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約翰遜 - 個人簡介
菲利普·約翰遜于1906年7月8日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他最初在哈佛大學學哲學,但自從讀了密斯·凡·德·羅、勒·柯布西耶和沃爾特·格羅佩斯等建筑大師的相關文章之后,他就固執(zhí)地轉了專業(yè)。33歲的時候,他獲得了哈佛大學建筑學院的建筑學學士學位,后來他被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MOMA)聘為建筑學系的第一任系主任。同時,他又與HenryRussellHitchcock一起撰寫關于“建筑國際風格”的相關著作,該計劃中有多名偉大建筑師參與。約翰遜與對他有巨大影響的密斯·凡·德·羅一起工作,并將其看作是最高明的建筑師。1939年進哈佛大學建筑研究生院,從師M·布勞耶學習,但其真正的導師是密斯·范·德·羅。1943年獲得建筑學位。1945年開設設計事務所,1946-1954年重任紐約市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建筑部主任。他的專著《密斯·范·德·羅》于1947年出版,頗負盛名。1949年設計了自己的住宅,確立了他作為建筑師的聲望。約翰遜與對他有巨大影響的密斯·凡·德·羅一起工作,并將其看作是最高明的建筑師。約翰遜早期的工作深受到密斯的影響,甚至他自己的家也在相當程度上有著密斯的影子。盡管他把密斯看作天才,但是他也在逐漸抱怨傳統(tǒng)的風格,他表明:“我的宗旨是明確的、不同于傳統(tǒng)”。1967年起,約翰遜與約翰·伯奇(JohnBurgee)一起工作至1991年,他們能夠?qū)⒑唵蔚膸缀螆D形澆鑄成一種新穎而且不可思議的模型。
約翰遜早期的工作深受到密斯的影響,甚至他自己的家也在相當程度上有著密斯的影子。盡管他把密斯看作天才,但是他也在逐漸抱怨傳統(tǒng)的風格,他表明:“我的宗旨是明確的、不同于傳統(tǒng)”。1967年起,約翰遜與約翰·伯奇(JohnBurgee)一起工作至1991年,他們能夠?qū)⒑唵蔚膸缀螆D形澆鑄成一種新穎而且不可思議的模型。由于約翰遜善于建造高樓和公共場所等大型建筑,因此他的作品遍及各個領域,他的設計經(jīng)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審美觀。約翰遜總是離奇地將一幢建筑到另一種建筑的風格完全改變,這也是他在工商界大受歡迎的緣故。約翰遜一直注重變幻建建筑物的外形,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我們從來沒必要照搬我們自己的東西,而是應該跟這些完全不同”。由于過多的關注建筑背景(比如環(huán)境和位置等),約翰遜的設計不時顯得相當折中。約翰遜認為建筑中唯一最重要的錯誤就是無聊。
在約翰遜與搭檔伯奇合作的設計中,越來越注意通過建造地平線的同一性以滿足客戶的需要,客戶們往往希望他們的建筑在這個共同的世界中顯得更別致、醒目一些。因此,他設計的建筑既與四周的高樓形成明顯的對比,又占了相當?shù)膬?yōu)勢地位。他認為建筑的結構和外觀必須與客戶的認可程度相當。約翰遜相當注意自然和人造光線之間的搭配,同時也意識到水對所處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線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設計中,他加入了幾個單獨的卻又有一定關聯(lián)的噴泉。他還用雕刻結等方式創(chuàng)造更大的空間,他說道:“一方面,我對排列的建筑空間相當感興趣,并將它當作一種思路來進行思考,將之付諸實際中以領會、理解”。盡管約翰遜還是一直追隨著密斯的步伐,但后來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摩天大樓的主要設計師。1979年,約翰遜獲得了第一屆普立茲克建筑獎(PritzkerPrize),該獎被譽為建筑界的諾貝爾獎。
菲利普·約翰遜 - 作品設計歷程
約翰遜的早期作品明顯受密斯·范·德·羅的影響;50年代中期開始由密斯風格轉向新古典主義。這時期的代表作品有內(nèi)布拉斯加大學的謝爾頓藝術紀念館(1960-1963)、紐約林肯中心的紐約州劇院(1964)等。70年代同J·伯吉合作開設事務所,合作設計了一系列建筑,較重要的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IDS中心(1973)、休斯頓的潘索爾大廈(1976)、加利福尼亞州加登格羅芙的“水晶教堂”等。這幾幢建筑一掃他的折衷風格,頗有清新氣息。這是約翰遜富有成就的時期。但在1983年建成的位于紐約曼哈頓區(qū)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大樓設計中,約翰遜又把歷史上古老的建筑構件進行變形,加到現(xiàn)代化的大樓上,有意造成曖昧的隱喻和不協(xié)調(diào)的尺度。這座建筑已成為后現(xiàn)代主義的代表作。同樣的作品不有:匹茲堡平板玻璃公司大廈、耶魯微生物學樓、休斯頓銀行大廈等。由于約翰遜善于建造高樓和公共場所等大型建筑,因此他的作品遍及各個領域,他的設計經(jīng)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審美觀。約翰遜總是離奇地將一幢建筑到另一種建筑的風格完全改變,這也是他在工商界大受歡迎的緣故。約翰遜一直注重變幻建建筑物的外形,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我們從來沒必要照搬我們自己的東西,而是應該跟這些完全不同”。由于過多的關注建筑背景(比如環(huán)境和位置等),約翰遜的設計不時顯得相當折中。約翰遜認為建筑中唯一最重要的錯誤就是無聊。在約翰遜與搭檔伯奇合作的設計中,越來越注意通過建造地平線的同一性以滿足客戶的需要,客戶們往往希望他們的建筑在這個共同的世界中顯得更別致、醒目一些。因此,他設計的建筑既與四周的高樓形成明顯的對比,又占了相當?shù)膬?yōu)勢地位。他認為建筑的結構和外觀必須與客戶的認可程度相當。
位于曼哈頓春天街(SpringStreet)330號寧靜街區(qū)的都市玻璃之屋(TheUrbanGlassHouse)為美國建筑大師菲利普·約翰遜的最后一件建筑作品。2006年完工的都市玻璃之屋,優(yōu)雅的矩形空間,以大膽的幾何線條創(chuàng)造明快的視覺穿透性。美國最大的豪宅建筑商TollBrothers宣布調(diào)降2006年的房屋銷售預估值,使得整個豪宅市場面臨萎縮的悲觀氣氛。然而,都市玻璃之屋在宣布銷售的初期,即在兩個星期內(nèi)售出三成,顯示人們對于擁有菲利普·約翰遜的最后作品抱持極大的熱情。
1949年,菲利普·約翰遜于康乃迪克州完成的首座建筑作品也是名為玻璃之屋,此事并非巧合。原本業(yè)主所委托位于曼哈頓的提案無法配合建筑分區(qū)法規(guī)的限制而遭駁回,此時,菲利普·約翰遜正準備退休。業(yè)主Vendome先生當時提出,何不興建另一座玻璃之屋來作為菲利普·約翰遜的退休之作。因而將原本的設計方向作360度的轉變,因而誕生這座新玻璃之屋。擔任曼哈頓都市玻璃之屋室內(nèi)設計工作的建筑師AnnabelleSelldorf添加了一些細部以響應原始玻璃之屋的精神。她使用鋸齒形紋飾的白橡木地板以對應康乃迪克州玻璃屋的地面磚砌形式。此外,控制具相同效果的自然光為關鍵,至少,必須是相當充足的室內(nèi)采光。大面玻璃的運用雖然也是必須保留的原則,不過考量清洗的便利性,新玻璃之屋選用較小易控制的玻璃窗板。菲利普·約翰遜雖無法親自經(jīng)歷都市玻璃之屋的完成,然新舊玻璃之屋留給世人的,為他一路所堅持的建筑精神。
菲利普·約翰遜 - 設計風格
約翰遜早期的工作深受到密斯的影響,甚至他自己的家也在相當程度上有著密斯的影子。盡管他把密斯看作天才,但是他也在逐漸抱怨傳統(tǒng)的風格,他表明:“我的宗旨是明確的、不同于傳統(tǒng)”。1967年起,約翰遜與約翰·伯奇(JohnBurgee)一起工作至1991年,他們能夠?qū)⒑唵蔚膸缀螆D形澆鑄成一種新穎而且不可思議的模型。由于約翰遜善于建造高樓和公共場所等大型建筑,因此他的作品遍及各個領域,他的設計經(jīng)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審美觀。約翰遜總是離奇地將一幢建筑到另一種建筑的風格完全改變,這也是他在工商界大受歡迎的緣故。約翰遜一直注重變幻建建筑物的外形,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我們從來沒必要照搬我們自己的東西,而是應該跟這些完全不同”。由于過多的關注建筑背景(比如環(huán)境和位置等),約翰遜的設計不時顯得相當折中。約翰遜認為建筑中唯一最重要的錯誤就是無聊。
在約翰遜與搭檔伯奇合作的設計中,越來越注意通過建造地平線的同一性以滿足客戶的需要,客戶們往往希望他們的建筑在這個共同的世界中顯得更別致、醒目一些。因此,他設計的建筑既與四周的高樓形成明顯的對比,又占了相當?shù)膬?yōu)勢地位。他認為建筑的結構和外觀必須與客戶的認可程度相當。
約翰遜相當注意自然和人造光線之間的搭配,同時也意識到水對所處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線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設計中,他加入了幾個單獨的卻又有一定關聯(lián)的噴泉。他還用雕刻結等方式創(chuàng)造更大的空間,他說道:“一方面,我對排列的建筑空間相當感興趣,并將它當作一種思路來進行思考,將之付諸實際中以領會、理解”。盡管約翰遜還是一直追隨著密斯的步伐,但后來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摩天大樓的主要設計師。
菲利普·約翰遜 - 創(chuàng)作理念
約翰遜相當注意自然和人造光線之間的搭配,同時也意識到水對所處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線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設計中,他加入了幾個單獨的卻又有一定關聯(lián)的噴泉。他還用雕刻結等方式創(chuàng)造更大的空間,他說道:“一方面,我對排列的建筑空間相當感興趣,并將它當作一種思路來進行思考,將之付諸實際中以領會、理解”。盡管約翰遜還是一直追隨著密斯的步伐,但后來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摩天大樓的主要設計師。1979年,約翰遜獲得了第一屆普立茲克建筑獎(PritzkerPrize),該獎被譽為建筑界的諾貝爾獎!有著建筑界“教父”之稱的菲利普·約翰遜一生都在求變,一生都在引領潮流,他從玻璃屋子時期的密斯風格轉向新古典主義時,推出了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當現(xiàn)代主義風雨欲來的時候,他設計了名聲顯赫的加利福尼亞州加登格羅芙的“水晶教堂”;當后現(xiàn)代主義成為時尚時,他和建筑師伯奇一起貢獻了紐約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大樓,這座拼貼了古典風格、現(xiàn)代高層建筑風格、巴洛克時代的堂皇風格和現(xiàn)代商業(yè)化POP風格的建筑,堪稱后現(xiàn)代主義建筑中規(guī)模最大、最負盛名的代表作。另外,他設計的匹茲堡平板玻璃公司大廈、耶魯微生物教學樓、休斯頓銀行大廈等,也是建筑史上無法忽略的經(jīng)典之作。
具有無厘頭風格的菲利普·約翰遜從來不把正統(tǒng)觀念當一回事,他認為“原創(chuàng)性”根本就是欺世之談,他曾經(jīng)破解過“玻璃房子”的各種設計構思的源頭。當人們批評他的設計時,他報以淡然的一笑,并且聲稱:我就是個妓女,業(yè)主讓我擺什么撲斯我就擺什么撲斯。當有人問他:您的建筑創(chuàng)作從哪里開始呢?約翰遜回答說:從腳底板開始。值得一提的是,菲利普·約翰遜早年曾經(jīng)是反猶主義者,他還曾聆聽過希特勒的演講,但他后半生卻與猶太人和平相處,1960年他為以色列設計了核反應堆紀念館,上世紀末他還全力幫助過兩位美國頂尖的猶太建筑師發(fā)展事業(yè)。也許菲利普·約翰遜的一貫的無厘頭風格,使得熱愛他的成就的人們更容易原諒他的過錯。
菲利普·約翰遜 - 主要作品集
1.1949美國康涅狄格州紐卡納安玻璃住宅(GlassHouseNewCanaan,CT)2.1958紐約Seagrams建筑(SeagramsBuildingNewYork,NY)
3.1966耶魯Kline科研中心(KlineScienceCenterYale)
4.1973波士頓公立圖書館擴建部分(BostonPublicLibraryAddition)
5.1973休斯頓建筑學院(HoustonSchoolofArchitecture)
6.1976德克薩斯州休斯頓(PenzoilPlaceHouston,TX)
7.1977達拉斯感恩廣場(ThanksgivingSquareDallas,TX)
8.1977圣路易斯州人壽保險總公司GeneralLifeInsuranceSt.Louis)
9.1980加利福尼亞州加登格羅夫水晶大教堂(CrystalCathedralGardenGrove)
10.1984美國紐約電話與電報公司大廈(AT&TBuildingNewYork,NY)
11.1984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PPG總部(PPGHeadquartersPittsburgh,PA)
12.1985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美國銀行(BankofAmericaHouston,TX)
13.1987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立國家銀行大樓(BankOneCenterDallas,TX)
14.1988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大西洋中心(AtlanticCenterAtlanta,GA)
15.1996俄亥俄州克里夫蘭雕刻中心(SculptureCleveland,OH)
成名作品glasshouse
水晶大教堂外觀,典型的玻璃盒子
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大樓
九十年代設計的解構建筑——門屋
菲利普·約翰遜 - 人物點評
菲利普·約翰遜在他34歲那年才正式開始學習建筑,但這并沒有妨礙他最終成為引領美國建筑發(fā)展方向的重要人物。有著建筑界·教父”之稱的菲利普·約翰遜一生都在求變,一生都在引領潮流,他的影響滲透到了建筑界的每一個領域.他是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建筑設計部納創(chuàng)始人,他是將歐洲現(xiàn)代主義延伸到美國的第一人。在漫長的職業(yè)生涯中他設計了不計其數(shù)的地標性建筑.他不知疲倦地推動著每一次建筑運動。約翰遜年輕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建筑歷史學家,那時的他大概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創(chuàng)造那么多的歷史吧。他從不會被規(guī)則束縛。這就是他的原則.他的建筑作品風格各異.但卻始終遵循著這個原則。既然沒有信條,也就沒有規(guī)則可以束縛他,那么又是什么使他不斷追求呢,約翰遜自己是這樣說的:”我經(jīng)歷了很多變化,但創(chuàng)造藝術的愿望卻是始終如一的,這就是我保持前進的唯一因素!毕嘈盼磥淼慕ㄖ䦷熞欢ǹ梢詮乃淖髌分懈惺艿剿@種追求自由,不斷探索的精神,并從中得到啟發(fā),對建筑藝術有更新的認識。
菲利普·約翰遜 - 經(jīng)典語錄
我的宗旨是明確的、不同于傳統(tǒng)。我們從來沒必要照搬我們自己的東西,而是應該跟這些完全不同。一方面,我對排列的建筑空間相當感興趣,并將它當作一種思路來進行思考,將之付諸實際中以領會、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