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安履貞
受其哥教誨,安履貞工詩能文。由于家遭橫禍,她幾次決心殉身申訴,后屈從母命未果,被譽(yù)為繼奢香之后的水西奇女。十九歲與余昭成婚,夫婦二人瑟甚篤,互相砥礪,時(shí)相鳴和,詩文益增其美,其詩明白如話,淡中見奇,平中賦以新意,有《園靈閣遺草》一卷傳世。其中思親吊弟傷女之作,字字血淚,感人肺腑。
安履貞(1824-1880),字月仙,一字廉娘,貴州威寧人。彝族女詩人。幼年喪父,由母撫養(yǎng)成人。其兄安履泰,字階平,博學(xué)多才。詩明白如話,淡中見奇,平中賦以新意,有《園靈閣遺草》一卷傳世。其中思親吊弟傷女之作,字字血淚,感人肺腑,受世人敬仰。
安履貞
受其哥教誨,安履貞工詩能文。由于家遭橫禍,她幾次決心殉身申訴,后屈從母命未果,被譽(yù)為繼奢香之后的水西奇女。十九歲與余昭成婚,夫婦二人瑟甚篤,互相砥礪,時(shí)相鳴和,詩文益增其美,其詩明白如話,淡中見奇,平中賦以新意,有《園靈閣遺草》一卷傳世。其中思親吊弟傷女之作,字字血淚,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