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桑 - CHARLES CAMILLE SAINT-SAENS
1835 年 10 月 9 日出生於法國巴黎,父親出身於諾曼第附近的貧苦農家,母親是水彩畫家。父親在圣桑兩個月大時去世,圣桑由母親和伯母共同撫養(yǎng),伯母是音樂家,於圣桑兩歲半時開始教他彈琴。
圣桑擁有驚人的音樂天份,五歲時寫出附有鋼琴伴奏的歌曲,七歲開始跟隨史塔馬替學琴,并和馬雷登學作曲,十歲時和比利時的小提琴家貝塞姆斯合作演出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幾個月后更舉辦首次鋼琴獨奏會,演奏曲目包括巴哈、韓德爾、莫札特及貝多芬等人的作品。1848 年進入巴黎音樂院選修風琴和作曲,隔年獲得院中風琴比賽第二名,1851 年更獲得首獎。1852 年首次競爭羅馬大獎時失利,不過稍后以一首圣賽酉里頌歌得到巴黎圣賽西里音樂協(xié)會首獎,該曲并於同年十二月演出。
這一年圣桑還認識了李斯特,兩人結為好友,李斯特的音樂對圣桑日后的創(chuàng)作影響很大。1853 年從音樂院畢業(yè),第一份工作是到圣梅麗教堂擔任風琴師。1853 年發(fā)表第一號交響曲,1856 年完成第二首交響曲,不過后來他卻捨棄了這首曲子。
1857 年獲聘為瑪?shù)铝执蠼烫蔑L琴師,1861 年出任尼德麥爾音樂學校鋼琴老師,這是圣桑一生中唯一從事的正式教職,佛瑞當時便曾受教於圣桑門下。
1864 年第二度角逐羅馬大獎再次失敗。1865 年完成第一齣歌劇,之后又陸續(xù)寫了 " 黃衣公主 " 等幾部歌劇,不過初演時成績都不理想。1868 年獲頒法國政府榮譽勛章,表彰他對法國樂壇的貢獻。
1875 年圣桑寫了最著名的歌劇 " 參遜與黛麗拉 ",不過遭巴黎歌劇院拒演,首演拖至 1877 年在李斯特的支持與指揮下於威瑪演出。
1875 年結婚,婚后三年的某一天長子不慎從窗臺上落地身亡,幾個星期后次子也突然夭折。接連失去兩個孩子,他認為是因妻子疏於照顧,因此決意不再與妻子共同生活。同年圣桑利用和妻子度假的機會偷偷地溜走,妻子發(fā)現(xiàn)圣桑失蹤后以為是發(fā)生了意外,幾天后收到了圣桑來信表示決定永遠不再回到她身邊了。
1881 年圣桑入選為國家藝術院院士,巴黎的各大歌劇院才開始主動表示樂意演出他的歌劇作品。1883 年,歌劇亨利八世首先登場,1892 年參遜與黛麗拉也終於在巴黎演出,極為成功。
1886 年完成了 C 小調第三號交響曲,由倫敦愛樂交響樂團舉行首演,是圣桑為了追念李斯特而寫的作品,除了在結構上與傳統(tǒng)交響曲不同外,更別出心裁的運用鋼琴與管風琴。這首曲子推出后大受歡迎,成了圣桑所有作品中最常被演奏的曲目。
1893 年獲英國劍橋大學頒贈榮譽音樂博士學位,事實除了音樂外,圣桑也曾深入鉆研天文學和物理,是位業(yè)馀科學家。此外他也寫詩、寫劇本、寫評論文章,寫哲學著述,而且精通多種語言,所以圣桑在音樂家當中可算是最博學的一位。
圣桑一生酷愛旅行,足跡遍佈全球,他曾數(shù)度旅居北非,而阿爾及利亞組曲及非洲幻想曲就是描寫他對北非的印象,另外他也曾訪問中南半島。 1960 年圣桑首次造訪美國,并舉行了多場音樂會。1916 年應法國政府邀請,代表法國出席在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 ─ 太平洋博覽會,二度游美,此行他還順道游歷了南美洲各國。
1920 年,85 歲的圣桑仍然到希臘及阿爾及利亞旅游。1921 年冬天前往阿爾及利亞避寒,卻突然去世於異鄉(xiāng),遺體被運回巴黎安葬,葬禮極為盛大而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