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灌父 - 基本簡介
馮灌父,名驤,別號平園,1884年出生于四川廣漢萬福鎮(zhèn)。1912年考入北洋陸軍講武堂,畢業(yè)后,任熱河都統(tǒng)署軍士教導訓練所教育長。1921年至1949年,歷任四川陸軍第二軍參議、云陽縣知事、四川邊防軍第六混成旅行營參謀長、川鄂邊區(qū)綏靖公署少將參軍、南溪和奉節(jié)兩縣儲運處處長、長壽縣稅捐處長等職。五六十年代,曾任四川省文史館研究員和省第二、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成都市政協(xié)一至五屆委員、成都市美術社圖畫組組長等職,并為全國美術協(xié)會及西南美術協(xié)會會員。
馮灌父自幼酷愛書畫。他在國畫方面,山水、人物、花鳥樣樣皆精。張大千曾說:“煙云烘染,人物線條,自愧不如灌父!
1984年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館及參事室舉辦首屆書畫展覽,展出有馮灌父的山水、花鳥等國畫遺作,其中《夔門瞿塘峽》及扇面人物尤引人注目。馮灌父工書法,尤善擘窠大字,如重慶“朝天門”橫額,就出自他的手下。
此三字字徑丈余,書寫蒼勁遒拔,力能扛鼎。此外,成都市政府、武侯祠、杜甫草堂及江油李白紀念館、眉山三蘇祠均收藏有馮灌父的墨跡。北京人民大會堂落成后,馮灌父曾應邀繪制《天彭丹景圖》大型國畫,裝飾于四川廳內(nèi)。
1969年4月24日,馮灌父因病逝世。
馮灌父 - 藝術特點
通觀馮灌父作品,它能給人帶來這樣的感受,那就是極富動感。馮灌父能使筆墨舞動起來,他要借筆墨的舞動來抒寫胸中意氣。如果從個人抒情消遣的角度看,馮灌父無疑是一位值得稱道的書家。他的做法可以為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現(xiàn)在,馮灌父為我們首先做了示范。從他的這件作品可以看出,書寫就是輕松的,率意的。他能將書寫為我所用,不受書寫的條條框框的限制,一任自我情感的盡情宣泄。這件作品,除了第一行稍微平穩(wěn)謹慎一些外,其他的幾行字,大大小小,開開合合,可以說是縱情發(fā)揮,一氣呵成,給人以率性天成之美。
在書法作品中,筆墨技巧能直接得以體現(xiàn)。人們對于書法藝術的關注,首先就體現(xiàn)在對技法的關注上。書寫的形式技巧雖然不是書法的全部,但書寫技巧在書法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否認。書寫技巧是書法創(chuàng)作的必要條件,它本身就是藝術作品美的構成成分之一。技法的修煉不僅是學習書法藝術的基礎,更貫穿于馮灌父整個治藝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