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統(tǒng)計報告
一、前言
為了系統(tǒng)地了解我院學生對于本學期團委學生會所辦活動的滿意度情況,更好地發(fā)現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對教科院大一大二全體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此次問卷調查共下發(fā)465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04份,回收率達到86.88%。
二、被調查人員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的同學被分為4類,6.93%被調查對象為團學干部(副部以上),14.11%被調查對象為團學干事,18.32%被調查對象為班委,60.64%被調查對象為普通學生。
三、調查結果概要
3、1本學期團學活動工作開展和進行總體滿意度
3、1、1滿意的地方
(1)活動組織者宣傳到位,分工合理盡職盡責,使活動能如期舉行;
(2)活動內容豐富,并且在質量方面有明顯的提高;
(3)多數活動氣氛活躍,形式多樣,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使同學能從中受益;
(4)給個人一個展示自我,鍛煉能力的機會,加強了同學們的合作意識,有利于增進情感。
3、1、2不滿意的地方
(1)有10%的同學認為宣傳不到位,通知不到位,造成同學們對活動的不了解;
(2)活動準備前期,效率不高,浪費了大量時間和人力;
(3)活動中,過程過于復雜,秩序太亂,主題不夠明確,且時間太長,活動涉及人員范圍小,參與者專業(yè)結構嚴重失調;
(4)活動中的突發(fā)事件較多,處理的不是很及時;
(5)活動形式單一,缺乏創(chuàng)意,活動規(guī)模不大。
3、2對于本學期舉辦的活動滿意度
3、2、1對于每一項活動的滿意度
(1)迎新晚會 70.54%
(2)舊書義賣 69.80%
(3)趣味運動會 59.41%
(4)風雅小劇場 50.99%
(5)團輔素質拓展 45.54%
(6)三五講座 38.61%
(7)團日活動 38.61%
(8)新生達人秀 37.38%
(9)學園文化沙龍 17.57%
3、2、2對于部分活動不滿意的原因
(1)活動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局限于形式,而應更注重內容,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大眾需求,使同學能真正從活動中得到收益;
(2)有32.08%的同學認為活動太多,人力投入過多,許多活動都集中在一個時間點,造成兩難局面,應該降低頻率,注重質量;
(3)同學們的積極性沒有被調動起來,都是被動地參加,有35%的普通學生對活動不了解;
(4)同學普遍反映活動舉辦時間多在周末,過多地占用了休息時間;
(5)學術類講座方面,有同學認為講座“假、大、空”,對自己沒有實際的用處;
(6)活動功利性太強,會導致選拔不公平現象的發(fā)生,舉辦過程不透明,有的比賽結果只是少數人的意見;
(7)組織不當,場地太過單一,且太過簡陋;
3、3對于本學期主題團日活動的開展你覺得存在哪些問題?有什么建議?
(1)太過頻繁,質量太低,只重形式,活動老套,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同學們只當任務去完成;
(2)活動主題永遠是黨,主題沉重,離現實生活太遠,導致同學們沒有興趣?赊k一些回味經典的活動,豐富活動形式,增加趣味性,積極性;
(3)時間拖延,內容不夠充實,且有些班級的團日活動,節(jié)目與主題無關;
(4)觀摩人員不夠專業(yè),不正式,組織者由于組織次數多,態(tài)度不端正,慢慢變懶散了;
3、4對于我院社團活動的開展你覺得存在哪些問題?有什么建議?
(1)整體質量不高,存在形式主義的社團;
(2)有40.33%組織建設不到位,管理者缺乏經驗,宣傳還不到位;
(3)有70.69%的同學覺得社團數量太多,雜亂,沒有品牌社團;
(4)社團規(guī)模太小,人數少,無法辦大型活動,小活動參與率又太低。
3、5對于學術類講座的主題征集
3、5、1三五講座
考公,考編,考研,職場,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養(yǎng)身,時評,專業(yè)專場,社會問題,歷史,禮儀,道德素質,旅游,文化欣賞,教育類講座,人性升華
3、5、2學園文化沙龍
社會熱門話題,藝術圖片展,文學名著中的人物性格解析,專業(yè)技術,英語沙龍,心靈成長
3、5、3經驗交流會
考公,考編,考研,職場,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教師基本功,院校選擇,發(fā)展形式,沈永江老師,雙學位,戀愛,家庭教育
3、5、4名師面對面
名師對人生的感悟,李吉林老師,教授成長故事,人生經歷分享,專業(yè)疑問,俞敏洪
3、5、5其他學術活動
實習,與外校多交流,學習借鑒其他學校良好的學習方式,看電影,郊游,參觀主題博物館,社會熱點討論
3、6你更喜歡參加什么類型的活動
(1)有34.69%的同學認為應多開展娛樂活動;
(2)有26.53%的同學認為應多開展社會實踐、實習活動,以提高同學們的社會實踐能力為主;
(3)有18.37%的同學認為應多開展素質拓展等活動;
(4)有16.33%的同學認為應多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如有36.67%的同學希望去幼兒園小學支教;
(5)有4.08%的同學認為應多開展學術講座或專業(yè)交流,以增長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為主
四、提出解決方案
4、1通知、宣傳方面
(1)團學例會時公布我院所有新媒體賬號,鼓勵大家關注;
(2)通過飛信群發(fā)布信息,使通知傳達至每位同學的手機,實行專人管理人人主頁,微博主頁,每天及時更新學院下發(fā)通知,活動宣傳;
(3)升級QQ群,使所有班長團支書都能進群,及時查看通知,并轉發(fā);
(4)通過白板及時公布通知,獲獎情況;
(5)開展班長,團支書通知傳達方法培訓,每次活動結束找普通同學了解該班通知傳達情況,責任到人;
4、2活動方面
(1)活動前期審核時,要相對正式一點;
(2)改進團日活動,三五講座,學院文化沙龍等常規(guī)活動,主題要切合學生生活,建議減少次數,精益求精;
(3)合理安排活動日期,盡量少安排在周末,控制好活動時間長度,工作人員安排要落實到人;
(4)應降低活動頻率,追求高質量,全過程公開,公正,透明;
(5)加大志愿活動宣傳,每次活動前通過新媒體向全院同學發(fā)布,讓想去的同學直接與負責人聯(lián)系,報名;
(6)選擇增加羽毛球,臺球,乒乓球,排球,足球等球類比賽;
(7)鼓勵班級,社團舉辦郊游活動,領略南通風光。
****年1月17日
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