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吉頊 jí xū
在初唐時代武則天執(zhí)政時期,有一個叫吉頊(讀Xu,“須”)的宰相。據(jù)《舊唐書》記載,吉頊是洛州河南人,身長七尺,高大魁梧,進士及第,為人“刻毒敢言”!缎绿茣穭t記載吉頊的世系為:“易州刺史吉哲生吉頊(武后時宰相)、吉琚(戶縣縣令)。吉頊生吉渾(司勛郎中)。吉琚生吉溫(武部、禮部侍郎)!保ㄒ姟缎绿茣稰3185“宰相世系表”)。
一些所謂的“正統(tǒng)”議論,對吉頊是多有貶斥的。他們認為,因為武則天要當皇帝坐天下,吉頊還去當武則天的宰相,就是“助紂為虐”。這不過是一孔之見、一面之詞。其實,吉頊對李氏皇室卻是極力維護的,他為人確屬“敢言”,做事很有魄力和權(quán)謀,也打擊過一些豪強人物,如勸請武則天殺掉歷史上著名的酷吏來俊臣,就純屬“敢言”而絕非“刻毒”。新、舊唐書上曾說到幾件事:其一為,有一次突厥人入侵,眾官不知如何是好,朝廷人心離散,招兵一個多月還招不滿一千人。吉頊接受武則天的指派,出任“監(jiān)軍使”,出面招兵,他以皇太子的名義作號召,很快招到了五萬人,取得了勝利。武則天稱許是用吉頊的“聲威”打敗了敵人。其二為,有一些武氏子侄、親信向吉頊請教如何在官場斗爭中保持不敗,吉頊就勸他們要保護李唐皇室,說明這是自保和建功立業(yè)的大好時機。其三是,武則天要傳位,向吉頊詢問傳給李家兒子好,還是傳給娘家武氏侄兒好。吉頊就詳細講述了“子繼母是正途、侄繼姑世間無”的道理,促使武則天最終決定傳位給兒子,唐中宗 李顯和睿宗李旦,從而得以先后復辟。
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鑒》第206卷,也記載有吉頊的幾件事:①奏請誅殺著名酷吏來俊臣。來俊臣兇殘狡詐,貪婪暴戾,濫施酷刑,但罪行暴露下獄后武則天卻遲遲舍不得殺掉他,還認為“來俊臣有功于國家”。吉頊敢于違背武則天的意愿,奏請:“來俊臣集結(jié)為非作歹之徒,誣賴好人,貪贓受賄所得財物堆積如山,被其冤死之鬼魂滿路,如此國賊,有何可惜!”來俊臣于是被處死并暴尸,百姓爭割來俊臣的肉,輾轉(zhuǎn)踐踏成泥。②規(guī)勸張易之、張昌宗。二張是武則天的得勢親信,吉頊勸告之:“你們兄弟貴寵如此,非以德業(yè)取得,天下側(cè)目切齒多矣。沒有大功勞于天下,用什么保全自己?我為你們擔憂。 倍䦶埩鳒I問計。吉頊說:“天下官民未忘唐德,都思念廬陵王,皇上年事已高,要有人繼承,武氏諸王非其屬意,你們何不從容勸皇上立廬陵王以適應百姓所望!這樣,你們既可免禍,還可保富貴!倍䦶堈\服,此后就一再勸說武后。武后知道這個主意是吉頊所出,就召見吉頊細問,吉頊又為武后備陳利害,促使武后作出了傳子不傳侄的決定。③與武懿宗爭功被貶。武懿宗是武則天的心腹,被封為“河內(nèi)王”。來俊臣被誅后,吉頊升官為右肅政中丞,第二年又升為天官侍郎、同平章事。因吉頊有才干,武后很信任他,但他竟在武后面前與武懿宗爭拗在趙州和突厥作戰(zhàn)的功勞。吉頊體格魁梧能言善辯,武懿宗矮小駝背,吉頊怒視武懿宗,聲氣陵厲。武后因此很不高興,說:“吉頊在朕面前,還敢輕視我們姓武的,以后豈可依靠?”后來,吉頊奏事,正引古證今,武后發(fā)怒說:“你的話,朕聽膩了,別說了。想當年,太宗有名馬師子驄,健壯任性,無人能馴服。我說能制服它,但需三樣東西:鐵鞭、鐵棍、匕首。用鐵鞭打它,不服,就用鐵棍敲它腦袋,還不服,則用匕首斷其喉。今天你吉頊是否也想讓朕用一用匕首啊?”吉頊遭到訓斥,武氏親貴因怨恨吉頊依附太子,就乘機共同“揭發(fā)”其弟吉琚冒官一事,吉頊于是被貶職為安固縣尉。
所謂“吉琚冒官”,正史并無此說,唐書記載吉琚是戶縣縣令。縱使“吉琚冒官”屬實,也一人之過一人當,不可向吉頊問罪。但武后當政時期,極力鼓勵舉報,把舉報當作排除異己、株連無辜的手段,所以,吉頊就在劫難逃了。吉頊被貶斥后,其子吉渾,其侄吉溫,仍以自身才干,分別當上司勛郎中,武部(原兵部)、禮部侍郎等職。
武氏覆沒,睿宗李旦復位后,吉頊已故。睿宗下《詔書》曰:“故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吉頊,體識宏遠,風規(guī)久大。嘗以經(jīng)緯之才,允膺匡佐之委。時王命中否,人謀未楫,首陳反政之議,克副祈天之基。永懷遺烈,寧忘厥效?少涀笥放_大夫!保ㄒ姟杜f唐書》P3095)。該《詔書》翻譯成現(xiàn)代文為:“原吏部侍郎、同宰相職銜的吉頊,其體驗和學識寬廣、深邃,其作風和影響長久、強烈。他以經(jīng)邦治國的才干,擔當匡扶、輔佐朝廷的重任。當時唐王室的命運危殆,人們要求中興唐王室的思謀尚無頭緒之時,吉頊卻首倡返政唐王室之議,打下了能夠得到上天賜福的基礎(chǔ)。他遺留的事跡永遠值得懷念,他的功勞和效績永遠不應忘記。特追贈他為左御史臺大夫!
野史逸聞
吉頊
周明堂尉吉頊,夜與監(jiān)察御史王助同宿。王助以親故,為說綦連耀男大覺、小覺,云應兩角麒麟也。耀字光翟,言光宅天下也。頊明日錄狀付來俊臣,敕差河內(nèi)王懿宗推,誅王助等四十一人,皆破家。后俊臣犯事,司刑斷死,進狀三日不出,朝野怪之。上入苑,吉頊攏馬。上問在外有何事意,頊奏曰:"臣幸預控鶴,為陛下耳目。在外唯怪來俊臣狀不出。"上曰:"俊臣于國有功,朕思之耳。"頊奏曰:"于安遠告虺貞反,其事并驗。今貞為成州司(司原作可,據(jù)明抄本改)馬,俊臣聚結(jié)不逞,誣遘賢良,贓賄如山。冤魂滿路。國之賊也,何足惜哉?"上令狀出,誅俊臣于西市,敕追于安遠還,除尚食奉御。頊有力焉。除頊中丞,賜緋。頊理綦連耀事,以為己功,授天官侍郎平章事,與河內(nèi)王競,出為溫州司馬卒。(出《朝野僉載》)
【譯文】
在武后稱帝的周朝時,明堂縣尉吉頊,夜里與監(jiān)察御史王助住在一起,王助因為自己與吉頊是親戚的緣故,便對他說綦連耀有兩個兒子大覺和小覺,說綦連耀是長了對應兩角的麒麟,而耀字是由光翟組成,說是要光宅(占據(jù))整個天下。第二天吉頊便把他的話記錄下來交給了來俊臣;实巯略t書此案由河內(nèi)王武懿宗追查審理,結(jié)果誅殺王助等四十一人,全都毀了他們的家。后來來俊臣犯了事,刑部判決他死刑,可狀子進呈給皇帝三天也不批復,朝野對此都覺得奇怪。有一天武則天到一處園林去,吉頊為她牽馬,武則天問他外面有什么事情,吉頊奏道:"我有幸當了皇上的近侍,做了陛下的耳目。現(xiàn)在外邊唯獨奇怪來俊臣的狀子為何不批復。"武則天說:"來俊臣對國家有功,我正在考慮這件事。"吉頊又奏道:"于安遠曾告發(fā)虺貞反叛,他的事實已經(jīng)驗證,可是現(xiàn)在虺貞仍為成州司馬。來俊臣聚結(jié)的黨羽還沒顯露出來。他誣陷賢良,貪贓受賄堆積如山,到處都有屈死的冤魂,是個國賊,哪里值得惋惜。"武則天立即下令,將來俊臣斬于西市。并下敕追于安遠回京,授予他殿中尚食奉御之職。吉頊因有功,授予他御史中丞,并賞賜他緋色官服。吉頊認為自在處理綦連耀一案時有功,因此在朝中任命天官侍郎平章事一職時,與河內(nèi)王武懿宗相競爭,結(jié)果被貶為溫州司馬,后死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