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泰勒 - 簡介
伊麗莎白·泰勒,DBE(Dame Elizabeth Rosemond Taylor)又譯作伊莉沙伯·泰萊,美國電影演員,1932年2月27日出生,2011年3月23日去世。
伊麗莎白·泰勒7歲時(shí)隨父母移居美國好萊塢。1942年,年僅十歲便登上銀幕,拍攝了《每分鐘出生一個(gè)孩子》 ;翌年轉(zhuǎn)米高梅公司,其后在該公司從藝將近20年。
伊麗莎白·泰勒年青時(shí)因美艷而贏得“玉女”的稱號(hào)。泰勒主演過《埃及艷后》等逾五十部經(jīng)典電影、一生結(jié)過八次婚,是一個(gè)戲里戲外同樣精采的好萊塢傳奇巨星。
泰勒幾十年來一直身踞好萊塢頭號(hào)女星之列。她容貌秀美、氣質(zhì)高雅、演技精湛,長于不同人物特性的刻畫,常飾多情任性的浪漫女性。在幾十年的銀幕生涯中,她與眾多的好萊塢明星合拍了不少名片,曾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jiǎng)( 《巴特菲爾德8號(hào)》、《誰怕弗吉尼亞·伍爾夫?》),三次獲得奧斯卡獎(jiǎng)提名。她有“好萊塢的常青樹”和“世界頭號(hào)美人”之稱。之后她投身于慈善事業(yè),致力于防治艾滋病的公益事業(yè)。
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xué)會(huì)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7名。
步入晚年的伊麗莎白·泰勒身體狀況漸差,在2005年當(dāng)她出席公開活動(dòng)時(shí),因行動(dòng)不便而須坐輪椅。
2006年4月末,有消息傳出伊麗莎白·泰勒已經(jīng)病入膏肓,進(jìn)入彌留狀態(tài),但她的發(fā)言人對此加以否認(rèn)。
2010年3月伊麗莎白泰勒重病在身,但她放棄治療拒絕就醫(yī),并直接向親友說:她活夠了。
2011年3月23日在醫(yī)院因充血性心臟衰竭而告別人世,享壽79年。
伊麗莎白·泰勒 - 家庭情況
父親:弗朗西斯·泰勒(Francis Lenn Taylor,1897年 - 1968年),畫商母親:薩拉·泰勒(Sara Taylor,1896年 - 1994年),話劇演員
哥哥:霍華德·泰勒(Howard Taylor)
丈夫:
1950年5月6日至1951年1月29日,尼克·希爾頓(Nicky Hilton)
1952年2月21日至1956年10月4日,邁克爾·威爾丁(Michael Wilding),演員 (生有兩子:兒子:Michael Wilding Jr., 生于1953年1月6日;兒子:Christopher Wilding, 生于1955年2月27日)
1957年2月2日至1958年3月23日,邁克爾·托德(Michael Todd),制片人 (育有一女:Elizabeth Frances Todd, 生于1957年8月6日)
1959年至1964年3月6日,艾迪·費(fèi)歇爾(Eddie Fisher)歌手、演員
1964年3月15日至1974年6月26日,理查德·伯頓(Richard Burton)演員 (育有一女:Maria Carson, 生于 1961年,1964年 被收養(yǎng))
1975年10月至1976年夏,與理查德·伯頓(Richard Burton)復(fù)婚
1976年10月4日至1982年11月7日,約翰·華納(John Warner),參議員
1991年10月6日至1996年11月,拉里·福坦斯基(Larry Fortensky),司機(jī)
伊麗莎白·泰勒 - 星路歷程
伊麗莎白·泰勒1932年2月27日出生于英國倫敦,7歲隨父母移居美國,1942年初登銀幕。1944年,12歲的泰勒憑借電影《玉女神駒》蜚聲世界,從此活躍影壇60余年。
15歲那年,泰勒就和好萊塢的重量級演員威廉·鮑威爾、艾琳·鄧恩、沙蘇·皮茨同臺(tái)獻(xiàn)技,出演了《伴父生涯》(LifewithFather)(1947)。
1954年是泰勒最繁忙的一年,一口氣拍了4部片子:《狂想曲》(Rhapsody)、《浪子回頭》(BeauBrummell)、《魂斷巴黎》(TheLastTimeISawParis)和《象宮鴛劫》(ElephantWalk),22歲的泰勒被譽(yù)為世界級的大美女。
1956年,泰勒出演了倍受影評界非議的《戰(zhàn)國佳人》 ,并因此獲奧斯卡提名,但最終失利于主演《三面夏娃》的喬安妮·伍德沃。
1958年,泰勒在《朱門巧婦》(CatonaHotTinRoof)(1958)中飾演女主角馬吉·波利特。影片獲得評論界如潮好評,泰勒再次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提名,但最終還是輸給了主演《我要活下去》。
1959年,泰勒出演了另外一部轟動(dòng)性的影片--《夏日癡魂》,第三次入圍奧斯卡影后的角逐,不幸再次失手。
1960年,泰勒終于如愿以償,憑《青樓艷妓》抱回家一尊影后級的奧斯卡小金人。
1963年,泰勒主演了當(dāng)時(shí)制作成本最高的影片《埃及艷后》(Cleopatra),她獲得的片酬也高達(dá)100萬美元。這時(shí)候,她遇到了自己未來的第二任丈夫理查德·伯頓。
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協(xié)會(huì)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7名。
2000年,泰勒被英國女王封為爵士,以表彰她的貢獻(xiàn)。
2005年7月,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shù)學(xué)院洛杉磯分院宣布,學(xué)院將頒發(fā)大不列顛杰出成就獎(jiǎng),給出生于倫敦的美國銀幕傳奇巨星伊麗莎白·泰勒。
伊麗莎白·泰勒 - 感情生活
自從18歲首次通入結(jié)婚殿堂以來,伊麗莎白已有八次婚姻記錄,其中又以和理查德·波頓的兩次婚姻,最為人所矚目。1950-1951第一任丈夫:小康拉德·尼科爾森·希爾頓
希爾頓先生更為人所知的一個(gè)身份,是美國社交名媛帕里斯·希爾頓的叔公。和他結(jié)婚時(shí),伊麗莎白只有18歲。42歲時(shí),希爾頓因心臟病發(fā)作去世。
1952-1957第二任丈夫:邁克爾·威爾丁
威爾丁曾主演過《欲海驚魂》 (1950),《蘇絲黃的世界》(1960),他和伊麗莎白生有2個(gè)兒子,邁克爾·霍華德·威爾丁和克里斯托弗·愛德華·威爾丁。1979年,身患癲癇病的威爾丁從樓梯上摔下導(dǎo)致頭部受傷,隨后去世。
1957-1958第三任丈夫:邁克爾·托德
這位電影制片人平生制作的最著名影片是《環(huán)游地球80天》 ,兩人生了一個(gè)女兒伊麗莎白·弗朗西斯·托德,而且很神奇地從沒離婚。1958年,托德在一起飛機(jī)墜毀事故中喪生。
1959-1964第四任丈夫:艾迪·費(fèi)舍爾
作為前搖滾時(shí)代的一名歌手,艾迪是上世紀(jì)50年代最受歌迷喜歡的歌手之一,并和妻子伊麗莎白合作演出《青樓艷妓》 。1960年,伊麗莎白憑借此片收獲第一座奧斯卡小金人。
1964-1974,1975-1976第五、六任丈夫:理查德·伯頓
他與伊麗莎白在影片《靈欲春宵》中扮演夫妻,影片中的故事正是他們真實(shí)婚姻的寫照,伊麗莎白憑借此片二度獲封奧斯卡影后。伯頓曾經(jīng)7次獲得奧斯卡獎(jiǎng)提名,1984年因腦出血去世。
1976-1982第七任丈夫:約翰·威廉·華納
和這位參議員結(jié)婚后,伊麗莎白生活開始失控,暴飲暴食,一度驚人地肥胖。1981年,她決定出演百老匯改編的電影《小狐仙》(后被擱置),為此她到佛羅里達(dá)求醫(yī)減肥,設(shè)法重新找回失去的信心,并最終取得了成功。
1991-1996第八任丈夫:拉里·福藤斯基
福藤斯基比伊麗莎白小十多歲,兩人的婚禮是在美國流行天王邁克爾·杰克遜壁壘森嚴(yán)的“夢幻莊園”舉行的。兩人共同生活了5年后,福藤斯基因忍受不了老婆奢華的生活方式,于1996年和泰勒分道揚(yáng)鑣。
伊麗莎白·泰勒 - 榮譽(yù)獎(jiǎng)項(xiàng)
1956年獲得金球獎(jiǎng)杰出貢獻(xiàn)獎(jiǎng)
1957年因《戰(zhàn)國佳人》(Raintree County) 獲奧斯卡金像獎(jiǎng)最佳女主角獎(jiǎng)提名
1959年因《夏日癡魂》(Suddenly,Last Summer)獲第十六屆金球獎(jiǎng)最佳女主角獎(jiǎng)
1960年因《青樓艷妓》(Butterfield 8)獲奧斯卡金像獎(jiǎng)最佳女主角
1966年因《靈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獲奧斯卡金像獎(jiǎng)最佳女主角
1967年因《靈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獲得英國金像獎(jiǎng)英國最佳女演員獎(jiǎng)
1973年獲金球獎(jiǎng)最受歡迎女演員獎(jiǎng)
1984年獲金球獎(jiǎng)肯尼迪藝術(shù)成就獎(jiǎng)
1993年美國電影學(xué)會(huì)頒發(fā)終身成就獎(jiǎng)
1997年獲得SAG終身成就獎(jiǎng)
1998年獲電影協(xié)會(huì)頒發(fā)的終身成就獎(jiǎng)
1999年獲英國電影學(xué)院授予她終身成就獎(jiǎng)
2000年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勛章
2011年8月,根據(jù)由攝影專業(yè)人員進(jìn)行的一項(xiàng)最新調(diào)查,已故美國巨星伊麗莎白·泰勒,被選為史上最上鏡的名人。
伊麗莎白·泰勒 - 星聞軼事
1、首位片酬達(dá)到一百萬美元的演員(《埃及艷后》)。
2、共14次登上《人物》雜志封面,僅次于黛安娜王妃。
3、1999年,被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授予女爵士的頭銜。
4、曾用過3次裸體替身。
5、動(dòng)畫片《辛普森一家》,第四季第一集“Lisa’s First Word”中,泰勒為Maggie·Simpson配音;“Krusty GetsKancelled”一集中,為她本人配音。
6、因反對美國對伊拉克戰(zhàn)爭,她被取消參加第75屆奧斯卡頒獎(jiǎng)典禮(2003)
7、波普教父 安迪·沃霍爾1963年所作的伊麗莎白·泰勒肖像畫,2004年11月在紐約被拍出2370萬美元。
8、一生酷愛鉆石、珠寶。伊麗莎白·泰勒收藏了一些世界上最珍貴的珠寶,其中包括33克拉的“克魯伯鉆石”、溫莎公爵夫人的鉆石胸針、俄皇公主的翡翠、拉佩雷吉納珍珠、以及著名的69克拉、珍珠形狀的“伯頓·卡蒂亞鉆石”,這枚理查德伯頓1969年送給她的鉆石經(jīng)常被人稱作“伯頓·泰勒鉆石”。 第四任丈夫艾迪·費(fèi)舍爾曾說,一顆價(jià)值五萬美元的鉆石能讓泰勒保持大約四天的快樂心情。
伊麗莎白·泰勒 - 人物評價(jià)
“我母親是一位非常特出的女性,以豐富的熱情、幽默與摯愛,將生命發(fā)揮到極致 她的成就永遠(yuǎn)不會(huì)褪色,她的精神永遠(yuǎn)與我們?yōu)榘,她的摯愛永遠(yuǎn)洋溢在我們心中。”——伊麗莎白泰勒的長子麥可·威爾丁(Michael Wilding)
“她驚人的美麗,讓許多世代的電影觀眾目瞪口呆。她的名字曾是好萊塢魅力的同義詞 在那個(gè)星光閃爍的世界里,泰勒是恒久不變的巨星”
—— 《紐約時(shí)報(bào)》
“她是伊麗莎白·泰勒:性感、充滿魅力、火爆、脆弱,總是被一群諂媚者、媒體和粉絲亦步亦趨跟隨著。”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
“費(fèi)雯·麗像一個(gè)精靈讓人憐惜,奧黛麗·赫本清麗時(shí)尚。而她,似乎美得更純粹更女人。她的嫵媚性感里面還有著單純和童貞。就像瑪麗蓮·夢露一樣,然而比夢露更文雅更溫婉!
——網(wǎng)友
伊麗莎白·泰勒 - 悼念巨星
美國電影學(xué)會(huì)主席克里斯·都德:我們都深深沉浸在失去泰勒的悲痛之中。泰勒已經(jīng)成為美國的標(biāo)志,她的傳奇不僅僅體現(xiàn)在出色的演技上,更體現(xiàn)在她為艾滋病所做出的巨大貢獻(xiàn)。音樂人埃爾頓·約翰:我們剛剛失去了一位好萊塢傳奇人物。最重要的是,我們失去了一位偉人。
諧星烏比·戈德堡:她的所作所為深深地影響了我的人生,泰勒的離去是一個(gè)時(shí)代的終結(jié)。
搖滾歌手喬治·麥可:這真是悲傷的一天,我很自豪能認(rèn)識(shí)如此偉大的一位女性。她也是我見過唯一有這紫羅蘭色眼睛的人,如此深邃的紫羅蘭色,是那么的美麗
何平:偉大的女演員:伊麗莎白·泰勒《馴悍記》《埃及艷后》。
高曉松:伊麗莎白·泰勒走了。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鄭鈞:我愿意在記憶中定格她最美的歲月,安息吧泰勒姐。
伊麗莎白·泰勒 - 影視作品
1942年 《每分鐘出生一個(gè)孩子》 (There’s One Born Every Minute)》1943年 《靈犬萊西》(Lassie Come Home)》
1944年 《簡愛》 (Jane Eyre),《多佛絕壁》(The White Cliffs of Dover),《玉女神駒》(National Velvet)
1946年 《戰(zhàn)火歷險(xiǎn)記》(Courage of Lassie)
1947年 《伴父生涯》(Life With Father),《乳燕飛(Cynthia)》
1948年 《玉女嬉春》 (A Date With Judy),《玉女傾城》(Julia Misbehaves)
1949年 《小婦人》 (Little Women),《陰謀者》(又譯作玉女情魔 Conspirator)
1950年 《The Big Hangover》,《岳父大人》 (Father of the Bride)
1951年 《暴君焚城錄》(Quo Vadis?),《玉女弄璋》(又譯作:父親的微薄紅利 Father’s Little Dividend),《陽光照耀之地》(又譯作:郎心如鐵 A Place in the Sun),《冒牌英雄》(Callaway Went Thataway
1952年《愛情至上》(又譯作:玉女求凰 Love Is Better Than Ever) ,《劫后英雄傳》(Ivanhoe)
1953年 《玉女云裳》(The Girl Who Had Everything)
1954年 《狂想曲》 (Rhapsody),《象宮鴛劫》(Elephant Walk),《浪子回頭》(Beau Brummell),《魂斷巴黎》 (The Last Time I Saw Paris)
1956年 《City of Stars》
1956年 《巨人》 (Giant)
1957年 《戰(zhàn)國佳人》(Raintree County),《Operation Raintree》
1958年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 (又譯作:朱門巧婦 Cat on a Hot Tin Roof)
1959年 《夏日癡魂/忽爾昨夏(Suddenly,Last Summer)》
1960年 《巴特菲爾德8號(hào)》(又譯作:青樓艷妓 Butterfield 8),《Scent of Mystery》
1962年 《Lykke og krone》
1963年 《埃及艷后》(Cleopatra) ,《大飯店》(The V.I.P.s)
1964年 《On the Trail of the Iguana》
1965年 《春風(fēng)無限恨》(The Sandpiper),《一代情侶》 (The Love Goddesses),《The Big Sur》
1966年 《靈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1967年 《馴悍記》(La Bisbetica domata),《金眼的反映》(Reflections in a Golden Eye),《孽海游龍》(The Comedians),《浮士德游地獄》(Doctor Faustus),《The Comedians in Africa》
1968年 《Around the World of Mike Todd》,《富貴浮云》(Boom),《滄海孤女恨》(Secret Ceremony),《On Location: ’Where Eagles Dare’》
1969年 《安妮的一千日》(Anne of the Thousand Days)
1970年 《人間游戲》(The Only Game in Town)
1972年 《愛情你我他》 (Zee and Co),《奇男奇女奇情》(Hammersmith Is Out)
1973年 《守夜》(Night Watch),《春回情斷》(Ash Wednesday), Under Milk Wood
1974年 《The Driver’s Seat》,《娛樂世界》(That’s Entertainment。
1976年 《青鳥》 (The Blue Bird),《娛樂世界續(xù)集》(That’s Entertainment, Part II)
1977年 《小夜曲》(A Little Night Music)
1979年 《冬季殘殺》(Winter Kills)
1980年 《破碎的鏡子》 (The Mirror Crack’d)
1981年 《融洽》(Genocide)
1983年 《Montgomery Clift》
1985年 《North and South》
1987年 《撲克俏佳人》(Poker Alice)電視
1988年 《Il Giovane Toscanini》,《太空城》(Moonwalker)
1989年 《共同的線索》(Common Threads: Stories from the Quilt)
1989年 《濃愛癡情》(Sweet Bird of Youth)電視
1994年 《石頭城樂園》 (The Flintstones)
1997年 《The Fifties》
伊麗莎白·泰勒 - 6億遺產(chǎn)
病中爭產(chǎn)
伊麗莎白·泰勒生病之際,她的家人居然開始了一場爭奪家產(chǎn)之戰(zhàn),為了總值達(dá)6億美元的家財(cái)鬧得不可開交。因?yàn)楹笕藸幃a(chǎn)的事情,伊麗莎白·泰勒陷入無比的煩惱之中。雖然她已經(jīng)和律師等人擬定了清晰的分產(chǎn)方案,但伊麗莎白仍然對未來爭產(chǎn)的局面很擔(dān)心。鑒于目前家人已經(jīng)產(chǎn)生分歧,她害怕自己身后情形將變成全面開戰(zhàn)。
生前遺產(chǎn)
泰勒被爆留有6億美元的遺產(chǎn),身后眾多子孫對遺產(chǎn)的爭奪也可能隨時(shí)爆發(fā),成為焦點(diǎn)。
伊麗莎白一生酷愛珠寶。她的財(cái)產(chǎn)包括一些世界上最珍貴的珠寶,其中包括33克拉的“克魯伯鉆石”、溫莎公爵夫人的鉆石胸針、俄皇公主的翡翠、“拉佩雷吉納珍珠”等。伊麗莎白的第3任丈夫邁克爾·托德曾送給她一枚29克拉的鉆石戒指,第4任丈夫艾迪·費(fèi)舍爾曾說,一顆價(jià)值5萬美元的鉆石能讓泰勒保持大約4天的快樂心情。
繼承人
泰勒一生有過八次婚姻,其中與理查德·伯頓結(jié)過兩次婚,泰勒的兒女們包括女兒瑪麗婭·伯頓·卡森、麗莎·托德·蒂維,兒子克里斯托弗·威爾丁及邁克爾·威爾丁,另外還有10個(gè)孫兒及4個(gè)重孫兒!
2011年3月25日,泰勒的長子邁克爾·威爾丁則發(fā)聲明悼念母親,表達(dá)了對母親的愛,并感言:“她的傳奇永遠(yuǎn)不會(huì)淡去”。
遺物拍賣
2011年4月9日,英國佳士得拍賣行宣布,將拍賣已故好萊塢知名影星伊麗莎白·泰勒生前的珠寶、藝術(shù)品和衣物等。佳士得拍賣行在一份聲明中說,將出售泰勒的“歷史性”收藏品。聲明說,美國佳士得榮譽(yù)董事長斯蒂芬·拉希和董事長馬克·波特過去20多年與泰勒及其家人共事,接受委托,處理“這名世界級電影傳奇人物的收藏”。泰勒遺物的具體拍賣時(shí)間和細(xì)節(jié)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