限探梅節(jié)期間?,且僅為游客上岸碼頭,不提供游客上船服務(wù))、茭蘆田莊
電瓶船價格:60元/人次
陸地步行游線
周家村出入口 → 梅竹山莊 →泊庵→ 百家溇→ 煙水漁莊→ (經(jīng)小姑橋)深潭口→河諸街→蔣村集市→福堤→ 杭州濕地植物園→ (從綠堤折返福堤)洪鐘別業(yè)→厲杭二公祠→曲水庵→ 茭蘆庵→ 高莊→御臨鎮(zhèn)→茭蘆田莊→西溪水閣→ 西溪梅墅→西溪草堂→ 周家村出入口(全程約16公里)
電瓶車游線
A、高莊——河渚街(往返)
B、高莊——濕地博物館(往返)
乘車地點:福堤南、河渚街電瓶車上車點
電瓶車價格:5元/人/次
船、步行、車綜合游線
周家村主碼頭(乘電瓶船或租搖櫓船) →煙水漁莊→深潭口(步行)→河渚街→ 蔣村集市→ 福堤南出入口
導(dǎo)覽信息
開放時間
旺季:每年4月1日-10月31日
公園開閉時間:8:30-17:30(園區(qū)16:30停售門、船票,游客禁止入園)
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公園開閉時間為8:30-17:00(園區(qū)16:00停售門、船票,游客禁止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