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穆穆,1954年8月31日出生,回族,定遠縣城人。1987-1988年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1993年被批準為博士生導師。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F(xiàn)任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LASG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首席科學家。1978年畢業(yè)于安徽大學數(shù)學系,1982年獲安徽大學應用數(shù)學碩士學位,1985年在復旦大學數(shù)學系獲得應用數(shù)學博士學位,F(xiàn)任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際氣象學和大氣科學協(xié)會動力氣象委員會委員與行星大氣及其演變委員會委員。
在大氣與海洋運動的非線性(不)穩(wěn)定性方面,對于兩維正壓、多層斜壓和三維連續(xù)層結準地轉模式,建立了Arnold第二非線性穩(wěn)定性判據(jù)。在天氣、氣候的可預報性研究方面,提出了條件非線性最優(yōu)擾動(CNOP)方法;用該方法研究了厄爾尼諾春季預報障礙,海洋熱鹽環(huán)流對淡水通量擾動的敏感性等問題;揭示了研究可預報性問題時,使用CNOP方法考察非線性過程的重要性。
2007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是我縣走出的第一位中科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
人物簡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F(xiàn)任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LASG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首席科學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與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研究專題。兼任國際氣象學和大氣科學協(xié)會(IAMAS)動力氣象委員會(ICDM)委員,英國皇家氣象學會季刊(QJRMS)編委會成員,美國氣象學會"每月天氣評論"associateeditor,行星大氣及其演變委員會(ICPAE)委員,美國《數(shù)學評論》特約評論員、《《自然科學進展》》(中,英文版),《大氣科學》、《Adv.Atmos.Sci.》與《海洋科學進展》編委,中國氣象學會動力氣象專業(yè)委員會非線性動力學專業(yè)組組長,北京氣象學會理事等。
創(chuàng)新性成果
主要從事大氣與海洋運動的非線性穩(wěn)定性和天氣與氣候的可預報性研究。該領域是大氣科學的前沿熱點領域,穆穆在該領域做出了比較系統(tǒng)深入的創(chuàng)新性成果。準地轉運動是一類重要的大氣、海洋運動。對其穩(wěn)定性與不穩(wěn)定性的研究,是非線性大氣動力學的中心內容之一。他與同事合作,建立了兩維、多層和三維準地轉模式的一系列非線性穩(wěn)定性判據(jù),有關成果被國際同行評價為“引人注目的應用之一”,“該類條件中最優(yōu)的”.“有很高的創(chuàng)新性”,“對于準地轉理論中的一個中心問題,并且是自從該模式被提出之后被許多作者研究過的問題,做出了最接近于肯定的回答”,“極大地推動了對地球流體運動穩(wěn)定性機制的理解”。
非線性對稱不穩(wěn)定性被認為是中尺度雨帶形成的一種機制,是中尺度動力學和暴雨研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該領域穆穆等的成果,被國際同行評價為“一個重要的結果”,“令人印象深刻的應用”,等等。
非線性不穩(wěn)定性導致的預報結果不確定性是天氣和氣候可預報性研究中的挑戰(zhàn)性課題。穆穆等在該領域也取得了重要的創(chuàng)新性成果。他們提出了可預報性研究的三類子問題和條件非線性最優(yōu)擾動方法,得到了國外同行的高度評價:“該項研究有信息量,包含了一個很好的想法,在大氣和海洋研究中具有應用潛力”.穆穆等用條件非線性最優(yōu)擾動方法,研究了厄爾尼諾暴發(fā)的最優(yōu)前期征兆問題,也取得了創(chuàng)新性的成果。
熱鹽環(huán)流是當前國際上氣候變化和全球變化領域另一重要問題。穆穆等利用條件非線性最優(yōu)擾動,揭示了一種依賴于擾動類型的非線性反饋機制。該機制闡明了非線性是熱鹽環(huán)流對淡水通量擾動敏感的原因,數(shù)值確定了導致氣候平衡態(tài)轉換所需要的淡水通量臨界擾動的大小。該研究被著名雜志審稿人評價為:“該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令人非常感興趣且寫得很好”。
在數(shù)值天氣預報的變分資料同化中,對具有開關的物理過程的處理是極其困難的。穆穆等對其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法。該工作被國際同行稱為“這是一個令人非常感興趣且很富有創(chuàng)意
的”.”該研究不僅是對數(shù)值天氣預報,而且是對變分資料同化的一個重要貢獻,”“結果是非常深刻的”.
國際影響
穆穆已在國際SCI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近50篇,論文被美、法、中、俄、以(色列)、加、墨(西哥)等國科學家多次引用。他多次在著名的國際學術會議上作特邀報告如EGS(歐洲地球物理學會),IUGG(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聯(lián)盟大會),IAMAS-IAPSO(國際氣象和大氣科學協(xié)會與國際海洋協(xié)會會議),等等。在AOGS和IAMAS等重要的國際會議上擔任分會共同主席。穆穆研究員在國內外權威雜志上發(fā)表論文百余篇。多次在國際重要學術會議上做特邀報告。
獲獎情況
首屆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先后獲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第二屆"青年科技獎"、中國科學院第二屆"青年科學家獎"一等獎、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lián)、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二屆"中國青年科學家獎"、2001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完成人)。2005年獲國家人事部"全國優(yōu)秀博士后"稱號,2006年獲中國科學院"寶潔優(yōu)秀研究生導師"獎與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優(yōu)秀教師"稱號。指導的博士研究生曾獲中科院優(yōu)秀博士論文與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獎.
近期論文
[1]Mu,M.,H.Xu,andW.Duan,2007,Akindofinitialerrorsrelatedto"springpredictabilitybarrier"forElNinoeventsinZebiak-Canemodel,GeophysicsResearchLetters,34,L03709,doi:10.1029/2006GL027412。
[2]Mu,M.,W.Duan,andB.Wang,2007,Season-dependentdynamicsofnonlinearoptimalerrorgrowthandElNino-SouthernOscillationpredictabilityinatheoreticalmodel,J.Geophys.Res.,112,D10113,doi:10.1029/2005JD006981.
[3]MuMuandB.Wang,2007,Nonlinearinstabilityandsensitivityofatheoreticalgrasslandecosystemtofinite-amplitudeperturbations,Nonlin.ProcessesGeophys.,14,409-423.
[4]MuMuandJiangZhina,2007,Anewapproachtothegenerationofinitialperturbationsforensembleprediction:Conditionalnonlinearoptimalperturbation,ChineseScienceBulletin,Vol.52,No.12,1457-1462,inChinese.
[5]MuMuWangHong-Li,andZhouFei-Fan,2007,APreliminaryapplicationofconditionalnonlinearoptimalperturbationtoadaptiveobservation,ChineseJournalofAtmos.Sci.(inChinese),inpress
[6]MuMu,ZhiyueZhang,2006,Conditionalnonlinearoptimalperturbationsofatwo-dimensionalquasigeostrophicmodel,J.Atmos.Sci.,63,1587-1604。
[7]MuMuandQinZheng,2005,ZigzagOscillationsinVariationalDataAssimilationwithPhysical"On-Off"Processes,MonthWeatherReview,Vol.133,2711-2720.
[8]MuMu,LiangSunandH.A.Dijkstra,2004,Thesensitivityandstabilityofthermohalinecirculationofoceantofiniteamplitudeperturbations,JournalofPhysicalOceanography,34,2305-2315。
[9]MuMu,WangJiafeng,2003,Amethodtoadjointvariationaldataassimilationwithphysical"on-off"processes,JournaloftheAtmosphericSciences,60,2010-2018。
[10]MuMu,WansuoDuan,andBinWang,2003,Conditionalnonlinearoptimalperturbationanditsapplications,NonlinearProcessesinGeophysics10,493-501.
詞典解釋
1.端莊恭敬。
《書舜典》:“賓于四門,四門穆穆。”曾運乾正讀:“賓讀為儐。四方諸侯來朝者,舜賓迎之也。四門穆穆,《史記》云:“諸侯遠方賓客皆敬。””《爾雅釋訓》:“穆穆,敬也!薄洞蟠鞫Y記五帝德》:“亹亹穆穆,為綱為紀。”
2.儀容或言語和美。
《詩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緝熙敬止!泵珎鳎骸澳履拢酪病!薄盾髯哟舐浴罚骸把哉Z之美,穆穆皇皇!薄稌x書王澄傳》:“澄嘗謂衍曰:“兄形似道,而神鋒太儁!毖茉唬骸罢\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背斡墒秋@名!泵鞣叫⑷妗妒窀瓷鼾S》:“愔愔于思,夔夔于守,穆穆語言,不驚左右!
3.寧靜;靜默。
《楚辭遠游》:“形穆穆以浸遠兮,離人羣而遁逸。”晉陶潛《時運》:“邁邁時運,穆穆良朝!碧坪蕖短旖謺酝吩姡骸敖鸩履律车淘,玉樹琤琤上苑風!
4.盛集貌。
宋范仲淹《上時相議制舉書》:“十數(shù)年間,異人杰士,必穆穆于王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