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吳及,(1013年—1062年),字幾道,通州靜海(江蘇南通)人,北宋直昭文館學士。
生平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進士,為福州候官尉。
皇祐四年(1052年),知華亭(上海)縣。
至和元年(1054年),徒審刑院詳議官,累遷太常博士。
嘉祐三年(1058年)二月擢秘閣校理。三月改右正言,又遷右司諫、諫院供職,復上疏請擇宗室子以備儲副。既又言:“開寶詔書,內(nèi)侍年三十,聽養(yǎng)一子為嗣,并以名上宣徽院,違者抵死。比年此禁益弛,夭絕人理,陰累圣嗣,愿詔大臣明示舊制,上順天意,以綏福祐!钡奂渭{之。五月,上疏言:“太宗朝嘗給三司判官御前印紙歷子,令批書課績。今其書雖存,而無考校之法。請自今,歲終案功過而升黜之。”詔以及所言錄示三司使張方平。管勾國子監(jiān),以勁正著稱。
后終因敢于直言而遭排斥,出為工部員外郎。知廬州,進戶部,直昭文館,知桂州。
嘉祐七年(1062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