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平
李亦平,男,京劇琴師。赴日期間,獨奏“夜深沉”,獲得一致贊譽(yù)。在中央電視臺的戲曲晚會中,與張建民創(chuàng)作的“少兒聯(lián)唱”獲全國廣播一等獎。近十年來先后錄制了十卷京胡專輯錄音帶,頗受歡迎。舉辦的“李亦平京胡獨奏音樂會”,反響強(qiáng)烈。參加《北國紅姑娘》主要唱腔設(shè)計及操琴,此劇獲文化部現(xiàn)代戲匯演優(yōu)秀演出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多次赴臺講學(xué),受到廣泛好評,為民族藝術(shù)的交流作出了貢獻(xiàn)。
為國家一級演奏員。
活動年表
1999年8月13日,農(nóng)歷己卯年七月初三日,19時15分:中國京劇院首演《彈劍記》中國京劇院在北京人民劇場首演《彈劍記》。首演演員有:于魁智,李勝素,張威,鄭巖,舒桐,管波,張嵐,陳仲建,王寶利,宋鋒,孫洪勛,陳國森,翟建東,徐立群,劉振英,沈京麟,李磊,吳樹林,馬建華,張志書;蘇廣忠司鼓,趙建華、李亦平操琴。
《彈劍記》是根據(jù)《史記》、《戰(zhàn)國策》、《東周列國志》有關(guān)記載章節(jié),新編寫的歷史故事劇。描述“馮諼客孟嘗”的故事。
2006年1月16日,農(nóng)歷乙酉年十二月十七日,晚:“唐在炘作品——名家名段演唱會”舉辦由全國政協(xié)京昆室與中國京劇院聯(lián)合主辦的“唐在炘作品——名家名段演唱會”在北京保利劇院舉行,自1月16日至1月17日,共兩場。演唱會通過名家演唱的名段集中展現(xiàn)唐在炘一生的戲曲音樂創(chuàng)作成就。晚會由劉長瑜和瞿弦和擔(dān)綱主持。趙建華、胡啟明、高鈞浩、王岳、李楊、趙旭、湯振剛、王福隆、何健、李亦平操琴,孫硯軍、孫宇、李斌、楊廣同、金惠武、崔洪、趙琪、蘇廣忠司鼓。
在這兩場演唱會中,藝術(shù)家和新秀們演唱的唱段均出自唐在炘之手。演唱曲目中既有唐在炘的早期作品《劉三姐》、《文姬歸漢》、《陳三兩爬堂》、《西廂記》中的選段;也有他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現(xiàn)代戲及為毛主席詩詞譜曲的唱段,如《蝶戀花·答李淑一》、《沙家浜》選段、《洪湖赤衛(wèi)隊》選段等;還有他晚年創(chuàng)作的《玉簪誤》、《梅妃》、《游龍戲鳳》選段。
演出節(jié)目
《開幕曲》領(lǐng)奏:趙建華
1、《文姬歸漢》“送兒女”選段(彩唱)張巨萍
2、《英臺抗婚》“哭墳”選段(彩唱)呂洋
3、《武則天軼事》“奉先寺”選段(彩唱)隋曉慶
4、《梅妃》“傻丫頭”選段(彩唱)李海燕
5、《陳三兩爬堂》“家住在”選段(彩唱)劉桂娟
6、《游龍戲鳳》“四平調(diào)”(彩唱)張建國,周婧
7、《西廂記》“碧云天黃花地”選段(彩唱)王蓉蓉
8、《玉簪誤》“剎時間病離身神清氣爽”選段(清唱)李世濟(jì)
9、《劉三姐》“說媒”選段(清唱)李世濟(jì)
10、《南方來信》“革命斗爭形勢大好”選段(清唱)鄧沐瑋
11、《沙家浜》“沙家浜總有一天會解放”選段(清唱)趙葆秀
12、《杜鵑山》“大火熊熊”選段(清唱)孟廣祿
13、《洪湖赤衛(wèi)隊》“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選段(清唱)李勝素
14、《梅妃》“思往事不由孤心中酸辛”(清唱)于魁智
15、《蝶戀花?答李淑一》(清唱)李世濟(jì)
2007年4月10日,農(nóng)歷丁亥年二月廿三日: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2007年赴河南演出第一天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2007年赴河南演出,本日在鄭州人民會堂演出。蘇廣忠、趙琪、孫宇司鼓,趙建華、李亦平、胡啟明操琴,舞臺監(jiān)督宋鋒、孫洪勛。
演出劇目
《四郎探母》(于魁智飾楊延輝,李勝素(坐宮回令)、管波(盜令別宮)分飾鐵鏡公主,李海燕飾蕭太后,鄭巖飾大國舅,陳國森飾二國舅,翟建東飾楊延昭,張靜飾佘太君,張威飾楊宗保,王芳飾八姐,張藝飾九妹)
2007年4月11日,農(nóng)歷丁亥年二月廿四日: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2007年赴河南演出第二天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2007年赴河南演出。上午于魁智和李勝素受聘為鄭州市國家稅務(wù)局稅收宣傳形象使者,并通過京劇演出的形式向市民宣傳與稅收相關(guān)的法律法規(guī)。
晚上在鄭州人民會堂演出。趙琪司鼓,李亦平操琴,舞臺監(jiān)督脫志國。
演出劇目
《柳蔭記》(李勝素飾祝英臺,宋奕萱飾人心,江其虎飾梁山伯,翟建東飾老師,王寶利飾祝公遠(yuǎn),鄭巖飾媒婆,張靜飾祝高氏,王玨飾錢公望,陳靜飾四九,王好強(qiáng)飾趙天錫)
2007年6月5日,農(nóng)歷丁亥年四月二十日,19時: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2007年赴臺演出第一天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2007年赴臺演出第一天,演于國家戲劇院。蘇廣忠、趙琪、孫宇司鼓,趙建華、李亦平、胡啟明操琴。
演出劇目
《狀元印》(奚中路飾常遇春)
《大保國·探皇陵·二進(jìn)宮》(于魁智飾楊波,李勝素飾李艷妃,楊燕毅、楊赤分飾徐延昭)
2007年6月6日,農(nóng)歷丁亥年四月廿一日,19時: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2007年赴臺演出第二天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2007年赴臺演出第二天,演于國家戲劇院。蘇廣忠、趙琪、孫宇司鼓,趙建華、李亦平、胡啟明操琴。
演出劇目
《鳳還巢》(李勝素飾程雪娥,于魁智飾洪功,張威飾穆居易,朱強(qiáng)飾程浦,楊赤飾周監(jiān)軍,鄭巖飾朱煥然,陳國森飾程雪雁,張嵐飾程夫人)
2007年6月7日,農(nóng)歷丁亥年四月廿二日,19時: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2007年赴臺演出第三天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2007年赴臺演出第三天,演于國家戲劇院。蘇廣忠、趙琪、孫宇司鼓,趙建華、李亦平、胡啟明操琴。
演出劇目
《文姬歸漢》(李海燕飾蔡文姬,江其虎飾左賢王,陳國森飾李成,舒桐飾曹操)
2007年6月8日,農(nóng)歷丁亥年四月廿三日,19時: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2007年赴臺演出第四天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2007年赴臺演出第四天,演于國家戲劇院。蘇廣忠、趙琪、孫宇司鼓,趙建華、李亦平、胡啟明操琴。
演出劇目
《趙氏孤兒》(朱強(qiáng)飾程嬰,于魁智飾趙盾,李勝素飾莊姬,楊燕毅飾魏絳,奚中路飾韓厥,舒桐飾屠岸賈)
2007年6月9日,農(nóng)歷丁亥年四月廿四日,14時: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2007年赴臺演出第五天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2007年赴臺演出第五天,演于國家戲劇院。蘇廣忠、趙琪、孫宇司鼓,趙建華、李亦平、胡啟明操琴。
演出劇目
午場(14時)
《八大錘》(車輪大戰(zhàn)、斷臂說書、文龍歸宋)(奚中路飾前陸文龍,于魁智飾王佐,江其虎飾后陸文龍,舒桐飾兀術(shù),張嵐飾乳娘)
晚場(19時)
《兩將軍》(李陽鳴飾馬超,劉魁魁飾張飛)
《打嚴(yán)嵩》(朱強(qiáng)飾鄒應(yīng)龍,鄭巖飾嚴(yán)俠,舒桐飾嚴(yán)嵩,張威飾常寶童)
《霸王別姬》(李勝素飾虞姬,楊赤飾項羽)
2007年6月10日,農(nóng)歷丁亥年四月廿五日,14時: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2007年赴臺演出第六天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2007年赴臺演出第六天,演于國家戲劇院。蘇廣忠、趙琪、孫宇司鼓,趙建華、李亦平、胡啟明操琴。
演出劇目
午場(14時)
《張協(xié)狀元》(江其虎,李海燕,劉魁魁,賈勁松,陳國森)
夜場(19時)
《野豬林》(于魁智飾林沖,李勝素飾林娘子,楊赤飾魯智深,鄭巖飾高世德,舒桐飾高俅,陳國森飾陸謙)
2007年7月18日,農(nóng)歷丁亥年六月初五日:李亦平先生京胡演奏藝術(shù)專場音樂會舉行由霸州市人民政府、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中國京劇院一團(tuán)三方聯(lián)合推出李亦平先生京胡演奏藝術(shù)專場音樂會(傳統(tǒng)京劇演唱伴奏部分)在霸州市李少春紀(jì)念館小戲樓隆重舉行。
演出結(jié)束后,李亦平先生的兩名弟子敬獻(xiàn)了鮮花,祝賀演出圓滿成功。
演出曲目
《春秋配》、《望江亭》選段(張萍)
《遇皇后》、《釣金龜》選段(張靜)
《狀元媒》選段(董翠娜)
《碰碑》、《洪羊洞》選段(于魁智)
《小宴》選段(宋小川)
《四郎探母》選段(尚慧敏)
《坐寨》、《趙氏孤兒》選段(康萬生)
《生死恨》、《太真外傳》選段(李勝素)
2007年9月21日,農(nóng)歷丁亥年八月十一日:石家莊市人民會堂2007年9月21日演出本日石家莊市人民會堂由中國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全本《四郎探母》(于魁智飾楊延輝,李勝素飾鐵鏡公主,李海燕飾蕭太后,張威飾楊宗保,郭瑤瑤飾佘太君,倪勝春飾楊延昭,鄭巖飾大國舅,陳國森飾二國舅;蘇廣忠、趙琪司鼓,趙建華、李亦平操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