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zhèn)鹽官
浙江省海寧市鹽官鎮(zhèn),中國浙江鹽官是中國唯一的潮鄉(xiāng)。它位于中國長江三角洲南端,緊臨著上海、杭州、蘇州等大中城市,處在中國 華東金三角——滬蘇杭的中心,且因為瀕臨錢塘江有水利之便,自古就是繁華之地。 海寧鹽官是舉世聞名的觀潮勝地和歷史文化名鎮(zhèn)。自古以來,天下奇觀海寧潮以其獨特的雄姿馳名中外。拋開世俗的喧囂,無拘無束地走進它,你會發(fā)現(xiàn):鹽官值得細細品位。 鹽官鎮(zhèn)并不大,但卻厚實得沉甸甸的:這座小城,早在公元前195年的西漢,吳王劉濞在此設(shè)司鹽之官而得名叫鹽官。在唐代就以發(fā)達的經(jīng)濟、繁盛的宗教,名揚海內(nèi)外。到了明清時期,鹽官的繁榮更是一發(fā)不可收拾,一個“海寧陳家”就攪渾了大清的歷史,迷惑了全天下。袁世凱的總理大人唐紹儀還曾想把它定為國都,就足見鹽官的不同凡響了。 鹽官的安國寺,唐宣宗李忱來過。這位皇帝曾慎重地選擇在此落發(fā)為僧,看破紅塵的他,卻沒料到從這里又重新走進了俗世,而鹽官,從此就剪不斷與皇家的千絲萬縷。
清代的雍正再為鹽官添上一筆神秘色彩。他在鹽官建起一座海神廟,建筑布局酷似故宮,有“江南紫禁城”美稱。廟內(nèi)保存有九九八十一幅龍鳳圖案,清代四帝所賜的5塊御匾,雍正和乾隆合題的父子雙皇御碑………海神廟是鹽官現(xiàn)存建筑物中最能體現(xiàn)“皇家氣派”和“神秘悠遠”的地方,雖然只剩下中軸線上并不完整的若干建筑,但其威嚴的氣勢,依然隱約可見。正殿仿北京太和殿而成,難怪民間要將其與雍正篡位的傳說聯(lián)系起來,稱這里是雍正皇帝為了安撫因爭奪皇位被他謀害的十四弟而建,遣其到海寧來“一日兩朝”,實際上是海寧鹽官臨江,一日有兩次涌潮來臨。作為稗官野史的材料,這些或許經(jīng)不起正史的考證,但是鹽官海神廟的規(guī)模,則足以讓人產(chǎn)生足夠豐富的聯(lián)想,種種神秘難解之處,在歲月的沉淀中越積越深。走在這廟宮的甬道上,只覺得從腳下一塊塊舊石板,都隱藏著種種湮沒的歷史和“海神之謎”。
以為所謂“皇氣”只是說鹽官不同于那些小橋流水小家碧玉式的古鎮(zhèn),沒想到讓來此地的人也感受到了這里不同尋常的氣脈,這說明鹽官深厚的文化底蘊,必然有一個堅實的基點。
海神廟包括其建筑實體和相關(guān)的歷史與傳說,實質(zhì)上是海寧“潮文化”的一部分。因了蘇東坡“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的名句,鹽官一直以“觀潮勝地”名。如今,鹽官的觀潮勝地公園是浙江省十大美景樂園之一,里面有著孫中山、毛澤東、江澤民等人的觀潮勝跡。而錢塘江涌潮作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旅游資源,歷史上其實多次給沿岸人民帶來過流離失所的痛苦,所以,鹽官海塘上最值得紀念的人物,當數(shù)乾隆皇帝。乾隆六下江南,四到鹽官,按正史的考察,實際上就是為了督建海塘。清朝時期的大部分錢塘江海塘是在乾隆年間完工的,這些被稱做“魚鱗石塘”的海塘,至今還在起著防御涌潮侵襲的作用。所以觀潮勝地公園內(nèi)的占鰲塔及其東西各500米海塘以及海神廟,被共同確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占鰲塔相關(guān)于涌潮的傳說,據(jù)說是為鎮(zhèn)潮而建。公園內(nèi)另有白石壇,應(yīng)為祭潮而設(shè),F(xiàn)在,當涌潮不再為害的時候,它已經(jīng)主要地成為被觀賞的對象,從四面八方來的游客,不僅感受到自然的力量,而且,因為“潮文化”的深深的內(nèi)涵,也穿越了長長的歷史隧道,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文化。在歲月的滄桑中,有兩種力量永不改變:涌潮沖擊的力量和人們與之抗爭的力量,后者并且終于馴服了前者,使前一種力量變得美而無害,我們也終于能夠成為心懷對自然力量的敬畏的觀賞者;蛟S,在自然和歷史之間,當錢江涌潮飛滾而來的時候,也將滌蕩去我們心靈中的很多東西。
目前,海寧實際上錢江涌潮每日兩次均可觀賞。而對于鹽官來說,除了涌潮,她還是一座“千年古城”,并且名人輩出,在民間,就有乾隆是陳閣老兒子、乾隆皇帝到鹽官是為拜見父母之說。金庸先生還以此為題材寫了《書劍恩仇錄》。2003年底新建成的宰相府第風(fēng)情街,就是以陳閣老宅為中心的一條仿古街。這條長僅600米的老街,是一條蘊含深厚歷史文化,再現(xiàn)水鄉(xiāng)風(fēng)情的特色人文街。濃縮了鹽官的歷史,沿途有城隍廟、五土廟、陳閣老宅、宣德門、點將臺、皮影戲館、燈彩館、乾隆茶樓等名勝景點。上這條原汁原味的江南古街逛逛,一睹這條古街的歷史原貌,感受這里濃濃的歷史文化氣息,讓人感到特別親切。鹽官的魅力不僅在此。漫步在這個小小的江南古鎮(zhèn),很輕松很愜意,又經(jīng)常有驚奇。而在鹽官無數(shù)的名人故居,足以說明這里的人文也如錢塘江潮,代代傳承經(jīng)久不息。這里的名人太多了,有戲曲家陳與效、“瘟病醫(yī)圣”王孟英、訓(xùn)詁學(xué)家朱起鳳,有古書畫鑒定家錢鏡塘……當然,最負盛名的就是王國維了。這位“清華四大導(dǎo)師”之一,享譽國際的學(xué)術(shù)大師,正是從鹽官走出,登上了國學(xué)巔峰,被郭沫若推崇為“新史學(xué)開山”。
屋瓦廢舊,檐下燕子依舊年年飛來;草木無情,春風(fēng)過處枯葉復(fù)榮。到鹽官探詢古跡,在一河一路之間行走,談?wù)剝簳r的趣事,講講鹽官的歷史,聊聊關(guān)于乾隆身世的故事,這個小城就是一個最好的背景,一本活的教材。 走過鹽官,心里,也就裝滿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