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西·納姆達科夫 - 簡介
達西·納姆達科夫(生于1967年)。雕塑家、畫家、珠寶首飾設計師,俄羅斯藝術家聯(lián)盟會員。達西的作品贏得了世界范圍內藝術鑒賞家的普遍贊譽。他曾被授予俄羅斯藝術學院銀獎。在美國、歐洲和亞洲的博物館、畫廊和藝術機構舉辦過一系列個展。
達西·納姆達科夫 - 生平經(jīng)歷
19672月16日生于后貝加爾湖的布里亞特小村烏庫利克。父親——巴爾仁·納姆達科夫,從事手工業(yè),木刻家。母親——布達·汗達·扎姆蘇耶娃生有8個孩子。
1974
就讀于后貝加爾湖赤塔州莫格佐村寄宿學校。熟悉了俄語和俄羅斯文化。長期臥病在醫(yī)院,所修的唯一課程就是繪畫和雕刻。
1986
遷居布里亞特,投師雕刻家Г·Г·瓦西里耶夫——藝術科學院通訊院士,木刻家。
1988—1992
考入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美術學院。師從多位藝術家:美術科學院院士Л·Н·戈洛夫尼茨基、系主任Ю·П·伊什哈諾夫,以及А·Х·博亞爾林和Э·И·巴霍莫夫。作為校外考生取得畢業(yè)文憑。放棄研究生名額,回到烏蘭烏德,同自己的家人——妻子塔吉亞娜和兒子成吉思(1990年生)生活在一起。
1993—1999
在烏蘭烏德生活和工作。掌握了青銅工藝,學會了雕刻骨頭和石頭,和哥哥一起從事首飾生產(chǎn)。家里出生第二個孩子——女兒索尼婭。與著名女畫家阿爾賓娜·齊比科娃的友誼成了他職業(yè)發(fā)展的推動力。
2000年2月
在藝術學家Н·卡馬洛娃的舉薦下,達西·納姆達科夫應伊爾庫茨克州!ぇ薄ぬK卡切夫藝術博物館邀請,舉辦了個人展覽,展覽在2月16日——作者的生日(年滿33歲)那天開幕。第一次個人展就獲得巨大成功,年輕作者的作品獲得畫家和藝術學家們的高度評價。
2000年9月
達西·納姆達科夫參加了在莫斯科中央美術館舉辦的二人展(與風景畫畫家謝爾蓋·埃洛揚)。這一階段藝術家達西·納姆達科夫開始專業(yè)素描創(chuàng)作(鉛筆畫)。
2001年6月
加入俄羅斯藝術家聯(lián)盟伊爾庫茨克分部。在伊爾庫茨克得到一間創(chuàng)作室。
2001—2002
開始與電影制片商К·汗哈拉耶夫合作。展覽活動的活躍時期:在蒙古國(烏蘭巴托)藝術家聯(lián)盟畫廊、布里亞特歷史博物館、俄羅斯風俗文化博物館(圣彼得堡)等地舉辦展覽。
2002—2003
創(chuàng)作系列大型雕塑的草稿和模型。在東方民族藝術博物館(莫斯科)舉辦個人展。參加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博物館雙年展。在葉卡捷琳堡造型藝術博物館、伊爾庫茨克藝術博物館舉辦個人展。在俄羅斯藝術科學院舉辦個人展后,成為藝術科學院銀質獎獲得者。
2003
國立愛爾米塔什博物館收購了青銅雕塑《宗教儀式》(手持海螺的喇嘛)。根據(jù)烏斯季奧爾登民族區(qū)(伊爾庫茨克州)行政機關的倡議,達西·納姆達科夫完成了大型雕塑《烏斯季·奧爾達》,并將其安放在烏斯季奧爾登市中心。
2004年4—7月
在“西藏館”藝術畫廊(紐約)舉辦個人展,獲得巨大成功,該館是收藏和研究藏族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文化中心。
2004年6月
在歐洲最古老的佛教寺廟貢澤奇內(圣彼得堡)的墻上安放半浮雕紀念版畫,紀念第一位喇嘛寺住持——布里亞特著名活動家阿格萬·多羅熱耶夫誕辰150周年。半浮雕是達西·納姆達科夫與著名建筑師維亞切斯拉夫·布哈耶夫合作完成的。
2004年9月
在國立東方民族藝術博物館舉辦個人展《游牧人的天下》獲得巨大成功。展覽的構想是,在同一空間內展出來自西伯利亞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的考古學和民族學物品及雕塑家達西·納姆達科夫的作品。在國立東方民族藝術博物館的展館里首次展出了達西·納姆達科夫的首飾收藏,在這些作品中雕刻大師發(fā)揚了古斯基!の鞑麃喌墨F行藝術風格傳統(tǒng)。
2005
參加了國際傳統(tǒng)藝術展(邁阿密藝術展、臺北藝術展),在香港漢雅軒畫廊舉辦個人展。這位俄羅斯雕塑家的創(chuàng)作贏得美洲和亞洲著名藝術家們的高度評價。
2005年4月
創(chuàng)建獨立組織“達西·納姆達科夫創(chuàng)作室”,在此與鑄工、首飾匠、經(jīng)理、藝術學家等創(chuàng)作集體進行卓有成效的合作。
2005年5月
在臺灣歷史博物館舉辦大型個人展,獲得空前成功。隨后又在臺灣的其他博物館舉辦個人展覽。應臺灣的請求,將雕塑作品《烏斯季·奧爾達》捐贈給博物館。
2004—2005
繼續(xù)與電影制片人在國際項目《蒙古人:成吉思汗的青年時代》(導演С·達博德羅克)中積極合作,作為藝術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