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博物館自成立以來,一直借用吳昌碩紀念館館舍辦公、辦展。1984年從縣文化館分離后,單獨設置。1986年9月吳昌碩紀念館落成,兩館合署。館址位于縣城遞鋪鎮(zhèn)蓮溪路89號,與昌碩公園毗鄰。
發(fā)展歷史
安吉縣博物館1984年從縣文化館分離后,單獨設置。1986年9月吳昌碩紀念館落成,兩館合署,但隨著該縣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一系列的考古發(fā)現(xiàn),原博物館已經(jīng)遠遠滿足不了館藏文物和其他諸多方面的需要,安吉博物館建設勢在必行。館址位于縣城遞鋪鎮(zhèn)蓮溪路89號,與昌碩公園毗鄰。1994年紀念館二期工程竣工,新館建在公園內(nèi),兩館總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館內(nèi)現(xiàn)有“安吉史跡陳列”和“吳昌碩生平、作品陳列”兩個固定展覽,每年還舉辦10次以上的臨時展覽,全年觀眾人次達5萬左右。日本國書畫代表團與本館交往較頻繁。 近年來,本館為配合基本建設,搶救性發(fā)掘了距今6000年的密墩遺址。出土了新石器時代馬家濱文化時期的人體遺骸及松澤、良諸文化的石。陶、玉器等,并對高禹、良朋地區(qū)的漢代墓葬群進行大面積地清理發(fā)掘,出土釉陶器、銅鏡等文物一批,豐富了館藏。 縣境內(nèi)省級文保單位5處,縣級文保單位12處,縣文保點五處。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文物方針指導下,先后對省級文保單位五代靈芝塔、明代安城城墻;縣文保單位南宋獨松關、清代樂平亭進行了維修。近年還配合公安部門多次打擊盜掘、走私文物等犯罪活動,接受縣公安局移交的文物500余件。 本館藏品二千余件,其中商代青銅鼎、青銅覦,戰(zhàn)國楚金幣鄂表、青銅劍,西晉青瓷雞首壺、三足洗、誰塑罐,北宋金涂塔,元釋這牟尼銅坐像,明青花爐、如耳瓶,清吳昌碩書畫等為館藏珍品。1994年《館藏吳昌碩作品集》出版發(fā)行。 館在職人員問名,均為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4人,初級8人。
安吉縣博物館始設于1976年,位于安吉縣城昌碩公園內(nèi)。1986年吳昌碩紀念館落成,博物館與紀館同一館舍辦公,擔負著全縣的文物保護、收藏、陳列和研究安吉歷史、經(jīng)濟、文化及吳昌碩書畫藝術為一體的綜合性工作任務。 長期以來,安吉縣博物館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把搜集、搶救安吉歷史文化遺產(chǎn)工作放在首位,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了文物收集、整理、研究、陳列工作。博物館收藏有一大批各時代的珍貴文物,特別是安樂遺址出土的崧澤文化玉佩飾,三官周灣商墓出土的青銅鼎、觚、爵,垅壩戰(zhàn)國土墩墓出土的良渚文化玉璧和戰(zhàn)國玉龍佩,良朋戰(zhàn)國楚墓出土的精美漆耳杯和木俑,高禹天子崗三國墓出土的青瓷胡人騎羊花插和青瓷洗、雞首壺、堆塑罐等,均為浙江地區(qū)所罕見;另有成親王、鄭板橋、翁同龢及吳昌碩、沈尹默、陳半丁、沙孟海、王個簃、諸樂三、費新我、方介堪、錢君陶、譚建承、程十發(fā)、劉伯年等著名書畫家的作品。
安吉縣博物館、吳昌碩紀念館作為安吉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和全縣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其固定陳列始終堅持常年開放并不斷更新,臨時展廳則堅持配合縣委、縣府的中心工作,以“三貼近”為宗旨,推出健康向上的各種展覽,為我縣精神文明建設和愛祖國、愛家鄉(xiāng),進行歷史唯物主義、革命傳統(tǒng)教育發(fā)揮出了較好的社會效益。特別是“天目苕水安且吉兮-安吉史跡文物陳列”、“吳昌碩生平陳列”二個固定展覽,以精美的文物展示,新穎的陳列手法,給觀眾和行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縣政府已計劃新建安吉縣博物館,為古老而充滿生機的安吉增添又一靚麗的藝術風景線,為傳播民族優(yōu)秀文化、打造“人文安吉”、建設“生態(tài)文化大縣”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場館特色
安吉博物館定位全面體現(xiàn)生態(tài)文化大縣特色,集中展示安吉歷史,系統(tǒng)展現(xiàn)中國竹鄉(xiāng)民風、民俗,融歷史人文、自然生態(tài)和科技知識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陳列豐富的物質(zhì)文化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介紹安吉過去,展現(xiàn)安吉當前,啟迪安吉未來。綜合幾方面考慮,安吉博物館規(guī)劃位置在昌碩公園吳昌碩紀念館以北,新館為原館拓建。這樣既可以滿足功能設置、減輕財政負擔,又可以方便市民、促進我縣文化產(chǎn)業(yè)集聚式快速發(fā)展。
基本陳列
長期以來,安吉縣博物館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把搜集、搶救安吉歷史文化遺產(chǎn)工作放在首位,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了文物收集、整理、研究、陳列工作。博物館收藏有一大批各時代的珍貴文物,特別是安樂遺址出土的崧澤文化玉佩飾,三官周灣商墓出土的青銅鼎、觚、爵,垅壩戰(zhàn)國土墩墓出土的良渚文化玉璧和戰(zhàn)國玉龍佩,良朋戰(zhàn)國楚墓出土的精美漆耳杯和木俑,高禹天子崗三國墓出土的青瓷胡人騎羊花插和青瓷洗、雞首壺、堆塑罐等,均為浙江地區(qū)所罕見;另有成親王、鄭板橋、翁同龢及吳昌碩、沈尹默、陳半丁、沙孟海、王個簃、諸樂三、費新我、方介堪、錢君陶、譚建承、程十發(fā)、劉伯年等著名書畫家的作品。
安吉縣博物館、吳昌碩紀念館作為安吉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和全縣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其固定陳列始終堅持常年開放并不斷更新,臨時展廳則堅持配合縣委、縣府的中心工作,以“三貼近”為宗旨,推出健康向上的各種展覽,為我縣精神文明建設和愛祖國、愛家鄉(xiāng),進行歷史唯物主義、革命傳統(tǒng)教育發(fā)揮出了較好的社會效益。特別是“天目苕水安且吉兮—安吉史跡文物陳列”、“吳昌碩生平陳列”二個固定展覽,以精美的文物展示,新穎的陳列手法,給觀眾和行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縣政府已計劃新建安吉縣博物館,為古老而充滿生機的安吉增添又一靚麗的藝術風景線,為傳播民族優(yōu)秀文化、打造“人文安吉”、建設“生態(tài)文化大縣”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安吉文物史跡陳列》 以通史陳列的方式展出安吉自新石器時代至明清各個時期的出土文物,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安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館藏文物
吉羊尊
深鎖庫房的館藏文物,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其應有的社會作用,安吉縣博物館為此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適逢安吉竹文化節(jié)的召開,安吉縣博物館復制了一批館藏三國胡人騎羊青瓷尊——吉羊尊,作為文化節(jié)的饋贈禮品,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好評。館藏三國胡人騎羊青瓷尊,羊背騎人,羊,性情溫順;人,神情飄逸,羊人合一,渾然一體,體現(xiàn)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妙意境,為中國陶瓷藝術之極品,乃三國(東吳)朝廷貢品,系王公貴族祈吉祥、保平安之賞物。復制品吉羊尊,按原件的1比1.2復制而成,器形、釉色、燒制等均符合原件之要素。
通過這次嘗試,安吉縣博物館找到了一條館藏文物再利用的途徑,在嚴格保護原件的基礎上,今后,將有更多的一些造型優(yōu)美、意義深刻的館藏文物復制品走向社會,走向大眾。
瑟
位于太湖南岸地區(qū)的天子湖工業(yè)園楚文化古墓發(fā)掘現(xiàn)場首次發(fā)現(xiàn)了一把保存完整的古琴,與此同時還出土了一大批的鼎、盒、鈁、耳杯、木梳、玉篦以及部分絲織物、漆器等文物。此次出土的棺槨保存相當完好,均系楠木和紅木系列木材制成。 工作人員從一棺一箱組成的墓葬中,依次發(fā)掘出了2具三足鼎、2個盒、2具鈁、4座木俑、6個耳杯,以及木梳、玉篦、漆酒杯各一件。最后出土的陪葬品古琴引起了專家的高度關注。安吉縣博物館館長程亦勝認為,不久前在高禹鎮(zhèn)五福村考古發(fā)現(xiàn)中也有樂器出現(xiàn),但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那一件屬于瑟,此次出土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琴樂器。從表面來看,出土的琴樂器約50厘米,屬木質(zhì),表面有考究的漆飾紋路,不過在實物上并沒有發(fā)現(xiàn)琴弦等演奏用的跡象存在。程亦勝同時謹慎地表示,在太湖南岸發(fā)現(xiàn)戰(zhàn)國晚期到西漢初期的琴樂器,尚沒有記載。因此它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太湖南岸該時段的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現(xiàn)場看,棺材內(nèi)的尸骨均未保存。在清理棺內(nèi)的器物時,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雙麻狀質(zhì)地的鞋類物品。至于棺內(nèi)的其他器物、墓主人的身份、鞋狀文物的最后確定等,還待專家進一步考證。不過,據(jù)現(xiàn)場考古專家介紹,此次的楚墓出土文物之多,保存之完整,是所罕見的。
浙江絲綢
近日,在浙江安吉五福村一處戰(zhàn)國末到西漢初墓葬中出土的絲織品得到了清理和保護。該館中國紡織品鑒定保護中心高級工程師周旸清理了一件原為銅鏡紐帶的絲織品,其結果竟然是當時極為珍貴的菱紋羅。這種菱紋羅距今2100多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也出土過,而在浙江則為首次露面。 這種菱紋羅是省文物考古所和安吉縣博物館共同組成的考古隊發(fā)掘出土的。據(jù)中國絲綢博物館副館長、國家文物鑒定委員趙豐介紹,菱紋羅是一種由相鄰經(jīng)線糾絞而織成的羅織物,其圖案與當時十分流行的耳杯相似,所以當時稱為杯文。當時的耳杯是橢圓形的,但橢圓形很難編織,織成后,大致為菱形,現(xiàn)在一般稱之為菱紋羅。馬王堆漢墓也出土過類似的羅,但圖案上較此更為簡單一些。
趙豐說,這種菱紋羅的發(fā)現(xiàn),填補了浙江絲綢史的空白。浙江自湖州錢山漾良渚文化遺址(約4000年前)以來,絲織品的發(fā)現(xiàn)一直到五代才有。其中的3000年間幾乎沒有任何絲織品出土。它對研究浙江絲綢之府的形成也具有重大意義。原來認為浙江絲綢興起要在南朝開始,中唐發(fā)展,南
宋才真正形成絲綢之府。從這次發(fā)現(xiàn)的實物來看,浙江絲綢在西漢初期已經(jīng)很發(fā)達。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宮曾出土過吳越國時期的越羅,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趙豐表示,越羅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菱紋羅。而且,菱紋羅在圖案上更為精美。越羅在唐代已很有名,杜甫的《白絲行》中已經(jīng)將越羅與四川的蜀錦相提并論:“越羅蜀錦金粟尺”,意思是越羅和蜀錦一樣非常珍貴,要用金粟尺來量,金粟尺是富貴人家的用品,尺上的星點用金粟嵌成。
菱紋羅的編織難度極高。鑒定保護中心的羅群工程師把此作為課題進行了專門研究,剛剛復原成功了這種菱紋羅。昨天,記者在博物館看到,安吉出土的菱紋羅已成殘片狀,絲織物中,依稀可見菱形。這批菱紋羅仍在整理保護中。
據(jù)介紹,從已有的菱紋羅的出土情況來看,長沙馬王堆、廣州南越王墓等都是等級很高的貴族墓。專家推測,安吉出土的這種菱紋羅的主人可能是當時高等級的貴族。
漆木器
安吉是浙江乃至太湖南岸地區(qū)楚文化遺存最多的地方,近年來,配合基本建設搶救發(fā)掘了近十座楚文化木槨墓,出土百余件漆木器,其中不乏有國家級珍品,如卮、奩、盒、案、瑟、平幾、耳杯及大量的彩繪俑等,這些文物保存完整、器形各異、制作精致、色質(zhì)亮麗、彩繪圖案清晰、線條流暢。其中很多是浙江境內(nèi)僅有的,所以,尤其顯得珍貴和重要,科學地保護好這批瑰寶,對于研究楚文化在吳越地區(qū)的傳播及與吳越文化的齊放,研究楚文化的葬制葬俗,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在國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這批館藏漆木器脫水修復的專項經(jīng)費已得到落實。不久的將來,瑰寶神秘的風采將向世人展現(xiàn)。
商代青銅鼎
商代青銅鼎侈口、平沿、立耳微外撇,鬲襠腹,三錐足,頸飾一周卷曲紋,腹部飾獸面紋,三條扉棱與足對應。
西漢漆木盒
西漢漆木盒 子母口,腹壁微弧,圈足,缽式蓋,蓋頂置圓圈捉手,器表黑地朱漆,飾云邑紋,器型規(guī)整。
三國青瓷胡人騎羊插座
三國青瓷胡人騎羊插座 羊體身軀肥壯,呈臥伏狀,背附插管和騎羊胡人,施釉呈青綠色,有冰裂紋,釉面勻凈無瑕。
明代玉透雕飾組件
明代玉透雕飾組件 黃色,半透明,有桃型、圭型、葉型等,雙層透雕,人物、花卉形象生動,工藝精細。
相關人物
簡介
吳昌碩(1844——1927),名俊、俊卿,初字香補,中年更字昌碩、倉石,1919年起以字行,別號缶廬、苦鐵等,敬慕者以“缶翁”稱之。他成功最早的是篆刻,雄渾蒼老,創(chuàng)為一派;功力最深的是書法,尤擅長石鼓文;影響最大的是國畫,以篆書、狂草入畫,喜作大寫意花卉。他的藝術達到熔詩、書、畫、印“四絕”于一爐,為近代書畫藝術大師。
經(jīng)歷
清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初一(公元1844年9月12日),出生于孝豐縣(今安吉縣)鄣吳村。6歲就跟著父親念書,14歲學習刻印,沒有石章,就用磚刻印,反復不已。他父親見他那么喜歡刻印,便加以引導,從此“與印不一日離”。咸豐年(1860),為避兵災,先后兩次遠走他鄉(xiāng),歷盡艱辛。同治三年(1864)返回鄣吳村,與父親相依為命。第二年,隨父親遷移至安吉城(今安城鎮(zhèn)址),買地建宅,宅名“蕪園”。這一年,昌碩考中秀才,并跟同里施浴升學詩,兼學各家書法、篆刻。吳昌碩在鄣吳村和蕪園生活期間,曾參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為日后作畫積累了素材。
吳昌碩在他父親逝世的第二年,開始四出游學,尋訪師友,刻苦學藝。在杭州,跟經(jīng)學大師俞曲學文辭章。在嘉興結識畫家蒲作英,切磋畫藝,得益良多。在湖州,跟“潛園六才子”之一的施補華學詩詞。在蘇州,有機會盡覽文物收藏家吳平齋所藏書畫篆刻彝器,藝術視野大開;與畫家任伯年結交,請教畫藝;又得潘瘦弟所贈石鼓精本,從此對石鼓文的研習無一日中斷。在上海,識金石學家吳大徵,于金石學頗有進益。這些經(jīng)歷,為他后來的藝術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吳大徵師北上,他參與戎幕隨行。當?shù)孟け毖笈炾爟A覆,悲憤填膺,賦詩痛悼陣亡將士。光緒二十四年,回到鄣吳村重修《吳氏宗譜》10卷。第二年,出任安東(今江蘇省漣水)縣令,因不善官場逢迎,只一月即掛冠南歸。宣統(tǒng)元年(1909),與蒲作英等發(fā)起創(chuàng)設上海書畫同善會,規(guī)定入會者合作之書畫作品須陳列會中待沽,所售金額之一半用作慈善賑災事宜。
1913年重陽節(jié),許多著名篆刻家聚會杭州,創(chuàng)立“西泠印社”,公推吳昌碩為社長。印社成立后,每當春秋佳日,舉行學術研究和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吳昌碩必往參與,并先后作《西泠社圖》、《西泠印社記》、《隱間樓記》等。印社所藏珍貴文物之一《漢三老諱字忌日碑》,為浙江省現(xiàn)存的兩種漢代以前石刻之一,被譽為“浙東第一石”。20世紀初,此碑曾被輾轉盜賣,1921年運到上海,一個旅滬日僑準備以重價購買此碑,以運往日本。旅滬浙人聞知此事,就與吳昌碩商議,吳昌碩毅然以搶救這一珍貴文物為已以任,邀集同志,撰發(fā)文啟,奔走呼吁,不辭勞。經(jīng)努力終于募集8000元巨款,將這塊碑贖回,由西泠印社建造石室永久保存。 1916年,吳昌碩?芍T宗元所贈《元蓋副草》孤本20卷,使明代后期詩人吳稼澄(吳維岳之子、鄣吳村人)的詩集得以傳世,自己則以書畫義賣賑災。
吳昌碩不僅學而不厭,且也誨人不倦,先后投其門下執(zhí)弟子禮的有:諸聞韻、諸樂三、劉玉庵、王一亭、
楊植之、荀慧生、沙孟海、潘天壽等,后來大多成為書畫界名家。吳昌碩聲譽不名滿神州,而且譽揚海外,在日本尤為隆高。日本漢學家中與他交誼最厚的是日下部鳴鶴與長尾雨山。鳴鶴逝世,他親書篆文墓碑,至今屹立在鳴鶴故土,與鳴鶴于杭州紫云洞名刻石隔海遙望。來華執(zhí)弟子禮求教的以河井仙郎和水野疏梅最著名,后來均為日本書畫篆刻名家。他的成就隨日本友人和弟子的推崇,在日本的聲譽日隆,而其作品大量遠播日本,雖渠道不一,然與“六三園”尤為有關!傲龍@”是日本人白石六三郎在滬經(jīng)營的日本式餐館,日本人常聚飲于此。園主愛重吳昌碩的藝術,不僅數(shù)數(shù)請他宴飲,且盛張其作品于席間,還在園內(nèi)專為他舉辦個人書畫篆刻展覽。由于“六三園”的媒介,其作品遂大量流向日本。日本人臨仿習研者日多,刊專輯、辦展覽、制銅像,珍惜愛重,儼如國寶。
吳昌碩成名后,生活上仍然保持艱苦樸素的習慣,反對奢糜,衣、食、住名方面都十分簡單。然而,他待人卻一點也不吝嗇,樂于助人。如遇親友有病,他就出錢幫助醫(yī)療;對身后蕭條的,他毅然以料理喪葬和撫育遺孤為已任。
吳昌碩于1927年11月29日因病在上海寓所逝世,享年84歲。其傳世著作有、等多種。按吳昌碩生前遺愿,其墓建在余杭超山。鄣吳村有他的衣冠冢。西泠印社辟有吳昌碩紀念室。1984年,在遞鋪鎮(zhèn)建吳昌碩紀念館;1987年,修復其在鄣吳村的故居;縣里成立了“吳昌碩書畫會”和“昌碩印社”。
獲得榮譽
安吉博物館在陳列展覽、考古發(fā)掘、藏品保管與文物研究以及對外文化交流方面作用顯著,多次被評為“浙江省文明博物館”、“浙江省文物工作先進集體”,2003年國家文化部、文物局特授予安吉縣人民政府“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榮譽稱號。
周邊環(huán)境
賓館飯店:三江旅館 雅美賓館 利民旅館 旅順旅館 夢源賓館 平安賓館 安吉愷倫大酒 店安吉中匯大酒 店園林大酒 店強盛大酒店
餐飲服務:小菜一碟酒樓 好運來酒家 金太陽酒家 幸福之家 肯德基 安吉勝利店 阿七餐館藍山咖啡青云自助 茶館 阿成雞煲火鍋 川鄉(xiāng)樓火鍋
地產(chǎn)小區(qū):天目社區(qū)昌碩小區(qū) (安吉)后寨小區(qū) (安吉)龍禧公寓后寨上郎村 建設新村 天目新村安吉縣名都 陽光城(安吉)
公司企業(yè):安吉旅行社和田旅行社
交通設施:停車場安吉縣中心部
金融行業(yè):農(nóng)村信用社商城分社 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安吉支公司 中行atm 工行atm 建行atm 農(nóng)行atm 遞鋪中街儲蓄所 上街郵政儲蓄所 中國人壽保險安吉支公司
旅游景點:昌碩兒童公園 安吉)昌碩公園 安吉)兒童公園 吉縣博物館 昌碩紀念館(安吉)
汽車服務:加油站
商務大廈:百貨大樓
文化教育:安吉實驗小學安吉高級中學安吉實驗初 安吉圖書館遞鋪 鎮(zhèn)中安吉老年大學 經(jīng)濟貿(mào)易學校 安吉圖書館 浙江安吉師范 安吉電大
休閑娛樂:紅太陽洗理城 金海發(fā)型設計中心 指間芭蕾林杰店 魔幻染燙&設計中心 愛芳專業(yè)美容中心 時美理容中心
醫(yī)療衛(wèi)生:安吉遞鋪藥店民福大藥房連鎖店 華圣醫(yī)藥 浙北大藥房連鎖店no.37 華圣醫(yī)藥 雙慶大藥房連鎖店no.35 安吉遞鋪藥店第二分店 人民醫(yī)院安吉縣人民醫(yī)院安吉縣人民醫(yī)院
郵政電信:中國電信遞鋪營業(yè)廳 中國移動勝利路營業(yè)廳 中國聯(lián)通安吉營業(yè)廳
政府機關:安吉縣林業(yè)局縣交警大隊安吉縣煙草專賣局社保中心 人武部財政局安吉縣財政局工商聯(lián)土管局地稅局
綜合商場:安吉中心商城太平洋鞋城 吉夢想電器廣電家電 大東方百匯手機賣場 靚點一族杭州品牌女裝特價專賣 安吉店七喜電腦安吉誠信電腦專賣店特步十運會特許商品專賣店 哈雷納金狐貍安吉專賣。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浙江省安吉縣遞鋪東莊路2號
交通線路:乘2路公交車至勝利橋,步行300米
開放時間:8:00~17:00
郵政編碼:3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