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勁松 - 簡介
汪勁松,男,漢族,1964年生,四川萬縣人(現(xiàn)重慶萬州),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等職。
1981年9月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學習,1986年2月畢業(yè),獲學士學位。
1988年12月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碩士研究生畢業(yè),獲碩士學位。
1990年12月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博士研究生畢業(yè),獲博士學位,留校任教。
1990年12月起,先后擔任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研究生工作組組長、教研室主任、研究所所長。
1997年至1998年赴美國密西根大學機械系做訪問學者。
1998年9月任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副主任,
1998年12月任教務處處長,
1999年5月任機械學院副院長,
2000年6月任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主任,
2004年2月任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教務長,
2005年4月兼任研究生院院長。
2007年12月連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2009年7月任電子科技大學校長。
汪勁松 - 研究領(lǐng)域
汪勁松教授長期致力于先進制造裝備及技術(shù)、數(shù)控系統(tǒng)、CIMS應用技術(shù)工程、特種移動機器人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來做為項目負責人和主要完成人先后承擔了近40余項科研項目,發(fā)表論文120余篇,獲發(fā)明專利多項。多次主講研究生課程。
汪勁松 - 會員資格及社會職務
ASME會員
IEEE會員
SME高級會員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
生產(chǎn)工程學會理事
《航空制造技術(shù)》編委
國家“973”項目專家委員會專家
國家“863”計劃機器人技術(shù)主題專家
汪勁松 - 所獲獎勵
汪勁松教授曾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第三屆GM中國科技成就二等獎,
國家首批“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人選,
北京市五·四青年獎章,
第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等。
汪勁松 - 藝術(shù)成就
汪勁松作為清華大學副校長,是我國青年科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很有才氣的藝術(shù)家。他的藝術(shù)作品表面看來與傳統(tǒng)繪畫有同工之處,但卻表現(xiàn)出當代學人的氣質(zhì)和風骨。
汪勁松雖不刻意于追求筆墨意趣和意象的營造,但仍然流露出清新自然、沉靜空曠的意境。在他的作品中,層疊纏繞的水田、鱗次櫛比的民居、云霧繚繞的山巒、閃爍迷離的山澗飛瀑等等,活躍生動,向觀眾敘說著自然的造化和涌動的生命激情。
汪勁松 - 論文及著作
[1]劉悅 汪勁松 王立平.重型混聯(lián)機床XNZH2430的靜剛度優(yōu)化[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6(8):1418~
[2]夏必忠 汪勁松 傅新 楊華勇.雙活塞液壓自由活塞發(fā)動機原理樣機的研制及其壓縮比[J].機械工程學報,2006,42(3):117~
[3]楊建新 汪勁松 郁鼎文.空間并聯(lián)機構(gòu)運動學與動力學逆解的模塊化計算方法[J].機械工程學報,2005,41(5):104~
[4]張?zhí)m霞 解順強 王立平 汪勁松 龍運佳.遞推牛頓——歐拉動力學算法的推廣及其應用[J].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05,35(2):65~
[5]葉佩青 陳凱云 張輝 汪勁松.葉片進排氣邊緣測量型值點插值方法研究[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shù),2005,27(9):1617~
[6]汪勁松 張文雪 汪蕙 張佐 宗俊峰.創(chuàng)建研究型本科教學體系提升教育質(zhì)量[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26(4):1~
[7]曹家勇 朱煜 汪勁松 尹文生 段廣洪 張鳴.平面電動機設計、控制與應用技術(shù)綜述[J].電工技術(shù)學報,2005,20(4):1~
[8]汪勁松.在全國高校繼續(xù)教育學會2004年年會開幕式上的講話[J].繼續(xù)教育,2005,19(2):4~
[9]劉辛軍 汪勁松 王啟明 李鐵民.一種空間3自由度并聯(lián)機器人的工作空間和轉(zhuǎn)動能力分析[J].自然科學進展,2005,15(2):212~
[10]汪勁松.研究型大學如何加強本科人才培養(yǎng)[J].中國高等教育,2005,(13):8~
[11]汪勁松 張文雪 汪蕙 張佐 宗俊峰.探索研究型本科教學體系提升教育質(zhì)量[J].中國大學教學,2005,(11):10~
[12]汪勁松 潘魯生.在科學與藝術(shù)之間——汪勁松、潘魯生對話錄[J].設計藝術(shù),2005,(4):4~
[13]汪勁松 張文雪 陳永燦.名師上講臺制度化營造教書育人濃厚氛圍[J].中國高等教育,2005,(1):11~
[14]楊建新 郁鼎文 汪勁松.平面三自由度并聯(lián)機構(gòu)逆動力學的模塊化計算方法[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4(8):1043~
[15]歐陽興 陳懇 趙明國 楊東超 汪勁松.仿人機器人支撐轉(zhuǎn)換期振動分析[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4(5):641~
[16]鄭浩峻 張秀麗 關(guān)旭 汪勁松.基于生物中樞模式發(fā)生器原理的四足機器人[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4(2):166~
[17]汪勁松 關(guān)立文 王立平 李鐵民.并聯(lián)機器人機構(gòu)構(gòu)型創(chuàng)新設計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04,40(11):7~
[18]高建剛 武英 向東 劉學平 段廣洪 汪勁松.機電產(chǎn)品拆卸研究綜述[J].機械工程學報,2004,40(7):1~
[19]唐曉強 汪勁松 劉辛軍.球面射電望遠鏡主動反射面支撐機構(gòu)運動學分析[J].機械工程學報,2004,40(6):127~
[20]陳濤 劉偉強 史長虹 汪勁松.頸椎前路內(nèi)固定鋼板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分析與應用[J].中國醫(yī)療器械雜志,2004,28(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