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直不阿不畏權(quán)貴
鄧承修任御史時,剛直不阿,不畏權(quán)貴,敢于進諫,痛陳利弊,揭露貪官污吏,因而有“鐵筆御史”之稱。他從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任職內(nèi),前后十二年間,向皇帝的重要奏疏有十六琉之多,彈劾前兩廣總督劉坤一、廣州知府馮端本、高州知府鐘秀茂、茂名知縣王之澍及山西布政使的貪官污吏。甚至連李鴻章這樣的權(quán)貴,鄧承修亦疾惡如仇,敢于揭露他的投降賣國的行徑,均能宣言不隱,直聲震天下。后來,惠州籍知名人士李煦寰(原國民黨余漢謀的中將政治部主任),對其親朋說:“他一生中結(jié)他影響最大,印象最深的有兩個人:一是國父孫中山先生,十分偉大,一生不計較個人的得失,一心一意為著國家,為著民族,是少有的;另一個是鄧承修,一生為人正直,不阿附權(quán)貴,我對他非常欽佩!
愛國愛鄉(xiāng)熱心教育
鄧承修先生是封建士大夫中的一個愛國主義者。他為了祖國的尊嚴,在侵略者面前不屈不撓,堅決斗爭。1885年他受清廷派遣,赴鎮(zhèn)南關(今友誼關)與法國使者會勘中越邊界,他據(jù)理力爭,寸土不讓,挽回權(quán)利,并完成了勘界任務,F(xiàn)廣西友誼關還掛有鄧承修遺像,并志其功績;在中越交界處,仍存有鄧承修當年立的勘界碑。光緒十四年,鄧因病告老還鄉(xiāng)。晚年在惠州主講豐湖書院。1889年5月,在家鄉(xiāng)淡水創(chuàng)辦了祟雅書院,建有書院樓一座,辦了三個班.有學生一百多人,鄧承修先生首任主校。1908年聘請鄧鏡人先生(鄧演達父親)主校,革命仁人志士鄭士良、鄧仲元、鄧演達、葉挺等,先后在此校就讀,真是英才輩出,桃李芬芳。撫今追昔,飲水思源、崇雅中學有今天,應不忘艱苦創(chuàng)業(yè)、熱心教育之先賢。
保護建設惠州西湖
惠州西湖是廣東著名風景區(qū)之一。自宋代蘇東坡謫居惠州后,所謂“東坡到處有西湖”,西湖名揚遐邇。但在清嘉慶以后,西湖被蠶食強占,面積縮小,風景湮沒。當時掌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的鄧承修,回到家鄉(xiāng),睹此情此景,心感不安。為了保護和建設西沏,他于光緒六年(1880年)九月十日,以惠州西湖不僅事關名勝,尤關地方險要,于是以郡城險要為辭,奏請濬湖,乞飭督撫籌款疏濬,嚴禁開墾。并提出一面清理占筑沿湖田擴歸還湖,可用之田,課租作為管理費。奏準后沒濬湖局于花墩上(即百花洲),當時挖深西湖二三尺。民國六年(1917年),鐘鼎基、張友仁先生管理西湖,為鄧御史立碑紀念。碑正面為“鄧鴻臚濬湖紀念碑”,碑背后刻愛國詩人丘逢甲七絕一首:“亭亭桂影樹扶琉,何處投竿許老漁。留得濬湖遺疏在,花洲合祀鄧鴻臚!笨顣扒饌}海留題!薄包S紹裘書石!北畺|面書“光緒鄉(xiāng)先生鄧鐵香先生,奏濬湖,至今人思其德。”
詩文墨寶史績增輝
鄧承修先生風節(jié),多見其遺著《語冰閣奏議》若干卷中,《清史稿》有傳。他生平工詩,尤善書法,行書、楷書皆擅,書法瘦硬,有“鐵畫銀鉤”之譽,丘逢甲稱其書法出自猛龍碑。如“何處下漁竿”為青石刻聯(lián),鄧承修撰書,字體挺勁中有秀雅,流暢自如,自成一家,其墨寶為貴重文物,現(xiàn)由惠州市博物館收藏。今人對其手書楹聯(lián)、詩文、日記、奏稿,均視為異寶,凡有所見,莫不以重購珍藏之。鄧承修回鄉(xiāng)后,曾居西湖百花訓、紅棉水榭、清醒泉間,吟詩、寫字、烹茶、釣魚,怡然自樂。在百花洲,其所居曰“鏡芙軒,”并題書“暫此息羈鞅,何處下漁竿”一聯(lián)。他在惠州西湖留下不少詩文墨寶,除詠葉夢熊等五先生十首詩未摘列外,有以下幾方面:
1光緒十四年(1888年)游白鶴峰詩:“木落滿亭榭,秋深訪古來。江平沙嶼出,天闊海云開。去國孤臣淚,斯文曠代才。欲尋垂釣跡,遺碣漫蒿萊。”
2游回龍寺(在今糖廠附近己毀),門有鄧承修題“回龍寺”石額。并題詩曰:“幽事日相接,出門隨所之。偶尋前代寺,重校昔賢詩(明葉夢熊先生有詩刻在寺中)。灶破憎炊少,林疏鳥宿遲。漫游今覺是,休為罷官疑!
3游紅棉水榭詩:“孤亭余落日,疏柳己成秋。水逼疑無地,云閑不下樓。草齊看放馬,風定好橫舟。欲向仙源問,煙霞迷古丘!
“郡城西畔路,舊侶日經(jīng)過。江遠常遲客,亭荒半補蘿,涼秋歸雁少,微雨得魚多。少飲休辭醉,花飛可奈何!
“名湖誰是主,天許作閑人。短發(fā)時看鏡,浮生悟此身。橋留犀帶古,圖繪屐痕新。五百年間事,風流過眼頻!
故居
(壺園)位于惠州市淡水鎮(zhèn)上撥子圍。名壺園,是鄧承修故居之一,總面積約420平方米,四周設有圍墻。仿北京四合院作法。開東門,鑲“壺園”石匾。進為大院,兩邊有抄手廊聯(lián)通南北建筑,北面是兩層樓房,南面是一座三開間的平房,正門對過(即北抄手廊)中間有一亭,造型古樸典雅。整座建筑保存了大量的藝術(shù)構(gòu)件:有多種幾何圖案及花草紋的掛落、橫披;刻有花草圖案的挑檐梁、栱及刻成近似菱形的斗、栩栩如生的木獅子。封檐板紋飾豐富精細,有蝙蝠、八寶、梅蘭菊竹。山墻博風灰塑花草綬帶,垂背頭上灰塑了鰲魚、龍頭。建筑保存基本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