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齊齊哈爾市圖書館古籍藏書樓——萬卷閣,現(xiàn)為黑龍江省圖書館,始建于1906年5月,是黑龍江省以及中國東北地區(qū)建立最早的一座圖書館。萬卷閣中的兩塊碑文,是黑龍江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史料。
古籍藏書樓“萬卷閣”,收藏了唐代以來12萬冊古籍,鎮(zhèn)館之寶——流人方式濟的手抄本《龍沙劍傳奇》,是黑龍江戲劇界最早的一部劇本。
坐落于龍沙公園內(nèi)的是古籍藏書樓,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題名為“萬卷樓”。這座藏書樓是民國十九年(1930年),時任東北邊防軍副司令兼黑龍江省政府主席萬福麟在召開省政府會議中決定修建的。這座藏書樓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仿古建筑。樓共三層,在樓的二層鑲砌有萬福麟署名的《黑龍江省圖書館碑記》石刻,三層鑲有黑龍江省政府委員兼黑龍江省農(nóng)礦廳廳長高家驥等人題名的《黑龍江省圖書館題名記》,石刻的文字是由時任黑龍江省政府參議兼《黑龍江通志》總纂張伯英書寫的。這座樓于1999年由省市政府撥付專款加以維修。
現(xiàn)在樓內(nèi)珍藏的古籍已達6749種114118冊。其中善本有636種7701冊,有些是國內(nèi)的孤本。還有于駟興和敖慶善的藏書。于駟興是卜奎藏書大家,藏書中除大部頭的書籍外,還有于駟興親自批點的《莊子集解》和校訂的《易經(jīng)來注》,這都是他的治學成果。敖慶善的藏書以滿蒙文古籍為特點,其中有《新刻滿漢字詩經(jīng)》、乾隆殿本滿漢文合璧《五經(jīng)四書》、《御制滿蒙藏漢文四體清文》、滿文抄本《三國志》、道光刻本滿文《聊齋志異》,這都是民族文化遺產(chǎn)。
古籍藏書
距離圖書館的不遠的龍沙公園望江樓南側,就是該館的古籍藏書樓“萬卷閣”。
古籍藏書樓“萬卷閣”,收藏了唐代以來12萬冊古籍。鎮(zhèn)館之寶——流人方式濟的手抄本《龍沙劍傳奇》,是黑龍江戲劇界最早的一部劇本。
古籍藏書樓“萬卷閣”是一座三層宮殿式小樓!叭f卷閣”收藏了唐代以來12萬冊古籍。在諸多善本中,鎮(zhèn)館之寶——流人方式濟的手抄本《龍沙劍傳奇》,是黑龍江戲劇界最早的一部劇本!叭f卷閣”內(nèi)還收藏有唐寫《大寶積經(jīng)》,元刊《朱文公批昌黎先生文集》,明刻《十三經(jīng)注疏》、《太平御覽》、《楚辭》,清代《新刻滿漢字詩經(jīng)》(全國只有三部)、精刻《御制避暑山莊詩》等。此外,該館擁有滿蒙文古籍90多種,500多冊,是黑龍江省乃至國家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該館的古籍現(xiàn)已成為齊齊哈爾甚至黑龍江的文化景觀。
歷史沿革
經(jīng)歷了百年風雨的圖書館,于清光緒32年創(chuàng)建,隸屬于黑龍江將軍署學務處,館址在黑龍江墾務局東廂房。
1908年7月,在卜奎城內(nèi)普恩寺舊址建新館舍,定名為黑龍江圖書館。
1925年遷到省教育廳院內(nèi)開館,稱黑龍江省立圖書館。
1930年由時任民國黑龍江省督軍萬福麟下令在龍沙公園望江樓南側修建三層宮殿式仿古建筑的新館舍,仍定名為黑龍江省圖書館,日偽時期曾改名為龍江省立齊齊哈爾圖書館。
1945年8月后稱為齊齊哈爾市圖書館。
1948年5月更名為嫩江省立圖書館。
1950年改稱為黑龍江省人民圖書館。
1954年,原黑龍江省和松江省合并后,更名為齊齊哈爾市圖書館。
1982年,在迎賓橋南側修建的市圖書館新館向讀者開放。
2006年5月,齊市圖書館迎來百年華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