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美食糅合了中西之長,讓人垂涎三尺,嘗美食成了澳門游的必修課!
澳門有許多傳說中的美味,不親臨品嘗,不能說來過澳門,清平直街及福隆新街、大三巴街、·仔官也街一帶都是澳門小吃集中地,
10.安德魯?shù)皳榈?
看過韓劇《宮》吧?還記得第24集大結(jié)局里,王妃彩京在澳門曾經(jīng)光顧過的蛋撻店嗎?它就是位于路環(huán)島的安德魯?shù)皳榈。店主安德魯是意大利人,曾歷任總督廚房的面點師。澳門回歸后,他留在島上發(fā)揮一技之長,開了這家蛋撻店。小店每天上午11時開門,下午6時打烊,蛋撻供不應求,美味蜚聲海內(nèi)外。
9.誠昌飯店水蟹粥
同樣位于·仔的誠昌飯店,以水蟹粥出名。蟹黃與粥水融于一體,泛起一層金黃,誘人奪目。雖標榜水蟹粥,卻取了膏蟹、肉蟹和水蟹三種蟹的精華部分,熬出馳名水蟹粥的美味。
8.沙度娜餅屋
大利來馬路對面有家SERRDURA(沙度娜餅屋),店面毫不起眼,卻是一家甜品連鎖店,且專營一種點心――木糠布丁。在澳門,布丁的地位與蛋撻一樣重要。
SERRDURA是葡萄牙文,是木糠布丁的意思,主要由芝士、煉奶和餅干碎混攪、冷凍而成。這家店采用的是瑞士低脂芝士,比普通的更滑、奶味更香濃。除原味木糠布丁外,小店還研制出朱古力、碎果仁、石板街、榴蓮、綠茶、碳燒咖啡、芒果、曲奇等8種不同口味,吃的時候上面撒上一層餅屑以增強口感,看上去很像木屑,“木糠”因而得名。如果中秋來,你還能吃到木糠布丁月餅。
7.大利來豬扒包
·仔官也街的“大利來豬排包”聲名遠揚,豬排包是用老式柴爐烘制而成。為了保證質(zhì)量,店家每天下午3時開始限量銷售。豬扒帶骨口感一流,分量十足,肉質(zhì)鮮美爽甜,肉味濃而不油膩,配以用炭爐烤制面飽,外脆內(nèi)軟,令人回味無窮。
6.潘威記蛋糕
一對恩愛的老夫婦和一個有理想的兒子經(jīng)營的“潘威記”專賣芝士蛋糕。小店位于澳門年輕人聚集的小巷里――天神巷41號。招牌芒果cheesecake、巧克力泡柒口感極好。據(jù)說這里的用料都是店主精挑細選并從國外進口的,而蛋糕則出自其兒子的一門好手藝。
5.禮記冰淇淋
60多年的冰淇淋老店,位于荷蘭園大馬路荷蘭花園大廈旁,裝潢十分懷舊,以椰子、香芋、香芒味冰淇淋和紅豆雪條聞名。已經(jīng)少見的冰淇淋三明治和雪磚也可在店內(nèi)嘗到,常有懷舊人士專程而來。搭2號巴士或99A號巴士到塔石/衛(wèi)生中心站即可到達。
4.帝鈞碳烤胡椒餅
與澳門小吃相遇有時只是一個偶然,帝鈞碳烤胡椒餅便是其中之一。經(jīng)營胡椒餅的小店在新馬路大炮臺街1C號,逛街時七拐八拐就有可能撞上它。帝鈞碳烤胡椒餅源自臺灣,現(xiàn)包現(xiàn)烤。據(jù)說肉餡用的是前腿豬肉,配以馬來西亞胡椒,腌制48小時以上方可使用,酥皮則是加入獨創(chuàng)的油酥,以保證餅質(zhì)皮脆肉嫩。
3.大堂炸雞
如果你喜歡吃炸雞,大堂炸雞可能是你能遇到的最好吃的炸雞。剛出爐的炸雞色澤焦黃,引人食欲。如果小店人不多,你大可以慢慢品味。炸雞肉質(zhì)鮮嫩香滑,口感甜酸微辣,人均消費30澳門元左右。
小店在新馬路附近,沿著議事亭前地噴水池旁的小斜坡直上約100步可到,小店位于坡頂位置。
2.盛記白粥
從議事亭前地過馬路,過民政局后往右走,第一個巷口進去30米左右即可到達!笆⒂洶字唷睂I粵式點心,以清淡的白粥為招牌,一碗6澳門元。白粥很香滑,由精選的若干種香米混合磨碎,加入腐皮后慢火熬成。若佐以小店特制的油條,就是一份相當不錯的早餐。
1.瑪嘉烈 Margaret’s Cafe
曾是夫妻的瑪嘉烈與安德魯造就了澳門的葡撻傳說,這里除了最出名的葡撻,奶茶跟卡布奇諾(樓盤資料)咖啡都很好喝。這家店不太好找,從葡京往新馬路方向走過一間葡語學校,過了紅綠燈右拐走五六米會看到一個廣告牌,再往內(nèi)巷走就找到了。雖然十分隱蔽,但一點也不影響生意紅火,葡撻一只6澳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