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阿順 - 簡介
馬阿順,男,演員。四大名丑之首。原名金阿順,浙江省嵊縣馬塘村人。
馬阿順 - 經(jīng)歷
幼年喪父,隨母改嫁至嵊縣馬家村。1900年后,拜落地唱書祖師金芝堂為師,學(xué)唱書。1906年小歌班誕生后,入班工丑。與名旦衛(wèi)梅朵組成戲班,演于嵊縣城鄉(xiāng),是著名的“梅朵阿順班”開創(chuàng)者。1917年6月,與衛(wèi)梅朵、張云標等進上海首演于鏡花戲園。在《笑笑笑》中飾祝枝山,時時博得滿堂掌聲,為小歌班在上海打開局面立下頭功。他的表演源于紹興大班丑行,所扮長衫丑角,左手垂直,不隨便提起,不大幅度擺動,上身略向前傾,給人幽默風(fēng)趣之感。每每出場,不唱不白,臺上一個亮相,滑稽獨特的臉部表情,便逗得觀眾捧腹大笑,有“不笑不要錢”之夸贊。在越劇誕生的第一本戲《十件頭》中扮小輕浮一角,不失農(nóng)夫憨厚之質(zhì),可又稍帶輕佻油滑之習(xí),可笑又可愛!豆客坝洝分酗棌埞客,表演非?鋸,以詼諧情趣取勝。1921年,在上海參與首演越劇新編連臺本戲《孟麗君》中飾劉奎壁一角,盡管人物屬丑行,卻獨辟蹊徑,把人物塑造為一個集文人、武生于一身,竟可與皇甫少華媲美的俊少年,既體現(xiàn)了人物文儒之風(fēng)流灑脫,又表現(xiàn)了人物武夫的英俊威武。而欲奪人之美的丑惡陰險內(nèi)心,總在眼神、臉上表露于外,并不時地以一兩個身段動作表達心聲。他扮演小生,特別是黑衫窮生更是獨到,有比小生還小生之說。如《珍珠塔》扮方卿、《仁義緣》扮韓文才,表現(xiàn)人物窮途末路、落魄潦倒之形,壯志未酬、立志上進之骨氣和悅耳動情之唱腔,使觀眾竟不知他是丑行反串。為此他有丑生皆專、唱做兼?zhèn)渲曌u,成為小歌班丑角之冠,紅極一時。30年代初在滬病倒返回故鄉(xiāng),但無親無眷,孑然一身,病中無人料理。馬家村人用門板抬著病重的阿順,送回馬塘村不久便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