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了一容,本名張根粹,男,東鄉(xiāng)族,中國伊斯蘭教張門門宦教主后裔,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從事于小說創(chuàng)
作與書畫理論研究。1976年生于寧夏西海固的西吉縣沙溝鄉(xiāng),原籍甘肅臨夏。曾在天山草原牧馬、巴顏喀拉山淘金,足跡遍及祖國西部。魯迅文學院第三屆中青年高級作家班學員。2001年參加全國青年作家創(chuàng)作研討會。多次獲寧夏自治區(qū)文藝獎,獲中國當代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創(chuàng)作新秀獎,十年《飛天》文學獎。90年代初始發(fā)作品,迄今已在全國各大文學期刊發(fā)表作品二百多萬言,小說多次被《小說選刊》《小說精選》《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中華文學選刊》等轉載,并入選年度最佳小說和各類文學書籍。部分作品被譯介到國外。是西海固作家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簡介
2004年榮獲全國第三屆 春天文學獎。
2005年中短篇小說集《掛在月光中的銅湯瓶》(作家出版社)入選二十一世紀文學之星叢書。
中短篇小說集《去尕楞的路上》等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中短篇小說集《手掬你直到天亮》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和寧夏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
2008年中短篇小說集《掛在月光中的銅湯瓶》榮獲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同年榮獲“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文學藝術獎”,獲寧夏“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
小說《綠地》入選《21世紀中國當代文學書庫》少數(shù)民族卷(英文版),該叢書被國家新聞出版署列為法蘭克福主賓國主展書之一。
了一容的文學
“了一容向我們呈現(xiàn)的是一個荒涼的世界,但生活于這一世界中的人,他們的精神疆域卻是宏大而豐富的,貧瘠的土地上,生長著的卻是讓人感慨不止的堅韌的生命,原始風情,粗礪山水,質樸言辭,簡陋的生活方式以及特立獨行的人格構成了了一容的小說的天下,這個天下幾乎是無法摧毀的,猶如那些荒野中的生命生生不息! ——第三屆春天文學獎頒獎詞
了一容小說中的各類人物,社會身份不同,個人遭際不同,但是都面對著在這種特殊環(huán)境下怎樣生存下去的共有話題,從中挖掘出西海固鄉(xiāng)民所特有的與苦難相抗的隱忍之美。
了一容的小說中不只有對于身處絕境卻能頑強生存的父老鄉(xiāng)親們的崇敬與愛憐,也有針砭社會弊端,抒寫憤懣與不平的另類筆墨。與其所包含的藝術內容相對應,大抵是凝重的、憂郁的,以至帶有某種與它的年齡不相稱的大美與滄桑感 。
2010年受國際寫作計劃的邀請出訪美國,并在芝加哥大學、愛荷華大學,美國國務院等地發(fā)表了關于“文學的悲憫情懷”的演說,同時以文學的形式第一次鄭重將自己的民族介紹和推向世界關注的大視野。
“ 我之所以寫作,是因為我的背后站立著一個獨異的民族! ——了一容 “當別人用世俗的眼光看待你的時候,你卻依然堅守著這一方(文學)凈土,你覺得你的骨子里有一種高貴的魅力;當你遍閱大師的時候,當你書寫人生,書寫人類之大悲憫情懷的時候,你覺得這難道不是在一種美與波瀾壯闊中生存著嗎?” ——了一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