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經(jīng)歷
早年經(jīng)歷
上官云相1895年生于山東省商河縣小街子村。他兄弟姐妹6人,他是老大。兩個兄弟一名云廷,一名云明;三個妹妹,大妹德賢,二妹懿賢,三妹純賢。上官云相幼時家里雖有十幾畝薄田,但因兄弟姐妹人口眾多,所以生活并不富裕。1910年入山東陸軍小學。1917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科。
1919年3月畢業(yè)后被派往北洋軍閥湖北陸軍第二師第二十一混成旅(旅長孫傳芳)任排長。1923年,孫傳芳舉兵向福建擴張,上官隨軍入閩。同年3月,孫傳芳任福建軍務督理,上官任督理公署參謀。后孫傳芳任閩浙巡閱使兼浙江軍務督理,上官任浙江督理公署(陸軍第二師)憲兵營長。不久,擢升陸軍暫編第七混成旅第一團團長。1925年春,奉系軍閥向東南各省擴張,孫傳芳感到威脅,聯(lián)絡馮玉祥國民軍反奉。同年11月,上官團奉命開往安徽固鎮(zhèn)地區(qū),與奉軍張宗昌部激戰(zhàn),重創(chuàng)張宗昌白俄雇傭軍,俘張部前敵總指揮、第四十七混成旅旅長施從濱。自此,上官更得孫傳芳的器重,升任第七師第十三旅旅長。1926年9月,國民革命軍北伐江西。孫傳芳拼力抵抗。孫軍一敗涂地,上官率殘部逃往江北。1927年4月,孫傳芳利用國民黨寧漢對立,蔣介石下野之機,舉兵反攻江南。上官任孫傳芳軍第四十一師師長,率部渡江作戰(zhàn)。結(jié)果,孫軍大敗,上官率殘部逃往山東德州整補。
其時蔣介石派張群勸孫傳芳反正,共同北伐,孫不愿以“東南五省聯(lián)軍總司令”之尊屈居蔣介石之下,何況國共兩黨與北方軍閥之戰(zhàn)究竟鹿死誰手尚在兩可之間,孫傳芳便予以拒絕。北伐軍遂順流而下,孫部浙江陳儀、安徽陳調(diào)元均向北伐軍輸誠,孫不得已敗退山東。上官云相見孫傳芳大勢已去,于是棄暗投明,倒向北伐軍。
土地革命
1927年東渡日本。1928年返國,任國民黨陸軍第四十七師第一四一旅旅長。1928年6月,國民黨軍占領京津。孫傳芳隨奉軍逃往沈陽,部下被蔣介石改編,自1929年5月至1930年10月,上官云相追隨蔣介石,多次參加國民黨新軍閥混戰(zhàn),1929年3月升任陸軍第四十七師師長。7月升任第九軍軍長。后調(diào)任平漢路左翼第三縱隊指揮官。1930年11月,調(diào)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參議,旋改任國民政府參軍。
1931年1月,接替顧祝同,任陸軍第二師師長。后任右翼集團軍第三路擊進軍總指揮。1931年后,上官云相任第九軍軍長兼第四十七師師長,參加過對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圍剿”。在第二次“圍剿”中,1931年5月他所率領的四十七師的一個旅在江西南部富田被紅軍殲滅;在第三次“圍剿”中,1931年8月,在江西興國與紅軍的交戰(zhàn)中,他的四十七師的另一個旅又被殲滅。1932年夏,任豫鄂皖三省“剿匪”中路軍第五縱隊指揮官,積極參與對工農(nóng)紅軍及革命根據(jù)地的軍事“圍剿”。1935年1月,中央紅軍長征進入貴州。蔣介石任命上官云相為湘鄂川邊區(qū)“剿匪”總部第一路軍總指揮,追堵紅軍。4月晉陸軍中將。8月,上官任駐黔第一綏靖區(qū)指揮官,因貪污筑路費,被免去職務。
抗日戰(zhàn)爭
1936年1月,被派赴歐洲考察軍事。1937年返國,旋任豫鄂皖邊區(qū)綏靖主任!捌咂呤伦儭焙,任第三戰(zhàn)區(qū)江防軍第十一軍團軍團長,參加保衛(wèi)上海的淞滬會戰(zhàn)。1938年3月,任第三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部總參議,7月,任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
皖南事變
第三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顧祝同在接到《皓電》的第二天,就著手進行圍殲新四軍的部署。顧祝同首先對皖南國民黨軍作了人事調(diào)配,當時皖南新四軍的所在位置,是在第二十三集團軍的作戰(zhàn)范圍內(nèi),其“圍剿”戰(zhàn)斗理應由該集團軍總司令唐式遵負責。但顧對非嫡系的唐式遵并不放心,于是決定將自己保定六期的老同學上官云相從贛東前線調(diào)至皖南,由他來負責指揮對皖南新四軍的作戰(zhàn)。
1940年10月,上官云相到達寧國萬福村,接替第三十二集團軍副總司令王敬久在皖南的指揮任務。他到皖南后曾對部下講:“我這次被調(diào)來皖南,主要是這方面戰(zhàn)場遼闊,部隊復雜;忠義救國軍是幫會起家,只聽戴笠指揮,不服戰(zhàn)區(qū)調(diào)遣;新四軍是共產(chǎn)黨的隊伍,名義上歸總部指揮,實際上只聽共產(chǎn)黨的指揮,對總部及戰(zhàn)區(qū)什么表冊戰(zhàn)況都不報來。我的副司令王敬久資歷淺,連冷欣(第二游擊區(qū)總指揮,隸屬第三十二集團軍)在內(nèi)也不服氣,當然搞不好。來時我經(jīng)過上饒,三戰(zhàn)區(qū)顧長官對我說:u2018敬久在皖南駕馭不了,紀青你去指揮一定能搞得好,況且你和葉挺是保定軍官六期同學(顧祝同、上官云相、葉挺均是保定六期同學),你有辦法指揮他。u2019顧長官都是把困難的局面交給我辦!
為了應付皖南的新四軍,上官云相和顧祝同可謂絞盡腦汁。在新四軍北移路線問題上,顧祝同曾表示“以政治人格擔!,保證新四軍北移安全,并且也曾同意新四軍先向南經(jīng)族德轉(zhuǎn)向東進,經(jīng)寧國南側(cè),廣德、郎溪之間,再經(jīng)金壇、句容之間,從鎮(zhèn)江以東渡江的北撤路線。1940年11月中旬,上官云相在宣城周王村會晤新四軍軍長葉挺,上官云相將北移路線由蘇南北渡改為由徑縣往北開,然后在蕪湖以西的荻港附近過江到無為,理由是這條線最近。但葉挺認為日軍已嚴密封鎖蕪湖一帶江面,大部隊無法偷渡,為安全計,仍堅持由蘇南北渡。上官云相表示,皖南新四軍東開進入蘇南,在鎮(zhèn)江附近渡江也可以,但這僅限于非戰(zhàn)斗部隊,至于新四軍之戰(zhàn)斗部隊,仍要從駐地往北開,進入淪陷區(qū)。在新四軍北移路線問題上雙方未能取得一致意見,但經(jīng)過幾次談判,上官云相已基本掌握了新四軍的移動方向。他認為“新四軍北撤的可能較小,u2018南竄u2019的可能較大”。其實,上官云相對新四軍先南而東再在蘇南渡江的路線是心知肚明的,這條路線是新四軍屢次向上官云相和顧祝同明確提出的,但上官云相故意將這種移動路線稱為“南竄”,并大造輿論,稱“新四軍北撤是假的,真的是要搞u2018三山計劃u2019,即u2018南竄u2019黃山、天目山、四明山,作為根據(jù)地!币源嗣杀尾幻髡嫦嗟膰顸h中下級官兵,而且一旦發(fā)生沖突,可以將責任推到新四軍頭上,這一招可謂一箭雙雕。
基于新四軍最有可能選擇從駐地往南開,經(jīng)茂林、三溪、族德,沿天目山腳附近的寧國、郎溪,繞到蘇南的漂陽,然后待機在鎮(zhèn)江以南渡江的北移路線,上官云相作了異常周密的軍事部署。1940年12月底,上官云相根據(jù)顧祝同的旨意,在徽州主持召開秘密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第二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唐式遵、第五十軍軍長范子英、第二十五軍軍長張文清、第五十二師師長劉秉哲、第四十師師長方日英、第七十九師師長段霖茂、第一四六師師長戴傳薪、第三十二兵站分監(jiān)李錫慶、第二十三兵站分監(jiān)郭叔皋、皖南行署主任戴戟等。第一O八師師長戎紀五因在寧國前線、第一四四師師長唐明昭在南陵前線,未能出席會議。
徽州秘密軍事會議的主要內(nèi)容是為研究確定圍殲皖南新四軍的指揮人選及兵力配置問題。第三戰(zhàn)區(qū)長官部參謀處長岳星明在會上傳達顧祝同的指示:“新四軍如果北撤,我們要u2018掩護u2019好;如果u2018南竄u2019,我們務要堵止住。無論如何,皖南必須統(tǒng)一指揮,這次打算由上官副長官負責統(tǒng)一指揮!睍h在研究使用兵力時,第三戰(zhàn)區(qū)長官部原計劃只使用6個師,但在會議進行中,蔣介石派專機送給顧祝同一封親筆信,這封信由顧派人送給上官云相和參加開會的各軍、師長看過,主要內(nèi)容是蔣介石指示顧祝同轉(zhuǎn)上官云相和有關的軍師長注意,在行動中要特別秘密、迅速、徹底地把新四軍消滅,不使漏網(wǎng)。顧祝同因而指示上官云相,在部署方面要特別慎重。上官云相于是請求顧祝同準他多使用兵力。這樣由上官云相統(tǒng)一指揮的國民黨軍,除了原來的四十師、一O八師、五十二師、一四四師、一四五師、新七師6個師外,又增加了從浙東前線調(diào)來的七十九師和從浙西調(diào)來的六十二師。此時的皖南已屯集了國民黨軍8個師計8萬余人的強大兵力,且并立著第三十二和二十三兩個集團軍總部,在對日作戰(zhàn)緊張的1940年,如此的兵力部署是極不平常的。
會后,上官云相對部下說:“這個任務是很艱巨的,顧長官早就打算好了,才調(diào)我到皖南來擔任這個任務的。我的總部可以說是最現(xiàn)代化的兵團指揮機構(gòu),自己沒有私人的基本部隊,但是指揮哪個部隊都能作戰(zhàn),唐式遵他就辦不到!鄙瞎僭葡噙召集第四十師、五十二師、七十九師師長密談,面授機宜。并要求各部隊在1940年底作好與新四軍作戰(zhàn)的各項準備,指示各軍、師長要絕對保守機密,絕對不許暴露。
上官云相原來對新四軍的編制、裝備、兵力、部署等均不了解。1940年12月中旬,派往新四軍的聯(lián)絡參謀聞援匆忙回到第三十二集團軍總部,偷得新四軍兵力部署圖稿一紙(舊的),得悉云嶺附近的新四軍戰(zhàn)斗部隊有萬余人。據(jù)此,上官云相認為:“按日寇作戰(zhàn)規(guī)律,每季必來u2018掃蕩u2019一次,必須抓住這個間歇時期,發(fā)迅雷之勢一舉消滅新四軍,戰(zhàn)斗時期不能拖長,拖長有變,與國軍不利!12月29日,第三十二集團軍制定的“肅清”皖南新四軍的作戰(zhàn)計劃正式出臺。其兵力部署:第二游擊第八十八軍、忠義救國軍、第六十三師、獨立三十三旅及蘇南地方武力擔任原陣地守備,防止蘇南新四軍策應皖南新四軍作戰(zhàn);第二十五軍的五十二師和一O八師,各僅留少數(shù)的一部對日寇監(jiān)視守備,抽出主力進駐南陵、徑縣,準備對新四軍作戰(zhàn);第五十軍的一四四師、一四五師以及新七師之第二旅各留一部仍歸該軍部指揮,對日寇監(jiān)視守備,抽出主力由劉雨卿指揮,進駐茂林以西一線,準備對新四軍作戰(zhàn);第七十九師開太平;第六十二師開寧國;第四十師進駐三溪。這樣,上官云相便在新四軍軍部云嶺以南地區(qū)布下了口袋陣,只要新四軍一開拔,就將處于國民黨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1941年的元旦一過,皖南的新四軍撤離云嶺,元月5日,到達茂林地區(qū)。新四軍軍長葉挺派人送給四十師師長方日英一封信,大意是:新四軍要向敵后進軍,不日按照預定路線行動,請多多協(xié)助,并希望在本軍經(jīng)過的道路上予以讓路,以免發(fā)生誤會等等。方日英隨即命令各團進駐各防地,占領茂林山道南下出口的制高點,并構(gòu)筑工事,并立即對茂林方向的通路派出警戒部隊,嚴密封鎖道路,作隨時應戰(zhàn)準備。
1月6日,四十師派出的搜索連與新四軍的偵察部隊發(fā)生戰(zhàn)斗,皖南事變的槍聲在茂林山區(qū)打響了。方日英接到雙方交火的電話后,從床鋪上跳起來說:“葉挺真的來啦!好啊,我就怕他不來,這一下他可上了我的當了,”
1月7日,四十師與新四軍在星潭發(fā)生激戰(zhàn)。星潭雖是個只有十來戶人家的小村落,但它卻是王嶺的出口咽啾,是通向三澳的必經(jīng)之地。四十師已控制星潭周圍的制高點,憑借工事頑強抵抗新四軍的攻擊,并用猛烈的火力封鎖住隘口,新四軍幾度猛攻,均未得手。由于山高路窄,新四軍的大部隊無法展開,而四十師裝備精良,配有德國造卜福式山炮,其戰(zhàn)斗力是皖南國民黨軍中最強的,占有險要溢口。新四軍攻擊星潭受挫,且遭受很大的傷亡,嚴重影響了新四軍的突圍計劃。當日晚,上官云相與方日英通了電話,對四十師的表現(xiàn)很滿意。他對方日英說:“你們今天這個仗打得很好,希望你們一點也不要放松,把葉挺的主力吸住了,。不要讓他跑了,現(xiàn)在東南西北各方面的部隊均己到達預定的位置。合圍的態(tài)勢已成,只要到明天下午就可以合圍。他再想跑也跑不了!鄙瞎僭葡酁榱思訌娝氖畮熣娴谋Γ敿聪铝钣晌迨䦷、七十九師接替四十師右撰、左冀陣地:上宮云相對四十師下達指示:“從地形上看,茂林東南有王嶺、東流山作屏障,預料新四軍不會輕易放棄,如果我們攻下王嶺、東流山,他就無險可守了。在我們說,居高臨下不僅有瞰制之利,并且茂林如同口袋被我們扼住袋口。因此,四十師要全力攻擊工嶺,五十二師攻擊東流山及其東北一帶山地!碑斎丈钜埂I瞎僭葡喔鶕(jù)當日戰(zhàn)況,向各部隊下達命令:“新四軍主力在茂林附近已被包圍。為迅速徹底消滅新四軍的目的,B日各師行動如下:四十師8日拂曉起繼續(xù)攻擊前進,務于黃昏前攻占工嶺。并相繼占領東流山頂。七十九師8日繼續(xù)向茂林進攻,并與左翼四十師確保聯(lián)系。五十二師8日除加強第一線兵力并作適當?shù)目v深配備,嚴防新四軍向東北方向突圍,并以有力之部隊協(xié)助四十師攻擊東流。總部已命令西北方面的新七師和五十軍一四四、一四五兩個師,于8日確實占領茂林西北之各要點。各師要確實注意左右間的聯(lián)絡,夜間多派小部隊不斷襲擊,擾亂新四軍的陣地,使之疲于應付!弊詈,上官云相嚴厲命令道:“現(xiàn)已對新四軍完成四面包圍之勢,望各部隊努力完成戰(zhàn)斗任務,把敵人全部殲滅。倘有作戰(zhàn)不力被敵人突圍逃竄者,對該部隊長定以軍法從事,嚴懲不貸。”
1月8日,新四軍決定放棄從星潭突圍,而改向西南方向的高嶺突圍,大部隊后衛(wèi)變前衛(wèi),重新由原路折回,撤回途中部隊秩序發(fā)生較大混亂。新四軍主攻高嶺的部隊因向?qū)уe路而誤走鐮嶺,貽誤了戰(zhàn)機。國民黨第七十九師已搶占高嶺制高點,兩軍在高嶺發(fā)生激戰(zhàn),形成對峙,新四軍亦無法從高嶺突圍出去。當日,國民黨第四十師、第五十二師在牛欄嶺、榜山等地展開攻守戰(zhàn)。
9日,上官云相給各部隊下達全線總攻的命令。新四軍決定再次變更突圍方向,改向茂林方面突圍,從銅陵、繁昌間渡江。新四軍這一突圍計劃實在是為時已晚,國民黨第一四四師已占領茂林,新四軍在高坦與國民黨第一四四師發(fā)生激烈戰(zhàn)斗。當日,國民黨軍相繼占領榜山、王嶺,在東流山與新四軍發(fā)生空前劇烈的戰(zhàn)斗。
1月10日,新四軍軍部被包圍在石井坑。石井坑在茂林東南,四周被一片大山包圍著,方圓不過五六里。國民黨軍向石井坑蜂涌而來,東北面是一O八師,東面是五十二師,西面是一四四師,西北面是新七師,西南面是七十九師,東南面是四十師,正南面是六十二師。新四軍處于重重包圍之中,孤立無援,只得固守石井坑。上官云相向官兵傳達蔣介石手令:“活捉葉挺獎10萬元,活捉項英、袁國平,各獎5萬元!
1月12日,國民黨第四十師攻占石井坑的重要制高點東流山,其他的白山、東村崗等制高點亦被國民黨軍攻占。被圍石井坑的新四軍已無險可守,決定于是日晚分散突圍。國民黨第五十二師、一O八師、四十師、七十九師相繼侵占了新四軍的核心陣地。至此,國民黨軍圍殲新四軍的正規(guī)戰(zhàn)斗已基本結(jié)束。
在皖南事變中,上官云相全權負責指揮,在戰(zhàn)斗最緊張的7、8、9、10等日,上官云相在寧國南面的萬福村總指揮部,夜以繼日躺在鴉片燈旁邊,床邊安放電話,靠鴉片提神,使出渾身解數(shù),精心指揮部隊在不到10天的時間內(nèi),基本圍殲了皖南新四軍,使蔣介石欣喜若狂,立即嘉獎各“有功”部隊和人員。上官云相“戰(zhàn)功卓著”,其第三十二集團軍獎法幣5萬元,第二十五軍作戰(zhàn)特別賣力,也獎法幣5萬元。第四十師師長方日英,堵截新四軍“有功”,相繼晉升為副軍長、軍長;第五十二師師長劉秉哲扣押下山談判的葉挺有功,也晉升為軍長;其他團長、副團長晉升師長、副師長者大有人在,其他戰(zhàn)斗部隊,則一一準予獎賞。
1943年初,任第二、第三、第十一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1945年5月,當選國民黨第六屆中央監(jiān)察委員。
解放戰(zhàn)爭
1947年任保定綏靖公署副主任兼天津指揮所主任,1948年1月,任華北“剿匪”總部副總司令。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去臺灣。
曾任總統(tǒng)府戰(zhàn)略顧問委員會顧問。1950年4月4日辭去戰(zhàn)略顧問委員會顧問職務隨即退役定居高雄,信仰佛教,自號“古穆和尚”。1969年8月8日病故于臺北。
家庭情況
上官云相在山東商河老家和上海法租界,同時養(yǎng)著兩位妻子,一位姓閻一位姓易,他一視同仁,都稱之為“內(nèi)人”。上官云相幼時家境貧寒,但他自小聰慧好學,被父母視為將來光耀門媚的希望所在。不惜變賣家產(chǎn)供他上學。他的老師,一位閻姓塾師,也十分喜歡這位濃眉大眼的勤奮少年,不僅讓他免費聽課,后來干脆把自己的女兒閻樹芝許配給了他。上官云相得岳丈提攜,自感高攀,益加發(fā)奮用功,后來出外求學投軍,果然步步高升,逐漸顯赫。但他飲水忘了掘井人,發(fā)跡后很少回到故鄉(xiāng),將這位糟糠之妻扔在鄉(xiāng)下,視如敝履,老實巴交的原配只能在家服侍婆婆的生活起居,以淚洗面,無處訴說。1934年,上官云相另覓新歡,同一位漂亮的浙藉小姐易衡結(jié)婚,有了第二位妻子。易小姐不僅才貌兼具,而且善于應酬。在場面上得心應手,儼然是上官云相的外交夫人,頗得他的歡心。后來,這位易小姐陪同上官出訪過日本,并且常常隨軍陪伴他。上官云相的國學根底不錯,遇事喜歡動筆頭,追求女性寫情書,往來收支立帳目,犯下過錯有“悔改書”,納妾也來個“約法三章”。至于后來言行是否一致,就顧不了許多了。他追求易小姐時,甜言蜜語,情書不斷,結(jié)婚前夕還寫保證書給易小姐,說:“絕對尊重女士之地位;楹蟛辉偃㈡保K于贏得她的芳心。上官云相一前一后娶了兩位妻子,原配未廢。后來者也非小妾,一主內(nèi),一主外,彼此倒也相安無事。
上官云相與易衡結(jié)婚后,兩人感情尚好。上官發(fā)跡后,在山東濟南等地置房產(chǎn)甚多,這次又特地為易小姐在上海法租界買了一幢房子,算是他們在上海的別墅。軍務之余,且常寫信給她,以敘相思之情,有時還招她來軍中住幾日,解解悶氣?墒遣欢嗑,上官云相復發(fā)好色之疾。到處尋花問柳,軍中行無定蹤,這位易小姐哪里管得了許多;楹蟛坏揭荒辏瞎僖寻选盎楹蟛辉偃㈡钡氖难酝靡桓啥䞍,竟考慮起納妾的事來,氣得易小姐差點吐血。這次被上官看中的小女子,據(jù)說是一位善唱戲文的紅伶,正值豆范年華,長得漂亮,既“貴”又“蕩”,會討男人的歡心。在屯溪搭班唱戲時,上官大捧特捧,一下子就把她弄到了手,準備立為小妾。但是,易小姐畢竟不同于老實巴交的原配閻某,不是那樣軟弱可欺,聽到風聲,匆忙趕到軍中質(zhì)問上官云相,哭笑兼施,小吵大鬧,弄得上官云相十分尬尷,倒也無可奈何。最后,雙方達成妥協(xié),共訂一紙荒唐可笑的“立妾條約”,約法三章,內(nèi)容似對妾極為苛刻,如不得過問家中財產(chǎn),不得另外分居,生兒育女,不得稱其為娘,不得與親戚朋友往來,甚至不私自寫信給丈夫,等等。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這實際上是毫無價值的一紙空文,上官云相一意孤行的話,夫人又能奈其何呢?事實也是如此,上官云相后來猶嫌不足,娶妻立妾不算,甚至漂娟宿妓,活腐敗。他40歲生日那天,忽然有所感觸,乃發(fā)誓不再縹娟。并親筆寫下保證書交夫人收執(zhí),說今后如再發(fā)生此類事情,就請夫人執(zhí)法。對準他的大腿打一槍,以示懲戒云云一副赳赳武夫的豪言壯語,煞是可笑。
個人成就
在上官云相的反共生涯中,他對蔣介石作出最大貢獻的莫過于“皖南事變”了。1937年7月日本向中國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以后,大敵當前,全國各黨各派結(jié)成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來對付共同的敵人日本侵略者?墒鞘Y介石卻始終沒有忘記他的“限共”、“溶共”甚至反共的政策,這種政策的集中表現(xiàn)便是1941年1月發(fā)生的國民黨軍隊襲擊共產(chǎn)黨領導的新四軍的事件-“皖南事變”,這次事變的直接指揮者便是上官云相。
這次對新四軍的襲擊是國民黨反動派蓄謀發(fā)動的,蔣介石和顧祝同原預想在3個月內(nèi)解決新四軍,而上官云相只用半個月就把皖南新四軍消滅,因此他得到國民黨最高當局的特別嘉獎:獎三十二集團軍總部及特別出力的二十五軍各法幣5萬元,立功人員可報請勛章、獎章。事后上官云相在在一次慶功宴會上得意地說:“這次消滅新四軍,作戰(zhàn)非常順利,似有天助,正在作戰(zhàn)時,連下幾天雨,新四軍困在山谷,進退不得。”次年,蔣介石在重慶召開各軍參謀長會議,上官云相總部的參謀處長建議將消滅新四軍的戰(zhàn)報材料列入報告,上官云相慌忙說:“不行,不要列入。這次全國參謀長會議,一定有八路軍的人員參加,若在會上談到對新四軍作戰(zhàn)的情況,豈不是白找沒趣!這是內(nèi)戰(zhàn),在抗日戰(zhàn)爭民族大義是理屈的,擺不到桌面上的事,怎能列入報告呢?”看來上官云相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做了錯事。
人物評價
從20年代末上官云相倒向北伐軍成為國民革命軍的師長以后,他的戎馬生涯便和蔣介石、“剿匪”交織在一起。從30年代初到1949年蔣介石集團被趕出大陸,20年間上官云相沒有停止過對中國共產(chǎn)黨及其紅軍的“圍剿”,哪怕是國共合作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也是如此。有人提出:上官云相既不是浙江人,又不是黃埔軍官學校畢業(yè),更與蔣介石沒什么姻親瓜葛,而是半路投效的“北洋余孽”,但卻得到蔣介石的重用,這究竟是為了什么?沒有人問過上官云相,他是否與蔣介石談過他們是保定軍校的校友。但可以肯定的是:蔣介石定然知道上官云相是保定軍校畢業(yè)的。這是因為蔣介石歷來用人是注重姻親、同鄉(xiāng),同學這類關系的。跟蔣介石同出身一個軍事學校無疑會給蔣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除此以外,上官云相跟國民黨的高官還有一些姻親關系,比如他的妹妹便是曾任國民黨廣東省政府主席、第四路軍總司令余漢謀的如夫人。“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這條《紅樓夢》式的人事定律,對上官云相的宦海沉浮也許適用。不管是哪種原因在起作用吧,反正上官云相從30年代開始仕途便一路順風,屢被委以重任,從旅長、師長到總司令、司令長官,從少將、中將,從大陸敗逃臺后追贈為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