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字懷英,生于唐貞觀四年(630),卒于武則天久視元年(700年),今太原市小店區(qū)狄村人。地方志說,狄村村中舊時有慈恩寺,碑記謂寺基即狄仁杰故宅。狄仁杰為武則天時期宰相,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少年聰慧,發(fā)奮讀書。據(jù)記載,縣官來查案,許多人都被問話,唯狄仁杰埋頭讀書,面對縣官的責問,狄仁杰說“書卷之中圣人備在,我尚不能與之對問,怎么有空理會你們這些俗吏”。
這也能看出他從小就有過人的膽識。狄仁杰在明經(jīng)及第后,歷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撫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十二個職位。62歲累職拜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僅僅四個月后,來俊臣誣陷狄仁杰謀反,因此被奪職下獄,幾番周折一下子從宰相被貶為彭澤縣令。
狄仁杰的一生是傳奇的,但也是普通的,影視劇有時僅僅關(guān)注了他的傳奇,卻忽視了他的普通,使我們天真的認為這樣的神探式人物應該是天生聰慧,所有才能都是與生俱來的。但我認為解讀狄仁杰,更多應該從普通人角度解讀,那樣你就會發(fā)現(xiàn),普通人也能做出不普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