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弗拉索夫

    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弗拉索夫

      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弗拉索夫(1901-1946),高爾基州人,曾經是蘇聯紅軍將領,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被德軍俘虜,繼而投降德軍,為法西斯德國效力,是叛國者,歷史上頗具爭議。對弗拉索夫及其部下來說,求情討?zhàn)垺u尾乞憐都是沒有用的,他們的命運已經注定。蘇聯軍事法庭判決他們犯有叛國罪,1946年3月10日,弗拉索夫和其他俄羅斯解放軍領導人被處以絞刑。


    人物概述

      弗拉索夫畢業(yè)于新城神學院,父母是中農,1919年加入蘇聯紅軍,參加了國內戰(zhàn)爭,表現良好,1924年7月至1925年,曾在列寧格勒高等騎兵學校訓練班深造,與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巴格拉米揚和葉廖緬科等人是同學。1930年,弗拉索夫成為聯共(布)委員,1938年作為軍事顧問奉派到中國,幫助蔣介石訓練軍隊,回國后調任第99步兵師師長,1940年9月,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元帥檢閱了這支部隊。
      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前,弗拉索夫擔任第4機械化軍軍長,1940年7月,出任新組建的第37集團軍司令,在烏克蘭的基輔方向參加正面防御作戰(zhàn),屢建功勛,9月16日,蘇軍的防御崩潰,弗拉索夫逃出包圍,徒步返回己方陣地,斯大林命令用飛機把索拉索夫接到莫斯科,授予他列寧勛章和紅旗勛章,任命他為防守莫斯科的第20集團軍司令。1941年11月,德軍第3和第4裝甲集群從北面突破了蘇軍防線,莫斯科岌岌可危,但弗拉索夫親率第7和第8近衛(wèi)步兵師以強行軍堵住了突破口,他們是所有蘇軍部隊中最先到達北郊的。接著,在從扎哥爾斯克調來的庫茲涅佐夫的第1突擊集團軍支援下,弗拉索夫在德米特羅夫和伊克沙湖之間發(fā)動反攻,終于把德國人阻擋在莫斯科運河一線。

    戰(zhàn)爭表現

      在著名的莫斯科大反攻中,弗拉索夫又擔任了先鋒,率領第20集團軍從沃洛科拉姆斯克向西突破,戰(zhàn)役結束后,斯大林任命弗拉索夫為沃爾霍夫方面軍副司令員,接替患病的克雷洛夫擔任第2突擊集團軍司令。3月初,弗拉索夫接任后,立刻以前所未有的沖勁投入工作。他從基里施以西地域發(fā)起進攻,占領了丘多沃至諾夫哥羅德之間的一大塊森林沼澤,楔入敵軍縱深60至70公里,先頭部隊離柳班僅15公里,嚴重威脅了德國第18集團軍的側翼。但是其他蘇軍部隊進展遲緩,第52集團軍、第59集團軍均未能突破德軍防御,而配合行動的列寧格勒方面軍的第54集團軍也僅前進了10公里。
      很快,德國北方集團軍群調整部署,調來了新的增援部隊,以第1黨衛(wèi)警察師從北面,第58、第126德國師和第250西班牙師從南面,與第18集團軍配合,向蘇軍突破口的兩側實施反擊。同時,黨衛(wèi)軍"荷蘭"裝甲擲彈兵師和"弗蘭德斯"志愿裝甲擲彈兵師也加入戰(zhàn)斗,對付另外兩個蘇軍集團軍。3月19日德軍達成合圍,把弗拉索夫的第2突擊集團軍裝進了口袋,據估計,被圍兵力達13萬人。

    脫險經歷

      6月23日,弗拉索夫全力突圍。擔任前衛(wèi)的第372步兵師拼命在波利斯季河右岸打開一條通道,梅列茨科夫也派出第29坦克旅來接應,又有一批蘇軍成功脫險,但德軍最終封閉了突破口。6月25日9時30分,弗拉索夫命令第2突擊集團軍以小隊形式分散突圍,整個集團軍遂宣告解體。集團軍領導分成3個小組,由總部的沖鋒槍連掩護,準備退到仍在堅持戰(zhàn)斗的第46步兵師陣地。但是他們剛剛靠近波利斯季河,就被德軍火力打散了,除了弗拉索夫在一個叫皮亞特尼察的小村子成了德國第38步兵軍的俘虜。集團軍委員、通信主任阿法納西耶夫所帶領的一個組之外,其余兩個組或死或傷。

    成為俘虜

      弗拉索夫在一個叫皮亞特尼察的小村子成了德國第38步兵軍的俘虜。在納粹的集中營里,弗拉索夫很快變節(jié)投降,完成了從紅軍英雄到法西斯幫兇的蛻變。
      迄今為止,弗拉索夫在被俘后背叛祖國,甘愿為虎作倀的動機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有些人甚至為弗拉索夫辯解,但是弗拉索夫的背叛是無法改變的客觀事實。赫魯曉夫后來在回憶錄中認為:弗拉索夫是一個"心智不很健全"的人,加上內心深處存在著與蘇維埃制度格格不入的東西,所以才會叛變投敵;梅列茨科夫也聲稱"弗拉索夫是一個沒有原則的追名逐利之徒,他在這(被俘)之前的表現完全是一種偽裝,借以掩蓋著他對祖國的冷漠心情。"這些說法不乏偏頗,但可供參考。

    歷史評價

      首先,弗拉索夫的叛變并不是一個孤立行為,它是與當時的整個歷史背景密不可分的。在衛(wèi)國戰(zhàn)爭初期,蘇聯紅軍遭受了相當慘重的損失,總共有524萬蘇聯士兵被德國人俘虜,其中380萬人是在戰(zhàn)爭爆發(fā)后的頭幾個月里被俘的,這是個駭人聽聞的數字。蘇聯士兵在1941年夏天陷入了德國將軍們精心策劃的重重包圍。一方面是出于衛(wèi)國戰(zhàn)爭初期嚴峻形勢的壓力,另一方面是出于斯大林的專制,因此在戰(zhàn)時的蘇聯根本沒有"戰(zhàn)俘"這個概念,只有"逃兵、祖國的叛徒和人民的敵人"。斯大林在1941年8月16日簽發(fā)的第270號命令指出,紅軍戰(zhàn)士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到最后一個人,不作俘虜。指揮官被授權槍斃敢于為避免一死而當俘虜的人。這種作法對于蘇聯軍人固然太過于苛刻,甚至太不公平,但也是極端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所造成的。
      俄羅斯聯邦刑法典第58條也規(guī)定將被俘紅軍戰(zhàn)士的家屬交法庭審判,同時將這些家屬流放到西伯利亞。在這種情況下,不管被俘的蘇軍士兵愿意與否,他們要么選擇在集中營里成為"烈士",要么選擇與德國人合作反對自己的祖國,但是大多數蘇軍士兵仍然沒有背叛自己的祖國。
      另外,由于法西斯德國的殘暴對待戰(zhàn)俘,集中營惡劣的生存條件也迫使部分意志薄弱的俘虜與德國人合作。德國軍事歷史學家約阿希姆·霍夫曼寫道:"士兵們被俘時身體極度虛弱,戰(zhàn)斗期間,他們有時6-8天沒有東西吃。甚至在向他們提供充足食物的情況下,他們也沒有能力進食。幾乎所有的戰(zhàn)俘營都報告說,很多戰(zhàn)俘在第一次進食后就失去了知覺,然后就死了。"事實上,德國人根本就不打算為蘇軍戰(zhàn)俘提供維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食物,而希望將蘇軍戰(zhàn)俘全部強制勞動虐待至死,甚至干脆全部屠殺,整個戰(zhàn)爭期間,至少有250萬蘇聯俘虜死于集中營。

    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弗拉索夫

    思想狀況

      對弗拉索夫來說,集中營的恐怖情況使他產生了恐懼。一方面是大量的俘虜從前方蜂擁而至;另一方面是面臨死亡的無情折磨,而集中營的消息完全是有利于德國人的。看到越來越多的同行走進集中營,弗拉索夫終于喪失了信心,認為蘇聯已經輸掉了這場戰(zhàn)爭,F在惟一能做的就是與德國人合作,建立一個對德國屈膝投降的傀儡政權,也許弗拉索夫認為這樣做能夠讓俄國少流些血。這一思想在弗拉索夫的頭腦中逐漸形成,當他成為叛徒后,曾經對自己的部下辯解道:"難道流更多的血不是犯罪嗎?難道俄羅斯民族的主要敵人不是布爾什維主義和斯大林嗎?難道奮起反對斯大林及其同伙不是每個俄羅斯人首要的神圣義務嗎?在有叢林和沼澤的那個地方,我終于得出了結論:我的義務是動員俄羅斯民族投人反對布爾什維克政權和建設新俄國的斗爭。"他的這些話無疑是在為自己的可恥行徑找借口,并試圖以此來欺騙自己。但是,不論他的動機如何,他的行為毫無疑問是可恥的叛國。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弗拉索夫把自己綁到了法西斯的戰(zhàn)車上。
      盡管弗拉索夫表現出與德國人合作的意愿,但是起初包括希姆萊在內的納粹黨高層人物卻對他不屑一顧。除了偶爾讓他到集中營里向俘虜們發(fā)表講話以外,弗拉索夫一直被軟禁在柏林郊區(qū)一座不知名的別墅里。期間,弗拉索夫發(fā)表了題為《我為什么走上了與布爾什維主義作斗爭的道路》的公開信,對蘇聯社會制度和斯大林本人進行了惡意攻擊和指責,同時號召每個俄羅斯人都起來推翻蘇維埃制度。
      然而,德國人并沒有認真考慮如何利用這個變節(jié)者。希姆萊認為弗拉索夫是一個"蠢豬和叛徒"。1943年,弗拉索夫在被占領的普斯科夫首次公開發(fā)表講話后,威廉·凱特爾元帥甚至下達了一個嚴厲的命令:"鑒于被俘的俄國將軍弗拉索夫在未經元首批準和我本人同意的情況下外出,并發(fā)表未經審定的厚顏無恥的講話,茲命令立即將俄國將軍弗拉索夫轉入戰(zhàn)俘營嚴加看管,不得讓他離開這個戰(zhàn)俘營。"只有納粹頭目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看到了弗拉索夫的利用價值。1945年春他在一則日記中寫道:"中午我與弗拉索夫將軍進行了一次內容詳盡的談話,他是一位知識十分淵博和精力充沛的俄國軍事長官,他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認為,只有在擺脫布爾什維克的意識形態(tài)和掌握類似德國人民奉行的國家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的情況下,俄國才有可能得救。"

    走向滅亡

      一半是戈培爾的舉薦,一半是形勢所迫,在第三帝國面臨滅亡的最后幾個月里,希特勒終于想到要利用馴服的弗拉索夫做些什么。1944年9月16日,希姆萊會見了弗拉索夫,后者被允許組建一支自己的軍隊。1945年1月28日,希特勒正式任命弗拉索夫將軍為俄國武裝力量總司令,并授權他從集中營里招募士兵,這支新部隊被命名為"俄羅斯解放軍",獲得了法西斯盟國軍隊的政治地位,但行動要聽德軍指揮。1945年1月18日,德國政府與已經擔任"俄國各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的弗拉索夫簽訂了一個協議。第三帝國在這個協議中表示,準備向該委員會提供必要的資金。
      時間緊迫,弗拉索夫必須盡快組建自己的部隊。當時,德軍中已經有90個俄羅斯營、140個人數相當團的分隊、90個野戰(zhàn)營和其他一些小分隊,這些偽軍部隊通常被用來對付游擊隊,執(zhí)行鎮(zhèn)壓屠殺抵抗者的任務。在德軍中還有大約40萬至60萬為德軍服務的俄羅斯志愿者。德國統(tǒng)帥部還直接指揮著幾支俄籍大部隊,包括第1哥薩克師、幾個哥薩克團和卡爾梅克騎兵軍,身著俄式制服的幾支部隊的名稱突出了它們的民族個性。例如,擁有大約1萬人的俄羅斯國民軍就是一支這樣的部隊。此外還有俄羅斯人民解放軍2萬人,5個步兵團,l個坦克營,1個高射炮營;頓河哥薩克第120團(后改稱第600團)3000人;"義勇兵團"旅有8000人,由黨衛(wèi)軍安全部門組建。起初,弗拉索夫想把這些部隊全都歸屬于自己新組建的部隊中,但遭到了德國統(tǒng)帥部的拒絕。
      盡管如此,擁有3個師的俄羅斯解放軍仍然很快建立起來。其中第1師由原蘇軍第389坦克師師長謝爾蓋-布尼亞琴科上校任師長,轄有18000人,包括一個炮兵團、一個反坦克炮兵營、一個工兵營。第2師師長是原紅軍旅級政委茲韋列夫上校。第3師師長是原蘇軍少將、步兵軍軍長米哈伊爾-沙波瓦洛夫。此外,俄羅斯解放軍還有一個預備旅、一個反坦克旅、一所軍官學校和自己的空軍。德國人把80多名駕機叛逃的蘇聯飛行員組成了一個由原蘇聯空軍上校維克托·馬爾采夫指揮的戰(zhàn)斗群,該戰(zhàn)斗群與愛沙尼亞的3個航空大隊和拉脫維亞的2個航空大隊一起參加了東線的作戰(zhàn)行動。1944年12月19日,俄羅斯解放軍的空軍正式成立,組建了由原蘇軍大尉、曾經的蘇聯英雄貝奇科夫指揮的戰(zhàn)斗機大隊(11架梅塞施米特109戰(zhàn)斗機)和由原蘇軍上尉、曾經的蘇聯英雄安基列夫斯基指揮的夜間轟炸機大隊(12架容克式飛機),還組建了一個轟炸機大隊、一個運輸機大隊、一個高射炮團。據不完全統(tǒng)計,俄羅斯解放軍的總兵達到了5萬人,主要由原蘇軍被俘士兵以及旅居歐洲的俄羅斯僑民組成。

    成為軍隊

      這支所謂的俄羅斯解放軍可謂生不逢時,它成立時二戰(zhàn)已接近尾聲,西方盟軍和蘇軍正在步步進逼,法西斯德國行將就木。弗拉索夫和他網羅的一伙俄羅斯民族敗類深知如果德國戰(zhàn)敗,他們肯定逃不脫蘇聯政府的懲罰,因此仍死心塌地為希特勒殉葬。1945年2月9日,弗拉索夫的俄羅斯解放軍在東部參加了實戰(zhàn),布尼亞琴科的第1師在奧得河參加了德國軍隊的防御戰(zhàn)。不過,到4月底布尼亞琴科再也不想在東部戰(zhàn)線為德國人流血了,他拒絕執(zhí)行德國指揮官舍爾納元帥的命令,率領部隊向南運動,以便與俄羅斯解放軍在阿利普地區(qū)的其他部隊匯合,當時弗拉索夫的大本營設在卡爾斯巴德。

    尋找后路

      由于形勢不妙,弗拉索夫和他的手下不得不為自己尋找退路,與德國人的合作剛剛開始就要終止了。為了逃避戰(zhàn)后蘇聯政府的懲罰,俄羅斯解放軍在1945年春與瑞典和瑞士這兩個中立國建立了聯系,以便得到它們的支持,但毫無結果。與此同時,隨著蘇軍在東線節(jié)節(jié)推進,為了挽救即將覆滅的命運,其他各路效忠德國人的俄羅斯叛軍紛紛投奔弗拉索夫麾下:僑居巴黎的圖爾庫爾將軍的哥薩克隊伍首先投奔了弗拉索夫,接著是前紅軍少校多馬諾夫的哥薩克隊伍,擁有4萬人馬的潘維茨將軍的哥薩克軍也站到了弗拉索夫的旗幟下,一直在南斯拉夫與游擊隊作戰(zhàn)的施泰豐中將的俄羅斯軍在遭到重大損失后也只好投奔了弗拉索夫,但是由前帝俄軍隊大尉霍利姆斯通斯梅斯洛夫斯基率領的俄羅斯營一直拒絕與弗拉索夫合作。盡管如此,弗拉索夫的俄羅斯解放軍仍然壯大到10萬人左右。

    戎馬歲月

      1945的4月底,捷克斯洛伐克爆發(fā)了反法西斯武裝起義,首都布拉格很快被起義軍占領。但當時無論英美盟軍還是蘇軍距離布拉格都有相當的路程,因此德國統(tǒng)帥部得以抽調部隊對起義者進行無情鎮(zhèn)壓,黨衛(wèi)軍更是大開殺戒,布拉格籠罩在一片血雨腥風之中。關鍵時刻,起義軍領導人病急亂投醫(yī),派代表向俄羅斯解放軍求援。第1師師長布尼亞琴科認為這是個千載難逢的良機,他勸說弗拉索夫幫助起義者,認為如果那樣的話,今后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為表示感謝將會向俄羅斯解放軍提供政治避難權,或是在盟國面前為他們說情。為了謀求戰(zhàn)后的生路,弗拉索夫對布尼亞琴科的說法深表贊同,于是他命令俄羅斯解放軍的部隊立即向布拉格集中,調轉槍口對德國人作戰(zhàn)。
      1945年5月5日,布尼亞琴科與起義者達成了關于"同國家社會主義和布爾什維主義共同作斗爭"的協議。兵強馬壯的俄羅斯解放軍開始進入布拉格,當時起義者正與德軍血戰(zhàn)。5月7日晚,俄羅斯解放軍攻占了城市的主要部分,并且把德國軍隊分割成互不聯系的兩半,遭到內外夾擊的德軍被迫從布拉格撤退。由于受到蘇聯的壓力,盟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否決了美國第3集團軍巴頓將軍關于立即奪取布拉格的建議,因為蘇聯坦克已經開向這里。
      斯大林得知俄羅斯解放軍在布拉格的所作所為后,立即授意莫洛托夫向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加壓力,同時命令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加速前進。在這種情況下,捷克總統(tǒng)愛德華·貝奈斯撕毀了剛與俄羅斯解放軍簽訂的協議。5月7日深夜,當得知蘇聯紅軍的坦克已臨近布拉格時,布尼亞琴科被迫命令部隊撤出布拉格。5月9日,在科涅夫率領下,蘇軍如潮水般涌進了布拉格。
      情況非;靵y,弗拉索夫率領俄羅斯解放軍的各路人馬一刻不停地向西方逃竄,這是他們的惟一生機。1945年6月,弗拉索夫率領俄羅斯解放軍向美軍投降,然而,根據1945年2月11日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在蘇聯雅爾塔簽署的協議,美、英軍隊將無條件地把俘虜到的蘇聯公民,尤其是身著德軍服裝的戰(zhàn)俘交還給蘇軍。

    最終結局

      于是,弗拉索夫及其部下被遣送回蘇聯,這對斯大林來說當然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斯大林曾經試圖除掉弗拉索夫。尼古拉耶維奇·梅爾庫洛夫領導的蘇聯國家安全人民委員會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干掉弗拉索夫。當時蘇聯人努力在俄羅斯解放軍內部尋找刺客,自稱將軍的格奧爾基·尼古拉耶維奇·日連科夫是與弗拉索夫關系密切的人之一,他原在紅軍中做政治工作,官銜是旅政委,是第32集團軍軍事委員會成員,于1941年10月失蹤,實際上是當了俘虜。克格勃企圖收買的日連科夫干掉弗拉索夫,但始終沒有成功。
      對弗拉索夫及其部下來說,求情討?zhàn)、搖尾乞憐都是沒有用的,他們的命運已經注定。蘇聯軍事法庭判決他們犯有叛國罪,1946年3月10日,弗拉索夫和其他俄羅斯解放軍領導人被處以絞刑。

    TAGS: 世界歷史 蘇聯
    名人推薦
    • 田島昭宇
      田島昭宇是日本埼玉縣人,生于1966年2月7日, 在1986年入選德間書店的《少年Captain》的新人賞佳作。1987年開始在《游戲軟件》上連載《魍魎戰(zhàn)記摩...
    • 康·烏·契爾年科
        康·烏·契爾年科(Константин Устинович Черненко),全名康斯坦丁·烏斯季諾維奇·契爾...
    • 伊萬·伊里奇·柳德尼科夫
        柳德尼科夫,伊萬·伊里奇(1902.9.26,克里瓦亞沙咀鎮(zhèn),今屬頓涅茨克州新阿佐夫斯克區(qū)—1976.4.22,莫斯科),蘇聯軍事首長,上將(1945),...
    • 施略普尼柯夫
        施略普尼柯夫(。骇荮拽岌擐瑙堙唰 1885—1937)聯共(布)活動家,黨內“工人反對派”主要領導人。1910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黨,曾在莫...
    • 斯特列利尼科夫·伊萬·伊萬諾維奇
      斯特列利尼科夫·伊萬·伊萬諾維奇(1939—1969) — 太平洋邊防軍區(qū)第57榮譽勞動紅旗烏蘇里邊防支隊“下米哈伊洛夫”第二邊防哨所所長...
    • 阿爾布佐夫
        阿爾布佐夫(Arbuzov,Aleksei Nikolaevich 1908~1986),蘇聯劇作家。1908年5月26日生于莫斯科,曾在莫斯科等地劇院擔任演員、 導演工作。處...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