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山又名天臺山,原是一座圓形小山,占地約540方米,高13.6米,位于汝南縣城北兩公里處。因顏真卿親書“天中山”的碑文而得名。
簡介
據(jù)史載:“禹分天下為九州,豫為九州之中,汝又為豫州之中,故為天中”。另一說為古代無鐘,白
天的時辰只能用日影的變化來計(jì)算,汝南舊志記載:“自古測日影,以此為正,故筑土累石以記之”。所以稱汝南為天中!疤熘猩剑呷,來到天中山,一步可登天!边@是流傳于汝南民間的歌謠。有點(diǎn)夸張,但很傳神。“三尺三”,極言山;“登天”,也反映了天中山與天地通靈的神秘。的確,天中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山”,它只是一個標(biāo)志,一個象征,或者說一種圖騰。
近幾年縣政府加大對群眾娛樂設(shè)施的建設(shè),天中山作為重點(diǎn)之一,現(xiàn)已經(jīng)被建成汝南縣最大的休閑,娛樂的地方。如今被命名為“天中山生態(tài)園”
得名與歷史
“天中山”的名字自唐以后正式載于史籍,原因是顏真卿親書“天中山”的碑文而得名。史載,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淮西節(jié)度使李希烈叛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朝廷派忠勇剛直、名重海內(nèi)的三朝重臣顏真卿到許昌宣慰李希烈部,剛要宣旨,李希烈的親兵養(yǎng)子千余人,手握鋼刀,圍著顏真卿,殺氣騰騰,高聲謾罵。顏真卿面不改色,不退半步。李希烈遂喝退眾人,對顏以禮相待,許高官厚祿,共反朝廷,顏真卿至死不從。后又把他送到蔡州(今汝南城),現(xiàn)在天中山碑上的大字,就是顏真卿在汝南時所寫的;次髌蕉ㄒ院,人們?yōu)榱思o(jì)念顏真卿,在汝南城內(nèi)建立了“顏魯公廟”。天中山由于顏真卿親書“天中山”碑文而名享天下,成為歷代官吏和士大夫拜謁和游覽的場所。
地理位置
天中就是指今日河南的汝南,天中山就在駐馬店市的汝南縣。據(jù)《禹貢》記載:“禹分天下為九州,豫為九州之中,汝為豫州之中,故為天中!
由于此處地理位置特殊,周武王在此筑天中山一座,上置土圭,測日影考分?jǐn)?shù)以此為正。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親書的“天中山”碑文至今尚在;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登天中山、游南海寺后有感而發(fā),寫下了不朽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币徽Z道出了天中寶地的鐘靈與神奇。
天中之地風(fēng)景秀美,人杰地靈,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十分豐富。獨(dú)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天中獨(dú)具魅力的生態(tài)旅游資源。
地址: 駐馬店市汝南縣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