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多·包洛奇 - 基本資料
愛德華多·包洛奇(SirEduardoPaolozzi,1924年3月7日-2005年4月22日)意大利裔英國雕塑家。
包洛奇1924年生于蘇格蘭Leith。1968年獲CBE,1979年獲選英國皇家學院院士,1986年起任職‘為蘇格蘭之女皇常任雕塑家’(Queen’sSculptorinOrdinaryforScotland),1989年獲騎士銜。他有數(shù)個榮譽博士頭銜,包括出自劍橋大學的。
包洛奇被認為是亨利·摩爾之后掙脫其影響的最早一批英國雕塑家之一。拼貼是他作為版畫家與雕塑家共享的工作方法。他最早的拼貼創(chuàng)作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早期。在1952年獨立團體的首次會議中,他將其大量拼貼畫投影于屏幕。這些拼貼傳達了一種激進的新美學,為1950年代末興盛的波普藝術奠基。
晚期雕塑創(chuàng)作帶有古典趣味,而依舊應用拼貼-組裝之策。
包洛奇在一座療養(yǎng)院度過暮年,此時,他腰部以下癱瘓,也無法說話。他生前最后一次露面,是去世前數(shù)日出席于倫敦FlowersEast畫廊為其舉行的1972-2000作品回顧展。
愛德華多·包洛奇 - 個人生活
1951年娶妻FredaElliot,紡織品設計師,1988年離婚。
3個女兒:Louise,Anna和Emma。
助手:MarleeRobinson
愛德華多·包洛奇 - 個人作品
1951不列顛節(jié)噴泉設計
1953漢堡花園展噴泉設計
1965AsIsWhen,受維特根斯坦生活與著作啟發(fā)所作之12件絲網(wǎng)版畫
1967MoonstripsEmpireNews,絲網(wǎng)版畫
1980年代TottenhamCourtRoad地鐵站的馬賽克裝飾
1995牛頓像(雕塑),大英圖書館庭院
愛德華多·包洛奇 - 教席
1968年-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CollegeofArt)
1977年-1981年教授科隆CologneFachhochschule
1994年教授慕尼黑藝術學院
愛德華多·包洛奇 - 展覽
1947年個展,MayorGallery,倫敦
1952年威尼斯雙年展
1953年生活與藝術的平行(ParallelofLifeAndArt),倫敦
1956年這就是明天(ThisIsTomorrow),倫敦
1959年人的新形象(NewImagesofMan),MoMA,紐約
1959年卡塞爾文獻展
1960年回顧展,英國館,威尼斯雙年展
1971年回顧展,泰特畫廊,倫敦
2005年回顧展(1972-2005),F(xiàn)lowersEast畫廊,倫敦
愛德華多·包洛奇 - 相關詞條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 喬凡尼·達·波洛尼亞 | 羅丹 | 卡洛瓦 |
曹崇恩雕塑園 | 隋唐雕塑家 | 德拉哥·馬林·薛林納 | 華仲良 |
愛德華多·包洛奇 - 相關資料
[1]、http://baike.baidu.com/view/1861077.htm
[2]、http://www.artnet.com/artist/553420/Sir_Eduardo_Paoloz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