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迪特斯多夫自幼即是一位技藝高超的小提琴家,
1770~1795年擔任布雷斯勞親王兼主教沙夫戈奇伯爵的宮廷樂師。
1773年封為貴族,改姓狄特斯·馮·迪特斯多夫,他似乎拒絕了維也納宮廷樂師職務。寫了許多作品,
包括了約一百二十首交響樂、約四十首協(xié)奏曲(有許多是為小提琴而作)、還有著名的豎琴協(xié)奏曲,
宗教合唱曲和許多室內(nèi)樂。
他最著名的是四十部舞臺作品,特別是歌唱劇,包括了《醫(yī)生與藥劑師》Doctor und Apotheker(1786)、《吝嗇人哈伊羅尼姆斯》(1789)和《紅色小帽》(1790)。
人物介紹
卡爾·狄特斯·馮·迪特斯多夫(C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 或K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1739.11.2. ~ 1799.10.24),18世紀奧地利器樂和輕歌劇作曲家,小提琴家。1739年生于維也納(Vienna),1751年~1761年在各種貴族親王府私家樂隊中演奏并擔任圣樂隊長,特別是1770~1794年在Prince-Bishop of Breslau布雷斯勞親王主教府。由貴族負擔其小提琴課和作曲課的學費。1799年卒于諾伊霍夫(Neuhof)。
迪特斯多夫并不為現(xiàn)在的大多數(shù)人所熟知,但他在當時卻是和海頓、莫扎特同時代的一位重要且同樣有名的維也納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音樂大師。迪特斯多夫的管弦樂作品優(yōu)秀,尤其是他在交響樂(120首)上的多產(chǎn)能與海頓的相媲美。據(jù)他作于1799年的自傳敘述,他在維也納的早年職業(yè)生涯中就已被視作首席小提琴演奏家。1760年代早期,他與利奧波德·霍夫曼(Leopold Hofmann,1738.8.14.u20131793.3.17.)、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3.31.-1809.5.31)一道,成為維也納古典主義時期樂壇的主要人物。雖然迪特斯多夫的音樂生涯大部分不在維也納,其音樂風格也偏離了當時的主流風尚,然而這無損于他當年的聲譽。迪特斯多夫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音樂老師,他的學生有著名作曲家約翰·巴蒂斯特·萬哈爾(Johann Baptist Vanhal,1739.5.12 ~ 1813.8.20)和Wenzel Müller。
迪特斯多夫C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被認為在運用歌劇和交響樂形式方面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先驅,學者們認為他作品的風格與莫扎特很相像。迪特斯多夫創(chuàng)立了——歌唱劇(Singspiel,18世紀德國的一種音樂喜歌劇)的形式,莫扎特也寫有一些這種德國歌唱劇作品。
迪特斯多夫C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 1739年11月2日出生于維也納,原名叫August Carl Ditters。他的父親是奧地利皇帝查理六世(Karl VI)軍隊的裁縫,他退休后在皇帝的劇院里做閑差,管理書信事務。
在這種環(huán)境中成長的迪特斯多夫獲得了良好的教育,1745年,迪特斯多夫的父親把6歲的迪特斯多夫送去學習小提琴,迪特斯多夫自幼即是一位技藝高超的小提琴家,1750年,年僅11歲的迪特斯多夫就獲得了維也納的Schottenkirche管弦樂隊的一項職務。
Joseph Friedrich von Sachsen-Hildburghausen王儲注意到了他的才華,于是迪特斯多夫在1770~1795年期間就擔任布雷斯勞親王兼主教沙夫戈奇伯爵的宮廷樂師。這之后迪特斯多夫跟隨Francesco Trani學習小提琴,又跟隨意大利裔奧地利作曲家Giuseppe Bonno (1711-1788) 學習作曲,接著他又與格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7.2.-1787.11.15.)、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3.31.-1809.5.31)相識。1761年他一直作為小提琴手在皇家劇院演奏。
1763年,迪特斯多夫隨格魯克Gluck赴博洛尼亞(Bologna, 意大利城市)歷練,這次“意大利之旅”給迪特斯多夫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帶來很大的靈感,他的早期作品在結構上帶有一種格魯克風格,但是并沒有顯現(xiàn)出當時在德國和奧地利很為大眾所喜愛的富有宮廷氣派的典雅風格,這些早期作品預示著后來時興的意大利風格,這種風格著重強調旋律的發(fā)展,并不帶有明顯的裝飾和炫耀風格。
1764年,迪特斯多夫得到了匈牙利貴族兼主教Adam Patachich位于奧拉迪亞(Oradea, 羅馬尼亞一城市)的宮廷管弦樂隊的指揮的職位,接下來的幾年中他又被介紹給了Prince-Bishop of Breslau布雷斯勞(波蘭西南部一城市, 現(xiàn)名為弗羅茨瓦夫 Wroctaw) 的公國君主兼主教Philipp Gotthard von Schaffgotsch (1716-1795) 。
1770年迪特斯多夫獲得了金馬刺爵位(Knight of the Golden Spur)。1771年,迪特斯多夫接替米切爾·海頓(Johann Michael Haydn, 1737 -1806——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的弟弟)在約翰內(nèi)斯堡Johannesberg宮廷擔任宮廷作曲家和樂長職務,在這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在接下來的20年中,他又創(chuàng)作了許多交響曲,室內(nèi)樂和喜歌劇。
1770年迪特斯多夫繼續(xù)寫一些聲樂作品,在維也納和海頓保持良好的關系,后來迪特斯多夫拒絕了約瑟夫二世(Joseph II, Holy Roman Emperor,1741.3.13.-1790.2.20.)為他提供的宮廷樂師職位。
1773年,瑪麗婭·特蕾莎女王(Maria Theresia,1717.5.13-1780.11.29.) 在維也納賜給他貴族稱號,他改姓狄特斯·馮·迪特斯多夫 “Ditters von Dittersdorf”, 并又創(chuàng)作了許多作品。在歌劇院,他極好的小提琴獨奏能力和出色的演出技藝在當時是和莫扎特媲美的,作為一個專業(yè)的小提琴家,迪特斯多夫和莫扎特一樣,同樣在協(xié)奏曲和喜歌劇上有著卓越成就。
1780年似乎是迪特斯多夫的作曲生涯的頂峰時期,他創(chuàng)作了12首交響樂(現(xiàn)僅存其中6份的總譜,其他均為鋼琴版),12首取材于奧維德Ovid的神話傳說《變形記》(Metamorphoses)。
1786年迪特斯多夫委任為伯格歌劇院(Burgtheater)寫一部德國歌劇,就是后來著名的《醫(yī)生與藥劑師》Doktor und Apotheker,被認為是第一部偉大的德國歌劇之一,在當時其受歡迎程度不亞于莫扎特的歌劇。它在今天也是迪特斯多夫最為知名的歌劇作品。
迪特斯多夫后來開始轉向他一直以來都拒絕創(chuàng)作的弦樂四重奏。這是受海頓和莫扎特在這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的影響,還有一個成為古典主義音樂時期除了莫扎特和克萊門蒂的鋼琴比賽之外,另一個著名的音樂小故事:1774年,迪特斯多夫C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以及約翰·巴蒂斯特·萬哈爾Johann Baptist Vanhal這四位當時維也納著名的音樂家曾在一起演奏一首由莫扎特創(chuàng)作的弦樂四重奏,海頓和迪特斯多夫演奏小提琴,莫扎特演奏中提琴,萬哈爾演奏大提琴。據(jù)這個事件的記錄者,愛爾蘭男高音歌唱家、作曲家邁克爾·凱利(Michael Kelly ,1762.12.25-1826.10.9. )的敘述,他們都拉的很好,但是在一起演奏卻并不卓著,不過他們都有著共同的古典主義時期維也納音樂風格,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經(jīng)典形象。
1793-1749年之間迪特斯多夫為Carl Christian Erdmann von Württemberg-Oels,即奧爾斯公爵Duke Friedrich-August of Brunswick-Oels (1716u20131792)的宮廷劇院寫了11部歌唱劇。1794年,為約翰內(nèi)斯堡宮廷效勞了24年的迪特斯多夫由于和布雷斯勞主教之間的不和,被迫離開宮廷。
1795年,主教去世,迪特斯多夫獲得一筆僅能維持生計的退休金,還遭受關節(jié)炎和貧困的困擾,Baron Ignaz von Stillfried(1734u20131805)伯爵邀請迪特斯多夫和家人居住在他位于波希米亞(以前為一中歐國家,現(xiàn)為捷克一部分)的Cervena Lhota城堡中。迪特斯多夫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過的很愉快,他處于一種“半退休狀態(tài)”,致力于創(chuàng)作歌劇風格作品并匯編出版他自己的音樂作品和個人傳記。
迪特斯多夫C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鋒頭人物,也是一位多產(chǎn)的作曲家,他的現(xiàn)存作品包括:約120首交響曲、約35~40首協(xié)奏曲、約32~40部喜歌劇、許多室內(nèi)樂如:5首弦樂四重奏,12首弦樂五重奏,14首弦樂三重奏,17首小提琴奏鳴曲,30首鋼琴奏鳴曲和大量教堂音樂,如宗教合唱曲、彌撒曲、清唱劇,還有少量聲樂作品,迪特斯多夫還為鍵盤樂器創(chuàng)作了20首英國舞曲 (20 English Dances)。
雖然迪特斯多夫在他那個時代很有名,但除了迪特斯多夫的一部《豎琴協(xié)奏曲》和他的兩首《D大調低音大提琴協(xié)奏曲》,他的其他作品現(xiàn)在極少被演奏,盡管如此,他現(xiàn)在仍然是被音樂學家尊敬和高度評價的,不可否認,在古典音樂時期他是一位重要的作曲家。他最著名的大型作品是40部舞臺作品,在創(chuàng)作早期意大利喜歌劇(Italian opera buffa),特別是德國歌唱劇(Singspiel)方面,迪特斯多夫有著很高的成就,這些喜歌劇包括《醫(yī)生與藥劑師》(Dokter und Apotheker或Der Apotheker und der Doktor ,1786)——這部歌劇在他在一生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曾在全歐洲各大劇院上演,還有(和莫扎特的歌劇同名的)《費加羅的婚禮》(The Marriage of Figaro,約1789,已佚失)和《溫莎的風流娘兒們》(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1796),《吝嗇人哈伊羅尼姆斯》(1789)和《紅色小帽》(1790)。迪特斯多夫的約120首交響曲也被音樂學家認為是帶有民間旋律而富于機智與詼諧的優(yōu)秀作品,這些交響樂中有12首取材于奧維德Ovid的詩《變形記》(Metamorphoses),現(xiàn)僅存其中6首,在管弦樂方面人們常把迪特斯多夫和海頓相比較。他還創(chuàng)作有宗教劇、清唱劇、室內(nèi)樂(如弦樂四重奏)、協(xié)奏曲(有18首是小提琴協(xié)奏曲,還有5部為中提琴而作,一部為羽管鍵琴而作,及兩首《D大調大提琴或低音提琴協(xié)奏曲》——為當時宮廷樂團作曲家兼低音大提琴高手史貝爾格Johannes Matthias Sperger (1750.3.23 - 1812.3.13) 而寫),他還創(chuàng)作有一些鋼琴曲和其它作品。1801年,迪特斯多夫的論文集“Lebenbeschreibung”在萊比錫出版。
逝世
迪特斯多夫1799年10月24日卒于波希米亞南部 Cervena Lhota的諾伊霍夫(Neuhof),享年60歲,他被葬在捷克的Destna鎮(zhèn)。
(注:本內(nèi)容翻譯匯編自國外歷史文獻資料,《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大辭典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和《不列顛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