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爾伯特·曼 - 簡介
據美聯社洛杉磯報道, 著名導演德爾伯特·曼Delbert Mann于當地時間上周日去世,享年87歲。他病逝于洛杉磯雪松西奈醫(yī)療中心,死因是肺炎,他的兒子弗萊德·曼在周一向媒體宣布了這一噩耗。德爾伯特·曼生于堪薩斯州的羅倫斯城。在耶魯大學攻讀戲劇時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應召入伍,服役于空軍。退役后擔任夏季巡回劇團的舞臺經理,后又升為導演,1947年到1949年在哥倫比亞和南卡羅拉納城的劇場活動。1949年擔任NBC電視導演,制作不少電視片。后在1955年轉入電影制作圈。
德爾伯特·曼 - 經歷
1920年德爾伯特-曼(Delbert Mann)出生在堪薩斯州的勞倫斯,因為父親的工作,德爾伯特-曼一家搬到了納什維爾。升入大學以后的德爾伯特-曼遇見了兩個改變他生命軌跡的人,一個是Ann Caroline Gillespie,另一個就是后來執(zhí)導《一千個小丑》(A thousand Clowns)的Fred Coe。前者成為了他的妻子,而他與后者的長久友誼為他在好萊塢的成就打下來堅實的基礎。1941年大學畢業(yè)之后,德爾伯特-曼加入了軍隊,成為駕駛轟炸機的美國空軍的一員。在二戰(zhàn)結束之后,德爾伯特-曼進入了另外一個戰(zhàn)場——在耶魯大學學習戲劇。而在他學成歸來的時候,老朋友Fred Coe正在美國廣播公司負責制作電視劇,在Fred Coe的引見下德爾伯特-曼開始和電視劇打上了交道,當時他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將是他畢生的事業(yè)。
1949年,德爾伯特-曼開始獨立執(zhí)導電視劇,直到1994年的《Lily in Winter》,45年間他一共執(zhí)導了64部影視劇,而其中最為出名的還是根據同名電視劇改編而成的電影《Marty》,這部電影不僅贏得了嘎納金棕櫚獎,還包攬了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在內的四項奧斯卡大獎,更難能可貴的是,影片獲得了300萬美元(按照現在的物價水平,大約在2000-2500萬美元之間)的巨額收益,而成本僅僅只有35萬美元。
德爾伯特-曼是贏得奧斯卡和嘎納金獎最著名的電視人,《Marty》也成為迄今唯一一部由電視改編的奧斯卡金獎電影。在《Marty》之后,德爾伯特-曼回到了他電視劇導演的位置上,為我們帶來了《The Man Without a Country》(1973)、《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1979)和《The Last Days of Patton》(1986)等精彩劇集。
德爾伯特·曼 - 作品
他1955年的代表作《君子好逑》(Marty)贏得了包括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在內的四項奧斯卡獎。這部低成本電影完全啟用當時還不太知名的演員出演,講述一個低層社會出身的肉店工人感覺自卑但又渴望真愛的故事!拔抑肋@故事很好,因為我已經在小熒屏上完成了電視版,”德爾伯特·曼在以前接受美聯社參訪時曾經如是說,“但我沒想到的是,它在大銀幕上同樣能引起轟動!睉{借做電視劇集時所學到的技術,德爾伯特僅在16天內就完成了《君子好逑》電影版的拍攝工作。這比起當時影片平均拍攝45天來,簡直可以說是奇跡。緊接著在1957年他又拍攝了《The Bachelor Party》。這兩部都是好萊塢首批把小熒屏角色搬上大銀幕的代表影片——這展示出二者并非競爭媒體,而是可以相互輔助的。相對應的兩部電視劇集于1953年在“菲爾克—古德伊爾劇場”首播。曼和他的搭檔著名制作人Fred Coe在該劇場環(huán)節(jié)共合作制作了超過100集周末劇集。
導演德爾伯特·曼的其他電影作品還包括《榆樹下的欲望》(1957)、《鴛鴦譜》(1958)、《Middle of the Night》(1959),《The Dark at the Top of the Stairs》(1960)、《The Outsider》(1961),《春淚濺花紅》(1962)、《A Gathering of Eagles》(1963)、《Dear Heart》(1964)、《Fitzwilly》(1967)、《Kidnapped》(1971)、《偷渡人》(1982)和《Bronte》(1983)。
盡管在電影長片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曼還是心系他的電視本源并于上世紀60年代時期重返這一他熟悉并熱愛的領域!拔覒涯钸^去電視帶給我們的專注和興奮。在電視制作中,我能得到在制作電影時得不到的藝術自由!甭谱鞯囊恍┝兄S金時段劇集包括:《Heidi》(1968)、《David Copperfield》(1970)、《Jane Eyre》(1971)、《The Man Without a Country》(1973)、《新西線無戰(zhàn)事》(1979)和《The Last Days of Patton》(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