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致 - 概述
劉致(?~1335至1338間) 元代散曲作家。字時中,號逋齋。石州寧鄉(xiāng)(今山西中陽)人。父彥文,仕為郴州錄事、廣州懷集令。劉致在流寓長沙期間,以其文章清拔宏麗見遇于姚燧,因姚燧薦為湖南憲府吏,后任永新州判、河南行省掾、翰林待制、浙江行省都事等職。晚年貧,卒無以葬,由王真人(眉叟)收葬于德清。所著散曲見存于《陽春白雪》、《太平樂府》、《樂府群玉》等集中。
劉致 - 創(chuàng)作
元代著名套曲〔正宮·端正好〕《上高監(jiān)司》前后套,《陽春白雪》后集署為劉時中作,但歷來對于作者有不同看法,一說為石州之劉時中,另一說為古洪(今江西南昌)劉時中。古洪劉時中見錄于《錄鬼簿續(xù)編》,生平未詳,時代應(yīng)較石州劉致為晚。也還有人以為古洪劉時中即石州劉時中。
《上高監(jiān)司》是元代散曲重要作品。前套反映了至正年間江西大旱災(zāi)的情況,真實地描寫了饑民吃野菜樹皮,死者填街委巷,以及兒女離散,乳哺兒被拋入長江的慘痛景象。作品還寫出,當(dāng)時不僅有天災(zāi),還有人禍。殷實戶、私牙子勾結(jié)官吏,趁災(zāi)情盤剝?nèi)嗣瘢?義倉"中飽私囊,加重了災(zāi)難。后套陳述了元代鈔法的積弊,以及吏役、□商沆瀣一氣,藏□弄滑的狀況,建議整頓鈔法。這兩首套曲比較真實、深刻地揭示了元代政治經(jīng)濟(jì)制度的腐朽黑暗。這類作品在元代散曲中是不多見的,因而具有重要地位。但作者對高監(jiān)司有過多的溢美之詞,后套對農(nóng)民起義采取了不正確的態(tài)度,是此作品之疵瑕。
在藝術(shù)上,這兩首套曲語言樸素平實,描寫也較細(xì)致,不過有時失之于粗疏。由于內(nèi)容的需要,套曲打破了散曲的篇幅限制,并且開拓了散曲的題材范圍。
-------------------------------------------------------------------------------------------------------------
【中呂】山坡羊
燕城述懷
云山有意,軒裳無計,被西風(fēng)吹斷功名淚。去來兮,再休提!青山盡解招人醉,得失到頭皆物理。得,他命里;失,咱命里
[寫作背景]這是一支懷古嘆今的曲子。我們從“燕城述懷”的標(biāo)題中,便可以想見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雙重情緒。燕城,故址在今河北易縣東南,相傳燕昭王曾于此地建造黃金臺,置金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