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書到精絕潛心讀;文窮情理放聲吟。-- 《對聯(lián)集錦》
(152)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宋)鄭耕老
(153)憂愁非書不釋,忿怒非書不解,精神非書不振。-- (清)顏元
(154)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 《神童詩·勸學》
(155)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 (宋)程顥
(156)曉月閑移三尺劍;孤燈苦讀五更書。-- 《對聯(lián)集錦》
(157)善讀者日攻、日掃。攻則直透重圍,掃則了無一物。-- (清)鄭燮
(158)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 《宋詩紀要》
(159)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 (漢)劉向
(160)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 《格言聯(lián)璧》
(161)鑿壁偷光,聚螢作囊;忍貧讀書,車胤匡衡。-- (元)許名奎
(162)不敢妄為些子事,只因曾讀數(shù)行書。-- (元)陶宗義
(163)春庭早色和煙暖;午夜書聲帶月寒。-- 《對聯(lián)集錦》
(164)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 《格言聯(lián)壁》
(165)人家不必論富貴,唯有讀書聲最佳。-- (明)唐寅
(166)讀書要玩味。-- (宋)程顥
(167)明燈常作伴;益書常為朋。-- 《對聯(lián)集錦》
(168)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讀已見書,如逢故人。-- (清)左宗棠
(169)欲讀天下之奇書,須明天下之大道。-- (清)蒲松齡
(170)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 張潮
(171)熟讀之法,于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宋)朱熹
(172)研卷知古今;藏書教子孫。-- 《對聯(lián)集錦》
(173)少年喜書策,白首意未足。幽窗燈一點,樂處超五欲。-- (宋)陸游
(174)自家慢詡便便腹,開卷方知未讀書。-- (清)張月樓
(175)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 (宋)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