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義夫·阿爾·阿德爾 - 簡介
賽義夫·阿爾·阿德爾,男,1970年出生在埃及,真名叫做穆罕默德·馬卡維或者易卜拉欣·馬達尼。據(jù)說他與其他被捕的“基地”逃亡者一樣,一直被拘禁在德黑蘭西北部里海沿岸的別墅中,與妻子和五個孩子一起生活。
據(jù)說他曾在埃及特種部隊擔任過上校,1987年與幾名伊斯蘭極端主義者一起被捕。當時他被控策劃劫持飛機撞擊埃及議會以及駕駛裝滿炸彈的卡車撞擊政府建筑。獲釋后,阿德爾成為“基地”在阿富汗和索馬里訓練營的教官。
曾參與1998年的美國駐坦桑尼亞和肯尼亞使館爆炸案,同時也是2000年美國軍艦“科爾號”爆炸案的同謀。
2010年4月,他與拉登的兒子薩阿德·本·拉登以及基地組織其他兩名高級頭目一同獲釋。
因涉嫌“9·11”事件,被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列為通緝要犯之一,其身價高達2500萬美元。美國已經(jīng)指控他策劃了1998年美國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使館爆炸案。
2010年11月,賽義夫·阿爾·阿德爾已經(jīng)接任“基地”組織軍事總指揮,該組織策劃恐怖活動的方式可能會隨之發(fā)生變化。
2011年5月18日,被“基地”組織選為作為該組織最高頭目奧薩馬·本·拉登被美軍擊斃后的過渡時期看守領(lǐng)導人。
賽義夫·阿爾·阿德爾 - 基地身份
2010年11月,美聯(lián)社19日援引反恐專家羅恩·古納拉特納的話報道說,在“基地”組織二號人物、軍事總指揮哈立德·穆罕默德3月份在巴基斯坦被捕后,該組織撤消了他的職務,并選擇賽義夫·阿爾·阿德爾為其接班人。
在“基地”組織核心圈,賽義夫的職責包括登記和審查新成員、開發(fā)通信系統(tǒng)和保護本·拉登。據(jù)信他和“基地”組織領(lǐng)導人本·拉登都躲藏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地帶。
駐新加坡的反恐專家古納拉特納說,“基地”組織之所以選中賽義夫,是因為他最有競爭力,辦事效率極高,其思維方式也與“基地”組織同路。
古納拉特納說,賽義夫?qū)⒉邉濓L格不同于從前的恐怖襲擊活動,“基地”組織的行動將更隱秘、更謹慎,并將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他是個極聰明的人。本·拉登能活下來,得歸功于他。這說明他與那些想抓本·拉登的人的本事不相上下。”
賽義夫·阿爾·阿德爾 - 策劃事件
2005年,阿德爾曾寫過一份“基地”計劃綱要。他在里面寫道,伊斯蘭主義運動失敗了,因為他們的行動隨機性太強。他呼吁“基地”將精力集中于“更大的目標,即建立一個國家”。阿德爾反對“9·11”這種大規(guī)模的恐怖襲擊,認為那會遭到美國的激烈報復,讓“圣戰(zhàn)運動”付出過高的代價。
賽義夫·阿爾·阿德爾 - 人物評價
情報官員稱,這位新指揮官可能是最近引發(fā)歐洲恐怖襲擊警報的罪魁禍首,同時也是上周空中包裹炸彈陰謀的策劃者。阿德爾正在策劃多起類似行動,目的是讓西方公眾相信反恐戰(zhàn)爭不可能獲得勝利,并為“基地組織”掃清障礙,在索馬里和也門等政局不穩(wěn)的國家獲得權(quán)力。
巴基斯坦“基地”專家賽義德·薩利姆·沙赫扎德說:“阿德爾的策略是,盡量多利用下屬組織和同盟,發(fā)動多起小型恐怖行動! 一名美國反恐官員說:“小而頻繁襲擊策略”比一次性大規(guī)模恐怖襲擊對西方的傷害更大。
反恐專家薩堅·哥赫說:“此人高度危險,是炸彈制造和爆破專家,還負責培訓‘基地’成員的徒手格斗。”
《深入“基地”》一書的作者羅安·關(guān)拉塔納說:“賽義夫·阿爾·阿德爾是拉登的安全主管,今天拉登能夠活著都是因為他的存在!彼f,此人很有謀劃能力,且目光長遠,“他總是想擾亂自己的敵人,把他們削弱并摧毀”。當拉登要求部下發(fā)起頻繁大型襲擊時,他卻總是說要有“耐心”,要做長遠打算。
貝努特曼認為,雖然“基地”組織二把手扎瓦希里(Ayman al-Zawahiri)一直被認為是拉登正式的接班人,該組織此次任命阿德爾為看守領(lǐng)袖,可能是為了試探將阿拉伯半島分支之外的人任命為領(lǐng)袖,組織內(nèi)部對此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