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13歲之后,朱利葉斯·歐文一直生活在Roosevelt。高中時期他在Roosevelt高中就讀并打球,當時就已經有了“博士”或者“J博士”的綽號了,這來自于他的一個朋友。
1968年,歐文上了馬薩諸塞州大。1986年,歐文通過馬薩諸塞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的成人繼續(xù)教育學院(the University Without Walls at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Amherst)拿到了學士學位。在大學校隊征戰(zhàn)的2個賽季時間內,歐文場均可以拿到32.5分、20.2個籃板,成為NCAA男子籃球史上能拿到場均20+20的僅有的五位球員之一。
當時,美國的職業(yè)籃壇正處在動蕩階段,分成兩個聯(lián)盟且都擁有自己的俱樂部球隊和聯(lián)賽。1971年,歐文加盟了ABA聯(lián)盟,當時他并沒有選秀就加盟了弗吉尼亞紳士隊。
運動生涯
ABA時代
歐文很快便向人們展示出他不可低估的實力,他的扣籃表演更是成為其賽場標志。處子賽季,他場均得到27.3分,被選入了ABA年度最佳陣容二隊,選進了ABA最佳新秀陣容,在年度最佳新秀評選中落后阿爾迪斯·吉爾摩爾排名第二。在當年的季后賽中,歐文帶領球隊打進了東部決賽,在那里他們輸給了里克·巴里領銜的紐約籃網隊。
1972年,歐文具備了被NBA選秀的資格,他被密爾沃基雄鹿隊在首輪第12順位選中。他本有機會借此機會與奧斯卡·羅伯特森和賈巴爾搭檔,然而,歐文卻在1972-73賽季與亞特蘭大老鷹隊簽了約。辯護律師希望在兩個聯(lián)盟的這3支球隊中尋求和解,而此時歐文與皮特-馬拉維奇一道參加了老鷹隊的訓練營,開始備戰(zhàn)新賽季。在訓練營中,歐文不僅可以和馬拉維奇過招,還能與喬治·格文切磋技藝,這使他非常享受這里的生活。在為老鷹隊打了3場表演賽之后,由于接到了起訴,歐文被紳士隊召回。由于此前雄鹿隊擁有歐文的使用權,老鷹隊被NBA聯(lián)盟罰款2萬5千美金。
回到ABA,歐文繼續(xù)不可阻擋,1972-73賽季,他取得了生涯最高的賽季場均31.9分。緊接著的一個賽季,由于資金周轉不靈,紳士隊把歐文賣到了紐約籃網隊。
1973-74賽季,歐文帶領籃網隊拿下了史上第一座總冠軍獎杯,當時他們擊敗的對手是猶他明星隊。歐文也通過這次比賽幫助自己成為ABA最重要的球員。在他的促使下,籃網隊成為ABA最強大的球隊,ABA也借此吸引了無數(shù)球迷的支持和業(yè)內專家的認可。
1975-76賽季末,ABA與NBA合并;@網與掘金本在這個賽季初就有意加盟NBA,而ABA與NBA雙方在1970年就已經有意合并,無奈介于多種原因的阻隔,其中就包括奧斯卡·羅伯特森的案子。歐文帶領著籃網在總決賽中擊敗了丹佛掘金,這也是ABA史上最后一屆總決賽。在這一年的季后賽階段,歐文場均可以得到34.7分,被評為了季后賽MVP。
在ABA效力的5個賽季里,歐文獲得了2次總冠軍,3次MVP和3次得分王頭銜。
NBA時代
1976-77賽季,這是歐文加盟NBA的第一個賽季。1977年10月23日,歐文完成了NBA首秀,首場負于馬刺,他得到17分。
歐文很快便成為新球隊的領袖,并且?guī)椭蜿犜谶@個賽季打出了50+的勝場戰(zhàn)績。76人隊除了擁有歐文,還有另外兩名球星:喬治·麥金尼斯和道格·科林斯,他們一同帶領球隊獲得了大西洋賽區(qū)冠軍,總戰(zhàn)績排名聯(lián)盟第一。與此同時,76人隊的戰(zhàn)績超過了衛(wèi)冕冠軍凱爾特人隊,拿到了東部冠軍頭銜。在總決賽中,歐文與他的76人隊迎戰(zhàn)比爾·沃頓領銜的波特蘭開拓者隊。盡管76人隊取得了2-0的開頭局勢,最終還是不敵對手,被對方連勝四場。
不過,雖然輸?shù)袅丝倹Q賽,但在賽場之外歐文取得了巨大的商業(yè)成功。他開始代言多款產品,并擁有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簽名鞋。他主演的電視廣告開始頻繁出現(xiàn)在電視熒屏,1979年,他還參演了一部喜劇電影:《匹茲堡的救世魚(The Fish That Saved Pittsburgh)》。
1977-78賽季,76人的票務宣傳廣告以歐文目標奪冠為主題。在這則廣告中,歐文坐在更衣室內,一面對著球迷們說道:“我們欠你們一個(總冠軍)”一面豎起食指。球隊用了幾年的時間來圍繞歐文打造總冠軍陣容。這期間他們招徠了主教練比爾·坎寧安、頂級球員莫里斯·奇克斯、安德魯·托尼和鮑比·瓊斯,這些人的加盟幫助76人無限接近總冠軍夢想。
在接下來的幾個賽季中,歐文一直與一支實力尚未與他在同一水平的球隊糾纏不清。76人隊有兩次倒在東部決賽。1979年,拉里·伯德進入聯(lián)盟,更加使得凱爾特人與76人這對老冤家之間的爭斗白熱化;在1980、81、82和85這幾年的東部決賽中,雙方多次碰面。而大鳥對J博士的比拼成為聯(lián)盟最具看點的對位表演(與當時的大鳥VS魔術師齊名),當時有一家電子游戲公司還特地為他們倆出了一款游戲,名字就叫“J博士單挑拉里·伯德”。
1980年,76人隊終于淘汰凱爾特人隊,得以打進總決賽,當時他們的對手是洛杉磯湖人隊。正是在這次總決賽中,歐文向全世界球迷展示了那記著名的底線拉桿上籃,一記難以置信的籃板后滑翔反手上籃。不過,盡管如此,強大的湖人隊還是用4-2的總比分笑到了最后,因為他們擁有同樣出色的魔術師約翰遜。
1980-81賽季和1981-82賽季,歐文連續(xù)成為聯(lián)盟最佳球員之一,可球隊的命運卻不容樂觀:1981年,東部決賽76人先是3-1領先凱爾特人,可通過7場大戰(zhàn)綠衫軍最終翻盤成功(第5場輸2分、第7場輸1分);1982年季后賽,76人在東部決賽中擊敗衛(wèi)冕冠軍凱爾特人,但在總決賽中6場下來又一次輸給了湖人。這期間,雖然球隊沒能獲得總冠軍,但歐文在1981年獲得MVP,1982年入選了年度最佳陣容一隊。
1982-83賽季,摩西·馬龍的加盟幫助球隊解決了他們最薄弱的中鋒環(huán)節(jié)。擁有了這位有史以來最難以應付、最不可阻擋的中鋒/大前鋒搖擺人,76人在整個這一季都擁有了不可撼動的優(yōu)勢,馬龍也在接受采訪時放出了著名的“fo-fo-fo (4-4-4)”宣言。歐文非常明白他這位明星隊友的用意:即是大家唯一要做的就是在每一回合贏下4場比賽,不過馬龍實際是希望球隊在季后賽階段橫掃各路對手。最終,76人隊打出了4-5-4的季后賽戰(zhàn)績,在東部決賽中輸給了密爾沃基雄鹿隊一場,總決賽更是橫掃了湖人隊拿下總冠軍。
在歐文的生涯末期,他仍能保持全明星水平,最后的四個賽季,他仍然能送出場均22.4分、20.0分、18.1分,和16.8分的不俗表現(xiàn)。1986年,歐文宣布賽季結束后即退役,這一聲明導致他隨后參加的每一場比賽,門票都告售罄。歐文每到一處都受到熱烈歡迎,即便是凱爾特人主場和湖人主場――這些他曾經的死敵們,當?shù)氐那蛎远寄芟驅Υ麝犆餍且粯酉驓W文表示致敬。
1987年5月3日是他職業(yè)生涯的最后一場比賽,他上場40分鐘得到24分4板2助。
1986-87賽季結束后,37歲的歐文宣布退役。歐文是僅有的幾位能夠擁有ABA和NBA退役號碼殊榮的球員之一,一份是來自ABA紐約籃網隊(現(xiàn)如今的布魯克林籃網隊),一份是來自NBA費城76人隊,退役號碼分別是32號和6號。
在ABA和NBA兩個聯(lián)盟共同效力過,歐文生涯總得分30000分以上。1993年,歐文入選了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他退役時,歐文在歷史總得分中排名第三,歷史總命中數(shù)排名第三,歷史總出手數(shù)排名第5,還有總搶斷數(shù)第一。歐文生涯總得分30026分,2011年統(tǒng)計時排名歷史總第五,排在他前面的有賈巴爾、卡爾·馬龍、喬丹和張伯倫。
生涯數(shù)據(jù)
常規(guī)賽平均數(shù)據(jù)
賽季 | 球隊 | # | 出場 | 先發(fā) | 分鐘 | 命中% | 三分% | 罰球% | 進攻 | 防守 | 籃板 | 助攻 | 搶斷 | 蓋帽 | 失誤 | 犯規(guī) | 得分 |
---|---|---|---|---|---|---|---|---|---|---|---|---|---|---|---|---|---|
76-77 | 76人 | 6 | 82 | 0 | 35.9 | 49.900 | 0.000 | 77.700 | 2.3 | 6.1 | 8.4 | 3.7 | 1.9 | 1.3 | 0.0 | 3.1 | 21.6 |
77-78 | 76人 | 6 | 74 | 0 | 32.8 | 50.200 | 0.000 | 84.500 | 2.4 | 4.1 | 6.5 | 3.8 | 1.8 | 1.3 | 3.2 | 2.8 | 20.6 |
78-79 | 76人 | 6 | 78 | 0 | 35.9 | 49.100 | 0.000 | 74.500 | 2.5 | 4.7 | 7.2 | 4.6 | 1.7 | 1.2 | 4.0 | 2.7 | 23.1 |
79-80 | 76人 | 6 | 78 | 0 | 36.1 | 51.900 | 20.000 | 78.700 | 2.8 | 4.6 | 7.4 | 4.6 | 2.1 | 1.7 | 3.6 | 2.7 | 26.9 |
80-81 | 76人 | 6 | 82 | 0 | 35.0 | 52.100 | 22.200 | 78.700 | 3.0 | 5.0 | 8.0 | 4.4 | 2.1 | 1.7 | 3.2 | 2.8 | 24.6 |
81-82 | 76人 | 6 | 81 | 81 | 34.4 | 54.600 | 27.300 | 76.300 | 2.7 | 4.2 | 6.9 | 3.9 | 1.9 | 1.7 | 2.6 | 2.8 | 24.4 |
82-83 | 76人 | 6 | 72 | 72 | 33.6 | 51.700 | 28.600 | 75.900 | 2.4 | 4.4 | 6.8 | 3.7 | 1.5 | 1.8 | 2.7 | 2.8 | 21.4 |
83-84 | 76人 | 6 | 77 | 77 | 34.8 | 51.200 | 33.300 | 75.400 | 2.5 | 4.4 | 6.9 | 4.0 | 1.8 | 1.8 | 2.9 | 2.8 | 22.4 |
84-85 | 76人 | 6 | 78 | 78 | 32.5 | 49.400 | 21.400 | 76.500 | 2.2 | 3.1 | 5.3 | 3.0 | 1.7 | 1.4 | 2.6 | 2.6 | 20.0 |
85-86 | 76人 | 6 | 74 | 74 | 33.4 | 48.000 | 28.100 | 78.500 | 2.3 | 2.7 | 5.0 | 3.4 | 1.5 | 1.1 | 2.8 | 2.6 | 18.1 |
86-87 | 76人 | 6 | 60 | 60 | 32.0 | 47.100 | 26.400 | 81.300 | 1.9 | 2.5 | 4.4 | 3.2 | 1.2 | 1.5 | 2.6 | 2.3 | 16.8 |
職業(yè)生涯 | -- | -- | 836 | 823 | 34.3 | 50.700 | 26.100 | 77.700 | 2.5 | 4.2 | 6.7 | 3.9 | 1.8 | 1.5 | 2.8 | 2.7 | 22.0 |
季后賽平均數(shù)據(jù)
賽季 | 球隊 | # | 出場 | 先發(fā) | 分鐘 | 命中% | 三分% | 罰球% | 進攻 | 防守 | 籃板 | 助攻 | 搶斷 | 蓋帽 | 失誤 | 犯規(guī) | 得分 |
---|---|---|---|---|---|---|---|---|---|---|---|---|---|---|---|---|---|
76-77 | 76人 | 6 | 19 | 0 | 39.9 | 52.300 | 0.000 | 82.100 | 2.2 | 4.3 | 6.5 | 4.5 | 2.1 | 1.2 | 0.0 | 2.4 | 27.3 |
77-78 | 76人 | 6 | 10 | 0 | 35.8 | 48.900 | 0.000 | 75.000 | 4.0 | 5.7 | 9.7 | 4.0 | 1.5 | 1.8 | 3.5 | 3.0 | 21.8 |
78-79 | 76人 | 6 | 9 | 0 | 41.3 | 51.700 | 0.000 | 76.100 | 3.2 | 4.6 | 7.8 | 5.9 | 2.0 | 1.8 | 4.2 | 2.4 | 25.4 |
79-80 | 76人 | 6 | 18 | 0 | 38.6 | 48.800 | 22.200 | 79.400 | 1.7 | 5.8 | 7.5 | 4.4 | 2.0 | 2.0 | 3.1 | 3.1 | 24.4 |
80-81 | 76人 | 6 | 16 | 0 | 37.0 | 47.500 | 0.000 | 75.700 | 3.3 | 3.9 | 7.2 | 3.4 | 1.3 | 2.5 | 3.4 | 3.4 | 22.9 |
81-82 | 76人 | 6 | 21 | 21 | 37.1 | 51.900 | 16.700 | 75.200 | 2.7 | 4.7 | 7.4 | 4.7 | 1.7 | 1.7 | 3.1 | 2.6 | 22.0 |
82-83 | 76人 | 6 | 13 | 13 | 37.9 | 45.000 | 0.000 | 72.100 | 2.5 | 5.2 | 7.7 | 3.4 | 1.1 | 2.0 | 3.0 | 3.2 | 18.4 |
83-84 | 76人 | 6 | 5 | 5 | 38.8 | 47.400 | 0.000 | 86.400 | 1.8 | 4.6 | 6.4 | 5.0 | 1.6 | 1.2 | 4.2 | 2.8 | 18.2 |
84-85 | 76人 | 6 | 13 | 13 | 33.4 | 44.900 | 0.000 | 85.700 | 2.2 | 3.4 | 5.6 | 3.7 | 1.9 | 0.8 | 2.8 | 2.6 | 17.1 |
85-86 | 76人 | 6 | 12 | 12 | 36.1 | 45.000 | 18.200 | 73.800 | 2.2 | 3.7 | 5.9 | 4.2 | 0.9 | 1.3 | 3.2 | 2.7 | 17.7 |
86-87 | 76人 | 6 | 5 | 5 | 36.0 | 41.500 | 33.300 | 84.000 | 2.8 | 2.2 | 5.0 | 3.4 | 1.4 | 1.2 | 1.8 | 3.8 | 18.2 |
職業(yè)生涯 | -- | -- | 141 | 141 | 37.5 | 48.600 | 19.400 | 77.900 | 2.6 | 4.5 | 7.1 | 4.2 | 1.7 | 1.7 | 3.2 | 2.9 | 21.9 |
數(shù)據(jù)來源
全明星賽數(shù)據(jù)
賽季 | 球隊 | 首發(fā) | 時間 | 得分 | 命中% | 3分% | 罰球% | 前場 | 后場 | 籃板 | 助攻 | 搶斷 | 失誤 | 蓋帽 | 犯規(guī) |
---|---|---|---|---|---|---|---|---|---|---|---|---|---|---|---|
76-77 | EST | 1 | 30.0 | 30.0 | 60.0 | - | 100 | 5.0 | 7.0 | 12.0 | 3.0 | 4.0 | 1.0 | - | 2.0 |
77-78 | EST | 1 | 27.0 | 16.0 | 21.4 | - | 83.3 | 2.0 | 6.0 | 8.0 | 3.0 | 0.0 | 1.0 | 2.0 | 1.0 |
78-79 | EST | 1 | 39.0 | 29.0 | 45.5 | - | 75.0 | 6.0 | 2.0 | 8.0 | 5.0 | 2.0 | 0.0 | 1.0 | 4.0 |
79-80 | EST | 1 | 20.0 | 11.0 | 33.3 | - | 75.0 | 2.0 | 3.0 | 5.0 | 2.0 | 2.0 | 1.0 | 2.0 | 5.0 |
80-81 | EST | 1 | 29.0 | 18.0 | 40.0 | - | 85.7 | 3.0 | 0.0 | 3.0 | 2.0 | 2.0 | 1.0 | 2.0 | 2.0 |
81-82 | EST | 1 | 32.0 | 16.0 | 43.8 | - | 50.0 | 3.0 | 5.0 | 8.0 | 2.0 | 1.0 | 2.0 | 4.0 | 4.0 |
82-83 | EST | 1 | 28.0 | 25.0 | 57.9 | 0.0 | 100 | 3.0 | 3.0 | 6.0 | 3.0 | 1.0 | 2.0 | 2.0 | 1.0 |
83-84 | EST | 1 | 36.0 | 34.0 | 63.6 | 0.0 | 75.0 | 4.0 | 4.0 | 8.0 | 5.0 | 2.0 | 2.0 | 1.0 | 4.0 |
84-85 | EST | 1 | 23.0 | 12.0 | 33.3 | - | 100 | 2.0 | 2.0 | 4.0 | 3.0 | 1.0 | 0.0 | 1.0 | 3.0 |
85-86 | EST | 1 | 19.0 | 8.0 | 40.0 | - | 0.0 | 1.0 | 3.0 | 4.0 | 2.0 | 2.0 | 0.0 | 2.0 | 2.0 |
86-87 | EST | 1 | 33.0 | 22.0 | 69.2 | 100 | 100 | 3.0 | 1.0 | 4.0 | 5.0 | 1.0 | 1.0 | 2.0 | 3.0 |
總計 | 11 | 28.7 | 20.1 | 47.8 | 100 | 79.4 | 3.1 | 3.3 | 6.4 | 3.2 | 1.6 | 1.0 | 1.7 | 2.8 |
數(shù)據(jù)來源
生涯紀錄
NBA歷史上平均得分排行榜第三十名(22.0分)
職業(yè)籃球歷史上總得分第六名(30026分)
榮譽記錄
ABA成就 |
?1976 ABA總冠軍 (獲獎) ?1976 ABA全明星 (獲獎) ?1976 ABA最佳陣容第一陣容 (獲獎) ?1976 ABA最有價值球員 (獲獎) ?1976 得分王 (獲獎) ?1975 ABA最有價值球員 (獲獎) ?1975 ABA最佳陣容第一陣容 (獲獎) ?1975 ABA全明星 (獲獎) ?1974 ABA全明星 (獲獎) ?1974 ABA最有價值球員 (獲獎) ?1974 ABA總冠軍 (獲獎) ?1974 ABA最佳陣容第一陣容 (獲獎) ?1974 得分王 (獲獎) ?1973 ABA最佳陣容第一陣容 (獲獎) ?1973 ABA全明星 (獲獎) ?1973 得分王 (獲獎) ?1972 ABA最佳陣容第二陣容 (獲獎) ?1972 ABA全明星 (獲獎) ?1972 ABA最佳新秀陣容 (獲獎) |
NBA成就 |
?1996 NBA50大巨星 (獲獎) ?1993 籃球名人堂 (獲獎) ?1987 NBA全明星 (獲獎) ?1986 NBA全明星 (獲獎) ?1985 NBA全明星 (獲獎) ?1984 NBA全明星 (獲獎) ?1984 NBA第二陣容 (獲獎) ?1983 NBA總冠軍 (獲獎) ?1983 NBA全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 (獲獎) ?1983 NBA全明星 (獲獎) ?1983 NBA第一陣容 (獲獎) ?1982 NBA全明星 (獲獎) ?1982 NBA第一陣容 (獲獎) ?1981 NBA最有價值球員 (獲獎) ?1981 NBA全明星 (獲獎) ?1981 NBA第一陣容 (獲獎) ?1980 NBA全明星 (獲獎) ?1980 NBA第一陣容 (獲獎) ?1980 NBA35周年最佳陣容 (獲獎) ?1979 NBA全明星 (獲獎) ?1978 NBA第一陣容 (獲獎) ?1978 NBA全明星 (獲獎) ?1977 NBA第二陣容 (獲獎) ?1977 NBA全明星 (獲獎) ?1977 NBA全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 (獲獎) |
場外生活
在自己的籃球生涯結束后,歐文成為了一名商人,在費城開辦了一家可口可樂灌裝瓶工廠,還出任電視臺評論員。
1997年6月4日,朱利葉斯·歐文成為奧蘭多魔術隊的RDV體育副總裁和球隊運營總裁。
1990年代,他與前NFL跑鋒喬·華盛頓成為了納斯卡全國賽一支車隊的老板,使之成為納斯卡賽車隊有史以來第一支由少數(shù)人控股的隊伍。本身就是賽車迷的歐文,他這么做的初衷是吸引更多的非裔美國人加入到納斯卡賽車中來。
歐文還身兼數(shù)職,包括匡威董事會成員(在2001年匡威倒閉之前),其他參與的公司:達登餐飲公司、Saks百貨公司集團、體育認證公司。
從2009年開始,歐文成為了亞特蘭大名人高爾夫國際俱樂部的老板。
2009年,他被《SLAM(扣籃)》雜志評為NBA50大球星,排名第15位。
2012年5月5日,朱利葉斯·歐文被聘為76人戰(zhàn)術顧問,合同將到2015年,同時他還會擔任球隊大使的角色,負責和球迷與球隊的贊助商打交道。
歐文的女兒亞歷山德拉·史蒂文森,是美國著名網球運動員。
2017年,歐文擔任美國BIG3聯(lián)賽TRI-STATE隊主教練。
軼事
生涯精彩瞬間
著名的底線移動
朱利葉斯·歐文生涯其中一次值得銘記的進攻表演,發(fā)生在1980年總決賽上,當時他用一記不可思議的籃板后上籃征服了全場。他先是在右側底線位置運球過掉了湖人隊的前鋒馬克·蘭斯伯格,突入內線后起勢上籃。突然,高達7尺寸的張伯倫半路殺出,將歐文的進攻路線擋住不說,眼看他就要出界了。歐文瞬間騰起。他的左肩膀已經在界外了。然而,歐文憑借出色的滯空力,肩膀一沉來了個拉桿反手上籃,將球打進。這一記進球與他的罰球線起跳扣籃一道,成為歐文生涯最具代表性的時刻之一。
單臂大回環(huán)隔扣邁克爾-庫珀
另一次精彩的進攻表演,是發(fā)生在1983年的常規(guī)賽76人對陣湖人的比賽中。比賽進行到了最后時刻,76人后衛(wèi)莫里斯-奇克斯將湖人前鋒詹姆斯·沃西的傳球干擾,皮球高高彈起,在落地的一瞬間歐文將球搶到。他順勢沿著左路快下,此時阻擋他的只有一個人——湖人最好的防守球員邁克爾·庫珀。運至三分線附近,歐文巧妙地將球牢牢扣在自己的手腕和小臂之間,手臂前后大幅度擺動間,他已經起飛了。庫珀與歐文幾乎同時起跳,但眼看歐文越飛越高他只好放棄防守。歐文將球從腦后繞至前身,來了一記單臂大風車隔扣庫珀。當時的湖人解說員奇克·赫恩形容這次是“Rock The Baby”式灌籃。這記扣籃也被認為是史上最精彩的扣籃之一。
生涯影響
格倫·里弗斯的昵稱“道格”,就是因為他在大學訓練時總是穿著印有“J博士”字樣的T恤衫出現(xiàn)而得名。
NFL球隊芝加哥熊隊的防守端鋒朱利葉斯·佩帕斯的名字,就是取自朱利葉斯·歐文的名字。
朱利葉斯·歐文是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同年時的偶像,奧巴馬的房間里就曾掛著歐文的海報。
朱利葉斯·歐文的昵稱“J博士(Dr.J)”來源于說唱明星德瑞博士的名字(Dr.Dre)。
參與流行文化
朱利葉斯·歐文的事跡還被改編進了電子游戲中,名叫《一對一:J博士vs拉里·伯德》。這款游戲起初只適用于蘋果電腦系統(tǒng),隨后普及開來。歐文隊流行文化的影響遠不止于此。美國說唱大腕德瑞博士(Dr.Dre)極度崇拜歐文,一度用“Dr.J”作為自己的藝名。美國說唱歌手Gucci Mane & Yo Gotti為了紀念歐文創(chuàng)作了一首歌,歌名就叫“朱利葉斯(Julius)”;Run-D.M.C。的一首歌《You Be Illin’ 》中就提到了歐文。除去說唱界,傳奇爵士樂名家格羅佛·華盛頓二世,76人的死忠,為了歌頌歐文的功績特地為他創(chuàng)作了一首歌——《Let It Flow (For Dr. J)》,收錄在自己的專輯《Winelight》中。吉恩·懷爾德在電影《紅衣女郎 The Woman in Red》中還與歐文通話。
63歲上演暴扣
2013年8月13日,63歲的“J博士”朱利葉斯·歐文發(fā)布了一段視頻。在視頻中,他上演了單手暴扣。
評價
作為一名籃球運動員,歐文是第一位接過火炬,成為NBA代言人的球員。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角色,也明白這有多重要,對于他、對于聯(lián)盟的意義所在。在我看來,歐文是第一位個人超越了體育的范疇,他最被人們熟知的名字是,J博士。(歐文的主教練,比利·庫寧漢姆)
我也很希望拿總冠軍,但我被他驚到了。歐文做到了!我會說‘我們怎么辦?是讓他遠離籃球?還是把球交還給他讓他再來一次?’這球絕對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得分,史上最精彩的。(魔術師約翰遜評價歐文那著名的底線移動)
當我們聽說歐文這名球員很優(yōu)秀時,我們要了一盤他的比賽錄像帶。這是他大學時的比賽錄像。畫質糟糕透了,都看不出這是一場籃球賽,但這仍足以看出歐文是名非常優(yōu)秀的球員,那時他剛大三。直到他穿上(弗吉尼亞)紳士隊的球衣時,我們才第一次見到他本人,當時我們只希望他能幫我們負責搶籃板球,是不是地能得幾分。誰知道他會有這么大能耐。(約翰尼·科爾)
偉大的球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一直為了達到完美無瑕而不懈努力著,即便他們自己都非常清楚這是不可能的事。朱利葉斯-歐文就是這樣的球員。(比利·庫寧漢姆)
年輕時的歐文就好比籃球場上的托馬斯-愛迪生,總是能在每晚的比賽中為大家發(fā)明出新玩意兒。(約翰·科爾對ABA歷史學家特里·普拉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