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劉小麗 ,女、1962年出生、廣東揭陽市人,廣東潮劇院一團(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劇協(xié)會員、廣東省劇協(xié)會員、汕頭市劇協(xié)會員,廣東省曲藝家協(xié)會會員、汕頭市絲竹社理事。
人物生平
1978年考進汕頭戲曲學(xué)校,在校四年主攻青衣行旦。1982年畢業(yè)分配到廣東潮劇院二團工作,2000年4月,體制改革調(diào)到廣東潮劇院一團至今。曾參加北京東方文化藝術(shù)教育中心刊授班(二年制)學(xué)習(xí);曾赴上海參加昆劇藝術(shù)研修班學(xué)習(xí)。在50多個劇目中扮演各類不同性格的人物。
個人作品
主要代表作有:《葫蘆廟》中飾嬌杏;《袁崇煥》中飾羅蘇女;《雙玉蟬》中飾曹芳兒;《辭郎洲》中飾陳璧娘;《孫悟空六斗蜘蛛精》中飾蜘蛛精和女皇;《大義京幗》中飾柴夫人;《告親夫》中飾若云和顏秋容;《蘇后復(fù)國》中飾皇后;《恩仇記》飾卜巧珍;《天子奇緣》飾皇后、太后二角;《趙氏孤兒》飾公主莊姬等劇。
出版發(fā)行個人專輯二套VCD《小麗十八》、《名家金曲9—劉小麗潮曲專輯》,出版發(fā)行個人唱腔專輯四套,CD《中華潮劇名家—劉小麗唱腔專輯1至4》。
成就及榮譽
1990年榮獲泰國陸軍眷屬慈善基金會、泰華報人公益基金會“優(yōu)秀藝員獎”。
2001年在獲獎劇目《葫蘆廟》中主演嬌杏,榮獲第七屆中國戲劇節(jié)“優(yōu)秀表演獎”,該劇于2006年9月獲第七屆廣東省魯迅文學(xué)藝術(shù)獎;本人再次在劇中飾女一號嬌杏。
2002年9月榮獲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中國戲曲名段演唱大賽),地方戲曲專業(yè)組“一等獎”。
2001、02、07年榮獲汕頭市文藝“表演一等獎、表演特等獎、表演二等獎”。
2007年11月榮獲廣東省首屆曲藝大賽二等獎。
2008年榮獲潮劇基金會頒發(fā)的對,從事潮劇藝術(shù)工作做出突出貢獻授予“突出貢獻”。
多次出訪過東南亞、美國等國家演出。2001年11月到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唱《梅亭雪》選段,主演劇目《柴房會》飾莫二娘在中央電視臺“名家名段”欄目播出。
參加演出
1982年至1990年
唱腔清亮明麗、飽滿委婉,做工細膩傳神、富含激情,1982年至1990年先后扮演過《梅亭雪》中的蘇三、《柴房會》中的莫二娘、《告親夫》中若云及顏秋容、《包公入獄》中的梁翠希、《活捉孫富》中的杜十娘、《袁崇煥》的羅蘇女、《嫦娥奔月》中的嫦蛾、《審皇后》的韓宮人、《血濺南梁宮》的金蓮和玉蓮、《玉梅奇冤》中的顏玉梅、《巧姻緣》中的靈芝、《孫悟空六斗蜘蛛精》中的女皇和蜘蛛精、《姐妹花魂》中的紫琴等。 1993年至1998
1993年至1998年又先后在《深宮血淚》中演韋珊陽、《留傘》中演五娘、《丁日昌》中演金嫻、《貍貓換太子》中演寇宮人、《花轎錯》中演虎娟、《怒斬玉面狼》中演湖陽公主。參加了1992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歌舞《春天來了》。
2000年4月后
2000年4月調(diào)到一團后,又在《楊令婆剝殼》中扮演穆桂英、《春草闖堂》中扮演李半月、《葫蘆廟》中扮演嬌杏,《辭郎洲》中扮演陳璧娘、《大義巾幗》中扮演柴夫人、《蘇后復(fù)國》中扮演蘇英、《恩仇記》中扮演卜巧珍、《天子奇緣》中扮演太后、《煙霞山遺恨》中扮演皇后、《楚宮風(fēng)云》中扮演皇后、《德政碑》中扮演景暉夫人、《蔡伯喈認像》中扮演蔡伯喈之妻以及《雙玉嬋》在扮演曹芳兒、《漢文皇后》中扮演竇姬、《羅衫奇冤》下集中扮演女主角等,從藝以來在40多個劇目中擔(dān)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藝術(shù)形象。2001年參加鄭健英與李廷波的專場演出。出版有《劉小麗唱腔精選(一)》、《劉小麗唱腔精選(二)》、《劉小麗唱腔精選(三)》、《劉小麗唱腔精選(四)》、《潮劇名旦劉小麗唱腔專輯》、《中華潮劇名家劉小麗唱腔精選三》、《中華潮劇名家劉小麗唱腔精選四》、潮劇名旦劉小麗藝術(shù)專輯《小麗十八》、《金曲名家劉小麗潮曲藝術(shù)專輯》等。
獲得榮譽 1984年參加首屆廣東省藝術(shù)節(jié),在《袁崇煥》一劇中飾羅蘇女,《南方日報》曾載文給予好評;1990年赴泰國演出,獲泰國陸軍眷屬慈善基金會、泰華報人公益基金會優(yōu)秀藝員,受到獎勵;2001年在第二屆中國戲劇節(jié)上以《葫蘆廟》中的嬌杏一角奪得優(yōu)秀表演獎;2002年以一曲《山盟海誓今何在》奪得全國戲曲名段演唱大賽桂冠;連續(xù)兩次登上汕頭市文藝獎獎臺;多次隨廣東潮劇院、揭陽市潮劇團赴泰國、新加坡、香港等地演出,受到觀眾的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