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強 - 基本簡介
傅強,擅長油畫、書籍裝幀。1984年畢業(yè)于安徽師范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yè),獲學士學位。同年分配至安徽教育出版社工作。1988年調入安徽美術出版社任美術編輯。曾為安徽美術出版社畫冊編輯室副主任、副編審,現(xiàn)任安徽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美術系主任。
傅強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協(xié)會、中國油畫學會會員、中國書籍裝幀藝術研究會會員、中國藏書票藝術研究會會員,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油畫創(chuàng)作。傅強為安徽省十佳出版工作者。
傅強是一位勤奮、有才華的藝術家,多年在美術出版部門工作,主持編輯出版過很多優(yōu)秀美術畫冊,得過許多全國大獎,影響很大。前幾年他毅然舍棄出版部門優(yōu)厚的待遇,調到安徽大學藝術學院任教,為的是能圓他的藝術家之夢。他教誨學生并以自己的藝術實踐,開始了新的生活,開辟了一個新的天地。每年他都要在春秋兩季帶領學生去徽州皖南寫生,畫出了一幅幅生動的油畫作品。
傅強 - 藝術評價
傅強熱愛徽州的山水、民居特有的詩韻風情,但他并不滿足于對景如實的描繪,更注重精神的表達,探索繪畫的寫意性,將具象置于主觀的意象之中,尋求中國繪畫傳統(tǒng)中的寫實性與意象的融合。他認為皖南最具有繪畫因素中的詩情畫意和形式構成等造型特點,也符合他個性中敦厚、純樸、沉穩(wěn)的氣質。他善于在具象描繪時強調形、色、虛實、節(jié)奏感,他將鄉(xiāng)土的氣息、傳統(tǒng)的特色和現(xiàn)代西方繪畫的形式結構揉合在畫面整體中,色彩和諧、簡約,有一種返樸歸真的情趣。
線的表現(xiàn)在傅強的油畫作品中顯得很突出,例如《通往山后的路》在整體布局中線、形和色彩融合在一起,構成飄逸、恬靜的山居景色,這種表現(xiàn)手法在《綠色的風》、《春水》等作品中都表現(xiàn)得很好。有時他將線的表達滲透在灰色調中,畫面上縱橫交錯的線在不經意中體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韻致,如《婺源寫生》、《灰色印象》、《思口寫生》等;《印象徽州》和《徽韻》、《冷月無聲》則運用含蓄、斑駁的色塊表現(xiàn)出南方山水叢林的空濛境界;《渡》、《山魂》及《徽州元素·六》等作品,黑白處理得十分簡約,色塊組合有序,而具現(xiàn)代感,油畫《無題》近乎抽象,但情趣盎然。他的油畫作品拓展了油畫的現(xiàn)代語境尋求并形成了他的藝術個性特征。
傅強 - 獲獎作品
傅強主要參展及獲獎作品:1989年,作品《綠色的歌》入選“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并獲安徽省美術作品銀獎;1991年作品《盼》入選“國際藏書票精品展” ;1994年作品《春風又綠》入選“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并獲安徽省美術作品銀獎;1996年,書籍裝幀設計《中華文化藝術詞典》獲“第四屆全國書籍裝幀藝術展”封面設計銅獎;1997年作品《千秋頌》獲“97安徽省油畫藝術大展”銅獎;1999年書籍裝幀設計《亞明世界風情錄》、《安徽古塔藝術》分別獲“第五屆全國書籍裝幀藝術展”整體設計優(yōu)秀獎。
2000年,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傅強畫集》;2002年,書籍裝幀設計《中國飛天藝術》獲“國際圖書裝幀藝術獎”銀獎、“華東書籍設計雙年展”整體設計金獎;2003年,作品《皖南印象·二》入選“第三屆中國油畫作品展”并獲安徽省美術作品銅獎;2004年,作品《趕集歸來》入選“首屆中國美術出版界美術作品大展”。
2004年,作品《春韻》、《在那遙遠的地方》分別獲“新世紀首屆安徽美術作品大展”優(yōu)秀獎;2005年,作品《印象徽州》獲“第七屆全國水彩、水粉畫作品展”優(yōu)秀獎;2005年 作品《夏草》、《印象徽州·三》入選“第十六屆國際美術大會安徽油畫提名展” ;2006年,作品《冷月無聲》獲“2006安徽省油畫藝術展”銅獎。
2007年,作品《徽風皖韻系列·一》入選“中國油畫寫生作品匯展”并被中國油畫協(xié)會收藏;2007年,作品《徽風皖韻·四聯(lián)》獲“新世紀第二屆安徽省美術作品大展”油畫銀獎;2007年,作品《徽州元素·一》獲“第二屆安徽省美術作品大展”水彩、水粉畫銀獎;2008年,《畫說皖南——傅強油畫展》于新加坡好望角畫廊,出版畫集、個人油畫展作品等被畫廊和其它機構收藏。
先后在《美術》、《裝飾》、《中國油畫》、《亞太藝術》、《藝術博覽》、《雕塑》、《藝術界》、《江蘇畫刊》和新加坡《南洋藝術》、《聯(lián)合早報》;法國《歐洲時報》等國外內刊物發(fā)表美術作品和論文。裝幀設計作品曾多次榮獲全國書籍裝幀藝術展和華東地區(qū)書籍裝幀雙年展大獎。 曾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舉辦畫展,部分作品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