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洛 - 生平
生于公元182年卒于公元221年
甄洛,中山無極(今河北省定元縣)人,上蔡令甄逸的女兒,三國魏文帝曹丕的皇后,懂詩文,貌艷麗,是三國時代的著名美女,
甄洛三歲死去父親,家中有三位哥哥和四位姐姐,她是排行最小的五妹,九歲時,喜讀書寫字,她哥哥笑她將來要當(dāng)“女博士”,后來,袁紹聽說她有才貌,遂讓她與次子袁熙結(jié)婚,婚后袁熙北上幽州,留她在鄴都(今河南省臨漳縣)奉侍家母。
公元204年(東漢南帝建安九年),曹操舉兵攻下鄴都,曹丕聽說袁紹的媳婦長得很美麗,遂率軍眾到袁府,只見堂上坐著一位年紀(jì)較大的婦人,旁邊有一年年青女子惶恐的伏在婦人的膝上,曹丕說明來意,曹丞相(曹操)有命,保護(hù)袁家婦女,請大家不必?fù)?dān)心驚惶,年長的婦女就是袁紹的妻子劉夫人,劉夫人聽了曹丕的話,稍為寬心,扶起甄洛與曹丕相見,曹丕一看果然艷麗絕倫,稱贊不己,曹操知道了,便函把甄洛許給曹丕為妻,婚后甄洛生下了兒子曹睿和女兒東鄉(xiāng)公主,曹操和夫人卡氏,更加喜歡甄氏了。
公元220年,曹丕即位為魏文帝,準(zhǔn)備冊立皇后,這時能夠與甄洛爭奪后位的只有郭女王,郭女王是郭水的女兒,長得也很漂亮,而且比甄洛年青,就是是沒有生下兒子,于是,郭女王利用曹睿是不足月生下來的,誣稱甄氏懷孕二月才與曹丕結(jié)婚,曹睿是否為曹家的骨肉,很值得懷疑,曹丕以此事詢問甄氏,甄洛對曹丕寵愛新歡郭氏和李貴人、陰貴人等,本已十分不滿,又聽說此事是郭氏從中挑撥,不禁怒火中燒,不顧一切大斥曹丕對自己親生骨肉無端懷疑,有損曹門家風(fēng),曹丕憤而于公元221年(三國魏文帝黃初二年)賜甄洛自盡,翌看立郭氏為皇后。
到了公元226年(黃初七年),魏文帝死,曹睿即位為魏明帝,才為他的生母平冤昭雪,追縊“文昭皇后”。
甄洛 - 愛情
甄宓和三曹的逸事:
河北有甄宓,江南有二喬?梢娬珏蹬c大、小喬在當(dāng)時并列為傾城美女。
甄宓原是袁紹的兒媳婦。官渡之戰(zhàn)后,曹操早就聽聞?wù)珏档拿利,并在?zhàn)后派重兵包圍府邸。但曹丕卻喝退士兵,進(jìn)入帶走甄宓,并護(hù)其安全。戰(zhàn)后,向曹操請求迎娶,曹操見后,不好與其子爭妻,便順?biāo)浦鬯徒o曹丕。
而當(dāng)時,曹植也表態(tài)想娶甄宓,未果。
甄宓是位賢淑的女人,從不和曹丕爭執(zhí),并對其妻妾以禮相待。但魏國立后,甄宓以其子為繼承者,遭到妒忌,被郭夫人陷害而死。
相傳,曹植的《洛神賦》便有愛慕甄宓之意。
甄洛 - 靈蛇髻
古代婦女發(fā)式,始自魏、晉時期。髻式變化無常態(tài),蓋隨時隨形而梳繞之。《采蘭雜志》:“甄后既入魏宮,宮庭有一綠蛇,口中恒吐赤珠,若梧子大,不傷人,人欲害之。則不見矣。每日后梳妝,則盤結(jié)一髻形于后前,后異之,因效而為髻,巧奪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號為靈蛇髻,宮人擬之,十不得一二也”。視蛇之盤形而得到啟發(fā),因而仿之為髻。
譯文:甄氏梳的發(fā)髻式樣一日一換,據(jù)說她每天都見到一條口含赤珠的綠蛇,綠蛇以盤卷的姿態(tài)向她傳授髻的各種梳法,因此甄皇后的發(fā)髻每日更新,稱為靈蛇髻。一時宮女們?nèi)巳朔滦,她們的發(fā)式隨甄氏的改變而改變。
甄洛 - 才華
甄洛能詩,有《塘中行》詩傳于世,曹丕稱帝后寵郭皇后,郭后恃寵中傷甄皇后,甄后從此失寵,拋開帝后的身份不談,從《塘上行》里讀到了一個妻子對丈夫相思到極致的、一往無悔的深情泣訴,可憐甄后最后等來的只是曹丕的一紙死令。甚至死后對尸身‘以發(fā)覆面、以糠塞口’的侮辱與凌虐...詩云:“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
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
念君去我時,獨愁?啾
想見君顏色,感結(jié)傷心脾。
念君?啾,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
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讀xiè)?
莫以麻枲(讀xǐ)賤,棄捐菅(讀jiān)與蒯(讀kuǎi)?
出亦復(fù)何苦,入亦復(fù)何愁。
邊地多悲風(fēng),樹木何翛翛(讀xiāo)!
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詩中抒發(fā)了一位含冤女子的心聲,是一道很感人的五言詩。
甄洛 - 《洛神賦》
據(jù)說,曹操與曹丕為消滅群雄而奔忙,只有曹植因為年齡小而有余閑。曹植天賦異稟,博聞強記,十歲能撰寫詩賦,他陪著這位多情而又美艷的少婦,消磨了許多風(fēng)晨雨夕與花前月下的辰光;耳鬢廝磨,了無嫌猜。曹植與甄妃的濃情蜜意,已經(jīng)快速升到難舍難分的地步。當(dāng)年齡比她小的曹植表現(xiàn)出天真無邪的情意時,不知不覺中使甄妃陶醉在虛無飄渺的快意之中,于是毫無顧忌地施展出母性的光輝與姐姐般的愛意。漸漸地甄妃沉醉于曹植的才華之中,而曹植也予了她無限的柔情蜜意。甄妃死后,有一次曹植入朝到宮里,曹丕將甄妃使用過的一個盤金鑲玉枕頭賜給他。曹植睹物思人,不免觸懷傷情;貋頃r經(jīng)過洛水,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妃凌波御風(fēng)而來,并說出“我本有心相托”等語,曹植一驚而醒,方知是南柯一夢,遂就著蓬窗微弱的燈光寫下一篇《感甄賦》,借洛河中的水神宓妃作為甄妃的化身,抒發(fā)蘊積已久的愛慕之意。賦中寫他經(jīng)過洛水,遇見美麗的洛水之神宓妃,相互發(fā)生愛慕,終因神人道殊,不能結(jié)合,最后不得不悵悵而別。文中這樣描述甄妃的美貌:“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容耀秋菊,華茂春松,若輕云之蔽月,似流頸秀項,皓質(zhì)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望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nèi)鮮,明眸善睞,面輔承權(quán),環(huán)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
甄妃之子曹叡得到曹植遺著頗豐,其中有那篇《感甄賦》,因牽涉到曹植與甄妃之間的一段錯綜復(fù)雜的感情,行跡太過明顯,就改名為《洛神賦》。
由于此賦的影響,加上人們感動于曹植與甄氏的戀愛悲劇,故老相傳,就把甄后認(rèn)定成洛神了。對于《洛神賦》一文的創(chuàng)作動機,前人歷來對此頗有不同看法。
有人認(rèn)為曹植見甄妃的玉鏤金帶枕,哀傷感懷而做,初名《感甄賦》,由明帝改為《洛神賦》,見于唐朝李善為《文選》所做的注文。
也有人認(rèn)為曹植與甄妃之事于史無證,胡克家在《文選考異》中認(rèn)為這是世傳小說《感甄記》與曹植身世的混淆,作品實是曹植“托詞宓妃,移寄心文帝”而做。
也有人認(rèn)為“感甄”之說確有,如朱干在《樂府正義》中指出,但所感者并非甄妃,而是曹植黃初三年的被貶地鄄城。直到現(xiàn)在,甄妃與曹植的情事依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晚唐李商隱感其事“颯颯東風(fēng)細(xì)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卑笥谛乃,千古悲情最終只是一段灰燼。
甄洛 - 《洛神賦圖卷》
顧愷之· 《洛神賦圖卷》 (局部)
東晉
絹本設(shè)色縱27.1cm橫572.8cm
是圖取材于曹植《洛神賦》,系連續(xù)性的神話故事畫。《洛神賦》是一首愛情詩篇,作者將其戀人甄氏(后依曹操旨意嫁與植兄丕)化作可望而不可求的洛水女神。該卷畫曹植從京城回東藩路經(jīng)洛水時遇洛神宓妃的愛情故事,格調(diào)纏綿,情節(jié)浪漫。全卷共畫4段,此處截選繪有馬匹和車乘的第1段《相遇》、第4段《辭別》。
《辭別》一改漢代的平視畫法,采用俯視角度,開闊了視野。作者畫曹植駕車登程,回首尋望洛神的倩影。5馬在乘騎的護(hù)衛(wèi)下奮力拉車向前,其動勢與東漢畫像磚、石和壁畫上的人馬極為相似,證實了東晉人馬畫與東漢藝術(shù)的承接關(guān)系。
顧愷之《洛神賦圖》卷中勾勒添色的人馬畫技法意味著人馬畫已具備了獨立成為一種畫科的藝術(shù)條件。
甄洛 - 史書記載
1、 《簡明演義傳記》
甄氏初期嫁與袁紹次子袁熙,袁熙帶兵出外征戰(zhàn),留下甄氏獨身照顧婆婆,袁氏敗亡后,曹操之子曹丕見其美艷動人,便納為己有。黃初年間,魏文帝曹丕新納的寵妾郭后栽贓甄后,誣陷她埋木偶詛咒文帝。文帝曹丕大怒,將甄后賜死。
2、 《三國志·魏書·后妃傳》
陳壽評曰:魏后妃之家,雖云富貴,未有若衰漢乘非其據(jù),宰割朝政者也。鑒往易軌,于斯為美。追觀陳髃之議,棧潛之論,適足以為百王之規(guī)典,垂憲范乎后葉矣。
傳奇少女——
后(甄姬)以漢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寢寐,家中仿佛見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每次睡覺,家里都會看見好像有人把一件玉衣披在她身上),常共怪之。逸薨,加號慕,內(nèi)外益奇之。后相者劉良相后及諸子,良指后曰:“此女貴乃不可言!焙笞陨僦灵L,不好戲弄。年八歲,外有立騎馬戲者,家人諸姊皆上閣觀之,后(甄姬)獨不行。諸姊怪問之,后答言:“此豈女人之所觀邪?(這豈是女子看的東西么?)”年九歲,喜書,視字輒識,數(shù)用諸兄筆硯(好學(xué)文書),兄謂后言:“汝當(dāng)習(xí)女工。用書為學(xué),當(dāng)作女博士邪?”后答言:“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xué)前世成敗,以為己誡。不知書,何由見之?”(要做女賢者)
關(guān)懷饑民——
后天下兵亂,加以饑饉,百姓皆賣金銀珠玉寶物,時后家大有儲谷,頗以買之(大致是說天下饑荒,百姓買珠寶以換取糧食,甄姬家里有不少糧食,就用它換來了很多珠寶)。后年十馀歲,(甄姬)白母曰:“今世亂而多買寶物,匹夫無罪,懷璧為罪。又左右皆饑乏,不如以谷振給親族鄰里,廣為恩惠也(建議母親把糧食免費分給鄰里)!迸e家稱善,即從后言。
生性善良——
后年十四,喪中兄儼,悲哀過制,事寡嫂謙敬,事處其勞,拊養(yǎng)儼子,慈愛甚篤(大致是說死了哥哥之后,哥哥的妻子依然照顧親子,日夜操勞。)。后母性嚴(yán),待諸婦有常(甄姬的母親生性嚴(yán)苛),后數(shù)諫母:“兄不幸早終,嫂年少守節(jié),顧留一子,以大義言之,待之當(dāng)如婦,愛之宜如女(建議母親對嫂嫂好一點)。”母感后言流涕,便令后與嫂共止,寢息坐起常相隨,恩愛益密。
邂逅曹丕——
(袁)熙出在幽州,后(甄姬)留侍姑。及鄴城破,紹妻及后共坐皇堂上。文帝(曹丕)入(袁)紹舍(房間),見紹妻及后,后怖(甄姬害怕),以頭伏姑膝上(把頭埋在婆婆的膝蓋上),紹妻兩手自搏。文帝謂曰:“劉夫人云何如此?令新婦舉頭!”姑乃捧后令仰,文帝就視,見其顏色非凡,稱嘆之。太祖聞其意,遂為迎取。
后宮佳人——
后寵愈隆而彌自挹損(深得曹丕寵愛),后宮有寵者勸勉之(甄姬對于后宮得寵的人勸勉她努力上進(jìn)——也就是說不嫉妒),其無寵者慰誨之(對失寵的安慰開導(dǎo)),每因閑宴,常勸帝,言“昔黃帝子孫蕃育,蓋由妾媵眾多,乃獲斯祚耳。所原廣求淑媛,以豐繼嗣(建議曹丕為了子孫昌盛多娶妻妾。。。)!钡坌募窝。其后帝欲遣任氏(曹丕要驅(qū)趕任氏),后請於帝曰:“任既鄉(xiāng)黨名族,德、色,妾等不及也,如何遣之?”帝曰:“任性狷急不婉順,前后忿吾非一,是以遣之耳!焙罅魈楣陶堅唬骸版芫从鲋鳎娙怂,必謂任之出,是妾之由。上懼有見私之譏,下受專寵之罪,原重留意!(以上都是勸告曹丕的話)”帝不聽,遂出之。
當(dāng)世孝婦——
十六年七月,太祖征關(guān)中,武宣皇后從,留孟津,帝居守鄴。時武宣皇后體小不安,后不得定省,憂怖,晝夜泣涕;左右驟以差問告,后猶不信,曰:“夫人在家,故疾每動,輒歷時,今疾便差,何速也?此欲慰我意耳!”憂愈甚。后得武宣皇后還書,說疾已平復(fù),后乃懽悅。十七年正月,大軍還鄴,后朝武宣皇后,望幄座悲喜,感動左右。武宣皇后見后如此,亦泣,且謂之曰:“新婦謂吾前病如昔時困邪?吾時小小耳,十馀日即差,不當(dāng)視我顏色乎!”嗟嘆曰:“此真孝婦也!
賢明識禮——
二十一年,太祖東征,武宣皇后、文帝及明帝、東鄉(xiāng)公主皆從,時后以病留鄴。二十二年九月,大軍還,武宣皇后左右侍御見后顏色豐盈,怪問之曰:“后與二子別久,下流之情,不可為念,而后顏色更盛,何也?”后笑答之曰:“(諱)等自隨夫人,我當(dāng)何憂!”后之賢明以禮自持如此。
紅顏薄命——
黃初元年十月,帝踐阼。踐阼之后,山陽公奉二女以嬪于魏,郭后、李、陰貴人并愛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賜死,葬于鄴。(因為失寵有怨言,被曹丕賜死)
甄洛 - 柏楊之說
《柏楊品三國》:
三國里面最工于心計的絕色美女:甄洛初嫁袁熙
甄洛女士是中國歷史上最工于心計的美女之一,擁有傳奇的身世和結(jié)局。她是中山無極(河北無極)人,東漢王朝宰相(太保)甄邯先生的后裔。老爹甄逸先生,擔(dān)任過上蔡(河南上蔡)縣長(縣令),生有三男五女。三男的順序是甄豫、甄儼、甄堯。五女的順序是:甄姜、甄脫、甄道、甄榮、甄洛。甄洛女士是甄家最幼的女兒。
史書上對甄洛女士,搞出來不少鬼話。她閣下生于182年,生時大概太過于倉促,天上神仙沒來得及表演,所以直延到生了之后,才開始忙碌。甄洛小女娃睡到搖籃里,小腿亂踢,有時候把小棉被踢掉,露出肚皮。這本是一件比拉稀屎還平常的事,但她的家人卻仿佛看見,冥冥中似乎有人牽起錦衣,給她蓋上,于是大為驚奇。——不但甄家的人大為驚奇,連我這個柏家的人也大為驚奇。然而使人驚奇的事還在后面。三歲的時候,老爹去世,鐵嘴大學(xué)堂相面學(xué)博士劉良先生,應(yīng)邀到甄家,為甄家子女看相,他閣下看了其他的人,都不開口,等看到甄洛女士,不禁脫帽:“這個女孩,貴不可言!
甄洛女士果然貴不可言,從小就與眾不同。八歲時,正是小學(xué)堂二年級蹦蹦跳跳、爬高爬低的頑皮年齡,有一天,門外鑼鼓喧天玩馬戲,姐姐們興高采烈地跑到閣樓上去看,只有甄洛不跟著跑。姐姐們大惑不解,問她為啥,她曰:“這種拋頭露面的事,豈是我們好人家女兒做的耶?”把姐姐們頂撞得目瞪口呆。九歲時,就喜歡讀書,在三世紀(jì),正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興旺時代,而這個“才”,專指讀書。儒家學(xué)派的“大儒”們認(rèn)為,女子們最崇高的道德行為,就是不讀書不識字,必須這樣,對大男人沙文主義,才不產(chǎn)生反抗思想;即令產(chǎn)生反抗思想,也沒有反抗能力。所以當(dāng)甄洛女孩向哥哥索取筆墨紙硯,要學(xué)習(xí)寫字的時候,哥哥們吃驚曰:“你這個娃兒,應(yīng)該學(xué)針線才對。偏去寫字讀書,怎么,打算當(dāng)女博士呀!
中國古代“博士”,跟二十世紀(jì)的“打狗脫”不同。古代“博士”,有時專指大學(xué)堂教習(xí),有時泛指一些飽學(xué)之士,有時還指茶館酒樓跑堂的。
二世紀(jì)最后十年的九十年代,正是東漢王朝末年,天下大亂,到處饑饉,小民們不得不賣掉家產(chǎn)和珍藏的金銀財寶,換取果腹的糧食。甄家是富家,就借機會用低價大量收購。年才十歲的甄洛女士,發(fā)現(xiàn)苗頭不對,警告老娘曰:“現(xiàn)在不是太平盛世啦,兵馬四起,饑民逐漸增多,社會秩序已無法維持,而我們卻大量買入稀世寶物。古人云:‘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勢必引起別人的殺機。況且人人貧寒饑乏,我們一家在怒濤駭浪中,豈能獨存乎耶?依女兒之見,最好是動用倉庫里的存糧,救濟親戚朋友和左右鄰居,廣結(jié)善緣,一旦有變,可能避免災(zāi)難。”
十歲女娃有如此洞察人生的見解,令人佩服。但也正因為太洞察人生啦,柏楊先生便不相信會出自一個十歲女娃之口,因為她沒有經(jīng)過艱難的人生歷程,所以應(yīng)納入鬼話之列,屬于“異于群兒”類型。史書上說她的家人聽啦,大夢初醒,采納了她的建議。她大哥甄豫先生很早死掉,甄洛女娃十四歲時,二哥甄儼先生也死掉,姑嫂間感情最篤,她就跟二位寡嫂同住,照撫侄兒們,無微不至。這些事使這位美女的聰明賢淑品德,傳播鄉(xiāng)里。
讀者老爺一定還記得袁紹先生,這位給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大將軍)何進(jìn)先生出餿主意,引董卓先生向首都洛陽進(jìn)兵,用以脅迫皇太后何靈思女士的膿包,在董卓先生控制了中央政府之后,逃之夭夭。他襲取冀州(河北中部南部),當(dāng)了冀州特級州長(牧),管轄黃河以北大平原上所有的州,擁有當(dāng)時全中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比手中掌握著皇帝(劉協(xié))的曹操先生,還要強大。他正在招兵買馬,跟曹操先生對抗。曹操先生以東漢王朝宰相立場,指謫袁紹是逞兵作亂的叛徒;袁紹先生以勤王義師的立場,指謫曹操是欺君罔上的奸賊。雙方嚴(yán)陣對峙,戰(zhàn)事隨時可以爆發(fā)。在戰(zhàn)爭勝負(fù)未揭曉前,誰都不敢預(yù)料鹿死誰手。不過袁紹先生兵強將廣的聲勢,使人有深刻印象,一致認(rèn)為袁紹先生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袁紹先生有三個兒子,老大袁譚,老二袁熙,老三袁尚。袁紹先生不斷聽人提起甄洛女士的美貌和賢淑,更聽人說她自幼種種大貴異象,就娶給老二袁熙先生為妻。
鄴城陷落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袁紹先生家也不例外,老三袁尚先生是袁紹繼室妻子劉老娘所生,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讓袁尚當(dāng)老爹的合法繼承人。問題是,宗法制度下,“廢嫡立庶”,是一項禁忌,太多的宮廷慘劇,都由“奪嫡”而起,戚姬女士因奪嫡失敗,而身遭“人豬”慘刑,恁憑誰想起來都會冒汗。袁紹先生也知道事體嚴(yán)重,不敢冒然宣布。于是他采取漸進(jìn)手段,任命老大袁譚先生去青州(山東省臨淄縣)當(dāng)州長(刺史),智囊之一的沮授先生抗議曰:“大帥呀,請聽一個故事,野地里發(fā)現(xiàn)一只狡免,幾萬人追逐,等到有一個人捉住啦,大家就都停止行動。這是為啥?為的是所有權(quán)已定,名份已定故也。袁譚是你老人家的大兒子,而且是嫡長子,天經(jīng)地義的應(yīng)該是你的合法繼承人,如果把他放逐到兩百公里外的青州,恐怕是禍不是福。”袁紹先生嘴硬曰:“你怎么往這上胡思亂想?我只是教孩子們各自治理一州,考察他們的能力罷啦!睘榱吮硎敬_實是這個意思,接著派老二袁熙先生,也就是甄洛女士的丈夫,去四百五十公里外的幽州(北平市)當(dāng)州長(刺史)。袁熙先生走馬上任,留下嬌妻甄洛女士,在鄴城(河南省臨漳縣)陪伴婆婆劉老娘。當(dāng)時習(xí)慣如此,婆婆比丈夫重要,不能隨往。史書上雖沒有他們小夫妻離別的記載,但纏綿悱惻,難舍難分,應(yīng)不在話下。然而,輪到老三袁尚,老爹卻不再把他派出去,而留在鄴城。事情發(fā)展到此,已很明白,老家伙要老三當(dāng)他的接班人矣!嗚呼,強兄在外,各據(jù)州郡,握有重兵,小弟的屁股怎能坐得穩(wěn)耶。袁紹先生的智慧連十歲的甄洛都不如,他從前給何進(jìn)先生出餿主意,害了何進(jìn);現(xiàn)在給自己出餿主意,害了自己。
二00年,袁紹跟曹操間的戰(zhàn)事爆發(fā),在官渡(河南省中牟縣)會戰(zhàn),袁紹先生全軍覆沒,狼狽逃回鄴城(河南省臨漳縣),又氣又悲,一病不起,拖到二0二年,翹了辮子。老家伙一死,老三袁尚先生立刻坐上冀州(河南省臨漳縣)特級州長(牧)的寶位,發(fā)號施令。于是,在意料中的,內(nèi)斗開始。老大袁譚先生率大軍進(jìn)屯黎陽(河南省?h),向袁尚先生要求增派部隊,揚言用以抵抗曹操。袁尚先生不是傻子,怎肯派兵出去教老大吃掉,轉(zhuǎn)過來反攻自己耶?當(dāng)然拒絕。
袁譚先生陰謀失敗,就在二0三年初,大舉進(jìn)攻鄴城。想不到他閣下跟他老爹一樣不成才,竟被袁尚兵團殺了個落花流水,只好放棄黎陽,退守平原(山東省平原縣)。老三袁尚先生認(rèn)為斬草除根,殲滅老哥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用大軍團團圍住,強行攻城,陷落就在旦夕。
袁譚先生現(xiàn)在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城破被擒,死于老弟之手。一是認(rèn)賊作父,向仇人曹操先生投降。他選擇第二條路,派遣專使到首都許州(河南省許昌縣),請曹操先生救援。曹操先生大喜過望,幾乎跳起來唱山歌。蓋如果袁家兄弟團結(jié)無間,他們所屬的廣大河北平原,包括現(xiàn)在的河北、山東、山西三省,短期內(nèi)不可能征服,F(xiàn)在袁家兄弟內(nèi)斗,而且內(nèi)斗到要引外兵入援的程度,是天亡姓袁的。此時不取,是違天也。
二0四年,曹操先生親率大軍北上,攻擊鄴城。袁尚先生急撤圍還救,與曹操的政府軍決戰(zhàn),他當(dāng)然不是對手,霎時崩潰,袁尚先生只好逃向幽州,投奔老二袁熙。
在本文中,袁家兄弟的故事到此結(jié)束,不再出場。但為了故事完整,對他們應(yīng)作一個交待。老大袁譚先生不久又叛離曹操,跟政府軍會戰(zhàn)時陣亡。曹操先生繼續(xù)進(jìn)軍幽州(北平市),老二袁熙,老三袁尚抵擋不住,奔城逃亡,投奔遼東郡(遼寧省遼陽縣)郡長(太守)公孫康先生。公孫康把兄弟二人的頭砍下來,獻(xiàn)給曹操,了卻一樁公案。
寫到這里,感慨系之。嗚呼,人人都知團結(jié)好,人人都知團結(jié)妙,可是卻偏偏不能團結(jié),非聰明不夠,而是團結(jié)不易。團結(jié)有團結(jié)之道,必須同時站在合情合理的平等基礎(chǔ)上,你讓一寸,我讓一尺,或我讓一寸,你讓一尺。如果非要對手徹頭徹尾投降屈膝,才算團結(jié),恐怕是團結(jié)不了。袁尚先生坐上他不該坐的座位,已先破壞了團結(jié)的基礎(chǔ)。在擊敗大哥之余,還要趕盡殺絕,不肯懷之柔之,逼他走上絕路,更杜絕了團結(jié)的唯一契機。團結(jié)是一種藝術(shù),沒有高度政治修養(yǎng)的人,只會傷害團結(jié),不能完成團結(jié)。
曹操的政府軍以征服者的姿態(tài),進(jìn)入鄴城(河南省臨漳縣),縱兵大掠,幸虧曹操先生念及跟袁紹先生多年老友,下令對袁家不得有任何侵犯,這才保住袁家沒有受到蹂躪?墒牵(dāng)曹操先生的兒子曹丕,手提利劍,闖入袁紹先生官邸時,袁紹先生那位惹下滔天大禍的妻子劉老娘,跟本文的女主角甄洛女士,嚇得緊緊的抱在一起,哭成一團。
美貌的威力
依照老爹曹操跟袁紹的關(guān)系,曹丕先生應(yīng)稱呼劉老娘“伯母”的,可是時換星移,現(xiàn)在風(fēng)光不同。曹丕先生是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現(xiàn),所以對尊貴的袁紹夫人,卻象對一個普通俘虜。他看到一位弱不禁風(fēng)的少婦伏到劉老娘膝上,長發(fā)披肩,渾身發(fā)抖,劉老娘用雙手憐惜的護(hù)著她,眼睛充滿恐懼。曹丕先生問曰:“這位老奶是誰呀?”劉老娘緊張曰:“她是俺媳婦!辈茇壬唬骸敖趟ь^瞧瞧!边@句話既輕浮又傲慢,不象是對貴夫人說的,而象是對妓女說的。劉老娘雖然不是滋味,但怎敢計較,趕快把媳婦的頭捧起來,讓曹丕先生仔細(xì)欣賞。曹丕先生撩起她的秀發(fā),用手帕為她拭去淚痕,那年甄洛女士才二十一歲,牡丹初放,象一顆光艷的明星,照得曹丕先生剎那間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剛才那股隨時要劍起頭落的兇狠之氣,不知道跑到哪里去啦,只聽當(dāng)啷一聲,利劍掉到地上。神魂顛倒了半晌,說了些贊美安慰的話,暈暈忽忽,起身告辭。臨走時告訴警衛(wèi),要他們嚴(yán)密保護(hù)。其實這吩咐是多余的,他們既奉曹操先生命令于先,又看他閣下丑態(tài)畢露于后,還敢不盡忠職守乎哉。劉老娘這才喘一口氣曰:“放心吧,我們不會死矣!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這正是一幅絕妙的油畫:一位伏在老太婆膝上的美女,被老太婆雙手捧頭,臉上流著淚,誠惶誠恐,向站在身旁,一位全副武裝,殺氣騰騰的青年凝望,那青年已舉起的利劍卻忽然脫手墜地。咦,女人的美貌真能辦到千軍萬馬都辦不到的事。
曹操先生聽到稟報后,就把甄洛女士迎接過來,作為曹丕的妻子。她閣下過門之后,先后生下一男一女。男孩名曹睿,女孩名字沒有記載,但在稍后建立的曹魏帝國里,被封東卿公主。
甄洛女士不但漂亮絕倫,更聰明絕倫,她知道她的身世畸零,有很嚴(yán)重的缺陷,容易受人攻擊,蓋她不但是曹家仇人之媳,而且是再嫁之婦,幾乎沒有資格跟曹丕先生其他小老婆競爭,唯一支持自己的是自身的美貌。可是,哪個小老婆不美貌如天仙乎耶?必須除了美貌之外,再尋覓更強大的后臺。于是,她在曹丕先生母親卞老娘身上下功夫。二一一年,曹操先生率軍西征,進(jìn)擊涼州(甘肅省武威縣)民兵首領(lǐng)馬超,卞老娘隨行。曹丕跟甄洛留下來鎮(zhèn)守鄴城(河南省臨漳縣)。卞老娘中途害病,在孟津(河南省孟津縣)休養(yǎng)。甄洛女士雖小小年紀(jì),卻立刻掌握這個展示她“純孝”的機會,要求親自前往侍奉湯藥。鄴城距孟津直線三百七十公里,中間又隔一條黃河,軍情慘急,當(dāng)然不允許她去。史書說她就“日夜泣涕”,痛不欲生。這可苦了左右侍候她的一些男女,后來聽說卞老娘病好啦,急急稟報,甄洛女士拒不相信曰:“從前老娘在家,身體偶爾不舒服,總要拖一段時間。而今剛害病就痊愈,不可能有這么快,你們不過怕我過度擔(dān)心,空言安慰我罷啦!敝钡奖謇夏飳懶呕貋,她才轉(zhuǎn)悲為喜。次年(二一二),大軍班師,甄洛女士迎接卞老娘,還沒有看見人哩,只望見了轎子,就流下眼淚。她的孝心和誠懇,使卞老娘左右的人,都深深感動,卞老娘也泣曰:“你說我這次害病定跟從前一樣,要相當(dāng)時間?墒俏疫@次只不過一場小感冒,十幾天就好啦,你可看看我的氣色呀!比缓髧@曰:“她真是孝順的媳婦!
四年后的二一六年,曹操先生再率大軍南下,進(jìn)擊孫權(quán),一家大小都隨軍出發(fā),包括卞老娘、曹丕,孫兒曹睿、孫女東卿公主(那時候還不是公主)。偏偏甄洛女士有病,只好獨自留在鄴城。次年(二一六),大軍班師,卞老娘看見甄洛女士又白又嫩,容光煥發(fā),詫曰:“你跟兩個小娃兒分離了這么久日子,難道不思念他們呀,看你這般豐潤,好象沒事人一樣,這可怪啦!闭缏迮啃υ唬骸八麄冸S著奶奶,我還擔(dān)心啥?”這話聽到卞老娘耳朵里,當(dāng)然舒服。
從這一連串小故事,可看出甄洛女士用盡心機,刻意的在家庭中為自己樹立形象。
二0二年,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一年,無數(shù)重要的政治大事,同時擠在這一年發(fā)生。曹操先生在洛陽逝世,做兒子的曹丕先生,迫不及待的把東漢王朝第十四任,也是最后一任皇帝,已四十一歲的劉協(xié)先生,趕下寶座。一百九十六年之久的東漢王朝,就這樣的靜悄悄結(jié)束,沒有引起任何漣漪。曹丕先生坐上龍墩后,稱他建立的政權(quán)是曹魏帝國——我們不稱它為曹魏王朝的原因,是它并沒有能控制全中國,它所控制的地區(qū)只限于長江以北的北中國地區(qū)。在長江上游現(xiàn)在的四川省,劉備先生建立蜀漢帝國。在長江以南,孫權(quán)先生也接著建立東吳帝國。中國分裂成三個國家。大統(tǒng)一時代結(jié)束,三國時代開始。
長發(fā)披面,以糠塞口
曾丕先生既成了皇帝,當(dāng)然樂不可支,而更樂不可支的,還有甄洛女士,以她跟丈夫的恩愛,和婆母卞老娘對他的印象,皇后寶座,她自信非她莫屬。然而,曹丕先生卻沒有行動。
稍為有點人生嗅覺的人,都會嗅出事情有點不對勁。事實上正是如此,在薄海騰歡,萬民稱慶,歌頌改朝換代的升平外貌之下,一場宮廷奪床斗爭,突然白熱化,而甄洛女士一開始就處于不利地位。
首先,當(dāng)曹丕先生在洛陽,奪取東漢王朝政權(quán),自建帝國時,鄴城在洛陽東北三百公里之外。古人云:“見面三分情!睆P守在一起還有進(jìn)言或示意的可能,對于陰謀或中傷,也有阻止或解釋的機會。而現(xiàn)在甄洛女士遠(yuǎn)在天涯,無論多么離譜的小報告,她都沒有分辨余地。
更可怕的是,古中國是多妻制的,甄洛女士僅是曹丕先生的老婆之一,史書上可查考出來的,那時曹丕先生至少已有六位妻子:甄洛女士、郭女王女士,李貴人女士,陰貴人女士,跟亡國之君東漢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劉協(xié)先生的兩位女兒。李、陰以及兩位劉姓女兒,地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郭女王,她比甄洛女士更年輕,更漂亮,更智慧。老爹曹操先生晚年要指定合法繼承人(世子)時,兒子們之間曾發(fā)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節(jié)目,最后曹丕先生獲勝,其中一部分功勞,得力于郭女王的謀略。而曹丕先生在奪取政權(quán)時,郭女王女士跟在身旁,說明郭女王第一回合已占絕對優(yōu)勢。
曹丕先生讓皇后寶座虛懸,遲遲不決定人選,對甄洛女士來講,她應(yīng)該警覺到已亮了紅燈。如果要她當(dāng)皇后的話,早宣布了矣。所以沒有宣布,正是另外有人——那就是郭女王,她已經(jīng)十拿九穩(wěn),只多了甄洛女士擋住她的路。
郭女王用了啥惡毒手段,我們不知道!度龂萘x》上說,她跟搖尾系統(tǒng)張韜先生合謀,由張韜先生出面,義正詞嚴(yán)的檢舉在鄴城宮里,掘出甄洛女士所埋葬的木偶,木偶上寫著曹丕先生的生辰八字。讀者老爺對大鬧西漢王朝的一些“巫蠱”事件,一定還有印象,現(xiàn)在重新出現(xiàn)。曹丕聽啦,“大怒”!度龂尽繁容^含蓄,只說甄洛女士因為不能馬上當(dāng)皇后,口有怨言,曹丕聽啦,“大怒”。
兩件事都有可能,“誣以謀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拿手的合法屠殺,甄洛女士溫柔機警的性格,不可能口出怨言——她了解當(dāng)時婦女的地位,更了解自己是再嫁之身,她很能克制自己,所以史書上特別強調(diào)她從不忌妒。但人性的變數(shù)太多,面臨選后的重要關(guān)頭,也可能忍不住失望和抱怨。問題是,即令失望抱怨,也不致激起丈夫的殺機。何況我們壓根兒不相信她會形諸顏色。不過,只要小報告堅持她“有怨言”,她就非“有怨言”不可,有郭女王在,甄洛注定要死。反正不管怎么吧,曹丕先生既然“大怒”,就忘了昔日“癡立落劍”的恩情,立刻派出專使,逼甄洛女士服毒自殺。
曹丕先生是二二0年十月當(dāng)上皇帝的,翌年(二二一)六月,就把甄洛女士處死,假如曹丕先生不當(dāng)皇帝,她會好好活著。甄洛女士在九個月中,經(jīng)過狂歡、失望、疑懼等等折磨,但她絕想不到最后站在她面前的竟是丈夫派來的殺手。然而郭女王女士仍恐懼她死后向閻羅王控告,所以下令把甄洛女士中毒的尸體,特別處置,頭發(fā)披到臉上,用糠塞住她生前動人心魄的櫻桃小口。蓋教她的靈魂,既無臉見人,又有口難言。
寫到這里,再介紹一篇關(guān)于甄洛之死的記載,內(nèi)容恰恰相反。 《魏書》曰:
“有司(有關(guān)單位)奏建長秋宮(娶皇后),帝(曹丕)璽書迎后(甄洛)詣行在(皇帝住的地方),后(甄洛)上表曰:‘妾聞先代之興,所以饗國久長,垂祚后嗣,無不由后妃焉。故必慎選其人,以興內(nèi)教。今踐阼之初(剛當(dāng)上皇帝),誠宜登進(jìn)賢淑,統(tǒng)理六宮。妾自省愚陋,不任粢盛之事,加以寢疾,敢守微志!t書三至,而后(甄洛)三讓,言甚懇切,時盛暑,帝(曹丕)欲須秋涼,乃更迎后(甄洛)。會后(甄洛)疾遂篤,夏六月丁卯,崩于鄴(河南省臨漳縣),帝(曹丕)哀痛咨嗟,策贈皇后璽綬!
一個史學(xué)家把一場血淋淋的謀殺,妻子慘死,丈夫翻臉下手,另一個女人在旁幫兇,竟形容得象詩一樣的美麗。丈夫多么恩重如山呀,再三再四迎迓;妻子多么敦厚呀,硬要推辭,而且即時的壽終正寢;幫兇卻根本沒有出現(xiàn)。中國竟有這種無恥的高級知識分子,以為一支筆就可以把丑惡化成圣潔,真是中國人的羞辱,未免太低估中國人的智慧矣。
甄洛 - 洛神傳說
她是天神伏羲的小女兒,長的非常美麗,可是,身體不是很好,因此伏羲不喜歡她。一日,她來到洛水之濱,河伯傾于她的美貌,向她求愛。而她眼見夕陽之下,洛水波光粼粼,十分美麗,于是投向洛水,在洛水為神,稱為洛神。還有一說宓妃即為嫦娥:【七十二朝四書人物演義】交代:嫦娥原來是黃河河神河伯的新娶夫人,是宓國之女,名為宓妃(即洛嬪),小字嫦娥,后來,河伯新婦嫦娥改嫁羿,河伯索要,被羿射殺。
《淮南子》中記載,伏羲氏之女洛神嫁于河伯為妻,但河伯不賢,與水族女神私通,洛神與后羿情深。河伯與后羿大戰(zhàn)于天庭,天帝震怒,將洛神貶落凡間......洛神轉(zhuǎn)世之后,為美女甄宓,曹操攻下鄴城之后,將甄宓一家接入司空府,奉作上賓。曹子建、曹子桓即曹丕兩人同時鐘情甄宓,最后,兩人由好兄弟變成大仇人。種種因素之下,丕登上帝位,甄宓為后,另外丕又娶郭儇為妃,郭儇不甘為妃,于是同司馬懿設(shè)計害死甄宓。另一方面,植與甄芙兩廂情閱,甄后逝后數(shù)年,植在洛水之濱又見甄宓......
《太平廣記》卷三百三十一《蕭曠》篇和《類書》卷三十二《傳奇》篇,都記述著蕭曠與洛神女艷遇一節(jié)。洛神女說:“妾,即甄后也……妾為慕陳思王之才調(diào),文帝怒而幽死。后精魂遇于洛水之上,敘其冕抑。因感而賦之!
曹植在《洛神賦》中這樣寫她的姿態(tài):“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遠(yuǎn)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闭媸切蜗篚r明,色彩艷麗,令人目不暇接。
李商隱在他的詩作之中,曾經(jīng)多次引用到曹植感甄的情節(jié),甚至說:“君王不得為天下,半為當(dāng)時賦洛神!
甄洛 - 電視劇
亂世桃花逐水流”,被譽為當(dāng)世三大美人之一的甄宓,外貌出眾,神采飄逸,令她不由自主地一生于情海中飄蕩,亦悲亦喜。tvb電視。骸堵迳瘛
主演:
蔡少芬/郭羨妮/馬浚偉/陳豪/麥長青/林韋辰/劉丹
語言:粵語
時長:27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