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背景
萬歷(1573年 - 1620年)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明朝使用萬歷這個年號一共48年,是明朝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歷史學(xué)家黃仁宇用“大歷史觀”的角度,寫了《萬歷十五年》這本研究明史的專著。
個人作品
長相思
折花枝,恨花枝,準(zhǔn)擬花開人共卮 ,開時人去時。 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 明·俞彥
【作者簡介】
俞彥字仲茅,江蘇上元(今南京市江寧區(qū))人。明萬歷二十九年進(jìn)士及第。歷官光祿寺少卿。長于詞,尤工小令,以淡雅見稱。詞集已失傳,僅見于各種選本中。
【注釋】
、贉(zhǔn)擬:打算,約定。
②卮:酒杯。
作品評解
這首小令從花枝寫到人間的相思。上片寫折花枝、恨花枝,因為花開之日,恰是人去之時,已見婉折;下片謂怕相思卻已相思,旦其情難言,惟露眉間,愈見纏綿。全詞清新淡雅,流轉(zhuǎn)自然,富有民歌風(fēng)味。
王士甡《花草蒙拾》:俞仲茅小詞云:“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視易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可謂此兒善盜。然易安亦從范希文“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語脫胎,李特工耳。
明《詞綜》卷五引《詞衷》云:少卿刻意填詞,工于小令,持論極嚴(yán),且以刻燭賡唱為奇,不無率露語。至其備審源委,不趨佻險而遵雅淡,獨見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