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江 - 個人履歷
曾獲“第二屆中國山水畫展”優(yōu)秀獎,“中國畫·油畫精品展”優(yōu)秀獎,“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優(yōu)秀獎(最高獎),“全國牡丹·競選國花畫展”優(yōu)秀獎,“孺子牛杯書畫精品展”銅獎,《美術(shù)》雜志主辦“三明金葉獎”中國書畫精品展銀獎(最高獎),全國“詩人、書法家、畫家作品展”銅獎,“迎澳門回歸全國書畫展暨建國五十周年大慶”優(yōu)秀獎。兩次入選“美術(shù)金彩獎”!暗谖鍖霉すP畫展”收藏獎!拔鞑枯x煌全國中國畫展”提名獎!啊R魯風’全國名家提名展”齊魯獎(最高獎)。參加第一、二、三、四屆中國美協(xié)會員精品展,并獲“二屆優(yōu)秀獎(最高獎)”。壺口瀑布中國畫提名獎。并二十余次參加中國美協(xié)舉辦的畫展。《寒塘雙清》、《水墨牡丹》、《荷花》等被中央美院陳列館、中國文化部、中央電視臺和各地美術(shù)機構(gòu)收藏。曾赴韓國、日本等地舉辦畫展,被人事部授予“中國畫杰出人才獎”。由香港新聞出版社出版《中國畫壇精英任正江畫集》,由國家郵政總局出版《中國畫壇年度精品任正江專輯》。
國畫《盼》入選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展,《歸》獲慶祝澳門回歸書畫展優(yōu)秀獎,《歸來一片蘭天》獲建國五十周年暨迎接澳門回歸全國詩人、書法家、畫家作品大獎、展覽銅獎,作品《秋色正清華》入選2004年首屆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
專題發(fā)表于《美術(shù)報》、《中國書畫報》、《美術(shù)》等報刊雜志。出版《中國畫壇精英任正江畫集》。楊柳青出版《任正江工筆畫技法》等畫集。
任正江 - 相關(guān)點評
八十年代的任正江正處于豪情勃發(fā)、志在新奇的時期,一邊是洶涌奔騰的才華源源不斷的作品,一邊又是不滿于現(xiàn)狀的吝筆苦思。于是,才氣充盈的他,不斷地顛覆過去的作品,在艱辛的探索中,他認為只有向難處險處攀求才會有出新之路。但是,出新實在也是一道橫亙古今,令無數(shù)畫人為之聲嘆的難題,然而,正江的出眾之處在于他憑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借重傳統(tǒng)筆墨功力,恣意而又明凈的風格,給畫壇平添一股新意。如果說任正江的水墨探索是在80年代處于方興未艾的時期,那么他的工筆花鳥畫與此同時已經(jīng)在全國重大展覽上嶄然露出了頭角。任正江的工筆花鳥畫是值得耗費時間來仔細欣賞的。藝術(shù)的表達畢竟有賴于繪畫技巧,如果割舍了其中的技巧,何言為畫?任正江正是持此識見,汲取各流派之所長:或秾艷富麗、或纖秀典雅、或清空幽遠。既吸收宋人的古厚深刻,也融入元人的淡逸典雅,更借鑒近現(xiàn)代西方繪畫所具有的某些營養(yǎng)。多年的技巧磨礪,使他在日后的創(chuàng)作中能夠一超直入如來地,為進退裕如地表達自己的精神世界,提供了豐富的技巧手段和有力保證。
任正江的工筆花鳥畫在當下能夠脫穎而出,憑借的是什么呢?他準確地把握了時代的審美意識,他使自己的作品最大限度地擁有廣大觀眾,也就是說他的作品具有平民性、現(xiàn)代性和生動性,它是雅俗共賞的。
在筆墨處理上,他健而不悍、輕而不薄,全以書法入畫。
在色彩處理上,他力避脂粉華靡、艷柔刻膩之態(tài)。他的色彩總體是響亮、典雅、潤澤。不浮艷不火氣。具體畫風趨向淡色清逸,重彩古厚!陡道子^畫答客問》中說道:“今人一味修飾涂澤,以刻板為工致,以肖似為生動,以勻凈為秀雅,去院體已遠,遑論藝術(shù)三昧。”這則畫評正可以用來驗證任正江的畫。他沒有蹈此常人難免之疾。他并不完全遵循古法的三礬九染的傳統(tǒng)。骨法與沒骨相諧,細筆與潑彩兼用,色彩與水墨相破。暈染、烘染、印染,撞水、撞粉、吸粉……,一切手法都是為了畫面的色墨靈動,水色蓊郁。但決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沒有絲毫的制作成份。他標舉自然天成,就如清水芙蓉一樣。
在題材選擇上,種類多樣,既有平時常見的名花奇木,也有澗邊芳卉野果。袁枚詩曰“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是絕妙詞!碑斈愕睦L畫達到一定的造詣,則無須一定要畫什么題材,如武術(shù)高僧,雖無兵器在身,其隨手所取諸物,皆能使人斃命。繪畫只是借物言志。一朵花可以表達自己的大千世界,何以叩其名?一片葉就是自己審美觀的載體,可以似非而是,物與我在此已經(jīng)相互交融,具象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上升到精神表現(xiàn),即契中了中國繪畫精神的內(nèi)核。
正江在繪畫上比較全面,除水墨前衛(wèi)、山水以及寫意花鳥外,工筆花鳥畫應該是其最擅勝場的,但尤能反映他心性本源的還是他偶而興之所至的指墨畫。
這樣求新求異的作畫心態(tài),它的價值在于他的氣質(zhì)是一個真正的畫家。
任正江 - 作品欣賞
任正江 - 相關(guān)詞條
國畫 | 油畫 | 山水畫 | 花鳥畫 |
任正江 - 參考資料
[1] 中國當代書畫信譽網(wǎng) http://www.ddshxyw.com/renzhengjiang/renzhengjiang.html[2] 國際畫廊網(wǎng) http://www.artyy.com/qrs/2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