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公共經濟與社會政策系教授
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文學博士(社會學專業(yè)),上海交通大學公共經濟與社會政策系教授。曾任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系主任。社會學專業(yè)碩士生導師,人口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上海社會科學院雙聘教授。
研究領域
城市社會學,青年社會學,中國研究。
社會(學術)兼職
中國社會學會城市社會學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部重點文科研究基地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海市社會學會城市社會學專業(yè)委員會主任;
專著
《在角色與非角色之間。袊那嗄晡幕罚▊人專著)u201a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圖像中的孩子。鐣䦟W的分析》(個人專著)u201a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移民上!。52人的口述實錄》(調查實錄u201a主持編纂)u201a學林出版2003、《征地與郊區(qū)農村的城市化。虾J械恼{查》(主撰)u201a文匯出版社203、《棚戶區(qū):記憶中的生活史》(調查實錄u201a主持編撰)u201a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青年”與中國的社會變遷》(個人專著)u201a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論文
“關于在青年社會學中導入角色理論的理論思考、“前蘇聯(lián)社會結構的社會學分析”、“個人化與日本的青少年問題”、“征地農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調查”、“貧困群體利益表達渠道調查”、“上海市貧困群體利益訴求狀況調查、“等級特權制與社會轉型:中俄比較”、“中國の都市における下層社會研究の経緯と課題”、“群體利益的表達如何可能”、“市民的法意識:關于上海市行政處罰聽證制度”(共著)、“俄羅斯社會分層系統(tǒng)的轉變”u201a 、“u2018利益鏈u2019如何形成 --城市吸納外來務工人員的機制”、“u2018農民工u2019:制度安排與身份認同”、“城市貧困的新問題”、 “行動力與制度限制:都市運動中的中產階層”、“傳統(tǒng)中國再認識:鄉(xiāng)土中國、城市中國及城鎮(zhèn)關系”、“城市開發(fā)的正當性危機與合理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