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維多利亞·瑪麗·露易絲·奧爾加·克勞迪·安格斯·馮·泰克,(1867—1953),英王喬治五世的妻子。英國王后,印度皇后。1867年5月26日生于倫敦肯辛頓宮,父親是泰克公爵弗朗西斯,母親萊德是英王喬治三世第七個兒子劍橋公爵的女兒,也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堂妹。
瑪麗24歲的時候和艾伯特·維克多王子訂婚(愛德華七世的長子,喬治五世的哥哥),結(jié)婚前艾伯特·維克多卻意外死于肺炎,接下來的一年瑪麗都沉浸在未婚夫去世的悲痛之中。1893年5月3日,喬治王子,也就是后來的喬治五世,和瑪麗走到了一起。在過去的一年里,喬治和瑪麗交上了朋友 ,他倆彼此鼓勵,鴻雁傳書,慢慢地墜入愛河。不過,他們是在力排眾議之下,才勇敢的走在一起的,并宣布訂婚。同年7月6日,喬治正式迎娶瑪麗過門,瑪麗成為約克公爵夫人。不久,他們就有了6個愛情結(jié)晶。1901年,愛德華七世即位,封喬治為威爾士親王,瑪麗為威爾士王妃。1910年喬治即位,瑪麗成為王后,于1911年6月22日加冕。1936年,喬治五世逝世后,瑪麗以王太后的身份逐漸淡出皇室舞臺。1952年2月6日,喬治六世逝世,孫女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繼位,瑪麗王太后成為太王太后,85歲的瑪麗太王太后原本就年邁體衰,更因喪子之痛大受刺激,從而一病不起,終于在1953年3月24日,孫女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加冕禮前十周逝世,享年86歲。
人物影響
瑪麗王后是上世紀(jì)英國王室的掌權(quán)人和大家長,從公爵小姐——王妃——王后——王太后——太王太后,歷經(jīng)英國六朝,她的影響力雖然不及她的媳婦伊麗莎白王后,但自1893年與喬治五世成婚直到1953年高齡辭世,長達(dá)60年的王室閱歷使她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在當(dāng)時而言,瑪麗王后相對來說是一位長壽的王室成員,瑪麗的一生見證了祖婆婆維多利亞女王、公公愛德華七世國王、丈夫喬治五世國王、大兒子愛德華八世國王、二兒子喬治六世國王、孫女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這六位英國君主的王位交替。從維多利亞時代的空前繁榮到英聯(lián)邦的成立交替,瑪麗王后見證了大英帝國的盛勢與隕落。而她與丈夫喬治五世也成了兩個大時代之間的過度者。
人物子女
愛德華八世(溫莎公爵)(1894年6月23日-1972年5月28日)和華里絲·辛普森(辛普森夫人)Wallis Simpson, 1896年6月19日-1986年4月24日)結(jié)婚;沒有孩子。
喬治六世(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和伊麗莎白·鮑斯-萊昂 (Lady Elizabeth Bowes-Lyon 1900年8月4日 - 2002年3月30日)結(jié)婚;有孩子。
瑪麗長公主(1897年4月25日-1965年3月28日)和哈伍德伯爵亨利·拉塞爾斯(Henry Lascelles, 6th Earl of Harewood) (1882年9月9日 - 1947年5月23日)結(jié)婚;有孩子。
格洛斯特公爵亨利(1900年3月31日-1974年6月10日)和艾麗絲·蒙塔古-道格拉斯-斯科特(Lady Alice Montagu-Douglas-Scott)(1901年12月25日 - 2004年10月29日)結(jié)婚;有孩子。
肯特公爵喬治(1902年12月20日-1942年8月25日)和希臘和丹麥公主瑪林娜 (1906年12月13日 - 1968年8月27日)結(jié)婚;有孩子。
約翰王子(1905年7月12日-1919年1月18日)13歲死于癲癇癥。
相關(guān)事件
瑪麗太王太后為人古板嚴(yán)肅,對其權(quán)勢地位也相當(dāng)看重,她曾教導(dǎo)孫女伊麗莎白二世如何能在公共場合不茍言笑。也對葬送了印度帝國,并奪走她印度皇后頭銜的甘地心懷怨懟,因此當(dāng)甘地送禮物給伊麗莎白夫婦時,瑪麗太王太后十分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