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言慧珠

    言慧珠

    言慧珠(1919年-1966年9月11日)原名義來,學(xué)名仲明;蒙族旗人,祖籍北京,1943年在上海拜梅蘭芳為師。曾與影星白云熱戀。是我國著名的京劇、昆曲女演員。

    言慧珠 - 簡介

    言慧珠,蒙族,北京人。京劇大師言菊朋之女。自幼耳濡目染,深受父輩熏陶,培養(yǎng)了她對京劇的強烈愛好。十二歲開始學(xué)戲,從程玉菁、趙綺霞學(xué)“程派”青衣戲,同時從閻嵐秋、朱桂芳學(xué)武旦戲。由于天賦聰敏,又肯勤學(xué)苦練,再加上文武并舉,她不僅奠定了深厚的基礎(chǔ)功功底,還掌握了很多好戲、能戲。年稍長,她即登臺演出,擅演《六月雪》、《玉堂春》等文戲,《演火棍》、《扈家莊》等武戲。正式登臺不久,憑借清脆嘹亮的嗓音、俊美秀麗的扮相和非凡的藝術(shù)才華,她開始被觀眾推崇。一九三九年,她與父親言菊朋合作,組成“春元班”(當時人稱“言家班”),父女二人經(jīng)常同臺合演《賀后罵殿》、《三娘教子》等戲。隨著不斷地舞臺演出實踐,言慧珠舞臺藝術(shù)日趨完美,聲譽也不斷提高。她為了繼續(xù)藝術(shù)深造,又向朱桂芳、徐蘭沅學(xué)《廉錦楓》、《鳳還巢》、《生死恨》、《霸王別姬》等梅派戲,表演風格也隨之由“程派”轉(zhuǎn)為“梅派”。一九四三年,言慧珠正式拜梅蘭芳為師,不但向梅師學(xué)習(xí)了《西施》、《太真外傳》等戲,而且對梅派藝術(shù)進行了孜孜不倦、專心致志的刻苦鉆研,終于取得了優(yōu)秀梅派傳人的贊譽。言慧珠的代表作有《西施》、《太真外傳》、《廉錦楓》、《生死恨》、《木蘭從軍》、《霸王別姬》、《抗金兵》、《鳳還巢》、《墻頭馬上》等。

    言慧珠 - 藝術(shù)歷程

    票友下海

    言菊朋生有二男三女,二妞即言慧珠。言家為蒙族旗人,言菊朋還當過蒙藏院的小京官,自己因酷愛京劇而下海,卻不想讓女兒學(xué)戲,所以慧珠從小接受的是正規(guī)教育,還是京城名校春明女中的學(xué)生。但言慧珠自幼能歌擅舞,邊求學(xué)、邊學(xué)戲,執(zhí)意依傍梨園。12歲開始跟程玉菁、趙綺霞學(xué)程派青衣,12歲后從朱桂芳、閻嵐秋學(xué)梅派、習(xí)武旦,并以小票友客串登臺。看到女兒對戲十分癡迷,言菊朋拗不過她,只好改變初衷,允她放棄學(xué)業(yè),下海獻藝。

    隨父演出

    言慧珠1935年登臺初演《扈家莊》。1939年,20歲的言慧珠隨父所組言家班春元社,到南北各大城市演出。她除了陪父演出《賀后罵殿》、《三娘教子》、《打漁殺家》等戲外,梅、程派唱工戲都能上,還能演《扈家莊》等武工繁重的武旦戲。所以,那時小言的號召力已不亞于老言。有一次,言菊朋唱大軸《托兆碰碑》,慧珠壓軸《女起解》唱完后,觀眾居然走了一半。

    言慧珠

    改歸梅派

    經(jīng)歷一段演藝實踐后,言慧珠決定悉心改梅派,遂問藝于梅蘭芳琴師徐蘭沅,開始努力鉆研梅派藝術(shù)。到20世紀40年代初期,其藝已趨成熟。1943年,言慧珠正式拜梅蘭芳為師。她好學(xué)不倦,執(zhí)弟子禮甚恭,隨侍師側(cè),深獲梅氏夫婦喜歡。如此數(shù)年如一日,言慧珠終于成為梅派傳人中得天獨厚的佼佼者。梅蘭芳還讓自己的班底陪她唱戲,使她的技藝更上一層樓?箲(zhàn)期間,梅蘭芳息影舞臺,給了言慧珠一展梅藝的機遇;抗戰(zhàn)勝利,梅重登舞臺,每逢演出,言必在前排觀摩,還用筆速記其唱念細處、表演動作!芭_灣梅蘭芳”顧正秋曾說:“她《生死恨》的唱我最佩服,因為她學(xué)梅先生極象,和梅先生一般無二,幾可亂真。”1946年自組言慧珠劇團,赴各地演出。

    多才多藝

    言慧珠反串言派老生也稱一絕。《賀后罵殿》她既能演賀后,也能演趙光義;《讓徐州》、《臥龍吊孝》唱來也深受戲迷贊許。她也一樣能演展示才藝的玩笑戲,如《戲迷小姐》、《戲迷家庭》等,九腔十八調(diào)信手拈來,與童芷苓一樣,言慧珠也涉足話劇、電影,她主演的《萬古流芳》、《楊貴妃》等都頗受歡迎。

    黃金歲月

    20世紀50年代初,參加上海京劇團。到20世紀60年代初,言慧珠步入了她藝術(shù)生涯的黃金歲月。結(jié)合自己喜愛昆曲、擅演武戲的長處,她把《木蘭從軍》、《天女散花》、《嫦娥奔月》、《貴妃醉酒》、《西施》、《洛神》等都進行了提煉加工,改編演出了《木蘭從軍》、《龍鳳呈祥》、《太真外傳》等。此外,她編演了《梁祝》、《春香傳》及現(xiàn)代劇《松骨峰》等,還參加過現(xiàn)代戲《沙家浜》的演出。1957年調(diào)上海市戲曲學(xué)校任教。20世紀50年代末期,她與夫君俞振飛一同擔任上海戲曲學(xué)校領(lǐng)導(dǎo)期間,除了教授學(xué)生京昆表演技藝,仍不斷登臺獻藝,所出演的《百花贈劍》、《長生殿》都極具特色,廣受贊譽。她與俞振飛合演的《墻頭馬上》曾被拍攝成彩色影片。這期間,言慧珠還隨團出訪蘇、英、法、德、捷、波、瑞、比、盧等國家。1960年曾赴香港演出。

    含冤自縊

    一場史無前例的浩劫,奪走了她的藝術(shù)生命。1966年9月11日,在一次備受摧殘的批斗之后,到飯店飽餐一頓,回家后,她扮好戲裝,自縊身亡,年僅47歲。打倒“四人幫”后,為言慧珠舉行平反追悼會時,許姬傳撰寫了一副挽聯(lián),廣為國內(nèi)外報刊所轉(zhuǎn)載:驚變埋玉,洛水神悲生死恨;還巢失鳳,游園遙想牡丹亭。

    言慧珠 - 藝術(shù)特色

    她扮相艷麗、亭亭玉立,嗓音清亮圓潤,又文武兼擅,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梅派,開拓梅派表演領(lǐng)域。她演的《貴妃醉酒》突破了“貴而不醉”或“醉而不貴”的通例,創(chuàng)造了“貴而欲醉、醉而猶貴”的意境,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她改編演出的《木蘭從軍》以甜美的嗓音、優(yōu)美的身段、扎實的武功令行內(nèi)人欽服;她為《龍鳳呈祥》中孫尚香創(chuàng)造了水袖動作、為《太真外傳》中楊貴妃設(shè)計了在一張轉(zhuǎn)動圓桌上載歌載舞的“舞盤”,每當演出時都能博得滿堂彩聲。言慧珠嗓音純正、甜凈、圓潤、衷氣充沛、韻味醇厚,運腔如行云流水、婉轉(zhuǎn)自如、嚴謹精細。她能準確把握梅派爐火純青、聲情并茂的唱、念,具有全盛時期梅先生的演唱風貌。她的唱不溫不火,對劇中人物的抒情掌握得恰到好處,能領(lǐng)會梅派演唱藝術(shù)雍榮華貴、深入淺出的藝術(shù)真諦。

    建國后,言慧珠的表演藝術(shù)已臻化境,她在梅派藝術(shù)的基礎(chǔ)上,又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對一些傳統(tǒng)劇目精益求精,進行了大膽的突破和革新。如《梁山伯與祝英臺》、《蘆花河》、《花木蘭》等,既保持了梅派藝術(shù)的濃厚色彩,又平添新意,別具一格。她在與俞振飛的長期合作中,曾共同致力于昆曲的復(fù)興和改革,經(jīng)常合演《游園·驚夢》、《驚變·埋玉》等昆曲名劇,并于一九五九年與俞振飛將元雜劇《墻頭馬上》改編為昆劇上演,她在劇中出色塑造了女主角李倩君的藝術(shù)形象,得到行家及廣大觀眾的首肯及贊揚。言慧珠唱念的一個特點是斷在行腔尾音、念白尾聲的未盡處,猶如將尾部頂端切去。這同許多演員將聲、音消失到尾部頂端處不同,從而構(gòu)成了言慧珠演唱風格的一個亮點。

    言慧珠 - 個人軼事

    大形于色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一天晚上,在火車站月臺,妹妹黃宗英給兄長送行。黃宗江身披軍大衣,他已是一名部隊作家了。那月臺上還有許多的軍人,只見身穿豹皮大衣,珠光寶氣的言慧珠奔月、散花般地朝他們兄妹走來。黃宗英嫌她“扎眼”,偷偷說:“咱們躲著點!”卻怎么躲也沒躲過。她全身撲向黃宗江,將這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擁入懷中。這個舉動,把黃宗江嚇了一跳。

    三更歸夢三更后

    1957年,中國政治的風向陡轉(zhuǎn),從“整風”轉(zhuǎn)入“反右”。舞臺上那么機靈的言慧珠,暈了,也傻了:自己無非是一心只想多演戲的呼吁,怎么會成了“發(fā)泄不滿情緒”、“猖狂向黨進攻”?如果自己當了右派,心高氣傲的她從此只能是一堆土、一攤泥,別說演戲,連個人樣兒也無。再往下想,她就想到了死——自殺。這是她貫穿一生的情結(jié),死結(jié)。一天,上海文藝界在文化廣場收聽關(guān)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問題》的錄音傳達。剛傳達完畢,從喇叭里念出了包括言慧珠在內(nèi)的一連串的名字。大家估摸著:他們可能都是上海市的右派了。在上海戲劇界,有兩個真心替她著急的人,那就是俞振飛和許思言。俞振飛跑去找到徐平羽,希望領(lǐng)導(dǎo)能寬大言慧珠,否則,這個女人很可能走向絕路。徐平羽說:“她發(fā)言影響很不好,人緣也不好,很難過關(guān)。唯一的辦法是深刻檢討。”

    俞振飛約了許思言,一齊來到華園。為了讓她檢討,倆人費盡唇舌。言慧珠不是不想檢討,而是對檢討毫無信心。許思言火了,指著孩子說:“你不做檢討,戴上帽子,小清卿怎么辦?”小清卿,是言慧珠在1955年秋率“言劇團”到無錫演出時,與老生薛浩偉一度同居的結(jié)晶。為此,她不得不與這個自己并不愛慕的人結(jié)婚。言慧珠仿佛被電流擊中,雙手緊緊抱住孩子,淚水像斷了線的珍珠,灑滿衣襟……她終于低頭了,到京劇院向領(lǐng)導(dǎo)表示接受批評!斑^關(guān)啦,過關(guān)啦!”言慧珠從劇場回到家,一進門就對等候在那里的俞振飛和許思言,大喊大叫。跟著,她就讓家里的傭人擺上準備好的螃蟹宴。酒過三巡,她抱著孩子,突然立起,說:“患難之中見人心。今天我不知道向你們說些什么好!”

    可萌綠,亦可枯黃

    1966年,發(fā)動了“文革”。她和丈夫渾身上下刷滿糨糊,前胸后背全都貼著標語和大字報。二人垂眉低首,在院子里一站就是幾小時。他倆還要清掃廁所,因俞振飛平素為人和藹,能隨遇而安,便有人悄悄幫忙。對言慧珠則大不相同。她平時待人刻薄,出語尖利。本來對她有好感的,就沒幾個,F(xiàn)在見她掃廁所,可有人高興了。只要見她直直腰,稍息片刻,就會引來大聲責罵。這些學(xué)生在批斗的時候那么粗暴,可在抄家的時候又很是精細,把言慧珠塞在燈管里的、藏在瓷磚里的、埋在花盆里的鉆戒(多達幾十枚)、翡翠、美鈔、金條(重十八斤)、存折(六萬元)都掏了出來,整整抄了一天一夜。言慧珠一生唱戲的積蓄,頃刻成空。言慧珠一生惜財如命,頃刻間卻化為烏有。她坐在地上,大喊:“天理,天理何在!”

    為了小清卿,她曾偷偷拿出兩、三千元的現(xiàn)金,給幾位要好的朋友,請他們替自己今后照顧好孩子。但這些朋友,為保全身家性命把錢都如數(shù)上繳了。這樣一來,罪行越搞越嚴重。當藝人金素雯、胡梯維夫婦自殺的消息傳來,言慧珠便萌生了和俞振飛一起自殺的念頭,遂叫保姆買了熟菜和兩瓶酒。她不哭了,也不愁了,滿臉微笑地喝酒吃菜。夫婦二人一再碰杯之后,她開了口:“真是對不住,連累你了。我們結(jié)婚多年,性格兩樣,可也不好不壞。等運動過去,好來好散,我們就離婚吧。”

    這話言慧珠講過多次,俞振飛也不覺奇怪,安慰道:“說些什么呀!難得這樣聚聚,該多好!這運動還不定哪天結(jié)束呢!痹俸纫槐螅曰壑榱脸隽俗约旱南敕ǎ骸敖鹚伥┓驄D雙雙上吊去了。我們怎么辦?一起死吧,一了百了。你肯嗎?”因為言慧珠一生說過無數(shù)次的“死”,自己也“死”過多少次。俞振飛聽了,盡管一驚,可沒放在心上。遂好言勸解:“我不死,你也不要死。好端端的人,為什么要死?我們又沒有做虧心事,干嘛要死!”“我倆都是文藝界出了名的人,這次運動不會饒過我們!毖曰壑橐淹耆^望了。人生可憐,無計相留。1966年9月11日,吃過晚飯后,言慧珠拉著兒子的手,來到自己的臥室(已與俞振飛分居)。很嚴肅,很莊重地看著11歲的小清卿,之后突然說:“媽媽要到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以后你要聽‘好爸’(俞振飛)的!闭f完,拉著兒子的手,又來到俞振飛的臥室。言慧珠先跪在丈夫面前,然后一定也要小清卿跟著跪下去。孩子并不愿意,但看到母親的神情,也就跪下了。她還要小清卿連喊幾聲“好爸”,孩子也順從地喊了。俞振飛忙扶他們起來。起身的言慧珠鄭重道:“請你一定把他(言青卿)撫養(yǎng)成人!”俞振飛當場回答:“只要我有飯吃,他就有飯吃。我喝粥,他就喝粥!

    托付完畢,母子二人回到自己的房間,言慧珠給了小清卿50元錢和一塊小黑板,并對他說:“明天是星期天,你好好到公園玩一玩吧!睋(jù)保姆王菊英說,當晚的11點半到12點之間,言慧珠曾下樓到孩子的房間,坐在床邊,呆呆地望著,望著……只要托付好孩子,她一了百了。第二天,華園十一號里還是一片寂靜。保姆像往常一樣準備好早餐后,推開二樓衛(wèi)生間的門——“!”一聲驚叫。一代紅伶,去了。她穿著睡衣,素面赤腳,直直地把自己掛在浴缸上面的橫桿上,冰冷而凜然。再檢查,房內(nèi)桌上,放著一疊鈔票,五千元。上面寫著,誰撫養(yǎng)孩子,錢就給誰。另有信三封。一給領(lǐng)導(dǎo),一給丈夫,一給孩子。她回顧了自己的一生,做了自我批評,對丈夫表示歉意,叮囑清卿好好做人。還有一封寫給孩子生父薛浩偉的信。

    言慧珠 - 懷念先人

    悼言慧珠

    悲歡離合舞娉婷,
    演繹人間冷暖心,
    藝壓群芳暢千曲,
    獻身梨園最關(guān)情。
    奈何風雨催太緊,
    一花獨放百花零。
    可憐慧珠坦然死,
    繞梁至今有余音。

    言慧珠 - 相關(guān)書籍

    《粉墨人生妝淚盡——母親言慧珠與“好爸”俞振飛》

    本書作者言清卿是言慧珠的獨子,作者口述母親風生水起的精彩一生,追述言慧珠精湛的藝術(shù)成就。同時,從親歷者的角度,對繼父、著名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俞振飛的為人、與母親的感情糾葛給出了自己的版本。本書中采用了兩百多張珍貴的歷史照片和言慧珠的藝術(shù)、生活照,多數(shù)為首次刊登。

    出版: 文匯出版社  
    類型: 傳記
    定價:29.0元             

    名人推薦
    • 于蓮仙
      于蓮仙,京劇花旦。名旦喬蕙蘭女婿,藝名小荷花。出生于1900年,逝世于1944年6月9日。享年43歲。
    • 楊孝亭
      楊孝亭,男,京劇花旦。名楙麟,藝名小朵,號佩芬,又號隸儂,小名禿老;行二。因供奉內(nèi)庭升平署應(yīng)差,賜名“得!。昆旦楊桂云之子。原籍安徽廬州...
    • 姚宗文
      姚宗文,男,京劇老生,F(xiàn)任江蘇省長榮京劇院副院長、國家二級演員。 他師從余派名家王思及先生,后又拜在譚元壽的門下。他扮相英俊,嗓音天賦極佳...
    • 葉盛蘭
      葉盛蘭(1914年12月10日一1978年6月15日),原名端章,字芝茹,原籍安徽省太湖縣,生于北京,著名京劇小生、清末著名小生演員程繼先之得意弟子、葉...
    • 閻嵐秋
        閻嵐秋(1882—1939)藝名“九陣風”,北京人! ∮兹胄√煜煽瓢。出科后入福壽班充當武行時,得到方二群的傳授,開始專演武旦以“飛來鳳”藝名...
    • 姚增祿
      姚增祿,名奎福,號惠臣,字婉秋,安徽亳州人。出生于1840年,逝世于1917年2月10日,享年年七十八歲。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