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杜處愿,字榮季。元代安陽縣人,父親為金末元初鴻儒杜瑛。
小時侯,他就和大哥杜處思和二哥杜處立在父親熏陶下飽讀百家詩書。明白如何做人的道理。大哥杜處思從小聰慧,十歲即可作詩,但天妒英才,不到二十歲即生病去世。二哥杜處立為睢州儒學(xué)教授。
杜處愿經(jīng)臺薦為按察司書吏(記錄案子的文員)。后任濟寧府按察司經(jīng)歷一職。年底向京師建言:“會計有名無實,白白消耗車馬物力之用。”政府認為他說得有道理,罷免了會計一職,遷他為睢州判官。這一年,睢水漲河,大水幾乎涌入城內(nèi),城內(nèi)的守官站在城墻上,對他道:“城要倒塌了,快準備舟筏逃避!碧幵高池(zé)道:“我有職責(zé)守一方安寧,現(xiàn)面對水患往哪里逃呢?"后來水患解除,當(dāng)?shù)孛癖娬劦剿伺e都紛紛稱贊。
后改任大名路經(jīng)歷。官府準備收購二萬石糧食分給災(zāi)民。處愿作為經(jīng)辦出納人員,熟知官吏在收購中易耍奸,不如直接把錢分給災(zāi)民。他把想法報給行省,行省聽從了他的意見。有一年十月份,宗室按慣例向各路征收建廄駝馬賦稅,地方官吏都先后建起私人馬廄,這樣一來稅賦必使百姓負擔(dān)加重。于是,杜處愿便把賦稅均攤在地方一些豪強身上,百姓聽說后非常高興。沒過多久,他因惠政遷升吳橋縣尹,東昌路推官。后來在推官任上去世。享年六十八歲。
杜處愿兒子杜愚。杜愚為彰德路總管,有六個兒子,分別是:秉彝、秉鈞、秉直、秉容、秉一、秉德。
【參考書目】
——新元史>卷二百二十九·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循吏
《滋溪文稿》蘇天爵撰 ·卷第二十二《元故征士贈翰林學(xué)士謚文獻杜公行狀》
《至正集》卷四十三◎記《緱山書院記》元·許有壬撰。
許有壬《至正集》卷五十六《司獄杜君墓志銘》