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gè)人簡介
舒元輿(791年-835年):字升遠(yuǎn)。婺州東陽(今浙江金華市)人,唐元和八年(813年)進(jìn)士,初授鄂縣縣尉,以干練知名。宰相裴度薦為興元書記,作文以檄豪健聞名。當(dāng)時(shí)宦官專權(quán),故作《養(yǎng)貍述》一文。拜監(jiān)察御史,遷刑部員外郎,改著作郎。文宗時(shí),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因與李訓(xùn)、鄭注謀誅宦官,事機(jī)不密,于甘露之變中遇難。
舒元輿后代繁衍眾多,是湖北江夏舒氏宗族之六世先祖。
與牡丹賦
舒元輿(789-835)婺州東陽(今浙江東陽)人。擢進(jìn)士高第,累遷監(jiān)察御史,刑部員外郎。李宗閔以其浮躁,改任著作郎。后李訓(xùn)擢其為左司郎中,遷刑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缎绿茣费云洹霸幹\謬算,日與訓(xùn)比,敗天下事,二人為之也!惫ぴ娚莆摹!赌档べx》時(shí)稱其工。有《舒元輿集》。
舒元輿是唐中葉著名文人。他的文稿存世僅二十四篇。與李訓(xùn)謀除宦官,受甘露之變株連被殺。唐文宗皇帝李昴觀賞牡丹,曾摘讀他《牡丹賦》中名句:“向者如迓,背者如訣。折者如語,含者如咽。俯者如怨,仰者如悅!备袆拥弥闇I雙流。他的《玉箸篆志》論述李斯、李陽冰的書法,說:“斯去千年,冰生唐時(shí),冰復(fù)去矣,后來者誰!后千年有人,誰能侍之?后千年無人,篆止于斯!鳴呼主人,為吾寶之!便懳钠涿钐幉豢裳詡鳎Ш,今人知之者稀矣!
牡丹賦(并序)
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嘗與焉。蓋遁于深山,自幽而芳,不為貴者所知,花則何過乎?天后之鄉(xiāng)西河也,有眾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異。天后嘆上苑之有闕,命移植焉。由此京國牡丹,日日寖盛。今則自禁闥洎官署,外延士庶之家,彌漫如四瀆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每暮春之月,遨游之士如狂焉,亦上國繁華之一事也。近代文士為歌詩以詠其形容,未有能賦之者。余獨(dú)賦之,以極其美;蛟唬骸白映R哉煞蚬I(yè)自許,今則肆情于一花,無乃猶有兒女之心乎?”余應(yīng)之曰:“吾子獨(dú)不見張荊州之為人乎?斯人信丈夫也,然吾觀其文集之首有《荔枝賦》焉。荔枝信美矣,然亦不出一果耳,與牡丹何異哉?但問其所賦之旨何如,吾賦牡丹何傷焉!”或者不能對而退。余遂賦以示之。 圓元瑞精,有星而景,有云而卿。其光下垂,遇物流形。草木得之,發(fā)為紅英。英之甚紅,鍾乎牡丹。拔類邁倫,國香欺蘭。我研物情,次第而觀。暮春氣極,綠苞如珠。清露宵偃,韶光曉驅(qū)。動蕩支節(jié),如解凝結(jié)。百脈融暢,氣不可遏。兀然盛怒,如將憤泄。淑色披開,照耀酷烈。美膚膩體,萬狀皆絕。赤者如日,白者如月。淡者如赭,殷者如血。向者如迎,背者如訣。拆者如語,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悅。裊者如舞,側(cè)者如跌。亞者如醉,曲者如折。密者如織,疏者如缺。鮮者如濯,慘者如別。初朧朧而上下,次鱗鱗而重疊。錦衾相覆,繡帳連接。
晴籠晝熏,宿露宵裛。或灼灼騰秀,或亭亭露奇;蝻s然如招,或儼然如思。或帶風(fēng)如吟,或泫露如悲。或重然如縋,或爛然如披;蛴論黼A,或照影臨池;蛏诫u已馴,或威鳳將飛。其態(tài)萬萬,胡可立辨。不窺天府,孰得而見?乍疑孫武,來此較戰(zhàn)。其戰(zhàn)謂何,搖搖纖柯。玉欄滿風(fēng),流霞呈波。歷階重臺,萬朵千窠。西子南威,洛神湘娥,或倚或扶,朱顏已酡。角炫紅缸,爭顰翠娥,灼灼夭夭,逶逶迤迤。漢宮三千,艷列星河,我見其少,孰云其多。弄彩呈妍,壓景駢肩。席奪銀燭,爐升紫煙。洞府真人,會于群仙。晶熒往來,金缸列錢。凝睇相看,曾不晤言。未及行雨,先驚旱蓮。
公室侯家,列之如麻。咳唾萬金,買此繁華。遑恤終日,以言相夸。列幄庭中,步障開霞。曲簾重梁,松篁相加。如貯深閨,似隔窗紗。仿佛息媯,依稀館娃。我來觀之,如乘仙槎。脈脈不語,遲遲日斜。九衢游人,駿馬香車。有酒如澠,萬坐笙歌,一醉是竟,孰知其它。
我案花品,此花第一。脫落群類,獨(dú)當(dāng)春日。其大盈尺,其香滿室。葉如翠羽,擁抱比櫛。蕊如金屑,妝飾淑質(zhì)。玫瑰羞死,芍藥自失。夭桃斂跡,秾李慚出。躑躅宵潰,木蘭潛逸。朱槿灰心,紫薇屈膝。皆讓其先,敢懷憤嫉。
煥乎美乎,后土之產(chǎn)物也!使其花之如此而偉乎,何前代寂寞而不聞,今則喧然而大來?曷草木之命,亦有時(shí)而塞,亦有時(shí)而開。吾欲問汝,曷為而生哉?汝且不言,徒留玩以徘徊。
詩選
題李陽冰玉箸篆詞
斯去千年,冰生唐時(shí)。
冰復(fù)去矣,后來者誰?
后千年有人,誰能待之。
后千年無人,篆止于斯。
嗚呼主人,為吾寶之。
履 春 冰
投跡清冰上,凝光動早春。
兢兢愁陷履,步步怯移身。
鳥照微生水,狐聽或過人。
細(xì)遷形外影,輕躡鏡中輪。
咫尺憂偏遠(yuǎn),危疑懼已頻。
愿堅(jiān)容足分,莫使獨(dú)驚神。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讀唐歷天寶已來追愴故事
將尋國朝事,靜讀柳芳?xì)v。八月日之五,開卷忽感激。
正當(dāng)天寶末,撫事坐追惜。仰思圣明帝,貽禍在肘腋。
楊李盜吏權(quán),貪殘日狼藉。燕戎伺其便,百萬奮長戟。
兩河連煙塵,二京成瓦礫。生人死欲盡,揳業(yè)猶不息。
肅宗傳寶圖,寇難連年擊。天地方開泰,鑄鼎成繼述。
萬國哭龍袞,悲思動蠻貊。自此千秋節(jié),不復(fù)動金石。
悲風(fēng)揚(yáng)霜天,繐帷冷塵席。零落太平老,東西亂離客。
往往為余言,嗚咽淚雙滴。況當(dāng)近塞地,哀吹起邊笛。
撫幾觀陳文,使我心不懌;ㄝ嘈Ψ比A,溫泉樹容碧。
霓裳煙云盡,梨園風(fēng)雨隔。露囊與金鏡,東逝驚波溺。
昔聞歡娛事,今日成慘戚。神仙不可求,劍璽苔文積。
萬古長恨端,蕭蕭泰陵陌。
坊州按獄
中部接戎塞,頑山四周遭。
風(fēng)冷木長瘦,石磽人亦勞。
牧守茍懷仁,癢之時(shí)為搔。
其愛如赤子,始得無啼號。
奈何貪狼心,潤屋沉脂膏。
攫搏如猛虎,吞噬若狂獒。
山禿逾高采,水窮益深撈。
龜魚既絕跡,鹿兔無遺毛。
氓苦稅外緡,吏憂笑中刀。
大君明四目,燭之洞秋毫。
眷茲一州命,慮齊墜波濤。
臨軒詔小臣,汝往窮貪饕。
分明舉公法,為我緩窮騷。
小臣誠小心,奉命如煎熬。
飲冰不待夕,驅(qū)馬凌晨皋。
及此督簿書,游詞出狴牢。
門墻見狼狽,案牘聞腥臊。
探情與之言,變態(tài)如奸猱。
真非既巧飾,偽意乃深韜。
去惡猶農(nóng)夫,稂莠須耘耨。
恢恢布疏網(wǎng),罪者何由逃。
自顧孱鈍姿,利器非能操。
六旬始?xì)w奏,霜落秋原蒿。
寄謝守土臣,努力清郡曹。
須知所甚卑,勿謂天之高。
坊州按獄蘇氏莊記室二賢自鄜州走馬相訪留連數(shù)日發(fā)后獨(dú)坐寂寞因成詩寄之
十年一相見,世俗信多岐。
云雨易分散,山川長間之。
我銜鳳闕恩,按獄橋山陲。
君在龍?bào)J府,掌奏羽檄詞。
相去百馀里,魂夢自相馳。
形容在胸臆,書札通相思。
煩君愛我深,輕車忽載脂。
塞門秋色老,霜?dú)夥侥恕?/p>
此地少平川,岡阜相參差。
誰知路非遠(yuǎn),行者多云疲。
君能犯勁風(fēng),信宿凌欹危。
情親不自倦,下馬開雙眉。
相對坐沉吟,屈指驚歲時(shí)。
萬事且莫問,一杯欣共持。
陽烏忽西傾,明蟾掛高枝。
卷簾引瑤玉,滅燭臨霜墀。
中庭有疏蘆,淅淅聞風(fēng)吹。
長河卷云色,凝碧無瑕疵。
一言開我懷,曠然澹希夷。
悠悠夜方永,冷思偏相宜。
眉睫無他人,與君閑解題。
陶然叩寂寞,再請吟清詩。
得意且忘言,何況竹與絲。
頃刻過三夕,起坐輕四肢。
明朝告行去,慘然還別離。
出門送君去,君馬揚(yáng)金羈。
回來坐空堂,寂寞無人知。
重重碧云合,何處尋佳期。
贈 李 翱
湘江舞罷忽成悲,
便脫蠻靴出絳帷。
誰是蔡邕琴酒客,
魏公懷舊嫁文姬。
橋山懷古
軒轅厭代千萬秋,淥波浩蕩東南流。
今來古往無不死,獨(dú)有天地長悠悠。
我乘驛騎到中部,古聞此地為渠搜。
橋山突兀在其左,荒榛交鎖寒風(fēng)愁。
神仙天下亦如此,況我戚促同蜉游。
誰言衣冠葬其下,不見弓劍何人收。
哀喧叫笑牧童戲,陰天月落狐貍游.
卻思皇墳立人極,車輪馬跡無不周。
洞庭張樂降玄鶴,涿鹿大戰(zhàn)摧蚩尤。
知勇神天不自大,風(fēng)后力牧輸長籌。
襄城迷路問童子,帝鄉(xiāng)歸去無人留。
崆峒求道失遺跡,荊山鑄鼎馀荒丘。
君不見黃龍飛去山下路,斷髯成草風(fēng)颼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