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如源,男,漢族,1944年1月生人,山西曲沃人。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教授、天津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xié)會名譽理事、天津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新華社“新華書畫院”特邀畫師等。
史如源 - 簡介
史如源,山西曲沃人。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教授、天津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天津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新華社“新華書畫院”特邀畫師等。師承天津書畫家梁崎、孫其峰、蕭朗、王學仲諸先生。擅長花鳥畫、兼工山水、書法、篆刻、美術理論。作品由中國美協(xié)等單位主辦的赴日《中國現(xiàn)代書畫家作品展覽》、《中國長城首屆美術書法展覽》、《全國第二屆中國花鳥畫展覽》、《第八屆全國美展優(yōu)秀作品展》、《中國著名畫家三峽美術作品展》、《曲阜紀念孔子誕辰2550年書畫大展》、和中國文聯(lián)等單位主辦的《全國民間工藝、美術、書法大展》等大型畫展均有作品參展,并10余次分獲金、銀、銅等各種獎項。1999年獲中國文聯(lián)頒發(fā)的“1999中國百杰畫家”稱號、2000年又獲“2000中國百杰畫家”稱號。
史如源 - 個人履歷
1944年5月史如源出生于山西。
1963年畢業(yè)于天津師范專科學校,先后在天津市河東區(qū)的少年宮和中學任教。
1961年始隨梁崎習畫,后又相繼師從孫其峰、肖朗。
1985年調(diào)入天津美術學院任教。擅寫意花鳥,兼作山水,亦習書法、篆刻、書畫理論。所作畫面清新明快,追求形與神、筆與墨、情與景的和諧統(tǒng)一。
1973年作品《春早》入選天津市美術作品展覽,為天津藝術博物館收藏。另有作品先后入選在日本舉辦的中國現(xiàn)代一流書畫展、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統(tǒng)一祖國書畫展等。
1984年有多幅作品入選在香港舉辦的天津國畫展,兩部作品刊入《天津國畫選集》。
1987年-1996年《雨后》、《暗香幽韻染關山》、《雄視》、《清風吹空月舒波》、《遠水長空共一色》、《聽濤圖》等也先后在《中國畫》、《迎春花》等刊物上發(fā)表。
曾與賈寶珉一起主持天津電視臺“學畫畫”節(jié)目《中國花鳥畫》講座,與肖朗,賈寶珉等人合著有《中國畫》繪畫技法叢書。現(xiàn)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天津分會會員,天津美術學院講師。
史如源 - 個人觀點
史如源認為:“中國花鳥畫的形成是以寫生為基礎,以寓興、寫意為歸依的傳統(tǒng)。”
所謂寫生就是“移生動質(zhì)”,就是“變態(tài)不窮”地傳達花鳥的生命力與各不相同的特性。所謂寓興,通過花鳥草木的描寫,寄寓作者的獨特感處,以類似于中國詩歌“賦、比、興”的手段,緣物寄情,托物言志。所謂寫意,就是強調(diào)以意為之的主導作用,就是追求象中國書法藝術一樣淋漓盡致地抒寫作者情意,就是不因?qū)ξ锵竦拿桀^畫腳束縛思想感情的表達。
史如源花鳥畫的立意往往關乎人事,它不是為了描花繪鳥而描花繪鳥,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緊緊抓住動植物與人們生活遭際、思想情感的某種聯(lián)系而給以強化的表現(xiàn)。它既重視真,要求花鳥畫具有“識夫鳥獸木之名”的認識作用,又非常注意美與善的觀念的表達,強調(diào)其“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張通過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與欣賞影響人們的志趣、情操與精神生活,表達作者的內(nèi)在思想與追求。
表現(xiàn)在造型上,他的花鳥畫重視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與“似與不似之間”,借以實現(xiàn)對象的神采與作者的情意。
在構圖上,它突出主體,善于剪裁,時畫折技,講求布局中的虛實對比與顧盼呼應,而且在寫意花鳥畫中,尤善于把發(fā)揮畫意的詩歌題句,用與畫風相協(xié)調(diào)的書法在適當?shù)奈恢脮鴮懗鰜,輔以印章,成為一種以畫為主的綜合藝術形式。
在畫法上,他的花鳥畫因?qū)ο筝^山水畫具體而微,又比人物畫豐富,所以工筆設色更具寫實色彩或帶有一定的裝飾意味,而寫意花鳥畫則筆墨更加簡練,更具有程序性與不可更易性。
史如源 - 藝術表現(xiàn)
表現(xiàn)手法
1.造型手段
花鳥畫的造型手段是“線”。史如源通過在創(chuàng)作中積累出的各種不同的“線”,抒寫自己的胸懷,抒寫心中獨有的山川!熬”在中國畫家的筆下有極深刻的含義,往往是將許多繁復的事物,僅僅通過幾條富有生命力的“線”表達出來。在花鳥畫中,史如源依靠“線”來塑造環(huán)境的特性,因此得以形成各種含義迥異“線”,以及各式各樣的皴擦。這里的“線”在作品中是極其重要的一個元素,“線”應用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幅作品的優(yōu)劣,因此,史如源大都窮其一生追求富有生命力的“線”,有很多優(yōu)秀的畫家,就是因為他能成功的駕馭簡單卻含義無限的“線”,而成為大家。
2.造型特點
在造型上,史如源提倡不拘于形似甚至“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是花鳥畫又一突出特點;B畫的對環(huán)境的塑造是為了作者的抒情達意,所以中國畫家敢于舍棄對象外在的形態(tài),敢于為了強化作者感情的表達而進行一些恰到好處的藝術夸張。善于抓住對象本質(zhì)特征以及神情的史如源,以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靈活的表現(xiàn)對象。同時也為了區(qū)別主次賓主,給人以充分的美的享受及自己情感的充分表達,他們將個性化的構圖、裝飾化的手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所以,不拘泥于特定的時間與空間的構圖布局是史如源畫的另一特點。有時候完全省略環(huán)境描寫,大膽利用空白,突出主體,并借助觀者的聯(lián)想與想象去自由發(fā)揮。他的構圖除緊密結合所描內(nèi)容的“經(jīng)營位置”之外,還講求平面布局中的色、線、形的變化對比與呼應,虛實、疏密、開合、起伏、繁簡、聚散的相生相應,這也是一個很突出的特色。
講求筆墨是花鳥畫的另一特點,所謂筆墨并不是用具材料上的筆墨,而是作者傳情達意的的一種藝術技巧。史如源使用的最富于彈力的毛筆,對筆觸水分的變化反應最為靈敏的宣紙,形成了筆墨變幻無窮的特點。他把筆法看成了藝術創(chuàng)作中最重要的藝術技巧。它的作用就是以不用的筆法墨法描寫不同的形象,也能更好的表現(xiàn)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與想法。它的另一個作用是可以體現(xiàn)出每一位創(chuàng)作者的個人風格。
以畫為主,在一幅作品中加上詩文、書法、繪畫以至印章的等藝術手段,也是中國畫極為新穎的一個特色。它的形成過程很漫長,首先是提倡畫中有詩,也就是追求畫像詩一樣的富有抒情味并且?guī)в性姷捻嵚桑蚕裨娔菢拥纳朴趧?chuàng)造美妙的意境而做到“畫外有意”“意趣無窮”。同時,這些又是表達史如源的個性,體現(xiàn)與眾不同的風格的一個很好的陣地。
3.空間
在空間觀念的認識上,史如源對空間觀念有不同的看法,宋代郭熙所說的“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這不單是單純的物理空間觀,而是置身于天地間的充滿詩意的空間概念,而史如源尋求的“神游”的意境,并非現(xiàn)實生活的東南西北、前后左右。他的畫所要求的畫面意境是以有限的畫面,表達無限的空間。
4.色彩
史如源重視立意構思的重要作用,提倡藝術形象是為了表達內(nèi)心與外界之間的交流,“敢于使用程式化、裝飾化與夸張變形的手法,為對象傳神,為作者達意”;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審美觀念,所以他的畫使用的色彩是以墨為主,以色為輔的,這種化繁為簡的創(chuàng)作方法更符合中國儒道思想所追求的那種平淡中庸、清心寡欲的境界。史如源
的畫雖多水墨畫,但是也并不是厭惡和排斥色彩,反倒有水墨淡色與重著色的畫法。在墨與色的關系上,一種是以墨為主,以色為輔;另一種是墨不礙色,色不礙墨,互不侵犯相得益彰。
表現(xiàn)形式
1.筆
極富彈性的筆為他的特色打下一個基礎。他的畫以“線”為造型手段使用的最適合的工具。畫中各種各樣“線”,就是依賴于這種工具得以完美的表現(xiàn)。
他繪畫中的“筆”,并非單純指一種材料,它是對藝術表達的一種獨特的認識!肮P”應用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幅作品的優(yōu)劣,“用筆”便成了畫家創(chuàng)作和鑒賞的一個標準。
2.墨(顏色)
在對史如源畫中的筆作了介紹之后,對于他畫的“墨”,也就不能單純的理解成為一種工具材料。作畫中是用墨,而且用墨也是東方藝術的一大特色。墨在宣紙紙上產(chǎn)生的變幻無窮的效果,。但一說到“用墨”,學問就深了。中國山水畫的筆墨技法,比一般的人物、花鳥畫還要豐富多變。他畫的筆法主要表現(xiàn)為多種皴法和點苔法,墨法則多了,有“染”、有“擦”、有“破墨”、有“積墨”。筆中有墨,墨中有筆,彼此互相滲透,“極盡千變?nèi)f化之能事,有效地提高了筆墨狀物抒情與表達獨特風格的作用”。
史如源 - 個人心語
藝術創(chuàng)作靠的是感情和思想,靠的是在藝術實踐中總結出的新的表現(xiàn)形式及個性化的發(fā)揮,靠的是建立新的視覺形象表現(xiàn)的技巧語言。這是作者的生活積累,文化底蘊的深層次的體現(xiàn)。
高水平審美境界的作品,是表現(xiàn)形式與畫面內(nèi)涵、表現(xiàn)技巧和美學和諧統(tǒng)一的成果。是作者感情的真實投入,引發(fā)心靈的共鳴,再配合嫻熟的技巧的產(chǎn)物。
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廣博的修養(yǎng)、超越之見識和深厚之生活積淀是很難駕馭中國畫這一門綜合藝術的。只有那些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學問的人,經(jīng)過長期不懈努力,方有可能成功。
史如源 - 藝術成就
作品收藏、陳列于人民大會堂、中南海、釣魚臺國賓館、天安門城樓、軍事博物館、中央電視臺、全國美協(xié)記憶許多省市的博物館、藝術館、畫院和北京的京豐、京西等大賓館、火車站、機場等地和天津的市政府、市委、市人大等許多單位部門。大量作品發(fā)表于國內(nèi)外的報刊或載入美術畫冊、畫集。著有《中國畫基礎》(合著)、《鷹的畫法》、《雞的畫法》、《蘭花畫法》、《寫意花鳥畫教程》、《中國當代藝術家畫庫——史如源畫集》等。
史如源 - 評價
史如源的花卉畫在題材選取上極具個性。他喜歡畫的花卉大約有四五十種,如紫鳶、繡球、蘭草、水仙、杜鵑、虞美人、扶桑、向日葵、紫丁香等,幾乎全是野花。而藍色是史如源的最愛。生長在東北沼澤邊緣的鳶尾花是他深愛著的一種野花,顏色為深藍色。她研究出的藍色是一般人很難調(diào)配出來的,似乎成了他色彩的專利。為了突出帶有飄逸感的花朵,他刪繁就簡,有意將長而繁多的葉子加工為疏密有致的短小狀;畫面洋溢著令人賞心悅目的質(zhì)樸。
隨興吟詠,情趣盎然,是史如源作品引人興味的又一特點。識畫者曾說,畫山要有神韻,畫花鳥要有情趣?v覽為數(shù)可觀的新作,特別是花卉小品,恍惚追隨藝術家,跟他一樣,以恬適明凈之心,漫步在春天里,邂逅在百花間。
史如源 - 作品欣賞
史如源 - 相關詞條
題材 | 《雞的畫法》 | 藝術館 | 博物館 |
天津美術學院 | 中國畫 | 筆墨 | 花鳥畫 |
天津美術家協(xié)會 | 藍色 | 特色 | 山西省 |
史如源 - 參考資料
1.http://www.21nowart.com/DisplayArtist.asp?id=1052
2.http://shop.mall.taobao.com/product-421810.htm
3.http://www.jinyueya.cn/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19200&ID=17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