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坊 - 人物簡介
豐坊(1492-1563?)——明清著名藏書家。字人叔,一字存禮,后更名道生,字人翁,號南禺外史,明鄞縣(今寧波)人。嘉靖二年(1523)進士,授吏部(一說禮部)主事,改南考功主事,因吏議免官。
豐坊 - 人物生平
豐坊明朝書法家、篆刻家,藏書家,玩世不恭,不拘法理,性情孤僻。嘉靖二年(1523年),進士及第,被委任為南京吏部考功主事。仕至禮部主事!案哪峡脊χ魇,因吏議免官”。豐坊晚年窮困潦倒,寄居于寺廟,病逝于僧舍。
豐坊 - 藝術(shù)成就
豐氏原為鄞縣大姓,歷代為官,代出聞人。豐坊自己博學(xué)工文,
尤精書法,家有萬卷樓,藏書數(shù)萬卷,負郭田千余畝,盡鬻以購法書名貼,又常夜以繼日,心摹手追,故書學(xué)極博,五體并能,晚年更是潦倒於書淫墨癖之中。黃宗羲《豐南禺別傳》曾對他有很形象的描寫:"讀書注目而視,瞳子嘗墮眶外半寸,人有出其左右,不知也。"豐坊不善治家理財,故后來家財喪失殆盡,其萬卷樓藏書中的宋槧和寫本,為門生輩竊去十之有六,后又不幸遭大火,故所存佳本已無多。豐坊原與天一閣范欽交往頗深,早時范欽曾從萬卷樓抄書,豐坊亦曾為范欽作《藏書記》,故萬卷樓劫余之書盡售與天一閣,也就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令豐坊在藏書史上留下"惡名"的是因為他曾偽造了不少"古書"。如《河圖》石本、《魯詩》石本、《大學(xué)》石本,豐坊謬稱是其祖先清敏公於北宋間得之於秘府;又有朝鮮《尚書》、日本《尚書》,謊說是其曾祖豐慶得之於驛館。吳焯《繡谷亭薰習(xí)錄》評說:"其著述未免欺人,其翰墨洵可傳世也。"全祖望《天一閣藏書記》則譏為"貽笑儒林,欺罔后學(xué)"。就現(xiàn)代心理學(xué)觀點而言,豐坊恃才傲物卻懷才不遇,以至於滑稽玩世,徜徉自恣,目空古今,再加上"晚得心疾",故就難免會故意做出一些自以為駭世驚俗的事來。不幸晚年窮困潦倒,貧病交加,乃至寄居蕭寺,客死僧舍,令人嘆惜。
豐坊 - 歷史評價
評其偽造古書:“其著述未免欺人,其翰墨洵可傳世也。”——吳焯《繡谷亭薰習(xí)錄》
評其偽造古書:“貽笑儒林,欺罔后學(xué)。”——全祖望《天一閣藏書記》
評其嗜書:“讀書注目而視,瞳子嘗墮眶外半寸,人有出其左右,不知也。”——黃宗羲《豐南禺別傳》
豐坊 - 傳世作品
《逍遙游》:嘉靖年間為友人所書,楷中帶草,風(fēng)骨絕俗。
《草書七絕》:為扇面草書作品。
《自書詩》:作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時5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