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苞 - 生平簡介
李鳳苞(1834 年-1887 年8月7日),字丹崖。
原籍江蘇句容,出生于江蘇崇明城橋鎮(zhèn)東河沿街人,自幼接受儒家教育,獲秀才,例貢生學銜!熬啃臍v算之學,精測繪”。曾參與編修崇明縣縣志。同治初年,奉旨編繪江蘇輿圖,以其精通的測繪和地理知識而出色完成了崇明等圖的繪制。江蘇巡撫丁日昌深愛其才,“資以貲為道員”。調(diào)李鳳苞入江蘇輿圖局。不久,丁日昌又將李鳳苞介紹給兩江總督曾國藩,因之入曾國藩、李鴻章創(chuàng)辦的江南機器制造局,在局期間,歷時七年,以經(jīng)緯線法繪制出高質(zhì)量的地球全圖。后調(diào)吳淞炮臺工程局、制造局譯書館工作,接觸到許多近代西方的物理、化學、軍事書籍,由此打下了相關的知識基礎。在此期間,與外國人合作翻譯了《行海要術》三冊、《克虜伯炮說》三冊、《克虜伯炮操法》三冊、《營壘圖說》一冊、《各國交涉公法》十六冊等書。光緒元年(1875年),李鳳苞隨丁日昌北上拜謁直隸總督李鴻章,李鳳苞在其面前侃侃而談,評點天下大事,并向李鴻章建議“關外旅順一口,為京師東北要害,宜早為備”。大得正在籌辦北洋海軍的李鴻章賞識,即委李鳳苞前往旅順口勘查,準備辟作軍事基地。不久,丁日昌遷福建巡撫兼船政大臣,李鳳苞隨行去閩,任船政總考工。
光緒二年(1876年),李鳳苞因母去世回鄉(xiāng)守制。正值李鴻章著手派遣海軍學生往歐洲留學,苦無適當?shù)亩綄W人選,丁日昌即書薦李鳳苞。李鴻章非常屬意,與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聯(lián)名上疏力薦李鳳苞,稱其“于西洋輿地、學術及各國興衰源流,均能默討潛搜,中外交涉要務尤為練達,實屬不可多得之才,以之派充華監(jiān)督,必能勝任”。同年五月,李鳳苞提前結束丁憂守制前往天津,恰逢李鴻章與法國談判“馬嘉理案”,即以李鳳苞為隨員,參與在煙臺與英國公使威妥瑪?shù)恼勁小?/p>
光緒三年(1877年)二月十七日,李鳳苞作為華監(jiān)督,日意格為洋監(jiān)督,共同率領中國第一批海軍留學生起程赴歐,并將留學生按辦理海軍所需,劃分駕駛、制作、礦務、國際公法等專業(yè),安排進入英、法等國相關院校和企業(yè)學習、實習。次年七月,經(jīng)駐英公使郭嵩燾保舉,清政府任命李鳳苞署出使德國大臣,五年(1879)四月實授。七年(1881年)春,李鳳苞又兼任出使奧、意、荷等國大臣,“往來數(shù)千里,周旋各國間,聯(lián)絡邦交!
李鳳苞出使歐洲,還負有李鴻章交付的為北洋水師購買鐵甲艦的重任。先是李鳳苞得知奧斯曼帝國欲出讓兩艘現(xiàn)成的鐵甲艦,馬上前去接洽,未果,遂轉向歐洲訂購。期間,李鳳苞奏調(diào)技術專家徐建寅前往歐洲協(xié)助訂購,二人經(jīng)認真考察、反復研究,最后向德國伏爾鏗造船廠訂造了兩艘最新式的鐵甲艦,即后來的“定遠”、“鎮(zhèn)遠”。1883年,李鳳苞否定了海關稅務司赫德提出的購買“加大碰快船”方案,改向德國訂造了一艘穹甲巡洋艦,即“濟遠”。
1884年,李鳳苞署出使法國大臣,協(xié)助李鴻章就中法戰(zhàn)爭善后問題與法國談判,并簽訂相關條約。第二年李鳳苞離任回國,途徑澳門,覺察到葡萄牙人有據(jù)澳門為己有的野心,遂致書總理衙門,建議與葡萄牙速訂條約以免后患,但未被采納。一年后,澳門果然被葡萄牙攫奪。
李鳳苞回京復命后,受到傾軋。早在他任出使奧、意、荷大臣時已開始的彈劾至此愈演愈烈,主要是根據(jù)謠傳而參劾李鳳苞訂購軍艦時收受巨額賄賂、舞弊,而其真實目的在于借題發(fā)揮,直指李鴻章。李鳳苞郁郁不得志。
1885年,李鴻章因“定遠”等艦即將回國,奏請調(diào)李鳳苞前往北洋辦理軍務,管理水師學堂。清廷準奏,但仍指示對李鳳苞“差遣委用,仍隨時察看,如不得力,即行奏撤”。終因劾章不斷而被革職返回故里。
回到崇明后,李鳳苞不再過問官場之事,一意整理平生著譯,在此期間著作、翻譯的書籍有《陸戰(zhàn)新義》、《海戰(zhàn)新義》、《布國兵船操練》、《鐵甲船程式》、《使德日記》、《聞政匯編》等。
后清廷準備重新起用李鳳苞,然李鳳苞因多年積勞成疾,加上長期心情郁悶,于光緒十三年(1887年)六月十八日逝世,終年53歲。
李鳳苞 - 購艦風波
購艦風波是李鳳苞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事件。
李鳳苞非正途出身,卻出任外交官,在當時是很罕見的,所以也屢遭批評彈劾。有人造謠說他為負販小夫,鉆營保薦。在國外不守定制,挾妓出游;有人說他所訂軍艦質(zhì)量窳劣,甚至從“數(shù)百萬巨款一人開支,難保無收受花紅等弊”開始推測,發(fā)展到參奏其“購買鐵甲船二只,價三百萬兩,以二成折扣,侵吞六十萬金以肥己囊。又聞包修船屋糜費巨款數(shù)十萬兩,將來船之好壞不可知,而該員已盈箱充橐”;還有人說他在購買“定遠”等三艦時,與洋員翻譯金楷理朋比為奸,侵蝕至百萬上下。購買軍艦有回扣,這在當時商界是通行的做法,阿姆斯特朗公司一般給5%,赫德曾明確指示金登干拒收!岸ㄟh”造價合銀140萬兩,應當說是很便宜的,很難設想在三條軍艦的訂貨中能貪污如此巨款。1882年,赫德先后向李鴻章遞呈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所制“改進型”和“完善型”巡洋艦圖說。李鴻章將圖說轉寄給中國駐德國公使李鳳苞評估。李鳳苞經(jīng)與德國海軍部討論,認定赫德推薦之船,前者“一遇風浪則炮難取準,偶受小炮即船已洞穿,徒欲擊敵而不能防敵擊,終不足恃”;后者則價格過于昂貴。他和李鴻章討論后,決定撇開英國人,在德國訂購一艘新近流行的裝甲甲板巡洋艦就是“濟遠”號。
1884年,李鳳苞出使任滿,清政府派許景澄繼任。當時許多人對李鳳苞多有不滿,一直流傳著風言風語。有人彈劾說,李鳳苞在德國訂購“定遠”、“鎮(zhèn)遠”、“濟遠”的交易中,損公肥私,侵吞了數(shù)十萬兩銀子,而軍艦質(zhì)量大可懷疑。所以許景澄在正式拜會李鳳苞的次日,便接到發(fā)來的電旨,命他仔細勘驗軍艦。接船不久,他在給總理衙門章京錢應溥、袁旭的私信中,就透露了“濟遠”的缺點。次年8月,使館參贊王霓寫信給袁昶,更詳細介紹了“定”、“鎮(zhèn)”、“濟”三艦接收情況及改裝前的毛病。此信在京師廣為流傳,由于傳播中的失真,問題被說得更為嚴重,以致太仆寺少卿延茂據(jù)此參了李鳳苞一本,稱“‘定遠’一船質(zhì)堅而價廉,‘鎮(zhèn)遠’一船質(zhì)稍次而價稍漲,至‘濟遠’一船質(zhì)極壞而價極昂”,又說此事“自海上喧傳,直抵都下,人人駭異,咸謂茍非李鳳苞勾串洋人侵蝕肥己,必不至船質(zhì)與船價顛倒懸殊至于此極。數(shù)日以來,人言嘖嘖,豈盡無因?”此時李鳳苞已經(jīng)回國,正在李鴻章幕中協(xié)助辦理北洋軍務和天津水師學堂有關事務,在千夫所指的氣氛中,終于被革去職銜,回老家整理西方軍事學譯著去了。
1885年10月,“濟遠”抵達大沽。11月17日,李鴻章親赴大沽口驗收軍艦,他寫信告訴醇親王奕:“王霓等所指各弊未盡確實!
李鳳苞 - 主要貢獻
李鳳苞廣泛閱讀經(jīng)史,音韻,兵法,金石,壬遁,風角,中醫(yī)等書籍,尤精數(shù)學,地理,歷法,并初通外文。李鳳苞為中國領土主權完整作出了重大貢獻。李鳳苞一生著譯頗豐,內(nèi)容涉及政治,外交,軍事,地理,音韻等二十五部著作,其中《使德日記》被編入“走向世界叢書”發(fā)行。李鳳苞的事業(yè)可歸結為“四個第一”:
1876年,李鳳苞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旅順為北京東方門戶建立軍港的建議,并前往考察旅大形勢,確立其為海防重鎮(zhèn)而付諸實施,這就是后來旅大和威海,大沽成為三角防御體系保衛(wèi)京津的海上長城的始肇。
1877年,李鳳苞加三品卿銜,帶領中國歷史上第一批海軍學子前往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深造,其中就有后來成為北洋海軍一代精英的劉步蟾,林泰曾,葉祖圭,林永升,黃建勛,林履中等。
1880年,李鳳苞按李鴻章指示,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自己設計了在德國伏爾鏘兵工廠監(jiān)制德中國海軍史上最大噸位的軍艦-----定遠號,鎮(zhèn)遠號各7400噸位鐵甲艦。李鳳苞設計這兩大艦,是集英國“費來息白號”和“薩克森號”兩艦之長,去兩艦之短而成,可列于當時“地球一等之鐵甲艦”。
1881年,李鳳苞兼任奧地利,意大利,荷蘭三國公使,1884年,又代理駐法公使,他與法閣茹費理就法國侵略越南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1885年,中法外交談判破裂,李鳳苞回國復命,路經(jīng)澳門(澳門自明中葉為葡萄牙人稅居),第一個發(fā)現(xiàn)“葡人私議欲攘為己有”,李鳳苞致書朝廷:“請旨與葡人訂約,免后患。”朝廷不以為事,第二年葡人遂據(jù)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