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書院,位于湖南益陽。清咸豐三年(1853),邑人湖北巡撫胡林翼創(chuàng)建于瑤華山麓,前臨志溪。以其父達源曾著有《弟子箴言》,故以“箴言”名院。惜工未成而卒(1861)。至同治二年(1863)始成。有大門、先圣祠(祀孔子)、宮詹公祠(祀達源)、大堂、書樓、半學、志道、據(jù)德、依仁諸齋等,共四進96間,另辟射圃、化字塔(字藏),可居生徒120人。藏書1355部(31738余卷),存谷2225石。書院規(guī)章為胡氏生前所定,設山長、監(jiān)院、首事、掌管、司書等管理教學、行政事務。山長“不由當?shù)浪]致”,而“由監(jiān)院、掌管人等公同酌定”,聘請“品行端正,經(jīng)學淹通,有名于時,無玷于躬者”擔任,一年一任,“允愜眾論者”可連任;監(jiān)院“必擇素有品望,能調(diào)和輿情而不偏黨,識時宜而不執(zhí)拗者任之,無定期日,以功過而久暫之”;掌管、首事、司書等皆“視勤惰、公私而久暫之”。
書院簡介
每年在全縣招正、附生童各25名,胡氏子弟亦須考試合格方準入院,其中貫通一經(jīng)、精熟三史,或算法、輿地、水利、小學、典制、掌故各擅專門者,可免試列入正課;月課3次,2次時文,1次經(jīng)史詩賦;學分漢、宋、經(jīng)濟、詞章“四端”,諸生可擇其所好而習,但“必歸實踐躬行”,以期“考證不涉繁蕪,義理不嫌空腐,經(jīng)世皆為有用,立言弗至無根”;為學秩序,漢、宋、經(jīng)濟、詞章各異,可先分別讀《說文》、《三禮》、《近思錄》、《大學或問》、《通鑒》、《三通》、《樂府》、《史記》、《漢書》、《文選》,“既熟再及其余”;“讀書之法,先教以墨守,次教以融會貫通”。同治四年(1855)始聘王龍文主講,訂《箴言書院學程》,分經(jīng)史、立身、治事、為文4門課程,繼任者有黃自源、莊受祺、朱錦、程霖壽等。光緒十三年(1887)改為校士館。1911年改為箴言學校,旋改名縣立第二高等小學。1924年3月因雪峰山土匪襲擊,學校停辦,藏書由胡氏后裔運于多賢祠保存?箲(zhàn)時,長沙私立育才中學遷入。1954年益陽縣一中遷此至今,F(xiàn)存書院原建筑6棟50間,占地面積1000余平方米。
書院創(chuàng)始人簡介
胡林翼(1812—1861),字貺生,號潤芝,湖南益陽泉交河人氏,“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胡林翼出1812年生于益陽泉交河,為清代中興名臣,著名湘軍領袖,官至湖北巡撫。
生平經(jīng)歷
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后從曾國藩至兩湖練湘軍,屢破太平軍,咸豐六年(1856年)攻陷武昌,咸豐七年(1857年),擊潰陳玉成部,次年五月攻占九江,不久合圍安慶;十一月,主力李續(xù)賓部在「三河鎮(zhèn)之戰(zhàn)」全軍覆沒,其勢遂受挫。咸豐九年(1859年),與曾國藩分兵四路進攻安徽。咸豐十一年(1861年)春天,太平軍攻入湖北,胡林翼率部回援,九月曾國荃攻陷安慶,同月月底病死武昌。據(jù)言胡林翼一日在安慶長江沿岸,見江中一艘西洋新式輪船,逆流而上,飛快游弋,中國船舶難以望其項背。胡林翼憂心洋人洋務勢力,大喝一聲墜馬,吐血而亡。胡林翼雖早歿,但生平推功讓能、調(diào)和諸將,為平定太平天國奠定良好基礎,曾國藩說:「林翼堅持之力,調(diào)和諸將之功,綜核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進德之猛。
有人說,他是一位梟雄。在湘軍集團中,他是僅次于曾國藩的二號人物。他只活了不到50歲,比起跟他同年出生的左宗棠,他少活了24年?赡芫褪沁@個原因,他遠遠沒有曾國藩和左宗棠那么有名。湘軍在胡林翼的手上發(fā)展迅猛。在他擔任湖北巡撫以前,湘軍只有不到兩萬人。而自從他在湖北開始編練部隊以后,四年時間里,湘軍部隊的總數(shù)增加到了七萬多人,遠遠超過了過去曾國藩所統(tǒng)帥的部隊規(guī)模。1857年,曾國藩被剝奪了兵權(quán),困守湖南老家。如果不是胡林翼極力向朝廷爭取重新起用曾國藩,也許這位湘軍的領袖就在湖南那個偏僻的鄉(xiāng)村里慢慢度過自己的余生。曾國藩重新出山以后,胡林翼和他聯(lián)手干了一件足以改寫那段歷史的大事,這就是著名的“曾胡聯(lián)手圖皖”。1861年9月5日,安慶被湘軍攻陷。在安慶攻克25天以后,胡林翼好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似的,在武昌病逝,當時他還不到50歲。
榜樣作用
胡林翼為人文武雙全,且能詩能文,為官清廉,且重視教育,生前傾其所有,在益陽石筍瑤華山,修建了箴言書院“以公邑人”,培育人才,造福桑梓。后人蔣介石特別崇拜胡林翼的軍事才能,把曾國藩、胡林翼的治軍用兵之道編成《曾胡兵法》,作為黃埔軍校學生的必讀教材,并簽名題詞贈給學生。青年時代的毛澤東,閱讀了《胡林翼遺集》,也十分欽佩胡林翼的文韜武略和做人為官之道,遂把他當成學習的楷模,把自己的名字也改為毛潤芝。
補充信息
優(yōu)秀歷史
箴言書院,座落在距市區(qū)20公里的瑤華山下,志溪河邊,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F(xiàn)為益陽市箴言中學,原為益陽縣第一中學,其前身是始建于清代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的箴言書院。
湘軍首領曾國藩、左宗棠對箴言書院的修建亦給予了資助。校名所以取名“箴言”,源于胡林翼對其父的紀念,其父胡達源,清代嘉慶進士,著有一本教弟子怎樣為人處世,成才立業(yè)的《弟子箴言》。一百多年來,箴言書院先后為益陽培育了3萬多名優(yōu)秀人才,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老樹繁花,梅開二度,連續(xù)27年高考升學率在90%以上,居全市第一位,有35名學生考入了北大清華,被譽為“百年老校、三湘名!。
現(xiàn)今規(guī)模
如今的箴言中學,有校園面積180畝,建筑面積達3.5萬平方米,有能容納48個教學班的教學大樓3棟,有可住2500名學生的宿舍、公寓樓4棟,教工宿舍樓6棟。有現(xiàn)代化的綜合科技實驗大樓,又有裝有塑膠地面跑道的室內(nèi)外操場,還擁有一座藏書6萬多冊、可容納400多人閱覽書報的圖書閱覽樓一座,教學設施一流,F(xiàn)在,箴言中學在龍光橋鎮(zhèn)長坡嶺村占地388畝,總投資約1億元的異地擴建工程正在進行。屆時,箴言中學辦學規(guī)模將達90個班,可容納學生5400人。擴建后的箴言中學將與國際接軌,躋身“全國優(yōu)質(zhì)高中千強”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