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是依托洛河北岸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筑群山陜會館籌建而成的。
洛陽山陜會館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間,現(xiàn)有琉璃照壁、東西儀門、山門、東西僧房、舞樓、東西廊房、東西官廳、拜殿、正殿、東西配殿,是一組結(jié)構(gòu)嚴謹、風格獨特的古建筑群,是清朝初年山西、陜西商人為經(jīng)商方便,在洛陽古運河(今洛河)北岸邊、緊鄰洛陽當時的南關(guān)碼頭和洛汭嚴關(guān),集資籌建的經(jīng)商聚會場所。
2014年4月,洛陽山陜會館及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對外免費開放。
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建筑布局
東西廊房變展廳
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的展廳主要包括兩個展廳,分別設在山陜會館原東西廊房、東西官廳內(nèi)。
在展廳內(nèi),將通過實物、圖片和多媒體等多種展示方式,全面講述洛陽與大運河的關(guān)系。其中,圖片展主要包括隋唐大運河的開鑿、隋唐大運河的繁榮和作用、運河遺珠、隋唐大運河洛陽段的保護和申遺等4個部分;實物展則以在洛陽地區(qū)發(fā)掘或征集的與大運河有關(guān)的文物為主,比如大運河河道的河堤石構(gòu)件、含嘉倉的糧食標本、倉窖模型等。
博物館還計劃采用高科技手段,通過全息投影的方式,將一些典型的運河文物展示在觀眾面前,以增強游客的直觀感受。通過這種方式展示的文物主要有長沙窯奔鹿紋青瓷執(zhí)壺、越窯雙系瓷注子和三彩珍珠紋貼花帶蓋罐。
大運河水系浮雕圖
為讓游客更加清晰地了解大運河的分布和流向,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還在會館中央廣場上,制作了一塊150平方米左右的大運河水系浮雕圖。在浮雕圖上,大運河的流向及其沿線城市一目了然。
重要活動
在山陜會館中,舞樓曾是一處重要的演出場所。為使游客晚上也有活動場所,舞樓的演出功能將延續(xù)下來,計劃依托館屬的兩個國家級藝術(shù)中心,精心打造出一場全息奇幻情景劇《洛神賦》,預計演出時間為15分鐘至20分鐘。
建設情況
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還對會館里的拜殿按歷史功能進行了復原陳列,使其具備游客服務中心的功能。
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的布展工作已基本完成。據(jù)悉,下一步該館將繼續(xù)完善基礎設施,力爭下半年對公眾開放,使人們更深入地了解隋唐大運河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和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該博物館的布展工作已基本結(jié)束,有望于近期全面建成后對外開放。
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還將以實物、圖片、多媒體展示等手段,全面講述洛陽與大運河的關(guān)系。
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參觀信息
地點:洛陽
門票價格: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