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長白山景區(qū)(旅游景區(qū))簡介

    2021-10-03    延邊   

    長白山景區(qū)位于吉林省東南部,東南與朝鮮毗鄰,坐落于長白山北坡,距長白山34公里,距雙目峰中朝邊境65公里,區(qū)域面積52.42平方公里。

    長白山景區(qū)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主峰長白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積雪萬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景區(qū)是擁有“神山、圣水、奇林、仙果”等盛譽的旅游勝地,也是滿族的發(fā)祥地,在清代有“圣地”之譽,皇帝須親自或委派大臣到吉林烏拉(今吉林市)望祭長白山。1983年夏,鄧小平登上長白山極頂,題寫"長白山"、"天池"橫幅,并發(fā)出贊嘆:"人生不上長白山,實為一大憾事!” 。長白山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是中華十大名山。長白山在《山海經》稱不咸山,北魏稱徒太山,唐稱太白山,遼金已有長白山之名。

    2018年8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fā)布《2018上半年全國5A級旅游景區(qū)綜合影響力排行榜TOP50》,長白山景區(qū)以71.22的綜合影響力排第5名。

    長白山景區(qū)

    歷史沿革

    名稱由來

    長白山的名字來源于滿語的,翻譯成漢文意思是長白山。在滿語和清代文獻中更習慣稱呼長白山為白山,長白山歷史悠久,大約6億年前,這里曾是一片汪洋。長白山從元古代到中生代,經歷了加里東、海西、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地殼發(fā)生了一系列的斷裂和抬升,地下巖漿沿地殼裂隙大量噴出地面堆積在火山口周圍,使長白山體高聳成峰,形成為同心圓狀的火山錐體,有十六座海拔2500米以上的奇峰羅列在火山口四周。長白山有過數次噴發(fā),也有過長時間的間歇。有三次噴發(fā)記錄:第一次是1597年8月,第二次是1688年4月,第三次是1702年4月。幾次火山噴發(fā)出來的灰白色玻璃質浮石堆積在山頂上,再加上這里每年積雪長達9個多月,遠遠望去,一片銀白,故稱之為長白山。

    開發(fā)利用

    地熱資源

    長白山地熱資源開發(fā)勘察始于20世紀70年代,并于1973年在黃松浦地區(qū)附近打出一口溫泉井,但并沒有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的勘察。直到20世紀90年代,1994年至1995年,第六地質調查所通過采用遙感地質解釋、地熱地質填圖、地球化學、綜合物探、鉆探工程及水熱蝕變等較為先進的方法對長白山地熱資源進行了普查。通過地勘院、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地熱開發(fā)研究中心的專家也對長白山地熱資源進行了全面的勘察,才較為系統的掌握了長白山地熱資源的分布情況。長白山最早開發(fā)利用地熱資源的單位有天上人間、溫泉療養(yǎng)院、長白山溫泉旅游度假賓館、通化通鐵等單位,用于溫泉洗浴。近幾年,隨著房地產開發(fā)的升溫和煤價電價的持續(xù)上漲,各房地產開發(fā)公司也紛紛開采地熱資源取暖。

    礦泉水資源

    長白山火山活動異常頻繁和多次噴發(fā),開成了大范圍的熔巖臺地,特有的地質構造導致地下水形成了獨特的長白山天然礦泉水資源。長白山礦泉水儲量豐富,流量穩(wěn)定。初步統計,已發(fā)現的礦泉點日涌水量達100多萬噸,經長期觀測,出水量比較穩(wěn)定,變化幅度小于5%。在已通過省級或國家級鑒定的48處礦泉水水源地中,適合建設大型(年產10萬噸)礦泉水生產基地的水源就有13處、適合建設中型(年產5—10萬噸)礦泉水生產基地的水源有6處。適合建設小型(年產5萬噸以下)礦泉水生產基地的水源有29處。經初步化驗分析,特征指標達到國家標準,而沒有經過鑒定的天然礦泉水水源僅白山市就有29處。這些礦泉適于大規(guī)模開發(fā)利用。

    至2003年年末,吉林省已勘察評價并通過技術鑒定的礦泉水產地323處,總允許開采量達到31.1萬立方米/d,位居全國之首。尤其是長白山地區(qū)是國內外少有的礦泉水集中分布區(qū),現有礦泉水產地157處,占全省的48.6%,總允許開采量22.8萬m3/d,占全省總量的73.4%。

    地理環(huán)境

    地理位置

    長白山景區(qū)位于吉林省的東南部,地圖上位于E127°42u201955”-W128°16u201948”,N41°41u201949”-S42°51u201918”,總面積為196465公頃,其中林地面積16081公頃,草地面積5683公頃,天池水面402公頃,森林覆蓋率87.9%,是一個以森林生態(tài)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綜合體景區(qū)。

    地形地貌

    長白山處于東亞大陸邊緣,瀕臨太平洋的強烈褶皺帶。在兩億年至七千五百萬年的中生代以前,就曾經過多次地殼變遷活動,形成古老的巖層。中生代經歷上億年的風雨侵蝕,形成一系列山間盆地。到了新生代,變成了一片波狀起伏的具有殘丘散布的準平原。隨著新生代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長白山景區(qū)地圖,伴有火山的間歇性噴發(fā),地殼發(fā)生了一系列斷裂、抬升,地下深處的巖漿大量噴出地面,構成玄武巖臺地。第四紀到來之前,地殼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活動時期,火山活動趨于活躍,由原來裂隙式噴發(fā)轉為中心式噴發(fā),噴出的熔巖和各種碎屑物堆積在火山口四周的熔巖高原和臺地上,筑起了以天池為主要火山通道的龐大的火山錐。

    長白山保護與開發(fā)管委會轄區(qū)地貌為典型的火山地貌。隨海拔自下而上主要由玄武巖臺地、玄武巖高原和火山錐體三大部分構成。區(qū)內海拔高差近2000米。在廣闊的玄武巖臺地和玄武巖高原上是火山錐體——長白山主峰。長白山是一座復合式盾狀的休眠火山,山頂環(huán)繞著海拔2500米以上的奇峰16個,陡峭險峻,雄姿各異。最高峰將軍峰在朝鮮境內,海拔2749米。中國境內最高峰是白云峰,海拔2691米。玄武巖臺地(又稱山前熔巖臺地)地域面積比較廣闊,海拔在1000米以下,相對高差200米,地勢比較平緩。玄武巖高原(又稱山麓傾斜高原)介于玄武巖臺地和火山錐體之間,是比較明顯的傾斜地帶,地面坡度一般在10度左右,海拔約在1000—1800米之間,是陡峻的火山錐體向玄武巖臺地的過渡地帶。長白山獨特的火山地質地貌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是研究地球演化歷史的重要材料,是揭示地球生物形成演變的重要論據。

    氣候特點

    轄區(qū)屬于受季風影響的溫帶陸性山地氣候,除具有一般山地氣候的特點外,還有明顯的垂直氣候變化。總的特點是:冬季漫長凜冽,夏季短暫溫涼,春季風大干燥,秋季多霧涼爽。年均氣溫在-7℃至3℃之間,7月份平均氣溫不超過10℃,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20℃左右,最低氣溫曾出現過零下44℃。年日照時數不足2300小時。無霜期100天左右,山頂只有60天左右。積雪深度一般在50厘米,個別地方可達70厘米。年降水量在700—1400毫米之間,6—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云霧多,風力大,氣壓低,是長白山主峰氣候的主要特點。尤其是夏季,風云莫測,變化多端。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269天,年平均風速為11.7米/秒。年霧淞165天,山頂霧日265天,年均日照數只有100天左右。長白山獨特的氣候具有極大的體驗價值,是構成當地旅游資源特色的重要內容。

    景區(qū)資源

    資源概況

    長白山不僅風光美麗迷人,而且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是歐亞大陸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綜合體,是世界少有的“物種基因庫”和“天然博物館”。據統計,這里生存著1800多種高等植物,棲息著50多種獸類,280多種鳥類,50種魚類以及1000多種昆蟲。以天池為中心的長白山保護區(qū)為中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qū),具有較高的科研、保護和旅游價值。于1980年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是中華乃至世界人民的一塊瑰寶。

    長白山是一座巨型復式火山,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構造,形成了神奇壯觀的火山地貌,典型完整的動植物資源,富有北國情趣的冰雪風光。 著名的長白山天池位于長白山主峰火山錐體的頂部,榮獲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吉尼斯世界之最。天池四周奇峰林立,池水碧綠清澈。 長白山還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的三江之源。長白山是歐亞大陸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綜合體,是世界少有的“物種基因庫”和“天然博物館”。長白山的密林深處盛產人參、北五味子等藥材,野生動物有瀕臨絕滅的東北虎及馬鹿、紫貂、水獺、黑熊等。鳥類中鴛鴦、黑鸛、綠頭鴨等候鳥占70%。

    動物資源

    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有1225種,分屬于73目219科。其中,森林昆蟲害蟲6目48科387種;森林昆蟲天敵7目29科94種;圓口類1目1科3種;魚類2目4科8種,兩棲類2目6科13種,爬行類1目3科11種,鳥類18目48科277種;哺乳類6目19科58種;脊椎動物30目61科370種。在1225種野生動物中,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5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東北虎、金錢豹、梅花鹿、紫貂、黑鸛、金雕、白肩雕、中華秋沙鴨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豺、麝、黑熊、棕熊、水獺、猞猁、馬鹿、青羊(斑羚)、鶚、鳶、峰鷹、蒼鷹、雀鷹、花尾榛雞等。在這些動物中,藥用類15種,食用類14種,毛皮類2種,觀賞類1種。

    植物資源

    由于受地形、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的綜合影響,植物種類十分豐富,已發(fā)現的有2277種,分屬73目246科。其中低等植物17目59科550種;高等植物56目187科1727種。

    高等植物中有36種珍稀瀕危物種。其中:人參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刺人參、巖高蘭、對開蕨、山楂海棠、瓶爾小草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長白松、長白柳、鉆天柳、水曲柳、朝鮮崖柏、黃波蘿、胡桃楸、天麻、黃蓍、野大豆、刺五加、草叢蓉、平貝母、松毛翠、牛皮杜鵑、苞葉杜鵑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省一級保護植物有紅松、偃松、鉆天柳、東北紅豆杉、西伯利亞刺柏等。這些植物或用材,或入藥,或食用,或用于綠化、觀賞、工藝等,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或科研價值.用材樹種主要有紅松、云杉、臭松、落葉松、水曲柳、胡桃楸、黃菠蘿、椴樹、柞樹、白樺、楓樺、榆樹、赤楊等。名貴藥用植物有人參、黨參、東北刺人參、黃芪、貝母、木通、細辛、天麻、瑞香、五味子、紅景天、云芝、靈芝、草叢蓉等。食用植物有山果類、野菜類、真菌類等,主要有山楂、山荊子、山葡萄、越桔、獼猴桃、榛子、薇菜、蕨菜、大葉芹、木耳、榛蘑,凍蘑、猴頭蘑、榆黃蘑等。

    礦產資源

    長白山區(qū)復雜的地質條件,形成了豐富的礦藏。截至2000年底,吉林省有探明儲量的礦產增加到98種(全國為152種),長白山區(qū)有80種,固體礦產地368處,水氣礦產地132處,這些礦種劃分為9個工業(yè)類別。一是能源礦產:煤、油頁巖、鈾;二是黑色金屬礦產:鐵、錳、鈦、釩;三是有色金屬礦產:銅、鉛、鋅、鎳、鈷、鎂、鎢、鉬、汞、銻;四是貴金屬礦產:金、銀;五是稀有礦產、稀土、分散元素礦產:鋯、重稀土氧化物、磷釔礦、獨居石、鎵、鎘、硒、碲;六是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藍晶石、紅柱石、螢石、熔劑用灰?guī)r、白云巖、石英巖、脈石英、耐火粘土;七是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硫(硫鐵礦、伴生硫)、電石用灰?guī)r、砷、硼、磷、明礬石、泥炭;八是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屬礦產:石墨、壓電水晶、熔煉水晶、硅灰石、滑石、石棉、云母、長石、石榴子石、透輝石、沸石、石膏、冰洲石、寶石(橄欖石)、水泥用灰?guī)r、制灰用灰?guī)r、飾面用灰?guī)r、泥灰?guī)r(松花石)、玻璃用砂巖、硅藻土、高嶺土、陶瓷土、伊利石粘土、膨潤土、水泥配料用粘土、霞石正長巖、飾面用輝長巖、飾面用閃長巖、飾面玄武巖、飾面用花崗巖、建筑用安山巖、浮石、火山渣、飾面用大理巖、水泥用大理巖。九是水氣礦產:地下水、礦泉水。

    景區(qū)文化

    史料記載

    長白山有語言和文字留傳下來的歷史,可以上溯到4000多年前。在中國最早的一部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就有所記載。在蒙古語中是神仙之意,在東北居住的各少數民族----慎慎、沃沮、扶余、鮮卑、高句麗(注:非高麗,高句麗與高麗,是兩種不同概念,勿混淆)、蒙古、契丹等,都有對東北境內這座最大的高山景仰和神化,許多有關天女不孕而生的神話都寄托在這里,因此,都稱這座山為仙山。那部記載著域內域外名勝山水的先秦著作《山海經》,也便將長白山稱之為不咸山(即神仙山)。

    在《北史列傳-勿吉》篇中又有記載:“漠河了南有縱太山者,華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山上溲污,行經者以物盛云。上有熊羆豹狼皆不害人,人不敢殺!迸c肅慎、女真、滿族,是同一民族,不過居地更稍北一些。這段話里是講,漠河國南境有座大山,指的就是長白山。

    在南北朝的其他書籍里(例如《魏書》《齊書》等),也常有“縱太山”、“縱白山”之稱出現。后來,又可在《唐書-東夷列傳》看到有關的記載:“漠河居肅慎地,栗末部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徙太山,與高麗接!笨梢,當時對長白山的稱呼極不統一,有的叫縱太山,有的叫徙太山、縱白山、太皇山不等。直到東北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定鼎中原,建立起遼王朝和金王朝之后,對于東北的第一座高山,才算出現了規(guī)范化的稱呼—長白山。

    在《契丹國志》中有記載曰:“長白山在冷山東南千余里,禽獸皆白!焙髞碓凇督鹗.本紀三十五》中記載曰:“女真地有長白山!碧貏e要指出的是,在中原建立起金朝的女真族,一直把長白山作為他們的發(fā)祥地,經常要對長白山頂禮拜,以求保佑其國運昌隆,帝祚永延。金世宗完顏雍剛剛登基不久,就于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冊封長白山為興國靈應王,并命當時著名文人。翰林院修撰黨懷英修撰《封長白山為靈應王冊文》,文中極力把長白山神化起來說:“自兩儀剖析,山岳神秀各鐘于其分野。國將興者,天實作之。對越神休,必以祀事。故肇基王跡,有若歧陽,望秩山川,於稽虞典。厥惟長白,載我金德,仰止其高,實惟我舊邦之鎮(zhèn)……”文中把長白山稱之為神山秀岳,用“載我金德”“仰止其高”等最高的贊語來形容它,可見對這座塞外名山的崇仰恭敬。因此皇帝又于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在長白山北建立靈應王神廟,命大臣持節(jié)備禮并帶著這份《冊文》前去祭奠。直到清末,安圖縣劉建封還向朝廷上折奏請曰:“長白山為我朝發(fā)祥之地,天生圣人,削平區(qū)域于萬斯年”,因此他建議上山重修神廟,以供俸長白山之神。經朝遷批準,這位知縣組織人馬四次登山察視,并攝下長白山名勝之地的照片40余張,歸后編成《長白山靈跡全影》影集呈奏于朝廷。

    到了清代,對于長白山的崇仰更是登封造極,不僅聘延文人為其編造了仙女吞朱果而生愛新覺羅氏之先人的神話;而且樹立柳條邊封禁長白山區(qū)為圣地,禁止民人進山放牧、狩獵和采參。清代的幾位有作為的皇帝康熙、乾隆、嘉慶都親自來東北祭禮其祖先的發(fā)祥地——長白山。他們雖然沒有登到長白山天池之畔,瞻仰其祖先的誕生之地,但有的已經到了周邊地區(qū)(吉林市的大、小船廠、開原縣的威山堡等地)。而且,還寫了大量的詠贊和祭告長白山的詩文?滴跤小锻腴L白山》的詩和《祭千長白文》(兩篇),乾隆有《祭告長白山文》五篇,嘉慶有《長白山告祭祝文》二篇,寫得都是有聲有色,嘆為觀止的?滴醯摹都栏骈L白山文》說:“惟神杰峙東,維協扶景運。疏江匯海,薦瑞凝祥。著靈異于萬年,溥蕃滋于庶類”!半尬﹪沂苊,則山川百神罔不協瑞。矧溯興亡之跡,推翊運之祥,尢宜肇與明,誕加顯號。蓋自天作高山,形于歌頌,其來舊矣。惟神秀結東陲,澤均厚載,浚發(fā)三江之脈,廣延千里之區(qū),極敷云泄雨之奇,宏濟物利民之用,神山異跡莫有與京!鼻∷鶎懙募栏嫖恼拢骸皧W我清初,肇長白山。扶虞所錘,不顯不靈。周八十里,潭曰闥門。鴨綠、混同、愛滹三水出焉。帝用女天妹,朱電磁波是吞。爰生圣子,帝用錫以姓曰覺羅,而徽其稱曰愛新。是翦是除,匪安匪康,乃有葉赫、輝發(fā)、界藩。金代中期最大的文人趙秉文(1159--1233,字周臣),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晚年歸隱故鄉(xiāng)河北磁縣,因家有堂名閑閑堂,因而自號閑閑老人,曾著有稱絕于一時的長詩《長白山行》:“長白山雄天北極,白衣仙人常出沒。王龍垂爪落蒼崖,四江飛下天紳白。匹馬渡江龍飛天,云起侯王化千百。至今甲第多屬籍,時清球馬爭馳突。錦韉貂帽獵春風,五陵豪氣何飄忽。前年北騎瞰中原,準擬長城如削鐵。群家兄弟真連璧,胸中十萬森戈戟。向曾論事天子前,漢庭諸人動顏色。心知不易一囚命,顧肯貪功事無益。西南方面應時須,帝日來前無汝易。從來十益不補損,三輔肖條半荊棘。瘦妻曉曳耙女扶犁,惟恐官軍缺糧給嗚呼瘡痍尚未復,且愿休兵養(yǎng)民力。老夫謬忝春官伯,白首書生不經國。佇公功成歸廟堂,再獻中興二三策。元代詩人王結(字儀伯,河北定興人,元武宗時中進士,順帝時累官至翰林院學士、中書左丞),在其所著長詩《遼東高節(jié)婦》中,也著力地描述了長白山:“天東長白近蓬瀛,縹渺仙人玉雪清。鳳去紫簫聲己絕,青鸞獨跨上瑤京!痹娭邪验L白山比作海上的仙山蓬萊與瀛州,說有玉潔冰清的白衣仙人常在山上出沒,這與歷代有關長白山的神話傳說是一致的。歷史上,長白山天池一直在中國境內,元、明、清史料中均有佐證,即使在日本統治朝鮮時期,天池也在中國版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的中朝蜜月期間,考慮到朝鮮勞動人民的無產階級感情,中國政府才正式將天池的約53%劃歸朝鮮。

    怪獸傳說

    傳說記錄

    亞洲有三大雪山:中國的長白山、峨嵋山、日本的富土山。然而,唯有長白山的天池里多次發(fā)現怪物。有人持否定態(tài)度,有人持堅信態(tài)度,也有人持半信半疑態(tài)度。凡持堅信態(tài)度者,均屬于事發(fā)目擊者。仍是一大爭議的話題。

    關于天池怪物或怪獸的問題,并非是新聞,而是早已有的舊聞軼事。例如《奉天通志》、《撫松縣志》及《長白山江崗志略》等清末成書的方志中,均有專題記錄。

    關于天池“怪獸”有無問題?根據歷史記載和諸多人士目擊的實際情況來講,“怪獸”存在問題是足可信服的。筆者認為,科學唯實不唯書,唯見不唯傳。正如人們對待特異功能問題一樣,盡管90%是假,且10%是真,那么就得承認后者是實際存在的。人類的感覺,不只是五種,第六、第七感覺既然存在,就不該因客觀事實不符合某人所說、某書所云,就全盤否定。不能修正客觀事實以適應已有的理論,而應修正理論上不適應客觀實際的方面。人類應發(fā)揮“離經逆道”的勇氣,從中創(chuàng)立出一條嶄新的理論體系。相比之下,既然宇宙間沒有“龍”,又為何獨創(chuàng)出一個中華民族所獨有的“生物”印記呢?也正如科學家們對待“幽靈島”之謎一樣,海洋的秘密實在是無窮無盡。又如臺灣島一樣,假如有那么一天海面降低100米的話,那么中國海岸一定會退到臺灣的東岸,此島乃至與福建省的陸地車水自然相通了。

    傳說推論

    關于天池“怪獸”究竟是何物?說法大體有如下幾種。

    其一:有人認為是大雁。此話據《北京晚報》和路透社披露的消息:“中國科學工作者在天池看到的“水怪”,其脖細長,其頭似蛇,其嘴如鴨子,渾身呈灰褐色。誤以為恐龍之類,原來是大雁。”

    其二:據中國生物科學工作者調查結果,因在天池岸上見到了水獺的糞便,于是認為是“水獺”。

    其三:根據非目擊者的隨意分析,以個人曾經見到一只飛蛾落于水中,苦苦掙扎,扇動翅膀,激起層層水紋的真實現象,均認為是“飛蛾”。

    其四:根據朝鮮考察的結果,見一只狗熊,出自深山后,游過天池,又潛入深谷的事實經過,認為怪獸是個狗熊。

    其五:根據個別人的自我想象,認為世界上最輕的石頭即“浮石”能夠在水面上飄浮,故認為怪物是“浮石”。

    其六:依據歷史傳說,個別人認為此種怪物是早已滅跡的“恐龍”。

    收集有在天池怪獸資料頗有權威人是吳廣孝先生。他認為僅從動物糞便,動物蹤跡,善于游水而不能沉浮,已知飛禽走獸等幾方面來片面推論,是很不科學的,由此說來,蓋棺定論為時過早。

    代表景點

    天池

    長白山天池位于長白山主峰火山錐體的頂部,是一座火山口,經過漫長的年代積水成湖。長白山天池海拔2189.1米,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天山天池高209米。天池略呈橢圓型,南北長4.4公里,東西寬3.37公里。集水面積21.4平方公里,水面面積9.82平方公里,水面周長13.1公里,平均水深204米,最深處達373米。總蓄水量20.4億立方米。天池水溫為0.7°C——11°C,年平均氣溫7.3°C。天池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雄偉的長白山群峰之中,它是中國最高最大的高山湖泊。是東北三條大江——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的發(fā)源地。柔美的天池白云繚繞,五色斑斕波光嵐影,群峰環(huán)抱,蔚為壯觀。天池上空氣候多變,多云、多霧、多雨、多雪,云、霧、雨、雪把天池不僅裝點得美麗動人,而且更加虛幻神秘,迷迷茫茫。尤其盛夏季節(jié),風雨不定,變化頻繁,有時一日之內,甚至一小時之內就可能發(fā)生幾次變化。雨后天池景色格外迷人,池邊群峰競秀,山野如洗;池上霞光萬道,長虹當空;池中奇峰倒映,波光粼粼。天池上空經常云霧繚繞,置身其中使人頓覺騰云駕霧一般,白云在腳下飄逸。給人一種神秘莫測、飄飄欲仙的美感。有時還會出現池東日出池西雨,山上大雨,山下晴的奇異景觀。

    天池“水怪” 近百年來“水怪”的傳說始終是一個懸而未解的謎題。無論是蘇格蘭的尼斯湖,還是中國的長白山天池、新疆的喀納斯湖以及四川的列塔湖等等,“水怪”出沒的傳說一直不絕于耳,天池水怪其實可能是一種類似“翻車魚”的海洋魚類。長白山天池是活火山,與日本海臨近,極有可能有一條通往日本海的隧道,所以翻車魚就從隧道進入天池,這不是沒有可能的,又因為長白山天池是活火山,湖地有火山活動,礦物質豐富,這為翻車魚提供了食物,同時火山活動使湖地溫度溫暖,所以適合翻車魚生存,但最重要的是,根據水怪目擊照片和錄像顯示,水怪有打轉的習慣,它還可以越出水面,這都與翻車魚極其相似,所以,水怪極有可能是翻車魚。

    長白瀑布

    長白山天池四周奇峰環(huán)繞,北側天文峰與龍門峰之間有一缺口,池水由此缺口溢出,穿流在懸崖峭壁之間的乘搓河

    (又稱白河、天河)向北流經1250米處的斷崖飛流直下,以雷霆萬鈞之勢,夾帶著震天的吼聲,跌向深深的谷底,形成落差68米高的瀑布,這就是蔚為壯觀的長白瀑布,它是長白山的第一名勝。夏日,晴空萬里,遠望瀑布,似錦緞從天抖落,在陽光照耀下非常耀眼。來到瀑布旁邊,可以聽到瀑布的巨大吼聲,飛瀑濺起的層層水霧,仿佛是兩軍拼搏揚起的陣陣煙塵。穿過繚繞的云霧,但見浪花翻滾,飛浪四濺,細雨蒙蒙,似雨雪交加;停立瀑邊,白云從身邊繞過,仿佛置身于云天之外。乘搓河水流不大,但水勢湍急:它上與天池相接,下通二道白河,是松花江的正源。

    聚龍泉

    在黑風口滾滾黑石下面,有幾十處地熱,大如碗口,小有指粗,這就是分布在1000平方米地面上的溫泉群。它距離震耳欲聾的長白瀑布不到二里,奔騰咆哮的白河檫邊而過。它以絢麗的色彩把周圍的巖石、沙礫染的金黃、碧藍、殷紅、翠綠,閃爍著五光十色,散發(fā)著蒸騰熱氣,格外愉悅游人的眼目。特別是冬季,周圍是一片銀裝素裹,冰天雪地,而這里確實熱氣騰騰,煙霧裊裊,實在是別有一番景致。長白山溫泉屬于高熱溫泉,多數泉水溫度在攝氏60度以上,最熱泉眼可達82度,放入雞蛋,頃刻即熟。

    聚龍泉是溫泉群中水量最大、分布最廣、水溫最高的溫泉,堪稱長白山第一泉。它位于長白瀑布北約900米,在落筆峰北倒石堆下側。分布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二道白河從溫泉群中間穿過。在河流方向的右方,泉口比較集中,有數十處之多,較大泉眼有7處。無數條熱流從地底涌出,似群龍噴水,故名聚龍泉。在聚龍泉下部建有“怡神浴”浴池,供游人在飽覽長白山風光之余沐浴!倍欤瑴厝車,山上山下,白雪皚皚,雪地冰天。而聚龍泉卻依然是泉水錚宗,熱氣繚繞,附近的岳樺枝頭,掛滿了霧凇,與松花江下游吉林市的霧凇各具風貌。

    聚龍泉以其大、多、熱而成為長白山名泉,使眾多的登山人沐浴一番,品品這第一泉、第一水的最自然、最純真。聚龍泉由于水溫很高,水泡不斷冒出,還能煮熟雞蛋。游人們常常用懷疑的眼光盯著放進泉水里的雞蛋,不多會兒,雞蛋便煮熟了,且有濃郁的礦泉氣味,口感極好。

    游聚龍泉,最好能品嘗一下溫泉煮的雞蛋。也許是由于某種化學作用,煮熟的雞蛋,蛋黃凝固,蛋清不凝固,同時有一種淡淡的硫磺味,就著鹽面吃,別有風味。還有一種十分珍貴的小草——瓶爾小草,生活在溫泉附近。它可以耐高溫!聚龍泉30多眼泉,溫度不一,味道也不同。

    這些溫泉活生生地證明,長白山火山噴發(fā)后巖漿的余熱未盡,或者說,在深深的地下還存在著火山活動!爱攣碜源髿獾慕邓涞降乇,并向地殼深部滲入過程中,被地球深部的熱逐漸加熱形成地下熱水。承受很大壓力的地下熱水,沿著地殼的斷裂隙露出地表,形成溫泉。當熱水從地下深處逐漸向上移動時,水中的氣體隨地層壓力愈往上愈小,氣體就大量掙脫出水面,人們看見在溫泉底部有無數滾動珍珠似的氣泡,沸騰地冒出泉口,發(fā)出開鍋似的聲音,其成因就在這里。

    黑風口

    沿北坡登山去天池,在岳樺林帶與高山凍原的交界處,不老峰東側尾端和觀景臺交匯處,天然形成一豁口,風通過這里,自然加大速度,即使風力很小的時候,風口也刮著強風。就是聞名長白山的黑風口。這里長年多風且多是大風。當山頂刮到五級風時,此處狂風呼嘯,飛沙走石,游人們根本站不起來,只能匍匐著爬到風口。但在風口又可以飽覽長白瀑布的全貌,所以游人們又難以割舍,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

    黑風口是欣賞長白瀑布的好地點,在這里踞高臨下,U形谷盡收眼底。遠處瀑布,如同白練,很是壯麗。從U型谷底仰視黑風口,卻是另一番景象。黑風口成了城堡的大門,洞開在兩座碉堡之間,人稱“南天門”。黑風口上常有成群的白腰雨燕出沒,那里的斷崖絕壁正好是雨燕的巢穴。

    周邊景點

    敦化市正覺寺

    正覺寺位于敦化市南郊,六頂山旅游風景區(qū)內,距市區(qū)4公里。為該寺第三代傳人旅美高僧,釋佛性大師于1993年恢復重建?傉嫉孛娣e近9萬平方米,是國內大型廟宇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尼眾道場。寺院分殿堂區(qū)、生活區(qū)、佛學院三個區(qū)。季羨林先生題寫的“佛國新勝”與“巒波生輝”正是寺院的最好概括。

    金鼎大佛

    敦化市六頂山金鼎大佛釋迦牟尼坐像,落座正覺寺后山頂端,坐北面南,背靠牡丹江,前擁正覺寺,遠望長白山,與香港天壇大佛遙遙相對,實為一佛二體,分處南北。設計像體總高48米,表釋迦牟尼農歷四月初八誕辰;佛身38.4米。其中,“3”表佛陀“法身、報身、應身”;“8”表佛陀“八相成道”;“4”表“四圣諦”。蓮花座高9.6米。“9”表“九法界”;“6”表“六度”;蓮花四層,表“四大”,花瓣80片,表佛陀“八十種好”;蓮花直徑32米,表佛陀“三十二相”。

    清祖祠

    清祖祠占地5萬平方米,由始祖廟、天女宮、列祖館三大項目組成,并融匯了薩滿文化,尤其是薩滿祭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清祖祠已經成為長白山滿族歷史文化與民間風俗展示中心,以及海內外滿族人尋根祭祖的圣地和人文精神的家園。

    始祖廟上懸掛的清祖祠牌匾是由中國最后一代恭親王愛新覺羅·毓嶦題寫的。大殿正中是高8.5米的清始祖布庫里雍順坐像,英武威嚴,令人肅然起敬。圍繞圣像依次排列著清十二位皇帝的神像,再現大清帝國銳意開創(chuàng)、一統華夏的王者風采。在清始祖背后懸掛的是愛新覺羅宗譜,長40米,高10米,是滿族天下第一譜,記錄了從清始祖布庫里雍順到溥儀的完整支系。

    文獻記載

    長白山景區(qū)有語言和文字留傳下來的歷史,可以上溯到4000多年前。在中國最早的一部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就有所記載,《山海經》將長白山稱之為不咸山(即神仙山)。

    在南北朝的其他書籍里(例如《魏書》《齊書》等),也常有“縱太山”、“縱白山”之稱出現。后來,又可在《唐書-東夷列傳》看到有關的記載:“漠河居肅慎地,栗末部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徙太山,與高麗接!

    在《契丹國志》中有記載曰:“長白山在冷山東南千余里,禽獸皆白!

    在《金史》中記載曰:“女真地有長白山!苯鸫衅谖娜粟w秉文(1159—1233,字周臣),著有長詩《長白山行》。

    元代詩人王結(字儀伯,河北定興人),在其所著長詩《遼東高節(jié)婦》中,也描述了長白山。

    清代的幾位皇帝康熙、乾隆、嘉慶都親自來東北祭禮其祖先的發(fā)祥地,而且還寫了大量的詠贊和祭告長白山的詩文?滴跤小锻腴L白山》的詩和《祭千長白文》(兩篇),乾隆有《祭告長白山文》五篇,嘉慶有《長白山告祭祝文》二篇。

    旅游信息

    旅游產業(yè)

    2018年,長白山面向全球海內外游客發(fā)布了《旅游誠信宣言》,出臺《長白山旅游環(huán)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旅游誠信“紅黑榜”發(fā)布制度》。4月,長白山管委會制定出景區(qū)“一張門票游兩坡,一張門票游三天”政策,為廣大游客盡興暢游長白山提供最大便利,提供國際化、全方位、高質量的服務。

    交通線路

    沈陽-長白山

    (一)沈陽到長白山鐵路:沈陽--白河K7397次 發(fā)車時間為09:10 分 到二道白河時間為 23:44分 票價為:硬坐50元 臥鋪 103元。

    返程:二道白河—沈陽 乘坐K7398次列車 早6:52二道白河發(fā)車到達沈陽時間是 20:27分. 硬坐50元/人 臥鋪100元。

    (二)沈陽到長白山自駕游路線:

    沈陽—撫順—清原—梅河口—牛心頂子(右轉)—朝陽鎮(zhèn)—輝南—靖宇——撫松——松江河—長白山西坡山門(中間不停需要7小時約490公里);

    或到撫松后—萬良—北崗—露水河—二道白河(約530公里)。

    (三)沈陽到長白山航空路線:

    沈陽到長春后,乘長春至長白山航班。長春-長白山(西景區(qū)) 8:00起飛 8:40抵達。

    返程:長白山(西景區(qū))至長春,9:20起飛 10:00抵達長春,長春返回沈陽(注:周三無航班外,每日一班)。

    長春-長白山

    (一)長春到長白山鐵路:吉林西——長春--白河 直達火車,車次是K7388K7389次,長春14:33發(fā)車,次日早上5:27抵達白河。

    返回車次是K7390K7387次,0:45白河發(fā)車,15:33抵達長春,

    (二)長春到長白山自駕車路線

    長春-吉林-蛟河-敦化——二道白河里程480公里,行程約6小時

    (三)長春到長白山航空路線

    長春-長白山(西景區(qū)) 8:00起飛8:40抵達。

    返程:長白山(西景區(qū))-長春9:20起飛,10:00抵達(注:周三無航班外,每日一班)。

    北京-長白山

    (一)鐵路 北京-安圖-長白山

    乘坐K215次列車,北京-安圖(11:13-次日12:17)硬臥335 元。到達安圖后客車至二道白河。

    返程:二道白河客車至去安圖,安圖乘11:37的K216次返回北京。到達北京時間11:11

    (二)北京至長白山自駕游路線 :北京-沈陽-撫順-梅河口-輝南-靖宇-松江河-二道白河-長白山北坡山門(全程約1200公里)。

    (三)北京至長白山航空線路

    北京-長白山11:00起飛12:50抵達 返程:長白山-北京20:30起飛22:30抵達。 

    哈爾濱-長白山

    (一)鐵路:哈爾濱-安圖-長白山

    哈爾濱-安圖:2037次2037次(哈爾濱-圖們), 17:33從哈爾濱出發(fā),次日凌晨5:46到達安圖,硬座32元,軟座56元,硬臥(上69元,中72元,下74元),軟臥(上109元,下114元)。二道白河乘坐客車到安圖, 說明:(二道白河至安圖需2.5小時.票價24.5元)。返程:二道白河-安圖-哈爾濱:2038次2035次 (圖們-哈爾濱)22:02由安圖發(fā)車,次日早7:44到達哈爾濱。

    (二)哈爾濱-長白山自駕車線路

    哈爾濱-吉林市-蛟河-敦化-安圖-二道白河。返程:二道白河-敦化(游覽正覺寺)-蛟河-吉林市(松花湖)-哈爾濱(全程約600公里)。

    (三)哈爾濱-長白山航空線路

    可由哈爾濱至長春,乘長春-長白山航班8:00起飛8:40抵達;返程:長白山-長春9:20起飛10:00抵達。

    環(huán)區(qū)公路

    環(huán)長白山旅游公路的全線貫通大大縮短了長白山北景區(qū)、西景區(qū)和南景區(qū)之間的公里里程和時間,成為了以飛機、鐵路、公路為主的環(huán)長白山立體交通網絡的主動脈。游客可以選擇乘坐飛機到長白山機場(西景區(qū)),之后經環(huán)長白山旅游公路再游覽北景區(qū)、南景區(qū);可以經通化乘坐“通化-白河”線火車,到松江河站(西景區(qū))和白河站(北景區(qū))游覽長白山;也可從沈陽、長春、延吉、梅河口、敦化等城市沿公路線和自駕車抵達松江河鎮(zhèn)(西景區(qū))、二道白河鎮(zhèn)(北景區(qū),長白山管委會駐地)游覽長白山,再經環(huán)長白山旅游公路進行環(huán)長白山游。

    榮譽記錄

    2018年8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fā)布《2018上半年全國5A級旅游景區(qū)綜合影響力排行榜TOP50》,長白山景區(qū)以71.22的綜合影響力排第5名。

    相關文章
    熱點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