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法山位于蛟河市北邊,俗稱拉法砬子。拉法山山勢陡峭,略呈等腰三角形的山峰平地而起,顯得高大秀麗。山上以花崗巖居多,多數(shù)巖石自然壘聚集在一起而形成許許多多山洞和山峰,有“七十二洞,八十一峰”之說,拉法山因此又被稱為“九頂鐵叉山”。1995年被批準(zhǔn)為國家森林公園。
概況
關(guān)東奇山“拉法山”
拉法山位于吉林省蛟河市城北15公里處,與市區(qū)近在咫尺,舉目可見。拉法山屬長白山余脈,1995年被國家林業(yè)局批準(zhǔn)為國家森林公園。觀其全貌,雄立群峰崢嶸峻茂、亙立中天、周狀如一。
拉法山以雄偉險峻、古洞清幽、怪石嶙峋、花木奇秀、四時果異、趣味無窮的自然風(fēng)光而著稱于世。遠望山巒突兀,拔地而起,如九只巨鼎。入山是峰回路轉(zhuǎn),清幽佳絕,秀色引人入勝。
拉法山海拔886.2米,面積14624公頃,其水上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景區(qū)素以花崗巖奇洞、怪石著名,有“八十一峰,七十二洞”之說,俗稱九頂鐵叉山。由于是在海拔相對較低的地勢而起,構(gòu)成了雄峻之勢,詩云:“拔地通天三千尺”。從山下仰視:云罩峰、棋盤峰、寶劍峰等歷歷在目。
拉法山是古代道士修煉之地,山中古木參天,濃蔭蔽日,有幾十種鳥類在林中繁衍生息。山中眾多的巖洞讓游人目不暇接:在拉法山的山腰上有一奇洞,名叫穿心洞,洞內(nèi)平坦寬敞,似一座天然大禮堂,高約3米、寬13米、長約50米,能容納千余人,東、南、西三面洞口可分別觀日出、日落和云海三大奇觀。
拉法山之險令游客時不時驚出一身冷汗。突兀的山脊叫人膽顫心驚,最狹窄處僅30厘米,俯視兩側(cè)萬丈深淵,真乃一步一險,如攀天梯般艱難,實在筆墨難以形容。著名的險景有“棋盤峰、七步險、北風(fēng)口、懸羊洞等,使人望而生畏,行而怯步,過而叫絕,想而后怕。不過現(xiàn)驚險之處都建有臺階、扶手、護攔等安全設(shè)施,保證游人不出現(xiàn)任何問題。人們可登上群峰壁立、刺破青天的峰頂一覽眾山,領(lǐng)略令人心曠神怡的天然美景。
拉法山的神奇幾乎令人不可思議,象形石隨處可見,有臥象峰、金龜朝拜、仙人足跡、老熊觀天等,F(xiàn)又發(fā)現(xiàn)了一處取名為“佛面石身像”的景觀,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神秘奇絕,專家權(quán)威人士稱曰:形象逼真、閱無窮盡,不可多得。
交通指南
交通:乘吉林至蛟河的長途汽車后,換乘蛟河至拉法山的專線小公共汽車即可到達景點。
門票:60元 持蛟河本地身份證半價
開放時間:早上8:00——傍晚17:00
景區(qū)簡介
國家AAAA級旅游勝地拉法山,系吉林市蛟河境內(nèi)的一座名山,因其坐落在拉法鄉(xiāng)(距拉法火車站東6公里)故名拉法山。又因山上多巨石且裸露,俗稱“拉法砬子”。拉法山海拔886.2米,面積為12平方公里。山上峰多且峭立挺拔,形似鐵叉,又被稱為“九頂鐵叉山”;山體多洞,藏于懸崖絕壁之上,又有“八寶云光洞”之稱。
拉法山素有“七十二洞,八十一峰”之說。由于山高路險,游人難以盡興,在開發(fā)前,人們盲目地登山踏出東,西,南三條上山路,后來開發(fā)者從中選出山路較平坦又能把主要景點串聯(lián)起來的南坡作為旅游路線,并建立了山門,旅店和飯店。
拉法山自然風(fēng)光之絕妙,在于它峰高,路險,石奇,洞幽,越是山高的地方路越險,路越險的地方景越奇。
拉法山的主峰是云罩峰,沿路有龍巖峰,姊妹峰,臥象峰,竹筍峰,母子峰等。在登山路上不時有奇石出現(xiàn):有駱駝石,龍頭石,神龜石,飛鷹石,鱷魚石,醉仙石,老熊觀天石等。這些奇峰異石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整座山雕琢得龍飛鳳舞神靈活現(xiàn)。
拉法山的山洞布于山的四周,離上山路較遠的有:朝陽洞,萬佛洞,長仙洞,懸羊洞,正心洞,珍骨洞等。那正心洞在對面的山峰刀削般的山壁上,遠遠望見那山洞是個黑點,實際上洞口很大。離上山路較近的有太極洞,太和洞,丹爐洞,觀天洞,滴水洞,穿心洞,通天洞,塔洞,云光洞等。
走進山門就是迂回曲折的石階,步步登高,踏上臺階仿佛是在登泰山十八盤。拉法山這條上山路也取名十八盤,每登一段路就有一景或一洞,其中太和洞有五間房子那么大,洞內(nèi)供奉太上老君,左邊銀爐童子,右邊金爐童子,相傳太和洞是老君騎青牛北游到此講道的地方,并在附近另一洞煉制仙丹,丹成后香氣繚繞,沁人心肺,聞之神清氣爽。至今香氣猶存,被人稱為“遺香”。
繼續(xù)攀登十八盤,路時寬時窄,有時在溝谷里上攀,有時又在峭壁旁行走,一張一弛有驚無險,很是刺激。當(dāng)你累得氣喘吁吁走不動時,眼前突然有一漂亮的亭子,登上亭子立刻感到?jīng)鲲L(fēng)習(xí)習(xí),仿佛太上老君的“遺香”向你撲來,頓時感到渾身輕松。亭中雕梁畫棟,彩繪紛呈,上畫有長眉大仙教楊金豹習(xí)武等故事,亭上書“絕壁亭”,因為它的上面就是刀削似的峭壁。稍事休息繼續(xù)上攀,左拐右繞,眼前出現(xiàn)一廟宇。
拉法山
廟宇并不大,是一座青磚青瓦古色古香的大殿,上書“玉皇閣”,是座道觀。內(nèi)中供有玉皇大帝,左邊托塔李天王和千里眼,右邊是太白金星和順風(fēng)耳。據(jù)歷史記載:此廟始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6年),木制結(jié)構(gòu)的廟宇。廟里還留有題詩:“九頂鐵叉雪茫茫,俯瞰柳綠松花江,渤海衡山遙萬里,嗅到江南稻谷香”。1947年遭火災(zāi)時倒塌,后由四位道長化緣重修,“文革時期被拆毀,1991年重建,1992年開光,F(xiàn)每天都有居士、信徒到廟中求神拜道,燒香許愿,甚是紅火。每年農(nóng)歷四月十八,二十八,來趕廟會的人頗多。
繞過玉皇閣繼續(xù)攀登就來到了觀景亭。觀景亭不大,中間有鐵圓桌和鐵圓凳,人們可以坐下休息和觀景。亭的東面是高聳的崖壁,西面是無路可攀的座座小山,高矮不同各有特色。
離開觀景亭繼續(xù)向上攀登,經(jīng)過一段坡度達七十度的陡坡,攀住鐵索向上爬就來到了此山最大的洞——穿心洞。穿心洞,拉法山當(dāng)?shù)厝朔Q為“洞中之王”。位于拉法山的第二峰上。此洞有東西北三個洞口。東洞口可觀日出,西洞口賞落日,北洞口望云海。三個洞口大小相同,高約定10米。寬約13米。洞內(nèi)寬闊,猶如一座拱形大廳,長約60米,寬約15米,高約13米,可容千人。游人都是順著坡度較平緩的路由北洞口進洞,洞口的上方是刀削是高聳入云的崖壁,令人眼花目眩;東洞口凌于絕壁之上,兩側(cè)是萬丈深淵,山下是亮晶晶的十八坰水庫,那蜿蜒的公路像一條長蛇,還有那綠油油的田野和頭上洶涌奔騰的云海,仿佛在仙境之中;西洞口則通向登頂?shù)纳铰。每到雨后,從穿心洞的洞口就會冒出滾滾濃霧,在陽光的照射下奇幻無比,故此洞也叫云光洞。據(jù)拉法山工作人員講,雖然霧氣彌漫整個山洞,但洞內(nèi)石壁并不潮濕,且十分干燥,霧從何來令人稱奇!
傳說,穿心洞是長眉大仙居住的地方。說當(dāng)年穆桂英身懷六甲領(lǐng)兵去破天門陣,途中于破廟生下楊金豹。后被長眉大仙收養(yǎng)在穿心洞,用虎奶養(yǎng)大并教金豹習(xí)文煉武。所以洞內(nèi)塑有長眉大仙李道長和他坐騎的全身像。
拉法山
走出穿心洞西洞口,從左側(cè)攀登三五米,再前走十余步,就是滴水洞。這滴水洞像兩個串連起來的蓄水池,懸臥在穿心洞上的高臺處。滴水洞的水是從洞頂石縫中滴落下來成池的。這水從不干涸,也不外溢,水清見底。
原路返回,從穿心洞北洞口出來,過長蛇洞,去通天洞,走懸崖過絕壁人稱“七步險”。雖然近在咫尺,幾步可達,但腳下的路極為險峻,路是寬不足尺,而且是起伏不平,兩邊又是萬丈深淵,人若想過去,必須像壁虎似的面貼石壁一點一點往前蹭,然后,跨越一條山澗,才能到通天洞。
通天洞有兩間房子大小,前高后低,洞的左上方有一石縫,露出一線青天。那石縫像似用神劍劈開似的齊整,故名通天洞。站在洞前遠眺,百里外的松花湖白亮亮霧漫漫時隱時現(xiàn),天水相連虛無縹緲,蜿蜒玉帶似的蛟河從遠處東山向西輕輕流淌。傳說,早些年洞中有挩桌,石凳,石棋盤,石棋子,是神人云游到此留下的。山中建有畫廊,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介紹紀(jì)小堂在此洞降伏黑魚精的故事。
在通天洞口遠望山下有礙一片洼地,過去叫黑魚泡。傳說,黑魚泡有一條黑魚精,經(jīng)常出來興妖作怪。得道成仙的河北人紀(jì)小堂云游經(jīng)過這里,聞知此事后,便施神法降伏了黑魚精,并把黑魚精鎖到黑魚泡子里。為防止黑魚精再出來殘害生靈,紀(jì)小堂從此就住在這通天洞了。所以通天洞又稱紀(jì)仙洞。
返回穿心洞的北洞口,再往北向陡崖攀登,上面是聚仙臺,再抓住鐵索繼續(xù)向上攀登就是棋盤峰,繞過棋盤峰就來到了登天梯。登天梯是兩座刀削如壁的大山中間閃出的一條三尺寬的石崖,上面有鑿出的石級和鐵索,左側(cè)峰頂猶如睡臥的大象,故名臥象峰,右側(cè)山峰似一兇猛飛龍故名飛龍巖。攀登天梯仿佛在登華山千尺幢,爬上登天梯眼前就出現(xiàn)了兩位亭亭玉立的“少女”,這就是美麗的姊妹峰,滿山翠綠,楚楚動人。不遠處一寬數(shù)丈、光滑平整的大頭好似一巨大的碑石拔地而起,這就是玉碑石。再往前走,一景接一景:繡墩石、臥虎石、方塔峰、虎跳崖,沿著老虎背山脊向上攀登可謂五步一奇石,十步一景觀,令游人嘆為觀止。
拉法山還有塔洞。去塔洞雖然有石頭臺階,但是那臺階極為陡峭,如登天梯。塔洞有用石塊疊落成的人形之塔,何人何時疊成,卻無人知曉。此塔無泥土粘連,卻經(jīng)數(shù)年而不倒,乃為奇事。
拉法山最高峰是云罩峰,云罩峰經(jīng)常云霧繚繞,因此得名。去云罩峰要過鐵板橋,走天梯,進入兩山峙立的一道山口直達峰頂。但是,左側(cè)是屏神靜氣的臥象峰,右側(cè)是奔騰而下的飛龍巖,云樹山光,古廟幽寺,游人絡(luò)繹不絕,香煙繚繞。真可謂:“三春風(fēng)光神仙地,一派笙歌桃花源。”
游人云:拉法山若移杭城,則十個飛來峰也莫可比擬,真勝境也!
補充:拉法山景區(qū)主要景點有云罩峰、臥象峰、棋盤峰、姊妹峰、穿心洞、太和洞、塔洞、氣泡洞、玉皇閣、駱駝石等。
歷史傳說
相傳南宋年間,著名的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出征,大破天門陣時,在荒山小廟里生下一男孩取名楊金豹。為了大宋社稷的安危,穆桂英咬破手指寫下血書,含淚將孩子包好放在山林野草中,返回戰(zhàn)場英勇拼殺,終于大獲全勝,回頭再找嬰兒蹤影皆無。
當(dāng)日長眉大仙李道長云游路過此地,忽聽荒山野嶺中有嬰兒啼哭,循聲找去,發(fā)現(xiàn)草叢中有一包裹,他急忙打開一看,是一個胖乎乎惹人喜愛的男孩,并有一封血書,只見上寫“棄兒乃楊門后代,名金豹,為大宋江山,征戰(zhàn)疆場,突然腹痛犬子降生,忠孝不能兩全,為返沙場力破天門,萬般無奈,棄子荒野,如遇恩人收養(yǎng),他日定當(dāng)厚報。桂英叩拜!遍L眉大仙也是大宋子民,讀罷血書深為穆桂英舍子報國的精神感動,為楊家世代良忠良折服,雖然孑然一身云游四海,仍決定保護好楊家后代。為了收養(yǎng)楊金豹日后精忠報國,遂決定回海東敖來九頂鐵叉山(拉法山)。他們住在八寶云光洞(穿心洞),長眉大仙用虎奶將金豹喂大,并在穿心洞中教他習(xí)文練武,一晃十六年過去了,楊金豹已長成一個威武英俊、力大無比、武藝絕倫的少年。
一日,長眉大仙得知大宋皇帝被敵軍困在山谷里,楊門女將奮勇拼殺,怎奈寡不敵眾,形勢萬分危急。李道長認為報效國家的時候到了,就將金豹叫到面前,一五一十地將楊金豹的出身和其母穆桂英被困山谷的情況詳細告之,命金豹火速出征為國盡忠。楊金豹揮淚高別恩師,日夜兼程,奔赴戰(zhàn)場,英勇征戰(zhàn),力克群敵,救出皇帝,認母歸宗。這一故事至今還在百姓中廣為流傳,現(xiàn)山上洞中仍有長眉大仙的塑像。
特色景點
拉法山自古以洞聞名于世,在眾多的天然巖洞中較有名的有穿心洞、太和洞、太極洞、通天洞等。七十二洞各有特色,獨具風(fēng)格。穿心洞碩大無朋,懸羊洞高不見頂,無底洞通天徹地,氣泡洞亞洲稱雄,誘人的魅力,極高的地質(zhì)研究價值,再加上那動人的傳說,都令人從心底生發(fā)由衷的贊嘆。
說起拉法山之秀,那可真是一幅美妙絕倫的自然山水畫,讓你體會到“壑巖丹青千尺畫,云海仙山一洞詩”的意境。春天,這里小草吐綠,萬木發(fā)芽。進入5月,山谷里便野花爭艷,蝶飛蜂舞,百鳥爭鳴。暮春登上山峰,會看到茫茫去海中的山峰如大海中一個個小島,好似蓮花浮水業(yè)。盛夏,這里林木叢叢、古洞幽涼,大雨過后,云蒸霞蔚,纖云異巧,山峰若隱若現(xiàn),宛若瑤池仙境,又如九重洞天。秋天,這里天高云淡,紅葉染彤,紅紅火火。
置身其中,會令人感到激情無限,美不勝收。冬季,這里山野一片寂靜,瑞雪將這里變成銀白世界,分外妖嬈。令人生發(fā)感慨:進入拉法山,走在畫中間,五步一處景,十步一重天。千姿百態(tài)風(fēng)光好,畫中人醉畫中山,早知拉法山色好,何必千里去江南。
自然奇觀
拉法山有三大自然奇觀堪稱中國一絕:
一是山呈三面錐體,無論怎樣變換視角,其山型仍然不變。這是國內(nèi)其他名山罕見的。遠望拉法山,群峰巍峨,氣勢磅礴,兀然拔地而起。
二是以洞奇聞名于世。拉法山素有“八十一峰、七十二洞”之說,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各種天然洞穴上百處,如朝陽洞、穿心洞、萬佛洞、正心洞、懸陽洞、太極洞、太和洞、長蛇洞、通天洞、滴水洞、長仙洞、觀音洞、圣水洞等。一座山藏有這樣多的自然洞穴,這在北方的玄武巖地貌中絕無僅有。穿心洞乃拉法山的“洞中之王”,它三面貫穿山峰,洞口大小不一,各有特點。洞長約60米,平均寬15米,高達13米,面積800多平方米,可容納千人。三個洞口各有特點:東可瞻朝霞日出,西可觀黃昏日落,南可望茫茫云海。洞里微風(fēng)徐徐,涼爽宜人,傳說有白眉大仙在此修煉得道。有詩贊曰:“一洞貫穿南西東,日精月華匯于中。朝飲流霞晚摘星,凡人在此成仙翁!庇^瞻穿心洞上方的通天洞是“勇敢者的游戲”,必須經(jīng)過蜿蜒、險峻而狹窄的“七步險”。身居洞中舉目仰望,可見巖石峭壁之間顯現(xiàn)出一線豁達的光芒;扶欄遠眺,浮云時而從洞腳下慢慢飄過,令人有出世之感。
拉法山
拉法山洞穴中還有一絕是國內(nèi)獨有的大氣泡洞。此洞長22.2米,寬3.4米,高2.5米,海拔高度754米。氣泡洞是原始造山運動時,地下巖漿噴出地殼時由巖漿中囊狀空氣沖擊噴射而形成的特殊洞穴,具有特殊的觀賞價值和地質(zhì)科研價值。拉法山氣泡洞的發(fā)現(xiàn),填補了中國地質(zhì)發(fā)現(xiàn)的一個空白。
拉法山的第三個自然奇觀是多奇石,如拳石、凈手石、飛來石、金蟾石、飛鷹石、熊貓石、蓮花石、駱駝石、老熊觀天石、青蛇探路石等,無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仙人足跡”則以其獨特、逼真、形象化的誘人魅力,征服了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加上古往今來關(guān)于“九頂鐵叉山,八寶云光洞”的神奇佳話,使人仿佛回到了遠古時代那神話般的夢幻境地,好象看到仙人那堅忍不拔、鍥而不舍的修煉氣魄。
森林公園
一、蛟河市旅游資源的總體特色是以森林生態(tài)、水域風(fēng)光旅游為主。蛟河市旅游業(yè)七大品牌有“關(guān)東奇山”——拉法山、“森林浴場”——慶嶺瀑布、“秋天童話”——紅葉谷、“小長白山”——老爺嶺、“山水畫廊”——松花湖、“關(guān)東九寨”——冰湖溝、“美食一絕”——慶嶺活魚。散客可乘旅游專線車或通往景區(qū)的公共汽車;在市內(nèi)游覽可乘觀光車。
二、拉法山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森林覆蓋率達到84.8%。公園屬于北溫帶大陸季風(fēng)氣候。
三、拉法山在中國地質(zhì)領(lǐng)域的個第一:第一個由30個洞穴組成的白崗巖洞穴群,第一個近22米長的巖漿氣泡洞。
四、拉法山稱謂:“八寶云光洞,九頂鐵叉山”、“關(guān)東小黃山”、“關(guān)東第一名山”、“七十二洞,八十一峰”
五、吉林大學(xué)地球科學(xué)學(xué)院的程新民和考古系的陳全家兩位教授是白崗巖洞穴群和大型氣泡洞的發(fā)現(xiàn)者,時間是1993年。
六、拉法山山體由形成億萬年前的花崗巖構(gòu)成。拉法山巖洞群可分為三種:一種是構(gòu)造坍塌洞,大多數(shù)為這種類型;第二種是人工開鑿洞,只發(fā)觀一個正心洞;第三種是巖漿氣泡洞,也只有一個就是氣泡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