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中國清朝官員
于乾隆年間擔任福建巡撫,主要從事福建之軍政事務(wù),品等約為二品。
宦海沉浮
乾隆二十八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再遷郎中。四十年,授云南迤東道。累遷福建布政使。五十年,擢巡撫。五十二年,臺灣民林爽文為亂,調(diào)浙江兵,經(jīng)延平吉溪塘,兵有溺者,嗣曾坐不能督察,下吏議。亂既定,五十三年,命赴臺灣勘建城垣,因命偕?蛋、李侍堯按柴大紀貪劣狀,上責嗣曾平日緘默不言。尋疏言大紀廢弛行伍,貪婪營私,事跡昭著。又奏:“撫恤被難流民,給銀折米,福建舊例,石準銀二兩;今以米貴,請改為三兩!鄙弦愿?蛋沧嗲缬昙皶r,歲可豐收,仍令視舊例。偕福康安等奏清察積弊,籌酌善后諸事,均得旨允行。嘗以臺灣吏治廢弛,不能早行覺察,自劾,上原之。命臺灣建?蛋、海蘭察生祠,以嗣曾并列。尋奏臺灣海疆刁悍,治亂用嚴,民為盜及殺人者,役殃民,兵冒糧,及助戰(zhàn)守義民或挾嫌害良,皆立置典刑,以是稱上旨,嘉嗣曾不負任使。事觕定,命內(nèi)渡,尋又命俟總兵奎林至乃行。莊大田者,與爽文同亂,坐誅,嗣曾捕得其子天畏及用事者黃天養(yǎng)送京師,又得海盜,立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