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幼聰慧學(xué),少習(xí)馬步射,武技頗精。博學(xué)多才,嫻習(xí)滿語、漢語、蒙古語,熟諳天文、地理、歷算。尤其精于天文算法,所書八線法手卷,至為精密。著有《蕉桐賸稿》傳世。其算法傳子綿億,再傳孫奕繪,奕繪著《本形篇》記其梗概。永琪工書善畫,尤長于書,與其弟皇十一子成親王永瑆齊名。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初五日,圓明園九州清晏殿火災(zāi),永琪親背乾隆逃出火中。三十年(1765)十一月,封和碩榮親王。深得乾隆鐘愛,曾屬意其繼承大統(tǒng)。永琪封王后即染病不起,四個月后不幸英年早逝,謚號“純”。
封王
榮王的博學(xué)多才,工書善畫,恪盡孝道正是乾隆覺其“貴重”的主要原因。因為這幾個方面正是乾隆帝所推崇并親歷實行的,榮王在這幾個方面都做的十分出眾。尤其是九州清晏殿火災(zāi)一事,乾隆當(dāng)時曾因為和親王愛新覺羅·弘晝沒有及時前去救援一事大發(fā)雷霆,而榮王親自將乾隆背出火中,想必在乾隆心中造成了不小的震撼,也就是在此事過后的第一個可以封王的年份(清廷親王的冊封每五年進(jìn)行一次),三十年(1765)十一月,乾隆就將年僅24歲的永琪封為和碩榮親王。
和碩榮親王
應(yīng)該注意到的是,親王的冊封是在其身前,而不是死后追封。這在乾隆的諸子中,只有三人有這樣的殊榮:皇五子愛新覺羅·永琪(封和碩榮親王)、皇十一子愛新覺羅·永瑆(封和碩成親王)、皇十五子愛新覺羅·永琰(封和碩嘉親王,即嘉慶帝)。而永琪是最早享受這一榮譽(yù)的。其他皇子的親王之位,或是死后追封,或是嘉慶皇帝晉封。
此外,“榮”字也是一個十分尊貴的字。清史上還有另一位榮親王,就是順治帝寵妃董鄂妃(即孝獻(xiàn)皇后)所生的皇四子,這位皇子只活了三個月便去世,順治帝本想追封其為皇太子,但因孝莊皇太后阻攔,只得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由此可見,乾隆封永琪為“榮親王”,本身就已說明了對他寄寓的厚愛的期望。
深受乾隆鐘愛
另外,乾隆曾說:“其時朕視皇五子于諸子中更覺貴重,且漢文、滿語、蒙古語、馬步、騎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嫻習(xí),頗屬意于彼,而示明言,及復(fù)因病旋逝。”此話是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使馬戈爾尼謁見乾隆時,乾隆帝在談到諸位皇子時提到的。在外國使節(jié)面前毫不諱言地指出要傳位于榮王,又是在榮王逝世二十多年后,足以表現(xiàn)乾隆對榮王的喜愛和懷念。
死因
其文自注曰:“王患附骨瘡,不得潰,昨冬病中受封,今三月薨逝。陳兆侖所說的昨冬病中受封,是指三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距離二月初三日,乾隆探視永琪之病差不多已間隔了十個月,而此時永琪病情一日重似一日——“因病劇,始加封為親王”,這才促使乾隆封其為親王,以慰其心。
附骨瘡即附骨疽的訛寫,據(jù)《醫(yī)宗金鑒》所述,此“系調(diào)治可愈之證”,可見在當(dāng)時并非絕癥!案焦蔷疑诖笸韧鈧(cè),……由體虛之人露臥風(fēng),冷浴后乘涼寒濕侵襲,或房欲之后蓋覆單薄,寒邪乘虛入里,遂成斯疾。初覺寒熱往來,如同感冒風(fēng)邪,隨后筋骨疼痛,不熱不紅,甚則痛如錐刺筋骨,不能屈伸!鼻≌劶坝犁鳎粺o遺憾的說“朕視皇五子于諸子中覺貴重,且漢文、滿洲蒙古語,馬步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嫻習(xí),頗屬意于彼而未明言,乃復(fù)因病旋逝。”可見永琪精于騎射,其病之起極有可能緣于風(fēng)餐露宿騎馬射獵所致。而因病薨逝,感覺病起倉促,可能即是因為陳氏所言的不得潰,此癥狀的特征是“三陰不足,外邪過盛,大腿通腫,皮色不變,疼痛日增不消不潰者,此屬虛寒骨冷!
特別需要說明的一點,附骨疽在現(xiàn)代醫(yī)學(xué)也屬于骨結(jié)核的一類,相關(guān)資料皆言其沒有發(fā)現(xiàn)此癥可以遺傳,但是愛新覺羅家族患此癥的不少,比如康熙十三子怡賢親王胤祥及其子弘暾即患有此病,(稽古右文的交輝余韻版有相關(guān)資料,大家可對照看下)而光緒,記得也有骨結(jié)核,如果說這種疾病并沒有遺傳,但是有可能和他們?nèi)菀谆继旎ㄇ也灰兹M(jìn)而導(dǎo)致死亡一樣。(話說他們可能屬于遺傳易感,比別人患此病的幾率要高很多。)
家族成員
生母
生母愉貴妃珂里葉特氏,員外郎額爾吉圖之女。
妻妾
嫡福晉為西林覺羅氏(漢姓鄂), 是雍乾時大學(xué)士鄂爾泰的孫女,第三子四川總督鄂弼之女。
側(cè)福晉索綽羅氏,左都御史觀保之女 。
侍妾胡氏,胡存柱之女。
子嗣
第一子
夭折 未命名,生于乾隆二十四年六月十日,卒于同月十三日, 生母為側(cè)福晉索綽羅氏
第二子
夭折 未命名,生于乾隆二十五年正月十六日,卒于同日生母為妾侍胡氏
第三子
夭折 未命名,生于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卒于乾隆二十八年七月十一日,生母為側(cè)福晉索綽羅氏
第四子
夭折未命名,生于乾隆二十九年八月十五日,卒于同年十月十一日,生母為側(cè)福晉索綽羅氏
第五子
多羅榮恪郡王綿億,生于乾隆二十九年八月十五日,卒于嘉慶二十年三月五日,享年五十二歲,生母為側(cè)福晉索綽羅氏,乾隆四十九年封貝勒,嘉慶四年晉榮郡王,嘉慶二十年三月初五薨逝,謚號恪。(根據(jù)以上的記載,第四子和第五子應(yīng)是雙胞胎)
第六子
夭折 未命名,生于乾隆三十年九月二十六日,卒于同年十月十七日,生母為嫡福晉西林覺羅氏
一女
生卒年不詳,生母為小妾胡氏,封縣君,乾隆四十九年嫁蒙古阿拉善親王羅卜藏多爾爾濟(jì)之子旺親班巴爾爾
世系
綿億永琪第五子。乾隆四十九年,封貝勒。嘉慶四年,晉榮郡王。二十年,薨。謚曰恪。
奕繪綿億第一子。嘉慶二十年,襲貝勒。道光十八年,卒。
載鈞 奕繪第一子。道光十八年,襲貝子。咸豐七年,卒。
溥楣 載釗第一子,載鈞嗣子。咸豐七年,襲鎮(zhèn)國公。同治五年,緣事革退。
溥蕓 載釗第三子。同治五年,襲鎮(zhèn)國公。光緒二十八年,卒。
毓敏 溥蕓第二子。光緒二十八年,襲鎮(zhèn)國公。宣統(tǒng)三年,卒。
歷史評價
歷史上的永琪是真有其人,且給予的評價非常之高,說他自幼聰慧好學(xué),能騎善射,精通滿語、漢語、蒙古語,熟諳天文、地理和演算法,并在書法、繪畫方面也頗有建樹,因此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一篇《聽五阿哥永琪后人講家族史》的文章說,永琪生性純良。
后世紀(jì)念
榮王府
永琪府邸榮王府在宣武門內(nèi)太平湖西側(cè),現(xiàn)為中央音樂學(xué)院所在地,其府門、正殿、后樓等建筑仍然可見。昭梿《嘯亭雜錄》記載其“此園俱好,園林亦佳”。后成為醇賢親王奕譞的府邸,奕譞就是光緒帝的生父。老醇親王府因為是光緒的出生地,光緒承繼大統(tǒng)后,為潛龍邸,不再適宜普通人居住,醇親王府就搬到了剎海北岸,俗稱新醇王府。
榮王墓
榮王死后下葬定親王墓。定親王墓俗稱太子陵,是乾隆皇帝長子定安親王永璜和三子循郡王永璋、五子榮純親王永琪之墓,位于今不老屯鎮(zhèn)楊各莊村二里許,風(fēng)水極佳,是清朝唯一一處埋著三位成年王爺?shù)膲災(zāi)埂?947年護(hù)陵章京齊國臣被人民政府鎮(zhèn)壓,1953年太子陵紅墻被毀。太子陵保存完整直至1958年,由于修建密云水庫,遂將太子陵全部拆除。地宮因從未被盜,挖開后殉葬品十分豐富,后移入首都博物館收藏。
密云
順治元年5月,清軍破墻子嶺入關(guān),進(jìn)占北京,定鼎中原。7月,順天巡撫移駐密云城,此后在清朝統(tǒng)治的二百六十八年期間,密云作為歷代的兵家必爭之地以其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突出的政治、軍事地位成為清朝盛極一時的皇家勝地。在這片土地上不僅有長達(dá)260年之久的皇家風(fēng)水禁地,還有很多被賦予了皇家色彩的避暑行宮、御道寺廟、王爺陵墓、格格遺跡等。清朝的皇子和格格似乎與密云有著不解之緣,據(jù)《密云縣志》載,僅清一朝就有四位皇子葬與此,人們稱這些陵墓為“王爺墳”,而其中最著名的一座王爺墳就是愛新覺羅 永琪的墳?zāi)。和大公主府,密云文史文物三字?jīng)云:“清建筑,王爺府,大公主,早作古,遷復(fù)建,何辛苦,啟民智,展文物,古建群,新用途。”
密云皇子墓
以上這些資料的真假且不去考究,但是病逝后的永琪葬在密云縣不老屯鎮(zhèn)楊各莊村卻是事實。這座陵墓建于乾隆十七年,占地約一萬平方米,規(guī)模宏大,先后葬有乾隆帝長子安定親王永璜,第三子循郡王永璋、第五子榮純親王永琪。一墓葬三子,這在清代的王爺墳中是比較特殊的,為什么要這樣建呢,這就不得不說起擅觀風(fēng)水的劉伯溫,相傳早在明朝定都之前,劉伯溫曾經(jīng)踏訪過這個地方,他認(rèn)為這里很有風(fēng)水,就推薦給明帝,但是由于明帝認(rèn)為耗資太大,而且北京舊有的建筑可以利用,所以就沒有在這里建新都。傳說總歸是傳說,但是乾隆能把三位皇子都建在這,這本身就說明是出于風(fēng)水的考慮以及對密云山水的推崇和鐘愛。1958年,人民政府做出了修建密云水庫的決定,由于陵墓位于庫區(qū)范圍,所以陵墓建筑全部拆除。
影視形象
年份 | 影視版本 | 扮演者 |
---|---|---|
1998 | 《還珠格格》 | 蘇有朋 |
1999 | 《還珠格格第二部》 | 蘇有朋 |
2003 | 《還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間》 | 古巨基 |
2011 | 《新還珠格格》 | 張睿 |
2017 | 《如懿傳》 | 武澤錦熙(幼年)邊程(少年)屈楚蕭(成年) |
2018 | 《延禧攻略》 | 陳宥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